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生”的优美语段及范文 高考复习(高三)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高考范文 手机版


 热点主题   人生

人生是一个万花筒。不同的人,可以在自己的人生画卷上尽情描绘,演绎出缤纷多彩的人生。怎样让自己的人生更有意义?这是我们每个人都要思考的问题。高考命题,就要引导考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让考生思考自己的人生,自己的未来……

 

优美语段

人生,是一杯幽香恬淡的茶,上面漂动着生活的琐碎,我们只愿意去品梦的味,而不愿意吞咽生活的梗。

    人生,是一杯无法计量度数的酒,不论怎么品也品不出它的悠远和深邃,当你说出它的味道时会笑自己的无知和幼稚。

    人生,是一本书,我们在匆忙涂抹即将合上时,却期望重新来书写它,就像一个伟人走过辉煌却极力寻求凡人的生活。

名人警句

1.人的生命,似洪水奔流,遇着岛屿和暗礁,更能激起美丽的浪花。——奥斯特洛夫斯基

 2.人生不是一种享受,而是一桩十分沉重的工作。       ——列夫•托尔斯泰

 3.人生布满了荆棘,我所知道的最好办法是从那些荆棘上面迅速踏过。我们在上面停留的时间越长,伤害就越大。                ——伏尔泰

 4.一生中,最光辉的一天并非功成名就的那一天,而是从悲叹与绝望中产生对人生挑战与勇敢迈向意志的那一天。    ——福楼拜

5.人生就像是弈棋,一步失误,全盘皆输,这真是令人悲哀之事;而且人生还不如弈棋,不可能再来一局,也不能悔棋。         ——弗洛伊德 

6.人生像攀登一座山,而找寻出路,却是一种学习的过程,我们应当在这过程中,学习稳定、冷静,学习如何从慌乱中找到生机。 ——席慕蓉

7.对于我来说,生命的意义在于设身处地替人着想,忧他人之忧,乐他人之乐。   

——爱因斯坦

 8.谁要是游戏人生,他就一事无成;谁不能主宰自己,永远是一个奴隶。  ——歌德

 

1.白岩松:痛并快乐着

    白岩松,在中国有电视信号的地方,人们都不会对这个名字感到陌生。作为中国主持行业的一个标志性人物,他在领取第九届长江奖后说过这样一句话:“万众欢腾的时候,要学会倾听;一片沉寂时,要勇敢地说出自己的心声。”与其说这是一句颁奖典礼上的即兴感言,不如说这是道出了当今媒体人追求的一种境界。白岩松,正是用自己的满腔热情,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态度,加之持续的思考和对人格力量的追寻,为主持人这个行当塑造着全新的形象,也为自己开拓着不平凡的人生。

2.林德曼博士的挑战

    1900年7月,一位叫林德曼的精神病学专家独自一人驾着一叶小舟驶进了波涛汹涌的大西洋,他在进行一项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心理学试验,准备付出的代价是自己的生命。

    林德曼博士认为,一个人只要对自己抱有信心,就能保持精神和机体的健康。当时,德国举国上下都在注视着独舟横渡大西洋的壮举。已经先后有100多位勇士相继驾舟横渡大西洋,结果均遭失败,无人生还。林德曼博士认为,这些死难者首先不是从肉体上败下阵来的,主要是死于精神上的崩溃,死于恐怖和绝望。为了验证自己的观点,他不顾亲友们的反对,亲自进行了试验。在航行中,林德曼博士遇到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多次濒临死亡,他的眼前甚至出现了幻觉,运动感觉也处于麻木状态,有时真有绝望之感。但只要这个念头一升起,他马上就大声自责:“懦夫,你想重蹈覆辙,葬身此地吗?不,我一定能够成功!”生的希望支持着林德曼,最后他终于成功了。他在回顾成功的体会时说:“我从内心深处相信一定会成功,这个信念在艰难中与我自身融为一体,它充满了周围的每一个细胞。”他的试验表明,人只要对自己不失望,对自己充满希望,精神就不会崩溃,就可能战胜困难而存活下来,并取得成功。

3.林徽因的三次拼搏

    林徽因是我国建筑学界的一代才女,人们印象中的她贤淑文弱,瘦削而多病,但她为了和丈夫梁思成写作《中国建筑史》,却甘愿风尘仆仆地辗转于乡间小道,在艰苦的条件下徒步考察。此时的她肺部和肾脏已经严重受损,但她为了完成最后的工作,不惜将整个生命赌上去,从死神那里夺取了十年的时间,完成了最后的三次拼搏:第一次是参与设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绘图、试做、讨论、修改都在病中完成。1950年全国政协一届二次大会上,在毛主席的提议下全体起立鼓掌通过这个设计,那时她已经病弱得几乎不能从座椅上站起来。第二次是抢救景泰蓝,她带学生跑工厂作坊,才使得这种国宝工艺不致失传并且将其发展壮大。而这时的她,肺布满空洞,肾切除一侧,结核菌已蔓延到肠了,一天只吃二两饭,只睡四五小时觉。第三次拼搏是参与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工作,主要承担纪念碑底座装饰浮雕设计。1955年4月1日,因为长期积劳,病情恶化,她在同仁医院走完了51年的生命历程。这位柔弱女子就这样勇敢地与死神奋战到最后一刻,给我们新中国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4.林书豪——NBA亚裔球员新标杆

