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讲读课文中进行创新设计 (九年级上册)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教学反思 手机版 | ||||
讲读课文一直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为此,我们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但是,所取得的效果却并不一定是我们想要的。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可能是教师对文本的处理不够新颖,流于照本宣科,从而导致学生对讲读教学不感兴趣。 我认为,教师必须对教材吃透,对文本吃透,对之有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哪怕是一点,也能给学生“新”的感觉。这样才会让语文课对学生产生吸引力,让学生对语文课有所期待。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果教师纯粹是从传授知识的角度去上课,必然会让学生兴味索然。如果教师的课是新颖的,就必然会让学生产生兴趣。久而久之,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就会长兴不衰,从而产生乐趣。 那么,如何在讲读课文中进行创新设计呢? 首先,可以从讲课的形式上进行创新。利用多媒体,展示画面、播放音乐,提高学生的兴趣。通过视听的冲击,改变教师一讲到底的状况,激发其课堂兴趣,吸引其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去。 其次,可以改变课堂的结构模式。传统的模式是:作者、写作背景、生字词、结构划分、主题、写作手法、句段赏析等。如果总是这一模式,会让人厌烦。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课文设计不同的上课流程,力求让每一节课都与上一节课有所不同。 再次,可以针对每一课的特点,强调一点,使学习者印象深刻。比如,《有的人》,我强调的是朗读。通过学生个别读、男生齐读、女生齐读、男女生交替齐读、教师示范读等多种朗读形式,让学生反复朗读文本,每一遍朗读都要达到一个目标。这样,一节课读下来,学生对这首诗的理解非常深入,朗读这首诗的水平也大为提高,而学习的过程却是活泼有趣的。比如,《变色龙》,我强调的是对文本内容的把握。我设计了这样两个环节。第一,假如你是一名记者,在现场,面对电视镜头,你将怎样报道这一事件?第二,假如你是法官,你将怎样处理判决这一案件?这两个问题迫使学生在阅读文本时要格外仔细,不能漏掉任何一个细节,对他们好的读书习惯的养成很有帮助。学生当记者报道时以及当法官判决时所说的话,其他同学会认真的听,并对照课文加以判断,进而加以纠正。这个过程,应该是所有的学生都参与进去,它所收到的效果应该是很好的。 最后,可以改变作业的形式。作业不必一律是字词句与语段理解,可以针对每一课的特点强调一点。比如,《明天不封阳台》,我布置的作业是仿写,模仿本文的题目和结构写一篇文章。学以致用,学生的作文写得很成功。比如,上完《孔乙己》和《范进中举》后,我布置的作文是《当范进遇见孔乙己》。要想写好这篇作文,就要求学生对原文以及故事的背景有充分的了解,还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这是写作方面的作业。作业还可以是朗读、查找资料等。作业的布置目的是让学生增长能力,而不是让学生厌烦。作业的完成是为了学生加深对文本的印象,更好的理解文本,巩固学习成果。 当然,以上所说仅属个人意见,乃一点浅陋的经验。总结起来,不外乎是:教师自己的理解有一点、讲课形式新一点、课堂模式变一点、每节课强调一点、作业有吸引力一点。过我相信,如果拥有了这些“一点”,那么,这样的语文讲读课一定是深受学生欢迎的,其教学效果一定是理想的。 丁琼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