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教学设计 (粤教版高一必修二)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教案教学设计 手机版


教学目标

1.学习重要的实词和虚词,感悟语言运用的妙处。

2.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品鉴技巧之美。

3.体会作者投身自然并从中寻找到精神慰藉,进而摆脱现世苦难的旨趣。

教学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以苏轼《自题金山画像》引入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苏轼人生中最无用世机会的三处贬所:黄州、惠州、儋州。

赤壁赋的写作正是在苏轼第一处贬所——黄州,此时他45岁。三年前,1079年,苏轼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被变法派、实权派李定等从诗作中断章取义,摘出一些讽刺性诗句,以便扫除旧党,送御史台,即“乌台”受审,所以这个案子叫“乌台诗案”,苏轼在狱中待了四个多月,后被贬黄州担任团练副使,相当于县武装部部长,还无权签署公文,不准擅离此地,要知道他以前可是大学士、礼部尚书(相当于国务院礼宾司司长)啊,政治上的不幸却成了文学上的大幸,四年的黄州生涯,他创作了66首词,200多首诗,170多篇散文,尤为著名的是豪放派代表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散文代表作《前赤壁赋》、《后赤壁赋》。

作家作品: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是豪放派词风的创始人。他和南宋辛弃疾同为豪放派词人,并称“苏辛”;散文成就也很高,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并称“三苏”;擅长行书、楷书,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

    赋是一种文学体裁,汉代以后,演变为律赋、骈赋和文赋。律赋、骈赋注重对偶工整和平仄协调,押韵也很严格,而文赋则突破了声律的种种限制,较多吸收了散文笔法,清新流畅。

二、读课文,疏通字词。

三、整体把握

第1段,写夜游赤壁的情景,表达游赏之乐。第2段,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箫声。第3段,写客人对人生短促无常的感叹。第4段,是苏轼陈述见解,宽解对方。第5段,主客畅饮,忘怀得失,超然物外。总体思想感情的变化可以浓缩为乐——乐极生悲——悲——悟——乐。

朗读全文,把握语气。

1段超然、欢快,2段前欢快,后凄清,3段读出悲怆,4段雄辩的语气,慷慨陈词,5段喜悦超然。

四、文章第一段。

1、作者写的是什么内容? 是什么样的景? 看到这样的景主客有了怎样的心情?

景:风——清风徐来 水波不兴  月——月出东山 徘徊斗牛 水——白露横江 水光接天

教师点拨:清风和明月交织,天光和水色相接,浩瀚苍茫,宁静朦胧,空明澄澈,游者心怀洒脱,超然独立,如同飞升仙境,泛舟之乐,溢于言表。这段因景生情,融情入景。

文章首段描写江上秋景,水、月、风为主要景物,也是全文的主体意象,空灵澄澈的美景,引出作者遗世独立的遐想,这是因景生情。

2、“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这几句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一是在结构上引出了后文的“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以及主客对话的情节,二是为下文定下了得失两忘、超然物外的感情基调,并且与结尾相呼应。

朗读体会。

五、第二段讲析

1、“空明”与“流光”,一为月下之水,一为水上之光。歌词也紧扣住水与月这两个意象。

2、歌词中的“美人”指代什么?歌词代表了主人怎样的情怀?

美人是指君主或美好理想。

3、作者是如何描写箫声之悲的? 

哀怨、思慕、啜泣、倾诉

借助夸张、想像,运用精细的刻画和生动的比喻,化抽象为具体,把洞箫那种呜咽低回的哀音表现得十分形象、真切。

朗读体会。 

六、学习第三段

1、客人因何而悲? 

