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听写搬上荧屏后缘何走红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育新闻 手机版


两个月来,央视播出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收视率超过各类选秀节目,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不仅让全国总冠军——杭州外国语学校的陆佳蕾和她的队友们一战成名,更是掀起了一股汉字新热潮,节目中出现不少高难度词汇成为网友们讨论的焦点

实际上,随着节目走红,“加强国学教育”、“恢复学习繁体字”等呼声愈发强烈。与此同时,对于题目过难、笔顺错误等问题,也出现了一众网友的质疑声。一场关于汉字的电视节目,引发了社会各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议,也为青少年如何学好汉字、学好语文延展了新的思维空间。

汉字听写搬上荧屏后缘何走红?

骨子里是一种对中国文化的认同

为什么课堂上惯用的汉字听写,在登上荧屏后,竟然会引起社会各界如此强烈的反响?节目的走红,背后到底是何原因?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解说专家、南京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博士郦波教授在接受采访时曾说,因为这档节目唤起了人们心中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听写的是汉字,追捧的则是文化。

“汉字是中国传统文化之根,大家这么关注,是出于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杭州市拱宸桥小学校长、浙江省特级教师王崧舟说。杭州市天长小学校长、浙江省特级教师楼朝辉认为,传统文化的教育在各个国家都越来越被重视了,因为它在人的成长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汉字热”引发了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更多关注,从而也有更多人发现了中国文化的瑰宝之美。

“观众看节目的时候有一种互动体验,这非常吸引人。”楼朝辉说,现在“提笔忘字”的现象越来越普遍,书写的机会越来越少,很多字都还给老师了,看节目的时候,大家也会跟着一起写,无论能否写出来,感受都会很强烈。

生僻词被网民称为“挑战智商”

有些词不会写不代表汉字没学好

本次大赛参赛选手、杭外的刘浥尘在比赛中遇到了“荦(luò)荦大端”这一题,不仅观众傻眼了,就连主持人都惊呼“这个词没听过,不会写”。

随着赛程的推后,题目也越来越难,“楞(léng)严经”“叱(chì)拔”“铲刈(yì)”“服膺(yīng)”等词语因为难度太大,使得观众吐槽“再一次挑战了智商”,更有网友质疑:这么难的词语,平时几乎

用不到,考这样的题目,意义何在?甚至有家长在看完节目后感叹:我家孩子一大半不会写,是不是汉字没学好?

陈先生女儿在建兰中学读初二,《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总决赛这一晚,他和女儿一同早早地守在了电视机前,主持人报一题,他们就跟着写一题,实现和选手们同步答题。原来,这是语文郑老师给同学们布置的作业。

“比赛很好看,不过有的词实在太难了!”陈先生说,总决赛的题目女儿有一些写不出来,不过他觉得很正常,不要求女儿全部都会写,“汉字本身就是一种学问,让孩子听听写写挺好的。”郑老师透露,班上的同学跟着电视一起写,正确率还是挺高的。她分析,节目中考到的词语70%来自于课堂,书本上、练习本上、拓展练习上等,大部分是可以答出来的。“比赛中有些词语没见过,但选手靠分析答对了,这种能力是考前集训达不到的效果,需要大量的阅读积淀。”

浙江省特级教师王崧舟认为,题目中有些高难度的词语有些已经“死”掉了,平常很少会用到,只是古汉语的文章中才会出现。而在节目中,为了区分选手的水平才会加大难度,选择了一些生僻字,“孩子不会写,并不代表汉字没学好,这个节目对于孩子学汉语没有太大的参考价值。”

延伸阅读

A 笔顺错了还算是正确吗?

