跟高一新生谈谈语文学习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教师随笔 手机版


                 跟高一新生谈谈语文学习

    在大家刚进入高中,刚开始高中语文学习的时候,我想跟大家谈一谈有关语文学习的几个问题。

    我要谈的第一个问题是:我们为什么要搞好自己的语文学习。

在很早以前有一句话很流行,说什么“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到现在还有学生迷信这句话,甚至以此来排斥语文学习。这是很可笑的!你要说话吧,你要能准确而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吧;你要与人交谈,你要阅读,你要消遣。如果别人表达的意思你都不懂,你还怎么进行这些活动?语文是一个工具性的学科,听、说、读、写四种能力的培养是它的核心所在,一个全面发展综合素质突出的学生必然也是一个语文素养高、语文能力强、语文成绩很出色的学生。

    当今社会,有很多人特别注重自己的外在形象。有许多人不惜损伤身体、耗费金钱去做美容手术,甚至有人为此倾家荡产,更惨的还赔上了性命。其实,有比外在形象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一个人的气度、风范,是一个人胸襟、见识、学问、精神境界的外化。如花容貌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散,优雅的气质会随着阅历的增加散发诱人的馨香。气度、风范从哪里来呢?它从一个人的人生阅历中来,从他的阅读鉴赏中来,从他的语文学习中来。古语说“腹有诗书气自华”,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每一个同学都有自己的高考梦想,在你的高考梦想中,绝对少不了语文这根支柱。你如果想考北大清华,那你的语文成绩不能少于130分;想考一本的同学语文不能低于110分;如果语文过不了100分,你就只能考个二本;有的同学基础弱一些,想考一个三百来分的高职高专,你可以算一算语文一科在你的总分中所占的比重。2012年起,课改后的语文高考明显呈现出难度增加、区分度拉大的趋势。2012年、2013年,整个湖北省语文均分持续大幅走低,但语文基础好、能力强的考生考出130以上的高分也是常见的,语文较差的同学尽管完成了全卷,可能只能得五六十分。忽视语文学习,会很危险的。

    我要谈的第二个问题是:在常规学习中,语文学什么。

    有的同学只肯埋头于课文的学习,以为搞懂的课文,就是搞好了语文学习,这其实是很狭隘的。在学习的不同阶段,我们要掌握不同的知识,要锻炼并发展不同的能力。课文(教材)只是知识的载体,仅仅是能力训练的工具。我们的学习必然要有课文学习的环节,但我们只是通过课文来学习,绝不只是学课文。高考中和教材直接相关的考查内容在总分中所占的比值很小。

    那我们在课文学习中学什么呢?我的回答很简单:学知识,练能力。每一册书、每一个单元、每一篇课文都有规定的要落实的知识、要训练的能力,我们在学习中要紧紧盯住这些。以我们刚刚学过的必修一第一单元为例。我们要掌握的知识包括什么是意象、意象有怎样的特点、意象有哪些类型、意象与情感有怎样的关联等。我们要培养并锻炼大家捕捉意象的能力、品析意象并品悟意境的能力、从意象意境中把握情感的能力。如果你只是把课文中的四首诗读懂了,而没有搞清楚你是怎么弄懂的,不知道怎么去解读类似的、相关的作品,那我可以说你这个单元的学习是失败的。

    有些同学特别关注知识性的东西,比如字音、字形、词语、文学文化常识等。这是一个很好的习惯,但仅此还不够,我们还要注意阅读基本能力的训练。比如划分层次、概括大意、转换表述形式、按规定筛选或提取信息、分析或概括、提炼主旨等等。不要因为这些训练我们从小学到初中一直在做,就心生倦怠。以前学的课文篇幅短、内容简单、手法单一,现在学的课文篇幅长,内容复杂,手法多样,内涵丰富,对能力有更高的要求。有关阅读的一些固定套路的训练我们要长期坚持,不可懈怠,因为这是语文基本功的训练,就像搞演唱的艺术家每天都要吊嗓子一样。大家还应该特别关注不同作品的表达技巧、表现手法、写作技巧、结构的技法,多揣摩、多模仿,这是打通读与写的关节的关键,能学以致用了,我们表达、写作的能力也就增强了。

    新课程提出了一种新的能力——探究能力。这种能力在语文能力层级中等级最高,近两年的湖北高考语文试题中都直接出现了对这一能力进行考查的题目,单题分值达到了8分,是湖北卷中除作文外分值最大的题目。这一类题目考生得分很低,难度很大。而作为高考风向标的北京卷出现了分值在10分以上的探究类的题目。那我们怎样去培养、训练、发展自己的探究能力呢?还是要从课文的学习中入手。其实,我们的教材中大多数课文后面的研讨与练习中就有探究性的训练题目,只要我们在课文学习后,多总结,勤思考,积极尝试迁移拓展,广泛展开联想与想象,努力开拓视野,多对文本作个性化的、独创性的解读,大胆质疑,努力提出有质量的问题,我们的创造性思维得到了锻炼,我们的探究能力就会得到提升。

