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选读简答题精选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备课资料 手机版 | ||||
下列对《论语》章节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A.孔子认为对百姓不能施行暴政 B.孔子认为执政者应该率先向善 C.孔子认为道德对人有感化作用 D.孔子认为执政者应当虚心纳谏 对下面《论语》章节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A.体现了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 B.体现了孔子言行合一的教育思想。 C.体现了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 D.体现了孔子学思并重的教育思想。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_______箪食瓢饮,不改其乐;子路衣敞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皆所谓不耻_______者。 23.补出上面的材料的空缺部分。(2分) 24.根据上面的材料,简析孔子的观点。(3分) ①贫穷而不抱怨是困难的,富有而不骄横是容易的,故处贫难,处富易,这是孔子对人之常情的体认。②处于贫穷时不仅要保持气节,更要安贫乐道;处于富有时不仅要不骄横,更要谦逊好礼。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子游问孝。予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23.指出孔子与世人对“孝”的认识的异同。(2分) 24. 2012年,“新二十四孝”行动标准颁布,其中有“支持父母的业余爱好”“仔细聆听父母的往事”“陪父母拜访他们的老朋友”等。结合孔子的孝道观,谈谈你对此的看法。(3分) 同:能赡养父母。 异:孔子认为“孝”不只限于物质方面的孝敬,更在于“敬”。和颜悦色,从内心尊敬、关爱父母才是真正的孝道。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与之比。” 子曰:“乡原,德之贼也。”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孟子曰:“仲尼不为已甚者。” 23.孟子认为“孔子不做过头的事情”,其依据是什么?诸结合上述文字简要回答。(2 分) 24.请对孔子提出的“乡原,德之贼也”这一观点作阐述。(3 分) 23. 孟子认为孔子不做过头的事情,其依据是孔子的中庸之道,孔子认为君子与人交往,没有固定的亲疏厚薄,只是将义作为交往的准则。 24. 孔子虽主张中庸之道,但强调“义与之比”“以礼节之”, 反对知和而和。而乡原做事不讲原则,没有是非观念,有违孔子的中庸之道。孔子认为“仁者能好人, 能恶人”,而乡原则是不讲是非的好好先生,有悖于仁,因此孔子称他们是德之贼。 (3分。写出一点得2分,写出两点得3分) 陈成子弑简公,孔子沐浴而朝,告于哀公曰:“陈恒弑其君,请讨之!”公曰:“告夫三子。”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君曰:‘告夫三子者’”。之三子告,不可。孔子曰: “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论语》) 属其性乎仁义者,虽通如曾、史,非吾所以臧也。……吾所谓臧者,非所谓仁义之谓也,任其性命之情而已矣。 (《庄子》) 23.谈谈你对孔子“不敢不告也”的理解。(2分) 24.孔子和庄子的“所谓臧者”有何不同?试作分析。(3分) 23.这体现了孔子的“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陈成子杀死齐简公,这在孔子看来真是“不可忍”的事情,尽管他已经辞官了,但他还是郑重其事地把此事告诉了鲁哀公和三子,明知对自己的心灵只是一种安慰,但他从来不放弃他的理想,从来不放弃自己的责任。 24.为了维护“礼”,实现仁政,达到最理想的人生追求,孔子明知不可而为之的态度,具有积极意义,但有脱离当时客观现实之嫌。庄子把依循本真、顺其自然当作人生最完美的追求而轻视仁义,有失偏颇。我们既要积极用事,又要顺应自然。(孔子、庄子各1分,自己的观点1分。)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 父母之于子也,产男则相贺,产女则杀之。此俱出父母之怀衽①,然男子受贺,女子杀之者,虑其后便,计之长利也。故父母之于子也,犹用计算之心以相待,而况无父子之泽②乎?(《韩非子》) 【注】①怀衽:怀抱。②泽:恩惠。 23. 从上述两段文字中,分别概括孔子和韩非子的“义利观”。(2分) 孔子: 韩非子: 24.对这两种“义利观”作简要评析。(3分) 23.孔子:重义并不排斥利。韩非子:只重利完全排斥义。 24.孔子注重义,但并不反对正当的求利,主张见利思义(获利应以守义为前提),反对见利忘义。韩非认为每个人都是为了追逐利,君臣父子之间只有利,没有义。理想的义利观应该是义利统一的,孔子的观点应该提倡;但韩非子观点完全是功利主义,否定了道德和文化教育,使人们争名夺利,给社会带来危害,不足取。 (3点各1分)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论语》) 子墨子言曰,“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墨子》) 23.孔子和墨子的共同主张是什么?(1分) 24.