     林书豪,1988年8月23日生于美国加州,毕业于哈佛大学,职业篮球运动员,主打控球后卫。2010年7月,他与金州勇士队签约,成为1953年之后第一个进入NBA的哈佛毕业生,也是首位进入NBA的美籍华人。2011年12月,他先后被金州勇士队、休斯敦火箭队辞掉,之后签约纽约尼克斯队。加盟纽约尼克斯队后的一个多月里,他表现平平。但是,从2012年2月4日至16日,他突然爆发出超级巨星的能量,率领困境中的纽约尼克斯队打出七连胜,先后击败新泽西网队、犹他爵士队、华盛顿奇才队、洛杉矶湖人队、明尼苏达森林狼队、多伦多猛龙队、萨克拉门托国王队,震惊了整个NBA。有媒体预测,林书豪很可能会取代姚明,成为亚裔球员在NBA里的新标杆。

5.《美丽人生》的启示

    意大利电影《美丽人生》的主人公基多是犹太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集中营内,为了让儿子幼小的心灵免遭罪恶的践踏,基多哄骗儿子说,集中营只是为他即将到来的生日而准备的一个“游戏”,规则是不吵闹、不吃零食,这里所有的人都是游戏的参与者,遵守游戏规则的人最终能获得一辆真正的坦克回家。儿子信以为真,虽然在集中营里父子俩经历了种种磨难,但每次基多都用美丽的谎言哄着儿子继续玩这场游戏。时间一天天过去,基多在无奈的谎言和残酷的现实中苦苦挣扎,但他尽自己的全力使儿子的童心没有受到任何伤害。影片为什么要以这种喜剧的手法来描述那段不堪回首的岁月?我想导演贝尼尼的最终用意是为了表现更深层的思想,为了不让观众再沉溺在浅层的感动上。基多不仅是让儿子,同时也是让自己相信:一切噩梦都只是暂时的,最后的胜利终归属于我们。所以即使在集中营里,基多也始终怀抱着希望,因为他有着对生活的坚定信念,相信美丽的人生才是永远的,所以他小心翼翼地呵护着儿子纯洁幼小的心灵。

 

人生中的赛跑

    “时间是贼,偷走一切”,(引用俗语开头,吸引读者,增强表达效果)很多人在老的时候都会感慨的一句话。回顾自己的一生,自己做过多少值得或不值得的事情呢?

    刘翔以12秒88的成绩平了世界纪录,这就是比赛,在有限的路程中谁用时最短谁就是冠军;然而我们的一生不也就是一场比赛吗,只不过比拼的不是谁用时最短,而是看看我们在有限的时间里跑了多少路程。(用刘翔的事例作比较,引出中心论点,既充实,又佐证了中心论点)

或许大家都会看到社会上永远存在的两种人。一种人闲得无所事事,一种人忙得气喘吁吁。同样的一天时间里面,他们做了完全不同的事情。如果按比赛来说,忙的人今天的路程已经遥遥领先了对方。然而闲的人却会说好无聊的一天。是否现在的你似曾相识?为什么有的人一生平平淡淡,有的人一生名声显赫。大家在看到光鲜亮丽的外表时候是否有想到那些外表背后有着怎样的努力。(用人的不同表现正反对比论证,有说服力)

同样的出生,同样的上学,同样的工作,同样的……然而最后结局不同的时候,往往就是我们忽视的背后的努力了。很多时候我会觉得做的事情很有意义,或许只是对于当下吧。然后每隔一段时间回顾之前的我都觉得自己好幼稚,同样的在幼稚的时候我失去了很多让自己成熟的东西。这就是所谓的得到多少就会失去多少。很多时候我总想找到快捷的方式完成自己所想的目标,最后的结果就是忽视了在完成目标的过程中自己实实在在地有多少本事,或许真正遇到困难的时候就会让我措手不及。就像我完成了比赛,但是却不是第一名。