  “客”之所以“悲”,在于触景伤怀,有感于人生短暂。其中先发历史兴亡之感,再写现实苦闷之悲。眼前之景,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曹操的诗句,进而联想到曹操兵败赤壁的惨状。这么个“一世之雄”尚且随着“大江东去”,而销声匿迹,有为者尚且如此,更何况我们生命短暂、有志而无为者,羡慕长江永恒,哀叹人生短暂,表现出一种消极的人生观和虚无主义思想。对于封建社会的文人士大夫来说,当他们政治失意或生活遇到挫折的时候,往往就陷入这样的苦闷与迷茫之中。虽为客语,实际反映了作者本人思想中的消极面。 

通过“客曰”,由眼前的“江水”“明月”想到曹操、周瑜两个英雄人物,是写景;再由他们的“而今安在哉”,揭示人生短促之“悲”,是议论;由己身之渺小,自然生出“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感慨,是抒情。

2、本段是如何巧妙运用主体意象的?

第二段中客的一番议论,以“羡长江之无穷”扣住水,以“抱明月而长终”扣住月,以“托遗响于悲风”扣住风;于是,虚无消极的人生感叹,借助于第一段中展现的具体、现实的自然形象表达了出来。 

朗读体会

板书

乐——                    乐极生悲                    ——悲

风——清风徐来 水波不兴            水——空明              水 —— 羡长江之无穷          

月——月出东山 徘徊斗牛            月——流光              月——抱明月而长终

水——白露横江 水光接天                                    风——托遗响于悲风

 因景生情                       以歌抒情                     以景抒情

                                                         借物喻理(消极虚无) 

现实中的“水月”——空灵之美

历史中的“水月”——苍凉之意

哲理中的“水月”——睿智之理

第二课时

一、第三段补讲:

1、听本段朗读。2:10——3:50.

2、本段是如何巧妙运用主体意象的?

第三段中由眼前的“江水”“明月”想到曹操、周瑜两个英雄人物,客的一番议论,以“羡长江之无穷”扣住水,以“抱明月而长终”扣住月,以“托遗响于悲风”扣住风;于是,虚无消极的人生感叹,借助具体、现实的自然形象表达了出来。(板书)

3、本段是怎样将写景、抒情、议论结合的?

通过“客曰”,“西望夏口”到“郁乎苍苍”是写景;再由他们的“而今安在哉”,揭示人生短促之“悲”,是议论(以曹操和自身作对比);由己身之渺小,自然生出“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感慨,是抒情。

板书:悲叹

水—— 羡长江之无穷

月——抱明月而长终

风——托遗响于悲风

以景抒情、借物喻理(消极虚无)

二、导入

  余秋雨的《山居笔记》有一篇散文叫《苏东坡突围》,这篇文章主要讲述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后的生活经历和心路历程。作者认为这段炼狱般的经历让苏轼真正走向了成熟,因此,在文末余秋雨写到(投影以下文字):

“这一切,使苏东坡经历了一次整体意义上的脱胎换骨,也使他的艺术才情获得了一次蒸馏和升华,他,真正地成熟了——与古往今来许多大家一样,成熟于一场灾难之后,成熟于灭寂后的再生,成熟于穷乡僻壤,成熟于几乎没有人在他身边的时刻。”这成熟,在课文当中体现得最充分的莫过于第四段主对客的一段劝慰,它体现了苏轼独有的人生观。

三、研习第四段:

(齐读)

1、针对客人人生无常的感慨,苏子陈述己见以宽慰对方,他的观点阐发分为哪两步?他在论述时是怎样运用“水”、“月”、“风”这三个主体意象的?本段表现了苏轼什么样的人生态度?

(分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明确:第一步——从变的角度看,天地万物就连一眨眼的功夫都不能保持不变;而从不变的角度看,万物和人类都是永久存在的,用不着羡慕长江的无穷和明月的永不增减,也用不着哀叹人生的短促。以此类推,人生得意与失意,人的祸福、得失也不是固定不变的,现在得志的人将来也可能失意,这样一想,快乐时不会忘形,痛苦时也不致失态。(苏轼当然不懂得什么是物质不灭定律,但这样一说倒还挺吻合的,万物最终归于一种基本平衡)总之,以水与月为载体,深入浅出地说明了事物具有变与不变两重性的道理。板书:变与不变

豁达的人生观和宇宙观。这种观点,本质上就是庄子“万物齐一”的思想,即齐得失,忘祸福,混贵贱,等贤愚,庄子的相对论并非科学,它是否定差别,否认衡量事物的客观标准的。变换角度来“齐物”,本会致人至怀疑主义的怪圈,但苏轼却用得恰到好处。

第二步——以“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代表自然界美好的事物,说明天地间万物各有其主,个人不能强求的道理。在大自然中找到精神寄托。板书:可取和莫取 

苏轼的人生态度是豁达,乐观,超脱,随缘自适(随遇而安),返归自然的。

2、你知道苏轼的人生观受哪三家哲学的影响吗?

