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是否会成为下一个奥数?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育新闻 → 手机版 | ||||
幼儿国学启蒙班、“小升初”国学启航班、“新中(高)考”文言文提高班……今年寒假,中高考分值身价倍增的语文,在课外辅导班里来势凶猛。人们不禁担心,当所向披靡的中(高)考指挥棒犀利起舞,语文,是否会成为下一个奥数。 “语文教学加码,语文口试惊现 !” “请教小升初要抓语文吗?寒假什么语文班好?” “学霸谈怎么学语文”……在北京的各大“小升初”、中高考家长论坛上,有关语文的帖子渐渐有了和数学、英语分庭抗礼的气势。为了应对改革后的语文学习,家长们各出对策。 “抛开考试,将来真到了工作岗位上,奥数有用还是文笔好有用?大部分工作文笔好、口才好更有用吧?”一个放弃奥数,给孩子报了寒假阅读和写作班的家长说;而另一些家长对课外培训班则颇为抵触,干脆自组读书会,提升孩子的语文能力。 朋朋妈(儿子上小学五年级):儿子的同学有不少已经去上语文辅导班了,但我没让儿子去。这些天我一直在跟我的朋友们说,可千万不要把语文变成第二个奥数! 语文课外辅导班现在一般分成作文班、阅读班和基础知识三种班,还有一种全能班,就是把以上三个内容都包括在内。我觉得语文是一个非常庞杂的系统知识,而且与日常生活的体验有很大关系,不同孩子的水平差异非常大。语文和数学、外语都不一样,不是一对一的教育,很难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一周一两次课能给孩子增加什么知识?我不看好课外辅导班。 我觉得语文主要就是多读书。这学期,我跟几个想法相近的家长给孩子组织了一个阅读分享会,两周一次,每次两个小时,由老师带着几个孩子,大家一起分享一本课外书。一般是适合他们阅读和理解水平的小说,读完之后在分享会上自由讨论对这本小说的理解和想法。孩子们特别喜欢这种形式,每次都嫌时间太短,回来看书也非常认真,我觉得我儿子最近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学习能力都提高了,我觉得这才是语文学习的方向。不管它是否能提高孩子的成绩,我决定坚持这种方式。 蓁蓁姥姥(退休语文老师):语文的成绩提高关键还是文章阅读理解能力,平时自己多读一些好的文学作品当然非常重要,对于积累孩子的词汇、短语有很重要的基础作用,不过在文章谋篇布局、逻辑结构、表达手法等方面,老师的辅导也非常重要,老师的一点点拨,起码可以让孩子省掉一点时间。 不同的孩子在理解能力上是有差异的,有的孩子有悟性,能自己通过阅读学习到知识,而有的孩子悟性稍微差一点,能让老师帮一下的,何必非要让孩子自己去摸索呢?当然,家长愿意让孩子自己慢慢体会,我也不反对,只不过,孩子的精力有限,学习究竟是自学还是适当寻求老师帮助,到底哪点好,对不同的孩子可能有不同的效果,但对多数孩子来说,这两点其实并不冲突。 拿我外孙女来说,她明年上高中,她的作文就很好,平时自己的阅读量非常大,虽然没有上课外的辅导班,但语文老师经常组织她们班里几个水平相近的孩子在一起读书,还让她们多做同题作文,然后互相点评,我感觉这对她的提高非常有帮助。如果未来的课外辅导班是这种模式,我还是很支持孩子们去参加的。 文化, 在北京市的高考高招框架方案征求意见稿中,语文学科命题原则的第一句话,就是“要加强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查”。于是,曾经和书法、美术一样被视作兴趣的“国学班”也忽然应试起来。 投影屏对面是半人高的孔子画像,教室的窗帘上印着水墨诗词,这家刚开不到半年的国学馆目前在上课的学生有二十多名。一期寒假班有10个半天的课程,学费2400元。不仅有《弟子规》、《千字文》这样的启蒙课程,还有专门针对“新中(高)考”的文言文提高班。“寒假来咨询的明显多了,改革方案里专门说要考查传统文化嘛!家长也想提早下手。”这家国学馆的负责人说:“而且,文言文学好了,白话文是很容易的。” 