“人生就像各种各样的朱古力,你永远不会知道哪一块属于你。”阿甘母亲的这一句话,向我们阐明了:每一个人的生命轨迹都是存在,而且是独一无二的。阿甘,就正是听着这样的教诲,一步一个脚印地踩出了属于自己生活的奇迹。阿甘在影片中被塑造成了美德的化身,诚实、守信、认真、勇敢而重视感情,对人只懂付出不求回报,也从不介意别人拒绝,他只是豁达、坦荡地面对生活。他把自己仅有的智慧、信念、勇气集中在一点,他什么都不顾,只知道凭着直觉在路上不停地跑,他跑过了儿时同学的歧视,跑过了大学的足球场,跑过了炮火纷飞的越战泥潭,跑过了乒乓外交的战场,跑遍了全美国,并且最终跑到了他的终点。生命就像那空中白色的羽毛,或迎风搏击,或随风飘荡,或翱翔蓝天,或堕入深渊……然而这就是生命的路程。谁能说阿甘的一生不是丰富多彩,在有限的生命中他做了我们这辈子或许都不会做的事情,至于人生比赛的输赢,对阿甘或许都不重要了吧。在这边说一句,有些事情这辈子不做,就不会去做了。(用熟悉的阿甘事例论证人生的赛跑重要的是过程,是深度和广度,易于读者理解和接受)

其实人生的比赛不在乎输赢,而是在乎你的人生过得是否有意义。人生就像一场旅行,不在乎目的地是哪里,而是在乎旅途的风景。有意义的人生不在于长度,而是在于它的宽度和深度,如果你现在过得生活毫无意义的话,不介意你开始你的第二人生。(结尾切合材料,照应中心论点,深化主题)

[总评] 文章开头引用俗语,既贴切,又有说服力,中间道理论述严密,结构严谨,是一篇典型的议论文。同时这篇作文从材料的主旨出发,紧密联系人生的意义,提出“有意义的人生不在于长度,而是在于它的宽度和深度”,分析准确,揭示了人生的价值;论述过程中讲道理与摆事实相结合,道理透彻,事例典型,彰显了人生的积极意义。

    亮点关键词:符合文体 说理透彻

增分技法  符合文体特征

上面[好范文]中,文章开头提出中心论点,中间进行了充分的论证,结尾照应深化中心论点,符合议论文体的特征。“符合文体特征”是高考作文基础等级里面一个重要的要求。

 

文体特征鲜明是指在具体写作时,选定了记叙文就要是记叙文,选定了议论文就要是议论文。因此,写作时心中要有文体意识。近几年高考作文大都明确要求写记叙文或议论文。下面我们重点讲解一下。

文体一 记叙文

     记叙文写作要体现“记叙”特质。需注意以下四个关键点:

      一、合理安排记叙顺序

     1.顺叙

     按照事情发生、发展和结局的时间顺序来写,叫顺叙。顺叙是最基本、最常用的组织材料的方法。要注意顺叙不等于不分主次地记流水账。应做到层次明显,重点突出,结构清晰。比如写《记一次升旗活动》,一般是从旗手擎旗入场开始写到结束,但不等于把参加升旗活动的每一个人及每项步骤写得面面俱到,也就是说,运用顺叙的方法时,要注意做好围绕中心选材和剪裁的工作。

2.倒叙

    把后发生的事写在前面,把先发生的事写在后面,这种写法叫倒叙。倒叙方法用得好,能有效地避免文章平铺直叙,能使结构富于变化,引人入胜。运用倒叙的方法特别要注意的是,应在倒叙与顺叙相接的地方把时间交代清楚,要有必要的交代语句,使读者觉得头绪清楚。

    3.插叙

     在记叙的过程中,有时需要插入与时间、地点不一致的有关情节,然后再接叙原来的事情。插叙部分对主要情节起补充、衬托的作用,是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运用得当能使人物形象更丰满、更逼真,叙述内容更详尽、更易理解。

4.补叙

     在一件事叙述完毕后作必要的补充交代,又简称“补笔”。它可以给读者一种豁然开朗的快感。

     二、准确处理记叙详略

     1.详写和略写的原则

     详写,就是为了使中心思想更加鲜明突出,把所要表现的人物、事迹或所要说明的问题写得具体些、详尽些。略写,就是为了顾及全篇,突出中心,把那些和中心思想关系不十分密切,表现力不是很强的内容写得概括些、简略些。

2.记叙文详略得当的具体方式

     在一篇记叙文中,不要对所有的人物或事件都平均用力一一写来。也就是说,记叙应当有详有略。一般地说,记叙文的开头、结尾部分较简略,而中间部分较详细;对时间、地点、人物的出身来历等叙述较简略,而对人物的外貌、行动、语言、心理或事件的具体经过等描写较详细;对于不直接表现人物性格特征或文章中心的事件,叙述描写比较简略,而对直接表现人物性格特征或表达文章中心的事件,叙述描写则比较详细。就人物而言,详写的是其外貌、语言、行动、心理等方面;就事件而言,详写的是具体的经过。一人几事的记叙文,详写一件事,略写其他;几人做一事的记叙文,详写一人而略写其他。这样,才能详略得当,平中有奇,文章才能引人入胜。

