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论述类文本亟待解决的问题 教学反思(高三)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教学反思 手机版


 我将“论述类文本阅读”(又叫“现代文小阅读”)的解题方式俏皮地概括为“找不同”,这是为了方便理解。的确,很多次考试,我们就是找出原句与选项进行对比,发现不同,找出差异,然后选定答案的。但做的次数多了,时间长了,就会形成思维定式。况且高考出题者也很熟悉学生的路数和胃口,人家觉得这一招不管用了,就会换一招来试探你。正所谓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嘛。

如今,以11年新课标卷和11年辽宁卷为例,就可以明显地感受到一些不同的地方。——你会觉得,我也是这样做的,为什么总做不对呢?为什么和以往做题的感觉不一样呢?

现在,我觉得很有必要提升一下对“找不同”的理解高度。有必要讲一点点逻辑学常识。(不要怕怕哦)

一、概念

【常识】无概念则无思维。我们对一个事物有清楚的认识,就在于我们对这一事物形成了确定的概念。有了确定的概念,才可以清楚地“说”出来。(无论是“口语”的说,还是“书面”的说)反之亦然。

那么,如何从语文的角度去理解逻辑学上的“概念”呢?

从逻辑学的角度看,把握概念有两点:一是内涵,也就是语文上讲的“这个词的意思是什么”;二是外延,也就是语文上讲的“这个词如何应用”。

比如“孔子”这个词。从内涵上谈,就是中国历史上儒家学派的创建者。从外延上,“孔子”这个概念只能运用在春秋末期鲁国的那个人,中国历史上只此一位。(这是一定的,不容置疑)

比如:我们刚做的11年辽宁卷第1小题:

题干为:下列对天文学早起情况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A、天文学不是一门新的科学,它在人类的远古时期就已经形成了,我们很容易从现代天文学的基本概念中发现它的一些知识和概念。

原句(第1段开头):天文学并不是新开拓的科学,它的渊源可以追溯到人类的远古时期,我们从现代天文学的基本概念中很容易发现它的痕迹。

解析:“渊源”一词的意思是:(名)比喻事情的本原。含有“源头、深处”等意思。而这与“形成”一词有明显的意思上的不同。我们知道从学术的角度看,任何学科都有其古代的源头,但真正形成一门学科,却定要形成自己的特有概念和理论体系方才可以。

【常识】:概念的内涵越大,外延就越小。反之亦然。

如何理解呢?如“会打篮球的学生”这一概念的外延,就比“会打篮球的女学生”这一概念的外延要大。从语文的角度看,一个名词的定语越长则其使用或搭配对象越少。反之亦然。

比如:我们刚做的11年新课标卷第3小题:

题干为: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

B、上古时期,人民群众的作品如果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了去,就可能进入诗三百篇中,不然则仍然是没有曲调的“徒歌”。

原句(第3段):古代史传中还有一些不在三百篇之内的“徒歌”,例如……宋国将军华元被郑国人捉了去,后来讨回来,人民讥笑这位败军之将,做了一个歌儿对他唱。

还有:庶人的作品则先是在社会上流传,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才配上乐曲,达到统治阶级的耳中。

解析:按照原文的意思,“徒歌”是指(有调子但无谱)的民歌,而不是“没有曲调”,否则又如何“唱”和“流传”呢。

改变概念的修饰语、适用范围、所指对象等,实际上就是偷换了概念的具体内涵。

再比如:新课标大联考(二)第1小题

题干为:下列对“我们需要怎样的科学素养”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

A、科学素养是一项基本公民素质,公民科学素养可以从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三个方面来衡量。

解析:“怎样的科学素养”这个概念和“科学素养是什么”这个概念是不一样。

二、判断

明确了概念的含义,接下来就要讲到“判断”了。

从逻辑上讲,“判断”是有真假可言的命题。

如:人是会死的。(这是个真命题)

所有的人会打篮球。(这是个假命题)

逻辑上的判断有几种形式:

(1)质的角度:肯定判断和否定判断(定性判断)

(2)量的角度:全称判断、偏称判断和特称判断(定量判断)

如:人是会死的。(肯定判断,全称判断)

如:少数人会获得成功。(肯定判断,偏称判断)

如:孔子是鲁国人。(肯定判断,特称判断)

如:人是不会死的。(否定判断,全称判断)

如:多数人不会获得成功。(否定判断,偏称判断)

如:孔子不是鲁国人。(否定判断,特称判断)

在语文上的应用呢?

如11年新课标卷第1小题:

题干为: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A、《诗经》中的作品原来是普通的诗歌,并没有深刻的含意,但是封建统治阶级却把它尊为经典,用它来做封建教化的工具。

解析:“《诗经》并没有深刻的含意”。(这在原文中没有提及。属“无中生有”)

从逻辑上讲,这是个全称否定判断。也是个假命题。用一个全称判断来说《诗经》中的作品都没有深刻的含意,显然是不正确的。

如12年第二次适应性训练第1小题:

题干为: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C)

C、园林艺术的意境不同于诗歌和绘画艺术的意境之处,就是它能够于有限中见出无限,而且其意境是借助实物构成的。

原句(第2段):但是园林和诗境、画境……,而(都)是要在有限中见出无限。

解析:这是一个全称肯定判断。C选项把它换成了偏称肯定判断。即园林艺术能够于有限中见出无限,而诗歌和绘画则不行。(只肯定了“园林艺术”。范围缩小)

三、推理

逻辑上的推理有经典的三段论。此处不讲。

实际上,语文中各种“关联词语”所连接的前后句子,会构成各种各样的逻辑关系。

比如:因为……所以……(因果关系)(因为是人,所以会死)

比如:如果……那么……(假设关系)(如果下雨,那么一定有云)(如果不下雨,那么一定没有云)

比如:要么……要么……(为不相容的选择关系)(要么你死,要么我亡。不相容选择关系)

比如:又……又……(相容的并列关系)(她又说又笑,又哭又闹)

比如:不但……而且……(递进关系)

比如:虽然……但是……(转折关系)

等等

但以上关系中,最重要的是因果关系和假设关系。其中假设关系也可以分为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两种。比如:只要……就……(充分条件)(只要下雨,就一定有云)比如:只有……才……/无……无……(必要条件)(没有云,一定不会下雨)

当然,语文中的各种句间关系没有数学那样严密,但仔细地应用也足够了。(比如:可以说“因为是人,所以会死。”但不可以说“因为不是人,所以不会死。”不能够简单套用的!)

那么,在语文中的应用呢?

如12年适应性训练第3小题的A项。

A:重视艺术意境的创造是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之一,为此,明清园林美学强调要采用虚实相生、分景、隔景、借景等手法。

解析:“为此”一词,表明前后句为因果关系。但A选项是不正确的。因为虽然“特点之一”和“最大特点”不矛盾,但如果仅仅是“特点之一”,那么就缺乏足够的动力那样去做。也就不构成因果关系。两种表述有程度轻重上的差异,“最大特点”指很多特点之中最突出的一个。正是居于此理,所以此处应将“特点之一”改为“最大特点”,方才构成因果关系。

 

张江波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