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严相济、以人为本——班主任工作点滴体会 (七年级)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班主任心得 手机版 | ||||
在我担任班主任工作这几年里,经历了许多事情,那滋味可真是酸甜苦辣百感交集啊!但我深深是体会到:世界上的爱各种各样,而班主任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复杂而高尚的精神境界。教育心理学家认为,这种爱是由班主任老师的理智感、美感和道德感凝聚而成的一种高尚的教育情操。内容上表现在班主任深入细致地了解学生,真心实意地关心学生,充分尊重、信任学生,严格地要求学生。 班主任对学生的爱不同于父母对子女的天然之爱,它蕴含更多的社会内容,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班主任的爱不仅是个人之间的一种态度,一种积极的肯定情感,它还是一种评价。班主任对学生的态度常常反映学生所在集体,甚至是社会对他的某种评价。因此,学生往往把班主任对自己的关怀、爱护、信任等与班主任对自己的评价联系在一起,同自己的集体中的地位和人格价值联系在一起。班主任一句话有时能改变一个学生的一生。于是班主任的这种情感实际上就转化为一种社会环境因素在每个学生心目中具有不同寻常的心理份量。由此可见,班主任对学生的爱对教育好学生是多么重要啊! 爱学生是教育学生的起点和基础。教育不能没有爱,就像池塘不能没有水一样,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则把教师热爱学生作为“教育的奥秘”,他的座佑铭是“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们。”大手拉小手,以诚相待,富有爱心的言行能升华学生对班主任的钦佩与信任,只有让学生真正地发自内心地钦佩与信任你,这种钦佩与信任才会长久。所谓的“身教重于言教”。教师自身良好的师德素养将会潜移默化地影响、陶冶学生的心灵,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在课堂上,班主任要使用信任性、期望性的语言来激发学生的奋进精神;用谅解性、宽容性、引导性的语言来启发学生认识错误、树立进步的信心。在课堂上,赞许的点头、希望的目光、会新的微笑、亲切的抚摸都表现出对学生的爱。这种师爱是一种积极的教育力量和手段,它在方方面面影响着学生,它可以使学生心境愉快,使学生感到班主任的爱,从而受到激励和鼓舞,获得主动发展。在平时的正常工作中,班主任要从尊重学生出发,与学生以心交心,平等交往,用充满理性的爱来正确对待每一位学生,用真诚去点燃学生求知的火花,给他们插上探索知识的翅膀,培养他们创造世界的能力。此外,要做到使钦佩与信任长久,我觉得,班主任老师就还需具备一颗不同寻常的爱人之心,这也就是说,班主任老师不仅要去爱那些成绩、品行等各方面表现的好学生,尤其重要的是:要学会去爱那些有着这样或那样缺点、问题的学生,要努力让自己去爱上、喜欢上这些学生。爱好的学生、优秀的学生这是每个教师人人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去做的,而要让自己真心去爱上那些缺少爱的幼苗,这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因为这些学生之所以缺少老师的爱、家长的爱,自然是有原因的,一般你轻易是无法爱上这种学生的。如果他是那种容易被老师及家长一眼看中并喜爱上的话,那他也就 不会是现在这样.正是基于这个方面的原因,所以我们班主任更要努力去为自己寻找爱他们的理由,想方设法去喜欢他们,找他们身上的优点,找他们身上认为可以接受的长处,让自己逐渐喜欢上他们。其实,当我们喜欢或不喜欢某一个学生 的时候,甚至某些时候你自己还没明显感觉到,但你的学生却都知道:我们老师比较喜欢某某某而不喜欢某某某。我不得不承认,在我经意或不经意间,一颦一笑之间,无意将我的信息泄露,一个我所不爱的学生是很难爱上我的,而一个不喜欢我的学生是不会非常喜欢我所教的学科,也不会相信我所讲的道理。 班主任的爱心,就是热爱学生的心。就是要以强烈的爱之心吸引学生,和孩子们滚在一起,这种教师对孩子们的赤诚的爱之心,最终将会变成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爱。