    在记叙文里,详略不当的突出表现为记流水账。究其原因:一是想到哪写到哪,事先没做好详略的安排;二是没有真正掌握根据表达中心的需要安排详略这个写法。

三、巧妙确定记叙线索

    1.线索

    线索就是记叙文情节发展的脉络,它将文中的场景、人物、事件、情感、思想等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整体。一般一篇文章一条线索,也有多条的:主线和副线,明线和暗线等。写作记叙文,往往先确定线索。尽管题材多种多样,笔法千变万化,构思各有奇妙,但只要把握住线索,行文自可变化自如,文章浑然一体。如《白杨礼赞》就是把白杨树赖以生存的景美、白杨树自身的形美、白杨树内在的神美用“白杨树是不平凡的”这一线索贯串起来,托物抒情、意蕴深远,取材广泛、挥洒自如。

2.记叙文安排线索的几种方法

    (1)事物线,以某一贯串始终的物品为线索来组织材料。如《一双绣花鞋》《项链》。

    (2)事件线,以事件的发展经过为贯穿全文的线索来组织材料。如《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武二郎醉打蒋门神》《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

    (3)人物活动线,以某时某地人物的各种活动为线索来贯串全文。如《包身工》《荷花淀》。

    (4)人物感情线,以人物的情感发展变化为线索来组织材料贯串全文。如《藤野先生》《琐忆》。

四、灵活运用记叙文常用表达方式

      1.以叙述和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

      写记叙文应有一个最起码的认识,就是文章的叙述性要强,叙述能力要高,这种叙述不能是平铺直叙的,不能是干涩无味的,也不能是直白空洞的,应学会完整生动地叙述。

    描写对于写人为主的记叙文来说,主要指肖像要神似,动作应传神,心理需真挚,语言必个性;对于记事为主的记叙文来说,则离不开场面描写;而对于所有的记叙文体来说,细节描写用得好,能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记叙文写作要突出细节描写。细节是记叙文的灵魂,是体现记叙文文体特征的重要因素。细节描写,就是对那些极富个性特点的细枝末节的描写。例如《儒林外史》中的严监生,临死时伸出两个手指头迟迟不肯闭目归天,直到挑掉了一根灯草,才“点一点头,把头垂下,顿时就没了气”。细节虽小,却给人留下了深刻、难忘的印象。细节可以是人物的神态,也可以是语言、动作。《三国演义》中赤壁一战,曹操大败,奔逃途中的三笑一哭;《我的老师》中蔡老师“教鞭轻轻敲在石板上”,葛朗台临终前抢夺镀金十字架,阿Q画圆圈,孔乙己排出几块大洋等让人过目难忘的细节,可以说是动作描写中的极品。《装在套子里的人》中别里科夫的“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来”,祥林嫂的“我真傻,真的”“我单知道下雪的时候野兽在山坳里没有食吃……”,可以说是语言细节描写中的传神之笔。一篇记叙文中如果能有几处,哪怕只有一处这样精彩的细节描写,都能触动阅卷老师的心灵。

2.多种表达方式应综合使用

    正如上文所言,运用具体、翔实、生动的记叙能给人以鲜明的形象,但在记叙文中,只有记叙描写而没有议论、抒情,文章的中心就无法突出,具体内容也显得苍白,所以揭示事物的深刻内涵就十分重要。这时就需要议论抒情了。应该说一篇文章的点睛之笔亦在此。平凡的小事加以有针对性的抒情议论,文章能蜕变成“天鹅”,成为升格文,这里所说的议论不要只在文尾“昙花一现”,还应做到夹叙夹议,在叙述中自然折射理性的光辉;这里的抒情切忌矫情,应缘情而发。总之,不可喧宾夺主,画龙点睛即可。

文体二 议论文

    议论文的写作要突出议论文的特色,需掌握以下四点:

     一、三要素

     典范议论文的写作要突出体现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典范议论文应该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合理、有严密的逻辑性。

1.论点

     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的见解和主张,是议论文的灵魂与主帅。看一篇文章是否是议论文,首先要看有无论点。论点一定要鲜明突出,对某个人或某件事的看法是什么,赞成什么,反对什么,都应明确地表达出来,不能含糊不清,也不能罗列各种看法和见解而不表明自己的态度。 一篇文章的论点,可以是一个,也可以不止一个。如果论点不止一个,那就需要明确中心论点。这几个论点可以是并列的,也可以是递进的,但它们都应该服从全文的中心论点。文章的论点可以安排在开头,也可以安排在文章的中间或结尾。但较多情况是在文章的开头,段落论点也是如此。

