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教案 (人教版高一上册)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教案说课稿 手机版


 作者如何紧扣清、净、悲凉来描写故都的秋表现北国的秋声,秋味,秋色

一、观赏视频内容,感知课文内容

今天我们来学习这篇课文,故都的秋——在正式进入课文之前呢我们有没有同学是北方人呢? 那有没有同学在秋天的时候去过北方呢?你的直观感受是什么?(非常不错xx同学跟我们分享了他的见闻感受)

不过我相信大部分同学跟老师一样,对北方的秋天是陌生的,现在呢让我们来看一段视频,听一听朗诵,来直观地感受一下北方的秋季。

……

二、好了,我们进入课文去感受作者笔下的北国之秋

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作者对北国的秋天总体印象是什么?

清、静、悲凉

不是明朗欢快的,这是北国的秋在作者心中的投影,清、净、悲凉,奠定了本文的感情基调

二、作者主要通过哪些景物来写故都的秋的? 找出你最喜欢的一处跟大家分享

(秋院,秋槐,秋蝉,秋雨,秋果)

这些描写看似凌乱,却构成了一幅幅画面,贯穿于这些画面的,也就是北方秋天的清、静、悲凉

破屋秋色、街头落蕊、室内蝉鸣、桥头秋雨、庭院秋果

三、南方的秋天跟北方相比有什么不一样?

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混混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

板书

(清、静、悲凉  ,慢,润,淡)

(想饱尝一尝 看不饱,尝不透,晚上不到十足)

南方:秋意不够浓……

四、作者为什么喜欢这浓烈的,悲凉的故都的秋呢?

这里我们不得不谈一谈作者本人以及整篇文章的写作背景

作者郁达夫,浙江富阳人,原名郁文,三岁丧父,在日本留学期间又饱受屈辱和歧视,加之旧中国时代环境的黑暗,形成了作者多愁善感的忧郁气质

从1921年9月至1933年3月,郁达夫曾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1936年2月离杭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近三年.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在家吃点精制的菜,喝点芳醇的酒,睡睡午觉,看看闲书,不愿意将行动和平时有所移易;总之是懒得动."(引自郁达夫《住所的话》)在这二三年间,郁达夫的确花了很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在游山玩水的过程中,写了许多游记,这是他在这段时间创作的主要收获,为我国现代游记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杭州其间,郁达夫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多是"静如止水似的遁世文学".

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北方的秋天,符合作者本人的审美倾向,同时也与他当时所提倡的静文学相符合,而故都,一故字,(我们知道北平并不是作者的故乡)更是表达了作者这种深深的喜爱和眷恋之情。

五、本文给人一种静谧的,优美的,以及作者本人所独有的一种淡淡的忧郁情怀。可是以下这句“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就有评论指出与本文的整体气氛并不融洽,甚至有一种狗尾续貂之感,同学们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呢?现在同学们讨论一下,等会儿起来跟跟大家分享

……

有如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在这里,四对喻体作比较,目的是从四个角度说明一对本体的特点。第一对喻体说明本体的浓烈度不同;第二对喻体说明本体的敦实度不同,这两点较为易解;第三对喻体是从鲜味说明深长度不同,虽然同以上两对喻体都是就实论虚,但要同‘浓烈’‘敦实’相区别,已有不少困难;第四对喻体说明什么特点呢?要从黄犬、骆驼的生活特点来考虑:黄犬走一段路,撒一泡尿,如此轻佻,而骆驼一步一个脚印,这般厚重。——这样,浓烈、敦实、深长、厚重四个概念对说明故都的秋的特征,使各尽其妙,又相互渗透。”

‘黄酒之与白干’比喻南国之秋秋味平淡,北国之秋秋味浓烈;‘稀饭之与馍馍’比喻南国之秋秋味稀薄,北国之秋秋味厚实;‘鲈鱼之与大蟹’比喻南国之秋秋味柔软,北国之秋秋味刚强;‘黄犬之与骆驼’,粗犷的,悲凉的美!

 

小郑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