作为一名班主任老师,如果咱班里有那么一群学生能够深深地被我的才华、言行及人格所吸引,追随我左右,对我投以敬佩与信任的目光,我相信,我所施与的任何教育行为,都将卓有成效。一个优秀的班主任之所以优秀,只因为他能做到:即使他是在批评一个学生,指出他所犯的错误及身上存在的缺点并要求改正的时候,也能让受批评的学生感受到老师这是在爱他,老师所做的一切的一切都是在为他着想,是为他好,要让他感受到老师对他的殷切期望。我们要讲究爱的艺术及爱的方式与方法。不妨给你的学生打这样一个比方:有一棵花朵生了虫子或旁逸斜出了,这时园丁所要做的工作自然是给它喷杀虫剂或者是剪修掉那些多余的枝条,而老师今天所做的一切,自然也跟园丁所做的一样,你绝不能因为怕痛而拒绝老师给你“修剪”、“整理”。人非草木,常常当我讲到这份上的时候,我的学生往往就会理解我的批评,理解我的良苦用心,从而进一步做出配合我的举动。 我班有个学生叫闻斌,刚上八年级时,他上课无精打采,要么搞小动作,要么影响别人学习,提不起学习的兴趣;下课追逐打闹,喜欢动手动脚;中午不但不休息,反而违反纪律;作业不爱做,即使做了,也未做完,书写相当潦草……每天不是科任老师就是学生向我告状。于是,我找他谈话,希望他能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学习为重,按时完成作业,知错就改,争取进步,争取做一个他人爱待、父母喜爱、老师喜欢的好学生。他开始是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后来口头上勉强答应了。可他又一如既往,毫无长进,真是“承认错误,不愿改正”。此时我的心都快冷了,算了吧,或许他是根“不可雕的朽木”。但又觉得身为班主任,不能因一点困难就退缩,不能因一个后进生无法转化而影响整个班集体,必须面对现实!我内心一横:不转化你,我就不作这个班的班主任了。他无进步,或许是他并没有真正认识自己的错误,没有真正要做个他人喜欢的人的念头。 为了有针对性地做工作,我决定先让他认识自己的错误,树立做个受人喜欢的人的思想。于是我再次找他谈话,谈话中,我了解到他心里十分怨恨七年级的班主任老师。我心里一喜,让他认识错误的机会来了。我轻声问他:“你为什么会恨那个老师?”他不好意思地回答:“因为他常常批评我。”我顺着问:“老师为什么会常在课堂上批评你,你知道吗?”他说:“因为我常违反纪律,没有按时完成作业,书写也不工整……”“你已经认识了自己的错误,说明你是一个勇于认错的好孩子,但是,这还不够,你觉得应该怎样做才好?”“要想改正错误吗?想做一个受他人欢迎的孩子吗,你要怎样做才好呢?”“我今后一定要遵守纪律,团结友爱,认真完成作业……”“那你可要说到做到呀!”“好!”后来,他无论是在纪律上,还是在学习上,都有了明显的进步。当他有一点进步时,我就及时给予表扬、激励他。使他处处感到老师在关心他。他也逐渐明白了做人的道理,明确了学习的目的,端正了学习态度。 为了提高他的学习成绩,除了在思想上教育他,感化他,我特意安排一个责任心强、学习成绩好、乐于助人、耐心细致的班长——刘思跟他坐,目的是发挥同桌的力量。事前,我先对刘思同学进行了一番谈话:为了班集体,不要歧视他,要尽你自己最大的努力,耐心地帮助他,使其进步。刘思同学满口答应,并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或课堂时间帮助他,教育他。在同学们的帮助下,他自己的努力下,他各方面都取得了不小进步。他学习上更努力了,纪律上更遵守了,甚至自己当起了值日小组长,劳动也更积极了,成绩也有了很大的进步。为此,我会心地笑了。后来,有一次我找他谈话时,他说:“老师,刘思同学这样关心我,爱护我,帮助我,如果我再不努力,对得起她吗?”我笑着说:“阿斌长大了,懂事了,进步了!我真替你高兴啊!” 心理学家认为“爱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对于阿斌这样特殊的学困生,我放下架子亲近他,敞开心扉,以关爱之心来触动他的心弦。“动之于情,晓之于理”:用师爱去温暖他,用情去感化他,用理去说服他,从而促使他主动地认识并改正错误。同时借用“ 以生之助,友情感化”,同学的帮助对一个学困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同学的力量有时胜过老师的力量。同学之间一旦建立起友谊的桥梁,他们之间就会无话不说。同学是学生的益友。在学生群体中,绝大部分学生不喜欢老师过于直率,尤其是批评他们的时候太严肃而接受不了。因此,我让阿斌同学与其它同学交朋友做起,和刘思同学一起坐,让他感受同学对他的信任,感受到同学是自己的益友。