    我要谈的第三个问题是:怎样才能搞好语文学习。

    古人认为一个人的学习成长有两种途径: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所谓“行万里路”是在强调实践,而“读万卷书”是强调阅读借鉴。我们的语文学习没有办法搞太多的实践活动,但我们可以赋予“读”以更多更丰富的内涵。在课文的学习中,我们不要站在文本以外,只是充当一个旁观者;我们一定要想办法充分调动自己,努力沉浸于文本的情境中,让自己成为一个亲历者,在学习过程中,用一个亲历者的感知世界去感知、体会、揣摩、回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获得阅读鉴赏的最大愉悦;如果能这样,文本学习就能丰富我们的经历,开阔我们的视野,锻炼我们的心智,开拓并净化我们的精神世界。

    客观地说,语文作为基础性工具学科,想要学好是不容易。它体系博大内容浩繁,融思想、知识与艺术为一体,需逐步培训良好的感知与接受能力、但作为中学阶段的一般性学习,需要的是扎实的文字、语言功底,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顺畅的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而达此目的,应该说是不太困难的,是有规律可循的。这里,首先需要端正一个认识,即语文成绩的提高有赖于语文素养的增强,是一个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过程。语文学习内容的丰富性,学习时间的长久性决定它不能一蹴而就,所以不能急功近利,为应试求成绩,而应砸实语文基础,将其作为一项立身处世的本领努力学习下去。

    现代语文教育认为,阅读和写作是体现一个人语文能力的主要标志。大家在学习中要把握好这两点精髓。阅读是语文材料的主要来源,从小学高年级始,就应对一些名家名作进行有计划的阅读,不断扩展知识面。高中生已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要根据有关的阅读书目制定自己的读书计划,时代上分古典和现代,体裁上分诗词和散文。国别上分中国和外国,可就自己的喜好侧重读来。还要涉猎当今报刊杂志和精妙时文,关心时事新闻。需知学语文仅有课本是远远不够的,要读社会,悟人生。其时有更多的东西是无须讲解的,多读多看自能领悟,自能通神、自能提高。阅读要和背诵结合起来,要广泛积累语言素材。阅读还要和写作联系起来,古人说“不动笔墨不读书”是很有道理的,写作能加强记忆、整理思维、提高认识。阅读中可广泛摘抄词语、警句、俗语、名人名言、精采语段,还可提炼情节梗概:做作品评析、鉴赏、读后有感等。真正的写作不是被动地完成任务,而是主动地创作。贵在多练笔,常坚持,抒写自己的生活感悟和情怀。

    语文学习中要用好三个本子。除了学校和老师要求的语文用本外、我们倡导同学手中还要备三个本:知识本、杂记本和随笔本。知识本是用来记录语言和文学方面基本知识的,可用于随堂笔记和个人整理。经过初中学习,绝大部分的语法知识和语言现象都有触及,但限于理解能力,许多同学是一知半解,支离破碎的。到了高中,有必要对其进行系统梳理,同学们可参照有关讲解,从字形、词语、标点到句法、修辞,用一年时间归纳整理,同时对文学常识,写作知识等注意搜集,可构建起自己语文知识的框架体系。杂记本是一个极广义的称谓,针对的是语文学习的包罗万象,无所不及。从妙辞佳句到到精美文章、从历史掌敌到民间俚语、从术语名词到文学流派、从文学描摹到专题研究,可作随时的大量的摘录抄写。此本要常备手边,努力坚持,庶乎成为语文资料的重要积累。如果说以上意在汲取,那么随笔本则是用于创造的写作园地。这里没有老师的任务,有的是触景生情、有感而发、熔铸古今、笔下生花。好文章常常是切实有感后带着强列的创作冲动而形成的酣畅文字。同学们要多积累、多感触、多思索,勤于动笔,养成良好的笔力文风。

    语文学习的要义在于勤和恒。大家要五法并用,充分调动起眼、耳、口、手、心各感官,实现听、说、读、写、思诸种功能。如果说听和读这两种视听手段是吸收营养,是“进”的过程;那么说和写则是加工和生成的过程,是进行人际交流的必需。人在社会中能表情达意、交流思想、自如往来、充分协作,不正是语文学科最根本的目标吗?还有什么“成绩”的问题不能解决呢?

 

毛豆

相关链接:教师随笔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