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湖山听泉》第二课时 学案设计(苏教版九年级上册)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教案导学案 手机版




年级八年级    课型:精读课     课时:2课时     执笔:韩云生

审核:备课组     时间:2013-9-1   学生班级:         姓名:         

教学目标:1.学习吟哦讽诵的要领,通过诵读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2.感受鼎湖山的优美景色,提高审美能力。 

3、了解一般写景散文的写作思路和构思方式 

学习重点: 掌握诵读要领,在诵读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学习难点: 体会作者由听泉而生悟,领会文中深含的哲理。 

教学方法:读 议 展 点 练     

第二课时

六、跳读课文,回答以下问题(限时5分钟完成) 

6、本文是一篇游记散文,这类文章一般都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7、请你概况出作者的行踪顺序 

                                                                        

8、为了让读者了解当时的环境和观赏景物时的背景,作者还约略交代了时间的变化,请你在文中划出表示时间变化的词语。

                                                                          

七、品读文章第四部分,思考下面问题,并在小组内合作释疑。 

9、作者说“深夜听泉,别有一番滋味”。说说这别有一番滋味指的是什么? 

                                                                             

10、“看不见的指挥棒”指什么?                                            

11、如何理解泉水“汩汩滤过心田,冲走污垢”这句话? 

                                                                        

12、为什么说“泉水就是鼎湖山的灵魂”? 

                                                                               

八、美文是要通过不断的诵读来加深感悟的。请选择文中你认为最精美的地方反复吟诵。说一说,你认为它好在哪些地方? 

                                                                            

                                                                          

                                                                       

九、课文延伸: 

你从作者夜听山泉感悟人生的行为中产生了怎样的感受呢? 

十、请你小结: 

我从这篇文章中学到了                                                        

                                                                             

检测达标:

积累与运用: 

13、下面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泠泠淙淙  身不由己  了无杂尘  小心翼翼  拾级而上  可见一班   繁花似景 

 蜂蝶翩飞  生意昂然  迥然相异  绿阴如盖  与众不同  万簌俱寂   新陈代谢 

  错别字: 

  改  正:         

14、请从你积累的古诗文中,摘录一句描写山或泉的诗句(写出完整的一句)。 

                                                                          

课内阅读: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问题: 

深夜听泉,别有一番滋味。泉声浸着月光,听来格外清晰。白日里浑然一片的泉鸣,此时却能分出许多层次:那柔曼如提琴者,是草丛中淌过的小溪;那清脆如弹拨者,是石缝间漏下的滴泉;那厚重如贝司轰响者,应为万道细流汇于空谷;那雄浑如铜管齐鸣者,定是激流直下陡壁,飞瀑落下深潭。至于泉水绕过树根,清流拍打着卵石,则轻重缓急,远近高低,各自发出不同的音响。这万般泉声,被一支看不见的指挥棒编织到一起,汇成一曲奇妙的交响乐。在这泉水的交响之中,仿佛能够听到岁月的流逝,历史的变迁,生命在      ,     ,    , ,新陈代谢的声部,由弱到强,渐渐展开,升腾而成为主旋律。

15、在文中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这几个词语的顺序可以颠倒吗?为什么? 

                                                                    

16、用简洁的语句概括本段的内容。 

                                                                           

17、文中的哪些词语能揭示出泉鸣的层次? 

                                                                          

18、你认为“看不见的指挥棒”应该指什么? 

                                                                          

课外拓展: 

阅读下文,完成第19—25题。 

听  雨 

季羡林① 

 从一大早就下起雨来。下雨,本来不是什么稀罕事儿,但这是春雨,俗话说:“春雨贵似油。”而且又在罕见的大旱之中,其珍贵就可想而知了。“润物细无声”,春雨本来是声音极小极小的,小到了“无”的程度。但是,我现在坐在隔成了一间小房子的阳台上,顶上有块大铁皮。楼上滴下来的檐溜就打在这铁皮上,打出声音来,于是就不“细无声”了;按常理说,我坐在那里,同一种死文字拼命,本来应该需要极静极静的环境,极静极静的心情,才能安下心来,进入角色,来解读这天书般的玩艺儿。这种雨敲铁皮的声音应该是极为讨厌的,是必欲去之而后快的。 

然而,事实却正相反。我静静地坐在那里,听到头顶上的雨滴声,此时有声胜无声,我心里感到无量的喜悦,仿佛饮了仙露,吸了醍醐②,大有飘飘欲仙之概了。这声音时慢时急,时高时低,时响时沉,时断时续,有时如金声玉振,有时如黄钟大吕,有时如大珠小珠落玉盘,有时如红珊白瑚沉海里,有时如弹素琴,有时如舞霹雳,有时如百鸟争鸣,有时如兔落鹘起,我浮想联翩,不能自己,心花怒放,风生笔底。死文字仿佛活了起来,我也仿佛又溢满了青春活力。我平生很少有这样的精神境界,更难为外人道也。 