让他感受到同学给自己带来的快乐,让他在快乐中学习、生活,在学习、生活中感受到无穷的快乐!通过同学的教育、感染,促进了同学间的情感交流,在转化学困生工作中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加上“因材施教,循循善诱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每一个学困生的实际情况是不同的,必然要求班主任我深入了解弄清学生的行为,习惯,爱好及其困难的原因,从而确定行之有效的对策,因材施教,正确引导。阿斌的情况比较特殊,主要是自制力差,对自己的错误、缺点认识不足,对老师的批评教育产生厌恶、憎恨心理。因此,我就以爱心为媒,搭建师生心灵相通的桥梁。与他谈心,与他交朋友,使其认识错误,树立做个好学生的念头;充分发挥学生的力量,编排一个责任心强、学习成绩好、乐于助人的同学跟他坐,给予学习和思想上的帮助;面对面批改他的作业,让他感到老师的关心、重视……用关爱唤起他的自信心、进取心,使之改正缺点,然后引导并激励他努力学习,从而成为品学兼优的学生。 在更新教育观念的今天,作为一个热爱学生的班主任,有责任让学生树立信心进而达到育人的目的。我愿乘赏识之风,捧起关爱之情,燃起信心之火,播下希望之种,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沐浴在师生的关爱之中,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良好的教育存在于人与人之间心灵距离最短的时刻,存在于无言的感动之中。基于以上理念与思考,我不让任何一个需要我帮助的学生失望,我关心学生的衣食住行,更看重他们的身心健康,因为人与人之间没有太大的差异,但这种很小的差异往往造成巨大的差异!很小的差异就是所具备的心态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巨大的差异就是成功与失败。很多时候,我们面对的困难不是没有发现前面的困难,而是没有发现我们内心世界不可估量的潜能,对学生也是一样,班主任不能仅仅只关注他们的弱项而忽略了他们潜在的能量。一直给学生鼓励,不断给学生机会。 常言道,“无规矩难以成方圆”。班主任作为班级工作管理者首先应从建立健全班级各项规章制度入手,强化常规管理。而抓班级常规管理,就当从一个“严”字入手。 头回当班主任,第一节课,我便宣布我的治班“大政方针”,然后带领学生学习《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及校规校纪、班规班纪,而对建立的各项规章制度,要求学生务必遵守。记得在开学的第一周的卫生值日中,一天下午放学后,天下起了小雨,值日生贪玩误了打扫卫生时间。晚自习前,我就找到这几位值日生,勒令他们立即补扫卫生,写出检查,并对他们当月“德育量化考核成绩”作出从严扣分。当时有教师建议我“罚他们值日一周”,我拒绝了。我认为:以罚代管,势必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失去对班规班纪的认同及对班主任的信任。事后,我也进行了反思:自己应经常深入到学生中间,做到“嘴勤腿勤心眼细”,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学生树立榜样。 这正是所谓“班有班规”。在执行班规班纪时,班主任应以一位“严师”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不能克制自己的人,就是一台被损坏的机器。”作为老师,尤其是班主任,面对一些突发性事件,面对学生的过失,切忌简单、粗暴、冲动的“热处理”,而应持克制、忍让、宽容的态度,以理智控制自己的言行。这就需要多一份“慈母心”。学生,在老师的眼中永远是长不大的孩子! 我们常说:“兄弟姊妹间,衣袖手足情。”如果把这种感情融入新时期班主任工作中去,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拉近了,开展班级工作便会如鱼得水,游刃有余。总之,班主任是与学生接触最多的人,也是学生最容易亲近的人。对学生严于要求和宽容大度都是出于一个共同的教育目的,二者并不矛盾。严而不苛刻、慈而不溺爱、宽而有限度,是我们当代班主任的工作原则及艺术。严师、慈母、挚友,可称得上是当代班主任的最佳形象吧。 韩冰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