除上面说到的庄子观点外,佛家说与世无争、随缘,道家说要顺其自然。所以,苏轼用以自我解脱的药方,主要是佛道两家的哲学。佛道思想使他观察问题时比较圆融通达,常能用一种超然物外的旷达态度来解脱人生的忧患和苦恼;同时,原有的儒家思想又能使他坚持理想,坚持对人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赤壁赋创作于一场人生的大灾难后,然而在人世的苦难和艰难的炼狱中,东坡却获得了一次完整意义上的脱胎换骨。这时获得的乐是真正的乐。

读结尾段。照应开头,忘怀得失,超然物外,由悲而喜,照应首段。

四、“客”是真实存在的吗?本文多次写到主客问答,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客,不确指某人,主客双方,其实是作者为展开辩论而虚设的两个思想对立方面,是作者内心矛盾斗争的独白,客的苦闷就是苏子的苦闷,问答的过程其实就是苏轼自身思考、排遣苦闷的过程。最终主说服客,表明积极的一面战胜了消极的一面,潇洒达观、返归自然的情怀取代了政治上的失意,人生无常的苦闷。从结构上说,使情节波澜起伏、摇曳多姿。

五、小结:景、情、理三者融为一体

   文章首段描写江上秋景,水、月、风为主要景物,也是全文的主体意象,空灵澄澈的美景,引出作者遗世独立的遐想,这是因景生情。第三段中客的一番议论,扣住水、月、风表达虚无消极的人生感叹,这就是借物喻理。至第四段,苏子反驳,以水与月譬喻,深入浅出地说明了事物具有变与不变两重性的道理,再信手拈来,以“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代表自然界美好的事物,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全篇文章,议论赋予景物以微妙的哲理内蕴,写景使哲理呈现了生动可感的形象,而抒情又成了文章的内在脉络,三者融为一体,相得益彰,呈现出理趣之美。因景生情、借物喻理的高明手法,使本文达到了写景、抒情、说理的统一。与上文相同,是一篇写出理趣的山水散文。

五、文言知识梳理

词类活用:

舞幽壑之潜蛟 泣孤舟之嫠妇——使动用法

侣鱼虾而友麋鹿——意动用法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名词作动词

东望武昌——名作状

特殊句式:

固一世之雄也——判断句

何为其然也——倒装句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被动句

通假字: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一词多义:

望:七月既望(农历每月十五)  西望夏口(向远处看)

长:抱明月而长终(永远)   而卒莫消长也(增长)

虚: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太空) 盈虚者如彼(月缺)

然:其声呜呜然(……的样子,形容词词尾)  何为其然也(这样)

六、练习四

所谓“穷而后工”之“穷”,不单单指生活条件恶劣,贫困,仕途坎坷等物质的“穷”,更深的是指有志难酬,对国家命运的担忧等心理上的“穷”。而所谓“工”的文学,都是能够传世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较高的文章。这些文章,几乎都是作者经历了艰难的人生之路后诞生的。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shuì)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司马迁《报仁安书》

就如孟子所说;“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穷困是作家的不幸,却是文学的万幸。恰恰是因为“穷困”,才能激发人的心灵,激活人内在隐藏的潜能,从而爆发激昂悲慨的创作力,写成千古传颂的奇文。所以说“穷而后工,工源于穷。”

七、书目推荐:林语堂 《苏东坡传》

余秋雨 《山居笔记•苏东坡突围》

韩小惠 《读人记•微笑着面对》

《康震评说苏东坡》

板书:悟

水月——变与不变           议论

可取和莫取          

借物喻理    形象    抒情    内涵 

                                写景

 

张雪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