论点的提出和确立要注意:

    (1)正确性。论点的说服力根植于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而这又取决于作者的立场、观点、态度、方法是否正确。如果论点本身不正确,甚至是荒谬的,再怎么论证也不能说服人。因此,论点正确是议论文的最起码的要求。

    (2)鲜明性。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要非常鲜明,而不能模棱两可,含混不清。

    (3)新颖性。论点应该尽可能新颖、深刻,能超出他人的见解,不应是老生常谈,也不应是无关痛痒、流于一般的泛泛而谈,而应该尽可能独到。 

2.论据

    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包括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事实论据就是摆事实、举例子。列举事实时不能长篇大论,一定要精练、简洁。如《说“勤”》,其中有一段是这样写的:

     勤出成果。马克思写《资本论》,辛勤劳动40年,阅读了数量惊人的书籍,其中作过笔记的就有1 500种以上。司马迁著《史记》,从20岁起就开始周游,足迹遍及黄河、长江流域,汇集了大量的社会素材和历史素材,为《史记》的创作奠定了基础。歌德花了58年的时间,搜集了大量的材料,写出了对世界文学界和思想界产生很大影响的诗剧《浮士德》。我国当代数学家陈景润在攀登数学高峰的道路上,翻阅了国内外上千本有关资料,通宵达旦地看书学习,演算研究,取得了震惊世界的成就。上海一个女青年坚持自学,十年如一日,终于考上了高能物理研究生。可见,任何成就的取得都是与勤奋分不开的。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这段文字不到300字,却列举了五个事例,可以说是议论文论据运用的典范。

    使用论据的要求:①确凿性。我们必须选择那些确凿的、典型的事实。引用经过实践检验的理论材料作为论据时,必须注意所引理论本身的精确涵义。②典型性。引用的事例应该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代表这一类事物的普遍特点和一般性质。③论据与论点的统一。论据是为了证明论点的,因此,两者应该联系紧密。 

    论据的表述要注意以下三方面:①用凝练概括的语言表述原材料。②根据论点对原材料作适当的补充。③要分析阐发论据与论点之间的逻辑关系。

3.论证

     论证就是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议论文的论点是要解决“要证明什么”,论据是要解决“用什么来证明”,而论证是解决“如何进行论证”的问题。论证的目的在于揭示出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论证的方法: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比喻论证。

    (1)举例论证即运用典型的事例来说明道理的论证方法。举例论证一定要处理好记叙与议论的关系,对事例的记叙一定要简洁、概括,明确其为议论服务的地位,切不可喧宾夺主,以例代议。例如2012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优秀作文片段:

善存指间,是一种高尚的生活习惯。

     当生存与死亡的选择就在咫尺之间,“最美妈妈”吴菊萍那有力的双臂,托起了幼嫩的生命,托起了人性的光辉与美好。接住她!这是“最美妈妈”在危险发生之际的唯一反应。这只是她呵护孩子的一种生活习惯,谁又能说,她的行为是为了奖赏?没有人。因为我们都明白,这是母亲的本能。善存指间,是一种高尚的生活态度。此生若你安好,便是晴天,即是对此最真实的写照。

[点评]  首先提炼出一个分论点“善存指间,是一种高尚的生活习惯”,并且单独成段,领起下段的事例,而考生在举例时只是对吴菊萍救小孩的事件材料进行了简要概述,接着便围绕分论点进行了深刻的分析,使读者对“善存指间,是一种高尚的生活习惯”有了清晰的认识。

    (2)对比论证即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从而突出中心论点的论证方法。对比既可是观点之间的对照,也可是论据材料之间的对照。例如下面作文片段:

悲观的人,先被自己打败,然后才能被生活打败;乐观的人,先战胜自己,然后才能战胜生活。悲观的人,所受的痛苦有限,前途也有限;乐观的人,所受的磨难无量,前途也无量。悲观只能产生平庸,乐观才能造就卓越。

 [点评]  把“悲观”与“乐观”对照着写,“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喻示着两种不同的人生”的道理不言自明。

    (3)引用论证即引用名言、警句等来说明道理的论证方法。名言是著名人物对社会、人生进行思索而得出的真知灼见,警句是人们生活经验、教训的总结概括。这些语言是人类文化的集中体现,恰当地引用对议论说理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例如2012年高考福建卷优秀作文《生命的意义在于奔跑》共有五段,但这五段每一段的开头均引用了名言,依次是:“如果你想强壮,跑步吧!如果你想健美,跑步吧!如果你想聪明,跑步吧!”(刻在希腊阿尔菲斯河岸山岩上的话)、“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西方哲学家赫拉克利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每段均起首引用名言,然后结合现实人生来论证,给读者带来更深的思考。