  在中国,听雨本来是雅人的事。我虽然自认还不是完全的俗人,但能否就算是雅人,却还很难说。我大概是介乎雅俗之间的一种动物吧。中国古代诗词中,关于听雨的作品是颇有一些的。顺便说上一句:外国诗词中似乎少见。我的朋友章用回忆表弟的诗中有:“频梦春池添秀句,每闻夜雨忆联床。”是颇有一点诗意的。连《红楼梦》中的林妹妹都喜欢李义山的“留得残荷听雨声”之句。最有名的一首听雨的词当然是宋蒋捷的“虞美人”,词不长,我索性抄它一下: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蒋捷听雨时的心情,是颇为复杂的。他是用听雨这一件事来概括自己的一生的,从少年、壮年一直到老年,达到了“悲欢离合总无情”的境界。但是,古今对老的概念,有相当大的悬殊。他是“鬓已星星也”,有一些白发,看来最老也不过五十岁左右。用今天的眼光看,他不过是介乎中老之间,用我自己比起来,我已经到了望九之年,鬓边早已不是“星星也”,顶上已是“童山濯濯”了。要讲达到“悲欢离合总无情”的境界,我比他有资格。我已经能够“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③了。 

可我为什么今天听雨竞也兴高采烈呢?这里面并没有多少雅味,我在这里完全是一个”俗人”。我想到的主要是麦子,是那辽阔原野上的青春的麦苗。我生在乡下,虽然六岁就离开,谈不上干什么农活,但是我拾过麦子,检过豆子,割过青草,劈过高粱叶。我血管里流的是农民的血,一直到今天垂暮之年,毕生对农民和农村怀着深厚的感情。农民最高希望是多打粮食。天一旱,就威胁着庄稼的成长。即使我长期住在城里,下雨一少,我就望云霓,自谓焦急之情,决不下于农民。北方春天,十年九旱。今年似乎又旱得邪行。我天天听天气预报,时时观察天上的云气。忧心如焚,徒唤奈何。在梦中也看到的是细雨濛濛。 

 今天早晨,我的梦竞实现了。我坐在这长宽不过几尺的阳台上,听到头顶上的雨声,不禁神驰千里,心旷神怡。在大大小小高高低低,有的方正有的歪斜的麦田里,每一个叶片都仿佛张开了小嘴,尽情地吮吸着甜甜的雨滴,有如天降甘露,本来有点黄萎的,现在变青了。本来是青的,现在更青了。宇宙间凭空添了一片温馨,一片祥和。  

我的心又收了回来,收回到了燕园,收回到了我楼旁的小山上,收回到了门前的荷塘内。我最爱的二月兰正在开着花。它们拼命从泥土中挣扎出来,顶住了干旱,无可奈何地开出了红色的白色的小花,颜色如故,而鲜亮无踪,看了给人以孤苦伶仃的感觉。在荷塘中,冬眠刚醒的荷花,正准备力量向水面冲击。水当然是不缺的。但是,细雨滴在水面上,画成了一个个的小圈圈,方逝方生,方生方逝。这本来是人类中的诗人所欣赏的东西,小荷花看了也高兴起来,劲头更大了,肯定会很快地钻出水面。 

我的心又收近了一层,收到了这个阳台上,收到了自己的腔子里,头顶上叮当如故,我的心情怡悦有加。但我时时担心,它会突然停下来。我潜心默祷,祝愿雨声长久响下去,响下去,永远也不停。(19 9 5年4月13日) 

 [注释:①季羡林:19 11年出生于山东临清县。北大教授,著名学者。精通多国语言文字。文中“死文字”指已失传的吐火罗文。②醍醐(tíhǘ):古时指从牛奶中提炼出来的精华。③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指对生死的通达看法。] 

19.从文中选择一个恰当的成语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诗句中丰富的颜色给生活涂上了绚丽的色彩:“红紫芳菲”,“橙黄橘绿”,“黄鹂鸣翠柳”,“白鹭上青天”,令人眼花缭乱,                ,脑海里常常浮现五彩缤纷的世界…… 

20.为什么本来极为讨厌的雨敲铁皮的声音却使作者有了平生少有的精神境界? 

21.“听雨”是中国文化人的一件雅事,蒋捷的“听雨”词表现了怎样的境界? 作者怎样看待蒋捷的这种境界? 

22.春雨让“我”兴高采烈,文中描写了哪些场景,烘托作者的这种喜悦之情?请概括回答。 

23.文章中有一些语句,或揭示主旨,或揭示主要内容,把这样的语句编放在文题前能吸引读者,引导阅读。请从文中摘选出一个这样的引读句。 

24.下面有关“听雨”的诗词所反映的心情与本文作者相同的是(    ) 

 A.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B.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人梦来。 

 C.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 

  D.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25.本文蕴含了作者对学问、对人生、对社会的态度,阅读后你感受到作者是一个怎样的老人? 

 

韩云生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