简析孔子与墨子上述主张的差异。(4分) 孔子和墨子都主张以爱待人。 孔子的相爱把孝悌视为根本,主张在此基础上推己及人;而墨子的兼爱是讲求互利的普遍之爱。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 夫圣人之治国,不恃人之为吾善 也,而用 其不得为非也。恃人之为吾善也,境内不什数 ;用人不得为非,一国可使齐。为治者用众而舍寡,故不务德而务法。(《韩非子》) 【注】①为吾善;自我完善。②用:使。③不什数:不能用十来计算,不用十个。 23.从上面两段文字中,概括出孔子和韩非子的为政观。(1分) 孔子:____________ 韩非子:____________ 24.对这两种为政观进行简要评析。(4分) 孔子:以德治国;韩非子:依法治国。 法治、德治都有优缺点,应该两手抓,两手都要用,建设社会主义道德,完善社会主义法律。 一、为政以德 (一)阅读《论语》中的几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4分)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12.7)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12.19)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12.11) 同是“问政”,孔子的回答却不相同。 1.从这些不同回答中体现出孔子怎样的治国思想?(1分) 2.面对同样的问题,孔子为什么分别作了不同的回答?请说说你的理解。(3分) (一) 1.取信于民,为政以德,讲究礼节。(回答其中任何两个既可。) 2.因为“问政”的对象不同。子贡是孔子的学生,尚未入仕参政,需要告诉他立国的必备条件;而季康子是大权在握的重臣,且有“暴政”倾向,因而孔子希望他能“为政以德”;齐景公是一国之君,故孔子提醒他要讲究礼节秩序。 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徳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 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 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 ”曰:“是也。”曰:“是知津矣。” 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鲁孔丘之徒与?”对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耰而不辍。 子路行以告。 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桀溺和孔子的言论表达了他们对现实截然不同的观点态度。 1、 你认为楚狂接舆会赞成谁的观点?颜回会赞成谁的观点?(1分) 2、你赞成谁的观点?为什么?(3分) 1.楚狂接舆会赞成桀溺的观点,颜回会赞成孔子的观点。 2.赞成孔子的观点。 ①孔子的言论反映了儒家改革社会的良好愿望和积极入世的思想。儒家不倡导消极避世,正因为社会动乱、天下无道,才更需要有志之士为改革社会现状而努力,这是一种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和忧患意识。②假如乱世之中,人人明哲保身,那么乱就得不到抑制,其乱更甚,知其不可而为之实则体现了一种承担、奉献和牺牲的精神。 ③人生中总会遇到各种看似“不可为”的难题,倘若都以退避的姿态对待,问题永远存在,“为之”才有希望。 赞成桀溺的观点。 ①乱世之中,不能靠一己之力来改变社会,这是必须正视的现实,这一点上不能自欺欺人。 ②洁身自好、修身养性、保存实力,以待治世,这在乱世之中不失为一种以退为进的方法。 ③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精神虽可嘉,但事实上是时间和精力的无谓浪费。 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 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 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16.13) 1.选文中“问一得三”中的“一”和“三”在文中分别是指什么内容?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2.本章说明了孔子怎样的教育原则?(请用一个成语概括。)请谈谈你对这一教育原则的认识。(2分) 1.“一”指的是先生有否对自己的儿子进行偏私的教诲。“三”指的是:得知学《诗》的重要性,得知学《礼》的重要性,得知孔子对自己的儿子无所偏爱。 2.有教无类 人有差别,如贫富、贵贱、智愚、善恶、亲疏之类。就教育来说,应该进行平等的、一视同仁的教育,因材施教,感而化之、循循善诱,其背后渗透着一个中庸的理念。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面对子路、冉有的同一问题,孔子的回答是完全不同的,这使得站在一旁的公西华很困惑。孔子的解释体现了他怎样的教育思想?如果子贡问同样的问题,孔子会如何回答?为什么?对孔子的这种教育思想,你有什么体会? 因材施教。闻斯行之。因为孔子认为子贡是一个通情达理之人,他是能够把握好做事的度的。孔子之所以能做到因材施教,是因为他经常分析每个学生的特点,对每一位学生的才能特点、性格特征都心里有数。如“由也果”“赐也达”“求也艺”“予不仁”“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等。 