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苦与最乐》 教案教学设计(语文版八年级上册)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教案教学设计 手机版


 讨论第一部分:

第1自然段:

(1)作者使用设问,“人生什么事最苦呢”,提到了哪些事?

点拨:贫、失意、老、死。

教师:这是什么论证方法?

学生:举例论证。

教师:文章开头一连串的设问有何作用?

学生:开头用设问起强调的作用,以引起读者的注意,引出下文。

教师:人生面对这些痛苦,应该如何排解呢?

学生:作者认为它们可以从心态上、观念上去排解。因为贫而不苦的原因是知足,失意不苦的原因是安分,老、病、死不苦的原因是达观。

(2)接着作者顺势提出自己的见解,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请用原文回答。

明确: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

(3)为什么“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最苦呢?

点拨:找出论说的句子:

(正)凡人生在世间一天,便有应该做的事。

(反)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子压在肩头。

教师: 那么人生最苦的原因是什么呢?

学生:人生最苦的原因:受良心责备,无处逃躲。

教师:这一正一反的对比,就是议论文的对比论证。

第2自然段:

(1)一篇好的议论文,为了增加可信度和说服力,必须适时适度地举例,请在第二自然段中找出有关事例。

教师:首先个人对他人的责任有那些呢?(承诺未完、欠人钱、受人恩惠、得罪人等)

学生1:承诺未完,如“答应人办一件事没有办”。

学生2:欠人钱,如“欠了人的钱没有还”。

学生3:受人恩惠,如“受了人的恩惠没有报答”。

学生4:得罪人,如“得罪了人没有赔礼”。

学生5:不敢见面,如“连这个人的面也几乎不敢见他;纵然不见他的面,睡里梦里都像有他的影子来缠着我”。

教师:用生活中生动事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这属于议论文中的“举例论证”这里生活中生动事例就属于“事实论据”。 

教师:那么产生这些想法、这些责任的原因是什么呢?

学生:是“因为觉得对不住他呀,因为自己对于他的责任还没有解除呀。”

教师:我们作为个人对他人的有这些责任,那么我们对于家庭、社会、国家,乃至于对自己又有没有责任呢?。(延伸) 

学生:有责任。

教师:这二者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学生:文章想从对个人说起,然后说到家庭、社会、国家,乃至于对自己又有没有责任,这是递进的说法,范围由小我到大我,最后又以对自己更有责任来强调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责任。

教师:作者先概括然后再具体叙述,在具体叙述时又分为那几种情况呢?

学生:对人的责任;对事的责任;对自己的责任。

教师:在文中找出有关种种责任的句子。

对人的责任:凡属我受过他好处的人,我对于他便有了责任。

对事的责任:凡属我应该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够做得到的,我对于这件事便有了责任。

对自己的责任:凡属我自己打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立了一种契约,便是自己对于自己加一层责任。

教师: 我们每一个人对于他人、家庭、社会、国家,乃至于对自己都有责任,那么如果我们不尽这些责任会怎样呢?

学生:不尽责任就会最苦。

教师:“不尽责任最苦”的原因是什么呢?

学生1:文中的“那良心便时时刻刻监督在后头,一日应尽的责任没有尽,到夜里头便是过的苦痛日子。一生应尽的责任没有尽,便死也是带着苦痛往坟墓里去。这种苦痛却比不得普通的贫、病、老、死,可以达观排解得来。所以我说,人生没有苦痛便罢;若有苦痛,当然没有比这个更加重的了。”这几句话具体的讲明了原因。

教师:概括的讲是“良心”的监督、时时刻刻,至死不已、这种“苦”,无法排解,也不能逃躲。

教师:第1、2自然段是文章的第一部分,那么这两个自然段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 

明确:1、2自然段的关系是主论与辅论的关系。第1段提出观点,第2段进一步指出有关的种种情况和状态。

(二)讨论第二部分:

教师:不尽责任就会最苦,那么什么是最快乐的呢? 