(4)比喻论证即运用打比方和作类比的方法把抽象的道理形象化、通俗化的论证方法。“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喻苦难成就人生;“一根筷子易折断,一把筷子折不断”喻团结就是力量。例如一篇高考满分作文《包容》中的片段:

     一朵紫罗兰被践踏,它却将芬芳留在那双脚上,这就是包容。每个生命都是被上帝咬过一口的苹果,每种生活都免不了苦难,但有人仍能够含苞敛翅安然而处,这就是包容。

    [点评]   文章借“一朵紫罗兰被践踏”的反应来比喻说明什么是包容,用“被上帝咬过一口的苹果”比喻人生的苦难,形象可感,富有新意。

二、结构要严密,逻辑性强,合乎规范模式

    议论文的基本结构通常由“引论、本论、结论”三部分组成。要求是开头必须提出论题或论点,主体部分选用材料分层次地论证论点,结尾归纳总结。本论是文章的主体,是对问题的分析。

    三、语言要准确、鲜明、概括、逻辑性强

    文体不同,也就决定了语言的不同。议论文的语言必须准确、鲜明、概括、生动和符合逻辑。

1.准确    议论文一般是用逻辑推理来阐明事理和观点的,需要具有一定的概括性和严密的逻辑性,在选用词语时,要达到准确的程度。

    2.鲜明     论点的表述一要鲜明,二要爱憎分明,鲜明的感情色彩贯串在行文当中。

    3.概括     语言的概括性越强,它所说明的道理的普遍意义也就越大。

    4.严密的逻辑性    判断准确,推理严密,逻辑性强,这是议论文语言的本质特点。

四、议论文写作步骤的“七步法”

    第一步,高度概括一件事,或叙述一种社会现象,或引用某些人的语言,从中引出简洁明了的中心论点。

    第二步,从正反两方面讲道理分析论点的重要性(为什么,即这样做有什么作用,或怎样做)。

    第三步,从正面用几句话引出古今中外的几个事例(一定要高度概括,主要突出能证明论点的情节)证明论点,举例后一定要结合论点用道理分析一下。(详写)

第四步,从反面举出几个事例证明论点。(略写)

    (注:以上也可以用几个分论点的形式加以证明。)

    第五步,总结上文,指出这样做有何现实意义。

    第六步,辩证地分析一下。

    第七步,扣住中心论点,小结全文。

    注意:文体特征鲜明,需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明确了各种文体的基本体式规范以后,具体写作时就心中有底笔下有谱了,如果再能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那么想偏离文体也是不可能的了。

(1)处理好记叙文中概括介绍和具体描写的关系

    有些同学写人只一味介绍人物有哪些优点或特点,做过哪些事情,没有人物的语言、神态、行为、心理的描写;写事情,只满足于交代过程,不见具体的场面和情节。这都是没有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的表现。如有位同学的作文是这样写的:考试后,成绩出来了,我考得很差,情绪很低落,老师看到后,及时找我谈心,给我讲了很多道理,我又鼓起了勇气。全是概括,没有一句具体的描写,如果能将自己当时的心情低落到什么程度,老师和“我”谈了什么、是怎么谈的,一一描绘出来,才能说是一段合格的文字。

(2)处理好议论文中“事”与“理”的关系

     有些同学写议论文是“观点+事实”,事实只有叙述,没有适当的分析和引申,观点是观点,事实是事实,二者之间看不出什么内在的联系,这是重论据轻论证的表现。还有些同学觉得事实胜于雄辩,于是文中只有事实的堆砌,没有名言警句等理论,这是重事实论据轻理论论据的表现。其实,摆事实只能让读者感到“是这样”,讲道理才能让读者明白“为什么”。因此,要处理好“事”与“理”的关系,要善于运用“理”。

(3)处理好“叙”与“议”的关系

     记叙文中“叙”是主,“议”是辅,“议”是作者对所记人、事发表意见,起画龙点睛的作用。如鲁迅《一件小事》的开头和结尾就各有一段议论,阐述了“一件小事”对“我”的影响,点明了“小事”对“我”的意义。议论文中“议”是主,“叙”是辅,“叙”的是事实,是作为论据使用的,“叙”要精练简洁,不能等同于记叙文中的写人叙事,要像前面的《说“勤”》一样,否则,就会陷入文体不清的泥潭。

 

[考场问题文]

                       力争人生的上游

    ① 我喜欢独自欣赏初春时枯树枝上钻出的一抹新绿,那是它们在展示自己争先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旺盛的生命力;我敬重破茧时斑斓的蝶影,那是它们不甘于束缚、力争活出美丽的宣言;我敬佩面对湍急的水流仍拼命向上划的渔夫们,那是他们在力争上游时一道精神上的美丽风景。力争人生的上游,在不断地感悟中去寻找生命的真谛,生命才更有意义!