语文名师:笔画顺序非常重要

在“吐槽”词语太生僻的同时,也有不少网友跳出来说选手答题时的笔顺错了,但是竟然连大赛评委也无视笔顺错误。

“我们的汉字和西方语言是不一样的,会拼会说就会写,汉字不行。”原浙江大学中文系教授俞忠鑫认为,汉字教育就应该从中小学抓起。比赛中,有不少同学虽然字写对了,但是笔顺不对。“比如‘狡猾’,我看着他先写了一个大大的弯钩,然后才是两撇。其实应该先写一撇,再是弯钩。”俞教授说,以前用老款非智能手机的时候,不会打拼音,只会用笔画输入法。如果笔顺弄错了,那想打出正确的字就难了。

王崧舟坦言,节目在最终的评判标准上还是有待斟酌。“专家在评判选手是否通过时,只注重结果,而不注重过程,其实一些选手在写字的过程中,笔顺都是错误的。”王崧舟说,写汉字是有笔画顺序的,严格意义上来说,一个字的笔顺错了,这个字其实也就写错了。

“作为语文老师,我觉得笔顺教育很重要,顺序对了,才能对汉字有更深的理解。”楼朝辉也觉得,从书法角度来看,汉字的美也体现在笔顺上,其中一笔的顺序错了就会影响笔势,“势断了,就不美了,对于汉字的记忆和理解就不完整了。”

B 恢复学习繁体字有没有必要?

汉字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都说中国的文字是象形文字,基本是一字一意,但汉字经过简化后,有很多意境没法体现了,因此有不少专家呼吁孩子要恢复学繁体字。尤其是《汉字听写大会》播出后,恢复学习繁体字的呼声更强烈了。

对此,楼朝辉持审慎的态度,“如今我们学习简体字是为了方便、简洁地学习中国文化,在这种简体字已经达到普识的状态下,再去学繁体字,可能会比较难。”楼老师认

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汉字文化只是一部分,想要弘扬传统文化、激发学生们的兴趣,与其通过学习繁体字,倒不如更多地关注语文教学,把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更多更好地融入到日常语文教学中,或许更有效果。

据了解,目前杭城语文教学大纲规定,小学毕业时需要掌握2500个左右的汉字,“掌握”的意思就是会读、会写、了解含义。随着数字输入的普及和广泛应用,人们越来越不常写汉字,甚至出现“提笔忘字”的现象,对于保护汉字书写,是否可以做些什么?

但楼朝辉认为,汉字书写并不是一门技能,仅仅靠几节书法课不能让孩子理解汉字文化的博大精深,“这需要设计一个庞大的课程规划和进行系统的学习,包括整个校园的文化建设。”楼老师说,最重要的一点还是要为孩子创造更多书写的机会,“数字化教学为我们的课堂带来了很多好处,但有的西方国家却开始将教育方式回归传统,因为我们缺少了太多动手动脑的机会,深度思考也不够多,这对于孩子的成长是不利。”

C “魔鬼训练”是否值得更多人借鉴?

专家:学好汉字最需要平时的积累

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一共1860页, 有56000条词组。为了参加本次大赛,有学校曾要求学生选手20天内掌握上述词组量,学生每天学习时间达到16——18个小时,甚至将56000字全抄了一遍。有网友质疑,这样的“魔鬼训练”只是短暂记忆,对学习并没有好处。

“这对个人来说,确实是掌握了词汇,但这样的方式更多是为了比赛而学,真正想要学好汉字文化,还是要靠平时积累。”俞忠鑫教授说。

“汉字是象形文字,包括形声字,创造之初就是因(情)形而定,所以不仅有形,也基本一字一意。”拱宸桥小学副校长许珂说,要让孩子对汉字有兴趣,老师在教的过程中就需有技巧。“教孩子们写字,光教写法会比较生硬,你需要把这汉字的起源讲给学生听,比如说‘仙’字,它的字形分析就是一个人升高成为仙。”许珂说,拱小在教学生生字的时候,还会运用视频软件,把一个汉字从小篆演化到现在的简体字的变迁过程呈现给学生,让学生明白这个字是怎么来的。

“除了平时教汉字的方法,老师本身的板书功底也很重要。”许珂说,“如果你的语文老师板书写的没有美感,孩子对学习汉字的热情又如何会高涨呢,所以青年教师们在板书书写训练上要多多加强。”

网友“雨铃霖”也提出了保护汉字书的方法:首先要制定中小学生汉字书写考核标准,用考核的方式,让学生们重视书写;同时可以成立汉字书写指导中心,通过公益性的指导中心,指导更多的人写出漂亮的汉字。
相关链接: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