贺贺妈(文学硕士,儿子上小学三年级):如果是真正的国学班知识辅导,我是很愿意让孩子参加的,中国文化、礼仪文明,从古至今的道德文章,能教给孩子的挺多。但是如果只是一个语文考试辅导班,我不会让儿子去的。 我是文科生,对语文学习挺有心得。我觉得,语文成绩的提高主要是多看课外书,这是一个长期积累、潜移默化的过程,工夫主要在平时。那些辅导班教的主要就是一个考试技能,而不是给孩子增加中国文化底蕴。技能是容易掌握的,而文化不是靠几个小时的辅导就能灌输进去的。 老师 是否成为下一个奥数,取决于考核方式 面对语文是否会成为下一个奥数的担心,课外辅导班的老师们则认为,分值上涨带“火”相关培训,是必然出现的结果。而语文会不会重蹈奥数的覆辙则取决于中考和高考的考核方式。 李春明(高思学校中考语文教研负责人):我教的是初中,目前来说,同样的年级,学生数量比去年多20%到30%。新初一或者要上初一的孩子,家长的表态很明显:“要重视一下语文了!” 现在的初一到2016年正好赶上改革,所以要早下手。 在这之前,主课里上语文辅导班的人数比例是最少的,因为大家都明白,花同样的时间和精力,语文提分最少。 家长重视语文课外学习,是中(高)考改革带动的一个客观结果。但对语文学习效果的影响,更核心的是考查方式。就北京来说,中考的命题方式这几年持续都在变化。比如记叙文的考查,以前比较死板,要求赏析语言,现在就灵活很多了。文章的选择也比以前品质更高,这几年大考的文章都是能够给人触动的,很鲜活的文章。 国家玮(北大中文系博士,新东方研究生专业课及高考语文名师):语文分值提升会不会让家长热衷培训?一定会。但说实话,如果冲着应试技巧来,效果会非常差,这是语文的学科性质导致的。真正语文好的学生,不需要培训他也好;而语文基础能力差的学生,哪怕学了一些技巧,在大块儿上也不行——这个“大块儿”就是说作文和越来越多的“微写作”。 语文是一个长期的学习过程,从一届一届家长的口碑很快会发现,只从高三开始进行培训的学生,提升幅度比较慢。不要以为可以最后抱一下佛脚,迅速搞定。语文应该是一上高中就重视的科目,如果高考班过速增长,这不是高考指挥棒的问题,是家长心态的问题。 语文不再有 “秒杀”技巧 之前对语文辅导班不太感冒的家长们急着给孩子补上这一课,但从事课外辅导的语文老师们并不赞成家长盲目报班。 国家玮:现在语文高考命题的变化有两方面,一个是加了很多考“情商”的题,比如某个客户被多扣了话费去营业厅交涉,作为接待他的员工,你怎么把这件事向上级领导汇报,又怎么向客户解释?我们本来以为这样的题是可以很轻松搞定的,结果发现,这两道题的难度分别是0.2和0.3,也就是一百个人做,分别只有20人和30人做对,成了非常难的题。这种在考语境中怎么和人交流的题,错误率非常高。我们一些学生说话没有逻辑,非常缺乏对象感。他们的QQ空间,失恋了,能写一大堆,文字漂亮得很,就是没逻辑,缺乏思维训练,这是需要培训的。 另一个变化是考传统,但不是考文化知识的填空,而是体现在选文上。比如选闻一多的文章,我们都知道他是民主战士,但现在不考这个,而是说闻一多认为自己是个古代的“名士”,可很多学生根本不懂什么叫“名士”。 以前老师教学生写作文,就写两个人——司马迁和苏东坡,因为这两个最好压题;现在老师不教学生写他俩了,教学生看《青年文摘》,写卡耐基,本质是一样的,都是教学生写励志故事。但命题人不傻,2013年各省份的高考卷,没有一个是再可以用司马迁、苏东坡压上去的,而是考你的独立思考能力,考你怎么看待这个世界。你用800字说了一个谁都知道的道理,文字再漂亮,也打动不了阅卷的老师。 面对这样的考核方式,培训机构以后肯定不能再去推一些所谓的“秒杀” 技巧,说你在题目里看到哪句话了,就选某个答案,英语可以,语文肯定不行。 所有的改变应该从老师开始。如果家长去给孩子报班,不要太关注这个班讲什么内容,是国学还是技巧,而要认真考察老师的讲课思路。语文这么广博的东西,谁也不敢说有绝对意义上的技巧。如果有,那也是帮学生蒙,培养他更不健全的人格。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