    ②一个人怎样才能在人生旅途做到力争上游呢?

③记得初中的时候,我的成绩一直不是很理想,特别是数学和物理,每次考试都在及格线上“徘徊”。为此,父母没少在我面前唠叨,老师也多次找我“面授机宜”,大家都希望我能加把劲,力争上游。但我却总是提不起劲,因为我喜欢语文,喜欢语文世界里散发出来的馨香;我也喜欢英语,喜欢二十六个字母于千变万化中展现出来的美丽。而一想到那些枯燥乏味的数字、公式、定理和一些奇形怪状的“符号”,我的头就会一个变成两个大。

④然而,高一时的学校运动会改变了我,我的人生道路也因为那次运动会开始展现美丽的风景。那是运动会的最后一项10×100米的决赛,由于在此之前我们班级与其他三个班级的总分相差无几,只要谁能夺取10×100米的第一名,便能夺取运动会的总分第一。为此,班主任老师特地将参加比赛的10名同学叫到跟前,要求他们“力争上游,勇拼第一”,并把这句话作为班级拉拉队的加油口号。比赛开始了,跑道上刮起了阵阵旋风,看台上“力争上游,勇拼第一”的呐喊声响彻云霄;无论是场上场下,热烈的气氛裹挟着每一个人的心灵。竞争已趋白热化——突然,置身于其中的我脑海里电光火石一般,一股莫名的冲动涌上心头:眼前的赛场,不就是人生的“运动场”吗?如果没有“力争上游,勇拼第一”的勇气与决心,迎接生命的注定是失败!

⑤比赛结束了,我们的班级胜利了。我知道,从那一刻起,不愿服输的我将如何面对两年后的高考了!

    ⑥是的,力争上游就是一种永不服输的信念。有这样一句话:“人能达到的高度,取决于他对自己的要求。”

    ⑦力争上游,收获一个有意义的人生,收获一个无悔的人生,收获一个美丽的人生。 

[问题诊治]

    第①段中的排比句,整齐划一,颇具文采。但语句欠简洁,表意不清晰。亮出观点。开头是议论文的写法。要进行修改使中心更明确、更突出。

    第②段设问过渡,虽显单薄,但层次感还是显现出来了。下文要注意层次清晰。

    第③段运用记叙文的写法叙事。写作思路开始偏离。

    第④段对比赛的过程记叙很详细,虽然最后有几句议论,但还是记叙文的写法。

    第⑥ 段即便于叙事中点出“力争上游”这一写作中心,但显现的方式却是记叙文的。

    第⑦段收束全文,呼应开头,照应主题,完全是议论文的写法)

[升格一类文]

力争人生的上游

     我欣赏初春时枯树上的新绿,那是它们在展示自己争先来到春天的生命力;我敬重破茧时斑斓的蝶影,那是它们挣脱束缚力争活出美丽的宣言;我敬佩湍急水流中拼命向上划桨的船工,那是他们力争上游的一道美丽风景。力争上游,生命才更有意义。

    一个人怎样才能在人生旅途做到力争上游呢?

    力争上游需要有超出凡俗的雄心壮志。

法国大富翁巴拉昂在《科西嘉人报》上公布了这样一份遗嘱:我曾是一个穷人,去世时却是以一个富人的身份走进天堂的。谁若能通过回答‘穷人最缺少的是什么’这一问题而猜中我的成功秘诀,他将从我的委托人手里荣幸地拿走100万法郎,那就是我给予他的掌声。读者给出了五花八门的答案,然而只有一位叫蒂勒的小姑娘猜对了秘诀——“野心”,也就是摆脱贫穷走向富裕的雄心壮志。雄心壮志是一个人力争上游、获取成功的根源。拿破仑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秦始皇南巡,仪仗万千,威风凛凛,刘邦见之说:“大丈夫生当如此。”项羽见之对项梁说:“彼可取而代之。”

力争上游需要有耐得住寂寞的意志品质。

    文学巨匠巴尔扎克是享誉全球的多产作家,像他那样在短暂的一生中写出91部小说的作家很少,我们也完全可以想象出他是怎样在与外界隔绝的环境中奋笔疾书的。其实,他最大的成功就在于他战胜了寂寞,始终坚守崇高而寂寞的精神家园。是的,耐不住寂寞,陈景润就不能摘取哥德巴赫猜想这顶数学王冠上的明珠;耐不住寂寞,居里夫妇就不会有镭的发现;耐不住寂寞,袁隆平就不会有超级杂交水稻的科学发明。只有耐得住寂寞,才能争取人生的上游。