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子曰:“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孔子一方面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一方面又说“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这两种说法之间有什么矛盾?从孔子的言行看,他实际更倾向于哪种观点?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强调后天因素的重要作用。 “唯上知与下愚不移”强调先天因素的重要作用。 孔子实际更倾向于______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细析这两章内容,对于教育学生之事,孔子的态度有何矛盾之处?如何理解此矛盾? ⑴在第一章中孔子强调自己教育坚持“诲人不倦”的态度;在第二章中孔子却有“则不复也。”(即不再教他)的态度。(1分) ⑵这两章里体现孔子的育人态度看似矛盾,其实并不矛盾。从“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可见孔子非常注重学生自身的学习主动性,他强调学生首先需要进行思考,尝试表达,只有在学生进行主动学习的基础上,老师才会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只有在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态度的时候,他才“则不复也”。如果学生自身有求学之心,他就会诲人不倦。(3分) “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1)曾点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理想生活图? (2)你赞同曾点的理想吗? 参考: (1)描绘了一幅师生暮春郊游的太平盛世的和乐景象。 (2)赞同:因为曾点勾勒的是一幅太平盛世和乐景象图,他的理想反映了儒家所向往的“礼治”的社会境界,表现了曾点安详自得的人生态度。 不赞同:曾点缺乏济世大志,反映了他消极避世的思想,而儒家讲究入世,讲究积极进取。 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 (子)曰:“赐也亦有恶乎?”(子贡)曰:“恶徼以为知者,恶不孙以为勇者,恶讦以为直者。” 1.请用自己的话,解说孔子的“中庸之道”。(不超过40字)(1分) 2.孔子、子贡的言论是否符合“中庸之道”?请简要分析。(3分) 1.“中庸之道”是一种行事的道德标准,指做人处事要守正不偏,无过不及。(1分) 2.孔子、子贡的言论符合“中庸之道”。(1分)孔子“恶”人违背仁德,偏离“中庸之道”。(1分) 子贡“恶”人混淆仁德,假托“中庸之道”。(1分) 子曰:“中庸①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6.29)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11.16) 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13.21) 【注】①程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结合选文和注释,你怎样理解“中庸”的涵义?“中庸”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折衷主义”吗?为什么? “中庸”的涵义是做事适度,恰到好处,在矛盾中求统一,在对立中求调和,在一定的原则下寻求矛盾各方的和调与协作。 “中庸”不等同于“折衷主义”,因为“折衷主义”是无原则地机械地拼凑各方的思想观点等。 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根据上述材料,说说你对“中庸”与“和”的理解。“中庸之道”是否等同于“折中主义”?请例举现实生活中能体现中庸之道思想的事例并简要分析。 1.中庸是儒家重要的思想,宋儒说,不偏不倚谓之中,平常谓之庸。中庸就是不偏不倚的平常道理。 2.“中庸”与“和”是通过做事适度在矛盾中求统一。中庸不是无原则地调和,而是在一定的原则下寻求矛盾各方的协调与和谐。 3.折衷主义是指把各种不同的观点无原则地拼凑在一起的做法及有关理论。其特征和表现是:把矛盾双方等同起来,不分主次;把对立双方调和起来,混淆是非;把一事物的许多属性不加区别地东抽一点,西抽一点,作完全偶然的机械的拼凑;在原则问题上模棱两可。 4.不能把中庸等同于折中主义。 京戏著名演员表演,总讲究不瘟不火。优秀的歌手在热情地歌唱时,情真又能自持。工人炼钢需注意火候,做政治工作要掌握分寸。一句话:“过”与“不及”都不好。“不及”就是“不够”,许多人都知道这是不好的,或者说这是“不够好”。“过”就是“过火”,“过了火”,却往往容易被认为好。说这是“深”、“透”,是“彻底”,难道不好吗?其实过了头,常常把好事做成坏事。事情做得过一分,就会走向反面。失眠不好,睡觉睡得着就好;但睡觉过多就可能变成懒汉。劳动好,但劳动过累,就要妨碍健康。而对健康过于注意的人,又常常会造成精神上的一种负担,老是疑心自己有病,结果反而把身体搞坏了。列宁说过:“只要向前多走一小步——看来仿佛向同一方向前进的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错误。”这话讲得多么深刻。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