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洵、苏轼和苏辙成功背后的三个女人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杂文参考教师随笔 手机版


  我国北宋时期的大文学家、书画家苏轼,与其父亲苏洵、弟弟苏辙一起,被人们称之为“三苏”。因苏家父子三人都成了一代文豪,在当时的文学创作上均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并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影响较大,故“三苏”全被列入“唐宋八大家”。在“三苏”之中,苏洵和苏辙主要以散文著称;苏轼则不仅在散文创作上成果甚丰,而且在诗、词、书、画等各个领域中都占有重要地位。宋代王辟之在《渑水燕谈录·才识》记载:“苏氏文章擅天下,目其文曰三苏。盖洵为老苏、轼为大苏、辙为小苏也。”由此看来,“三苏”的雅称就是由此而来的。

  那么,“三苏”到底是怎么样取得了如此功成名就的呢?按照现代流行说法,“每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好女人”,而三个成功的男人背后的那个好女人又是谁呢?据记载,苏洵、苏轼和苏辙这三个成功男人背后的那个好女人就是程氏,即苏洵的妻子,苏轼和苏辙的母亲。

  苏家三个男人的成绩斐然,与他们背后的程氏这个贤妻良母的支持和帮助是分不开的。据载,程氏生于公元1010年,眉山人,系大理寺丞程文应的女儿。程家在四川眉州是一个望族大户,家境非常富有,使程氏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由此而通经史,有气节。司马光在为程氏所写的墓志铭中,也赞美她“喜读书,皆识其大义。”

  程氏在18岁时嫁入苏家,当时苏洵年仅19岁,还是一个未知世事的懵懂少年样子。《苏主簿夫人墓志铭》载:“夫人姓程氏,眉山人,大理寺丞文应之女。生十八年,归苏氏。程氏富,苏氏极贫。”程氏嫁入程家后,两人婚姻生活曾一度过得十分艰难。于是,有人建议程氏求助于自己的娘家,但却被有志气的程氏一口拒绝了,她不愿意别人说自己丈夫靠她家维生的闲言碎语。

  据说,苏洵从小就很不喜读书,不知自强和上进。婚后依然没什么改进,照旧到处游荡,不懂得挣钱养家,一度使得从富家嫁过来的程氏抑郁不乐。苏洵后来自己也承认“昔予少年,游荡不学,子虽不言,耿耿不乐,我知子心,忧我泯没。”也许是在婚后妻子程氏的百般苦劝之下,还是受到了艰难时世的客观逼迫,苏洵忽然在他25岁那年幡然醒悟了过来,决定“治学”发奋读书自强自立。

  对苏洵的幡然觉悟,程氏甚是喜悦,自然分外支持。程氏把家事一手承担下来,上事翁姑,下教子女,终日勤劳不息。还在眉山城南纱谷行街上租来一栋宅子,经营起布帛织物的生意。对此,后来苏轼曾有文记载:“昔吾先君夫人僦宅于眉,为纱谷行,一日,二婢子熨帛,足陷于地,视之,深数尺,有大瓮,覆以乌木板,先夫人即命以土塞之。瓮中有物,如人咳声,凡一年乃已,人以为此有宿藏物欲出也。”

  在苏洵28岁的时候,苏轼出生了。在苏轼之前,程氏还生有个长子,只是在苏轼两岁时就死去了。又过了一年,苏辙出生了。据记载,程氏嫁到苏家后一生活生了六个子女,但后来只有苏轼、苏辙兄弟俩幸运地存活了下来。

  《宋史》记载,苏轼10岁时,苏洵“宦学四方。太夫人(程氏)亲授以书。”“太夫人尝读《东汉史》,至《范滂传》,慨然太息。公(苏轼)侍侧,曰:轼若为滂,夫人亦许之否乎?太夫人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耶?公亦奋厉有当世志。太夫人喜曰:吾有子矣!”

  母亲是对孩子影响最大的老师,苏洵长期读书游学在外,程氏兼主内外,除了持家,还亲自承担起对苏轼和苏辙两兄弟的家庭教育。程氏不仅教苏轼兄弟俩识字,也特别注重对儿子的德育教育。今天的从苏轼和苏辙的诗文以及回忆中,也可以看出程氏作为的早期教育对苏轼、苏辙两兄弟所产生的深远影响,比如苏轼的性喜直言,就与程氏的言传身教和影响不无关系。

  苏东坡的散文《记先夫人不残鸟雀》,其主旨虽是“言政刺过”,但另一个角度看,也与程夫人的影响有着关系,苏轼少年时书房前“竹楩杂花,丛生满庭,众鸟巢其上”。几年后,“皆巢于低枝,其鷇可俯而窥也”。人鸟共处,环境优美怡人。这种鸟语花香的氛围,皆因苏轼的母亲程氏“恶杀生”,所以“儿童婢仆,皆不得捕取鸟雀”,所以苏轼的书房前才有这般景致。而苏辙,在记述他的母亲时也说:“生而志节不群,好读书,通古今,知其治乱得失之故。”

  苏轼、苏辙在母亲的教育下,兄弟俩小小年纪就博通经史,“已而,二子同登进士第,又同登贤良方正科”。然而,当他们兄弟俩高中进士时,母亲程氏却于同年四月初八孤独地离世。当时苏轼因刚中进士第不在身边,苏洵也在京师,难免留下了一些人间遗憾。

  程氏,苏洵的妻子,苏轼和苏辙的母亲,苏洵、苏轼和苏辙这三个成功男人背后的那个好女人,一位令人难忘的中国古代伟大女性。
相关链接:教师随笔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