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上第二课《雨说》第一课时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教案教学设计 手机版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用多媒体或者小黑板出示以下练习:给加点的字注音。

1.田圃(     )      禁锢(     )

留滞(     )   喑(    )哑(    )

襁(    )褓(    ) 喧嚷(    )

蓑衣(      )  润如油膏(     )

2.解释下列句中词语的含义。

(1)当鱼塘寒浅留滞着游鱼

寒浅:

留滞:

(2)去看牧场就要抽发忍冬的新苗

忍冬:

 3.文学常识填空:

《雨说》这首诗副题是           表明了诗        的主题。作者      ,现代诗人。原名      。1933年出生于山东济南。成名作        ,大多以旅人为抒情主人公,被称为“浪子诗人”。

1.四名学生到黑板上板书答案,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做。

2.做完后小组内交流答案,互相纠错。

3.另外四名学生到黑板批改。

4.班级内集体讲评。

5.学生把纠错后的字音写2~5遍。

(或者学生出题,学生换做,包括字音、字形、错别字纠正、词语解释等。)

预测:学生可能出现如下错误:

第一题:喑(yīn)误读写成暗(àn) 蓑(suō)误读写成衰(shuāi)

练习答案:

1.pǔ gù zhì yīn  yǎ qiǎng bǎo  rǎng  suō gāo  2.(1)初春时淡淡的余寒 停滞   不流通  (2)这里借用来指忍受冬寒3.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而歌   爱心永存   郑愁予    郑文韬  《错误》

预测:

学生可能把作者的名称写错,重点强调

1.引雨:

春雨无声,“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雨有情,“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春雨温柔,“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听!春雨淅淅沥沥,它在轻声地对我们说些什么呢?诗人郑愁予从四月的大地里听出了春雨的呢喃,感受到了春的使者的亲切温柔。让我们走进四月的春雨,体味《雨说》的浪漫温情——(师板书课题作者)

   2.引导学生讨论本课学习目标。

1.各小组查找写作背景:

生:《雨说》是郑愁予在1979年写成的一首诗,当时正值我国结束“文革”灾难不久,开始新的历史时期。经历了“十年浩劫”后的中国,一切都开始显露生机。此时诗人虽身在美国,却心系祖国,以满腔的热忱关注祖国的未来和成长,于是写了这首诗。

预测:在了解写作背景的基础上理解诗歌,更容易接近文本,走进文本。

2.各个学习小组讨论本课的学习目标。

1.听雨

明确:听读课文,注意诗歌的语气、语调、语速、节奏以及读准字音感受全诗洋溢着的音乐美。(播放课件朗读或者录音朗读。)

师:听了刚才的录音,大家觉得这篇文章需要用什么样的语调来读呢?(喜悦、轻快的语调)

2.读雨

提示:

《雨说》是诗,也是歌,轻柔欢快,活泼可爱,特别适合朗读。引导学生加强朗读,在朗读中理解诗意、体会诗的魅力、感受春雨的美好。 

 朗读指导:

⑴ 正确、清楚,用普通话朗读,读准字音,不漏字,不添字,不错字,不破句。

⑵ 态度自然大方,语气顺畅,停顿合理,节奏恰当。 

⑶ 能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比较准确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全诗洋溢着的音乐美。朗读的技巧主要是停顿、重读、语调和速度。

朗读诗歌后,小组讨论诗歌各节的读法:师范读第一节,应读得急切,表达出对春雨的企盼之情。

3.说雨

小组为单位思考《雨说》中,“雨”究竟说了些什么话?

“春雨”在诗中是个什么样的形象?大家用“          的春雨”来概括一下。

提示:边读边体会,根据课文给“雨”加上恰当的修饰部分,自由发挥想像。

 

 雨是春天的使者,是爱的化身。她来是要给孩子们一些东西的,那她给孩子们带来了什么礼物? 

   

   

雨会说话吗?体会拟人手法的运用。

教师引导:这首诗用了拟人的艺术表现手法,赋予了雨人的灵性,使雨的形象更加生动、活泼,使雨能直接和孩子对话交流,更亲切,充满清新的人情味。从而引导学生写作文时恰当运用这种写法。

  学法指导一:诵读感悟法。以读为主,在读中品味。指导学生反复诵读,感受诗歌的音乐美。 

生听录音,划分节奏,讨论语调、感情。

生1:喜悦的、高兴的、轻快的语调。

生2:蓬勃向上、充满活力的语调。

1.学生用喜悦、轻快地语调朗读这首诗三遍。

2.学生交流朗读效果,以四人小组互读互查,推选优胜者。

3.各组优胜者全班交流朗读,其他组可点评优劣(评时可对节奏、语调、感情进行点评 )。

4.推选班内最优胜者,领读全诗。

 5.生配乐朗读全诗(可选喜悦轻快的曲子)



    预测:由于条件比较宽,学生朗读的兴致应该很高,老师、学生的点评要有激励性,要中肯。

生小组讨论后:

生1:第二节应读得轻柔、温和,表现“雨”之关爱。

生2:第五节可读得欢快一些,传达喜悦之情。

生3

预测:在反复朗读后,学生对主旨的理解应比较容易把握了。

默读,自主批注,整体感知。小组讨论,探究交流,达成共识。 

学法指导二:圈点批注  

生1:“四月已在大地上等待久了”

生2:“我来了,我来探访四月的大地”

小组讨论,探究交流,根据对文本的理解,畅所欲言。 

学法指导三:指导学生展开想像把握诗中的意象。 

生1:亲切的春雨

生2:温柔慈爱的春雨

  学生寻找、勾画、讨论、回答 。 

生1:对少年儿童的热爱,期望他们能快乐自由地生活。

生2:希望孩子们能永远笑对人生。

生3:希望孩子们能以蓬勃的生命力去面对人生的挑战。

预测:在学生的诵读交流中,主旨逐渐明确。

生从语言入手,逐渐入境。

生小组讨论,根据文本与写作背景去理解。

小组代表发言,其他组补充。

预测:学生如果有困难,可以提示学生关注写作背景。

 

王光利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