明确: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

教师:作者在论证这一观点时引用了哪些古语、俗语,找出来并讲讲它们的含义。

学生1:古语——如释重负 (好象放下了沉重的负担)

学生2:俗语——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

学生3:孔子——无入而不自得 (无论到了什么境地。没有不自由自在的。见《论语.中庸》)

教师:这从论证方法上来讲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学生:这是道理论证。

教师;这段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并举列说明。

学生1:用了设问。如“什么事最快乐呢?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

学生2:用了引用。如,“如释重负” ,“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 “无入而不自得”。

教师:文中是如何具体阐释“如释重负” ,“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 “无入而不自得”三句话的含义的呢?

学生:文中是这样具体阐释的“责任越重大,负责的日子越久长,到责任完了时,海阔天空,心安理得,那快乐还要加几倍哩。大抵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是真乐,人生须知道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这种苦乐循环,便是这有活力的人间一种趣味。可是不尽责任,受良心责备,这些苦都是自己找来的。一翻过来,处处尽责任,便处处快乐;时时尽责任,便时时快乐。快乐之权,操之在己。”

教师:文中那一个句子,总结这一段的内容。

学生1: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真乐。

学生2:人生须知道有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

(正:“苦乐循环”→有活力的人间一种趣味→真乐

  反:“自投苦海”→不尽责任,痛苦永远不能解除)

教师:这两句都对这一段的内容进行了总结,其中有两个词语更能概括这个含义,它是?

学生:快乐之权,操之在己

教师:本部分论述的主要意思是什么?

学生:论述“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教师:文章第1、2自然段和第3自然段在论述中是什么关系?

学生:文章第1、2自然段论述的是“最苦”,第3自然段论述的是“最乐”,两者是对比论证。

讨论第三部分:

教师:第4自然段重点要论述的内容是什么?

学生:第4自然段重点要论述“人生当勇于负责”。

教师:作者引用的那些名言佳句,并想一想这些话要说明什么?

学生1:孟子——“君子有终身之忧”。

学生2:曾子——“任重而道远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教师:“君子有终身之忧”——字义:君子一生都有尚未尽完责任的忧虑。

教师:为什么孟子说“君子有终身之忧”呢?

学生:“因为越是圣贤、豪杰,他负的责任便越是重大;而且他常要把种种责任来揽在身上,肩头的担子,从没有放下的时节。”

教师:为阐明这个问题,作者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学生:反问。

教师:大家回忆一下“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句话是谁说的?

教师:文章引用曾子所说的“任重而道远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又有何意义呢?

学生:是为了说明“仁人志士的忧国忧民、诸圣诸佛的悲天悯人是乐而不是苦”。

教师:为什么说仁人志士的忧国忧民、诸圣诸佛的悲天悯人是乐而不是苦呢?

学生1:“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

学生2:“日日尽责任,便日日得苦中真乐。”

教师:这苦中有乐。是乐还是苦?

学生:苦中真乐,是乐,不是苦。

教师:这一段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学生:举例论证、道理论证。

最后一段说明了什么内容呢?为什么这样说?找出文中句子加以说明。

明确:说明了“人生不应当逃避责任”。

文中句子: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

责任不能逃躲,只有大小的分别。

想躲责任,只是自投苦海,痛苦永远不能解除。

教师:文中所说的“卸却”责任与“解除”责任有何不同?

学生1:“卸却”责任是指“未尽责任,丢开不管”或“推卸责任”或“逃避责任”。

学生2:“解除”责任是指“尽了责任,再无负担”。

教师:找出最后一段中与“快乐之权,操之在己”内涵相符的一句。

学生:“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快乐的大小、多少完全掌握在自己的手里,由自己主宰和支配的,并不取决于别人。

(4)文章的题目叫做《最苦与最乐》,学生讨论后回答,最后一段哪些句子分别呼应了“最苦”和“最乐”?

点拨:

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最乐

B.责任不能逃躲,只有大小的分别。——最苦

C.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最乐

D.想躲责任,只是自投苦海,痛苦永远不能解除。——最苦

教师:文章最后一段为什么作者要说是“有人说”,这样有什么好处?

