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的学术价值和读法 作文素材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杂文参考 → 作文素材 手机版 | ||||
史记的学术价值和读法 文史共通,匪特文史,文史哲亦共通。 章学诚先生所谓“六经皆史”,在很大程度上是针对《史记》有感而发的。鲁迅先生说《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既文且哲,亦文亦史。下面,我从史学与文学和哲学相结合的高度,向同志们汇报自己的学习心得。孔见不敢妄是,恳请大家批评。 发凡起例,创为纪传之体 史者,记也。“左史记言,右史记事。”记录下来,就成历史,就是文章。《史记》上起黄帝,下迄汉武帝太初三年 (公元前101年),是我国第一部通史,第一部关于我国古代社会经济、政治、军事、民族、思想文化、社会风貌以及各个阶层人物群像的“百科全书”。 《史记》贯通古今,包罗万象,既包括历代帝王兴衰以及中国古代认为与帝王兴衰相对应(关连)的自然变化,又提纲契领地介绍了足以反映某一时代文化思想的诸子百家学说。举凡历法星象,地理天文,上自天子、诸侯,下至游侠、监者、剌客、屠夫,乃至倡优医巫之人,“天下遗闻亡事,靡不毕集。”全书130卷,每卷1篇, 52万言,计有本纪、表、书、世家和列传5种体制: 本纪,12篇,有五帝、夏、殷、周、秦、秦始皇、项羽、高祖、吕后、文、景、孝武。按照年代顺序,记叙帝王的政迹和言行。“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王迹所兴,原始察终,见盛观衰,论考之行事,略推三代,上记轩辕、录秦汉,下至于兹”,集中反映了司马迁纵观历代兴亡、历史发展大势的撰述宗旨,也是全书表述历史进程的总纲。 表,10 篇,按照年代谱列各种重大事件,自三代迄于司马迁本人生活的汉武帝时代(当世),有世表、年表,还有秦楚之际月表。反映“并时异世,年差不明”的头绪纷繁复杂的历史事件及其发生的年月。 书,8篇,有礼、乐、律、历、天官、封禅、河渠、平准。涉及礼乐制度、历法、天文、地理、重大祭祀、经济财政等社会生活,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等诸多方面。以明其“损益”、“改易”之迹,“承蔽易变”之状。 世家,30篇,记载各国诸侯事迹,以及王朝辅拂股肱之臣“忠信行道,以事主上”的史事,与乎朝廷与地方(诸侯国)之间的关系及其变化。 列传,70篇,为古往今来各个阶层和各个方面形形色色有代表性的历史人物(包括日者、游侠、剌客等下层社会人物)立传。 这种贯穿古今,包罗万象,“纪以叙其大端,传以委曲叙事”,表述生动、丰富的历史内容的史书,是以纪和传为主体的,后世史家称之为“纪传体”。 用纪传体编写史书,不能说是司马迁的发明。唐代史学评论家刘知几就曾经在他的《史通》里说过,《史记》的“本纪”和“世家”,分别是仿效《禹本纪》和古“世家”;“十表”仿自《周王谱牒》;《平准书》和《货殖列传》,脱胎于《管子》;《准南子》里的“天文志”,可以说是《史记·天官书》的前身。但是,成功地把这5种文体巧妙地结合起来,各有侧重而又互相配合,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为表述历史提供更广阔的领域,则是司马迁的再创造和杰出的贡献。 《史记》以其丰富而深刻的思想,系统而完备的方法,典型而鲜明的人物形象塑造,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唐代以降,以它为代表的纪传体史书,被称为“正史”。而编年体史书,则被称为“古史”。从此“历代因之,遂分正副,莫不甲纪传而乙编年”。现在我们国家在全国范围内组织专家学者编写《清史》,也仍然采用的是这种纪传体。确如清人赵翼所说:“自此例一定,历代作史者,遂不能出其范围,信史家之极则也。” 有人说,项羽不是皇帝,列入“本纪”是“为例不纯”,“自乱其体”。其实,项羽是实际上领导了当时各支起义力量,推翻秦王朝的统治并在秦亡汉兴之际的5年之间号令天下的。为项羽作本纪,正是太史公实事求是和进步历史观的表现。基于同样的原因,他又作了《吕后本纪》而不为刘邦儿子刘盈这个只是名义上的皇帝(汉惠帝)作本纪。 刘知几轻通史而重断代;魏禧说司马迁“仅工于文,班固则密于体”。其实,通史和断代史各有千秋,何况班固《汉书》本是拟《史记》而作,记述汉武帝以前的史事,基本上是照录《史记》原文,虽然说“史学家事必有据,唯恐一言之由己出”,但是,这也从另外一个方面证明,《史记》确实是一座难以企及的高峰,还是赵翼说得好:“无所因而特创者难为功,有所本而求精者易为力,此固未可同日语也。” 孙白 相关链接:作文素材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