力争上游需要有永不服输的坚定信念。

    有这样一句话:“人能达到的高度,取决于他对自己的要求。”当我们对自己严格要求时,实际上已具备了这样一种永不服输的信念。把“一路走来,始终如一”作为口号的国民党主席马英九,就是一个永不服输的人。他从最基层的秘书干起,勤勤恳恳,守住他的信念不放,不轻易向困难低头,最终登上了他心目中的高度。所以,唯有不服输的信念,才会引领你走向成功。

超出凡俗的雄心壮志,是力争上游的船舵;耐得寂寞的意志品质,是力争上游的竹篙;永不服输的坚定信念,则是力争上游的风帆!力争上游,方能让生命之舟驶向理想的彼岸,收获一个有意义的人生,一个无悔的人生,一个壮丽的人生!

升格指导

这是一篇十分常见的文体不当的失误作文。文章的开头与结尾有着鲜明的议论文文体特征:开头用颇具文采的语言引出文章的中心论点:“力争人生的上游,在不断地感悟中去寻找生命的真谛,生命才更有意义”短小而鲜明的开头极具议论文文体“凤头”的魅力。文章的结尾运用议论性语言,呼应开头,收束全文,也颇有议论文文体“豹尾”的风采。但遗憾的是,文章中间主体部分却完全采用的是记叙文的写作思路和手法,既不符合议论文事例论证的要求,也无法“支撑”起叙事散文的主体结构。这样的写作安排显然背离了考试作文“符合文体”的要求。

升格点评

先生说:“写完了一篇东西,看几遍,修改修改,然后算数,这是好习惯。”通过对原文的大幅修改,删除了原文主体部分大量的叙事内容,按照议论文的文体结构,以事例论证为主要内容充当文章的“猪肚”,使文章集中围绕“力争上游”这一点来阐述。主体部分从三个方面论述了一个人怎样才能在人生旅途做到力争上游,观点明确、鲜明、集中,材料新颖、充分,思路清晰,层次分明,过渡自然。最主要的是,符合了文体要求;语言也更加通畅有文采。

 

一、小专项练习

     1.根据下面的文段,在下面的横线处再写一个议论性的文段。

     生命如画,有浓墨泼洒,也有淡笔轻描;生命如歌,有轻吟浅唱,也有黄钟大吕。君不见李太白、杜工部之一生,浓墨泼洒,铸就生命之伟大;裴多菲、雪莱之一生,淡笔轻描终写尽生命之真谛。君不见轻音浅唱之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高歌猛进之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生命是山,我们无法预估它的长度,我们只好追求它的高度。生命是路,它是由一块块不起眼的沙石组成的,而不是铺金布银,平平淡淡中尽显生命之完美。生命是一叶扁舟,航行于茫茫大海之中,只有经历暴风雨的洗礼,才会迎来明天海上初升的太阳。

2.记叙一个“美的瞬间、感动的瞬间、难忘的瞬间”。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在一户人家的房子里,床上躺着一个脸色苍白的女人,床边坐着一个小女孩,她手上端着一碗刚熬好的药。她轻轻地嘘着气,然后小心翼翼地把它喂进病人的嘴里。女孩是这病人的孩子,她默默地陪伴在妈妈身边,照顾她、爱着她。想到这儿,女人的脸上浮现出幸福的微笑。女孩关切地问:“妈妈,好点了吗?”女人幸福地点了点头:“孩子,妈妈没事,不用急。”女孩也微微点点头,便小心地把妈妈的被子掖好,关切地说了声:“妈妈,好好休息。”你们瞧,这母亲,这女孩,她们美不美?

二、大作文练笔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给子孙留下溺爱,才会有大量“啃老族”的出现;给子孙留下权力高于一切的理念,才会有“我爸是……”的骄横;给子孙留下“名人效应”,才会有“谁敢打110”的跋扈……正所谓,开什么花结什么果。给孩子留下什么,的确是一门学问,需要现代人反思。

    对于“给孩子留下什么”这个问题,你有什么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答案: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指导]    这是一个道德类题材的材料作文。考生应先仔细研读所给材料,分析其中蕴涵的道理。给子孙留下溺爱、财产或名利意识等,都会严重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因而需要引起人们的警戒。那么,到底该给子孙留下什么有意义的东西呢?那就是精神!好学上进、自强不息之志,不畏艰难、勇往直前之心,友爱谦让、感恩回报之德……留品德,遗作风,教育后代修身向善,成长成才。至于文体,可以营构故事,可以阐发议论,依据考生的积累和擅长,自由选择。但必须注意:记叙文要求具体形象生动,做到以事感人,以情动人;议论文则要求言之有理,言之有据,做到观点鲜明正确,以理服人。

 

陈荣超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