学生:文章最后一段的“有人说”如何如何,是议论文常用的一种技巧。作者在论述自己意见的同时,也要顾及可能会出现的不同见解,因此作者预设出可能存在的反对说法,先将它们提出来讨论,一来能增加自己文章的说服力,再者更可以借此增加文章的深度和广度。

教师:本文以“最苦与最乐”为题,而不以“苦与乐”为题,为什么?

学生:本文是从“最苦”与“最乐”两个侧面来谈“人要尽责任”的道理,“苦与乐”与本文的主要内容“谈责任”关系不大,所以,不以“苦与乐”为题。

小结:学生讨论填写句子,从而明确苦乐与责任的关系

本文的论题:最苦与最乐

本文的中心论点:未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教师:作者写作本文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呢?

学生:在这篇简短的演说词中,梁启超用极平实、中肯的话语劝告那些想躲避责任、苟且偷安的青年人,鼓励他们勇于背负人生、社会的大责任,体会人生的大快乐。

七、了解语言特色,锻炼思维能力:

第一步:小组分析讨论本文的语言,看看文中运用了哪些不同的句式、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好处?

点拨:

句式——陈述句、设问句、反问句、感叹句;肯定句、否定句;主动句、被动句等。

论证方法——引证、例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等。

(指导学生在文中找出具体句子。)

好处:虽然本文谈的是严肃的话题,但由于句式、论证方法的变化,使得文章的语言凝重却不呆滞,有一股灵动之气。

第二步:找找本文有哪些修辞手法,看看它们对本文的语言由那些帮助?

点拨:修辞手法——排比、设问、反问等。

(指导学生在文中找出具体句子。)

好处:文中的排比俯拾皆是,这造成了文章流畅气势,设问、反问等不再与上题重复。

第三步:品味精彩语段,体会本文“语言平易,亲切,如拉家常”的特点。

①“答应人办一件事没有办,欠了人家的钱没有还,受了人的恩惠没有报答,得罪了人没有赔礼,这就连这个人的面也几乎不感见,纵然不见他的面,睡里梦里都像有他的影子来缠着我。”

(这段话把一个人未尽责任的痛苦心情刻画得如此生动,其实是在阐述“人生最苦的事是未尽责”这一道理,这样亲切的语言,就像一个长者在与读者促膝谈心,娓娓道来,没有一点盛气凌人的说教口吻。)

②“翻过来看,什么事最快乐呢?自然是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古语说得好:‘如释重负’;俗语亦说是:‘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

(这段话用古语、俗语形容尽责后的快乐心情,浅显易懂,趣味横生,大大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③引导学生阅读开头的5个设问句,体会它们的作用。

(这五个设问句环环相扣,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把苦乐与责任的关系阐述得有条不紊,另人信服。同时,虽然本文谈的是严肃的话题,但由于设问句的运用,使得文章的语言凝重却不呆滞,有一股灵动之气。)

(除以上的举例外,还可让学生自己找精彩的语句加以分析。如“曾子还说哩”叙述语气,带上了语气助词“哩”。使原本凝重的语气变得轻灵。)

八、谈谈学习这篇课文之后你有何收获。(学生畅所欲言)

九、结束语

  在人生的旅途上,尽管人人盼望快乐,无人喜欢忧伤,但“痛苦与快乐”本是一对孪生姐妹,永远伴随在生活的舞台上。我们学习知识也是如此,为了那眼花缭乱的“数字迷宫”,而呕心沥血;为了那令人心痛的作文而费劲心思。这些表面上看来确实辛苦,然而在辛苦的另一端,迎接我们的将是一串欢乐的音符。相信同学们通过本课的学习,对责任有了更深的理解,也切实感受到了自身的责任,(最受纪律、孝敬父母、尊重老师等等)当责任向我们走来时,我们应该勇于尽责,就让我们在尽责任的同时感受人生的最乐吧! 

杨思立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