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诗歌鉴赏概述 (高考备课资料)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杂文参考 → 作品赏析 手机版 | ||||
概述: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源远流长,从上古时代的民歌民谣到五四以前七言辞令等无不显示出中国诗歌的强大生命力和独特的魅力。杜甫最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以其独特的诗风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后来人,《登高》作为诗人的代表作反映出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和感叹自身多舛命运的感伤。 关键字: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 杜甫 《登高》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 一、原始时代的歌谣 劳动人民创作,口头相传。如一些劳动号子,他们是依照劳动节奏的声音和语言的结合体。原始时代的诗歌和音乐、舞蹈有密切关系,“音”重于“义”。节奏短促鲜明,诗句短小。 二、四言诗(诗经体) 产生时间为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代表作是《诗经》。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体制可分为“风、雅、颂,表现手法可概括为“赋、比、兴”。 三、骚体诗(楚辞体) 产生时间为战国时代,代表作是《楚辞》。《楚辞》开创了诗歌浪漫主义的优良传统。楚辞的语句参差,富有变化,宜于自由地抒发不同的情感,适于表现更复杂的内容,作品带有想象丰富、文辞华美、风格绚丽的浪漫主义色彩和浓郁的地方色彩。 四、乐府诗 时间为汉代,代表作品是《乐府诗集》。这些民歌闪耀着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汉乐府以五言杂言为主,形式灵活多样,对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五、文人五言诗 产生于东汉末年,代表作品是《古诗十九首》。他的出现,标志着五言诗体的成熟,被誉为“五言之冠冕”。古诗十九首或写政治上的失意,或写就子、思妇、写夫妻间的离情别绪。长于抒情,其抒情之方法是用事物来烘托,融情入景,寓景于情,二者结合,达到了天衣无缝的程度。。 六、建安诗歌 时间为东汉末年,三国时期,代表人物是“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这也是第一次文人创作的高潮。这一时期的诗歌,以充实的内容,充沛的感情,明朗、刚健的艺术风格,风骨与藻饰恰当地结合,被后人尊为典范,对后世文学的发展起了有益的促进作用。 七、正始诗歌 时间是从三国魏从公元223年到264年这段时期。原是当时的玄学家王弼和何晏共同倡导玄学清淡风气世称“正始之音”。这一时期的诗人,政治理想落潮,普遍出现危机感和幻灭感。此时的诗歌也与建安诗坛风貌迥异,反映民生疾苦和抒发豪情壮志的作品减少,书写个人忧愤的诗歌增多,唱出的是这一时代里“生年不满百,长怀千岁忧”的主旋律。 八、两晋诗歌 西晋太康年间(280-289),以“三张”(张协、张载、张亢)“二陆”(陆机、陆云)“两潘”(潘岳、潘尼)“一左”(左思)为代表的“太康体”诗风。当时时局稳定,经济发展,诗人们抛弃了建安诗歌的慷慨悲凉与正始诗歌的深邃哲思,转而向绮靡的形式技巧方面发展。 特点:内容上,一是“儿女情多,风云气少”,二是拟古模仿,缺乏现实内容;艺术形式上,一是追求文字华美与辞藻华丽,开了中国诗歌史上讲究形式美的风气;二是追求新的技巧, 九、南北朝诗歌 时间为南北朝时期,主要有乐府诗和文人诗两类。乐府诗又分为南朝乐府和北朝乐府,文人诗中代表人物有鲍照(发唱惊挺,操调险急,雕藻淫艳,倾炫心魄,或通过战争、边塞风光、军旅生活等激动人心的内容,追求高度紧张、富于刺激、雄壮有力的诗情。 北朝代表人物是庾信(庾信前期诗歌主要是奉和应制之作,题材多局限于宫廷生活,内容浅薄。其诗歌总体上显示着绮丽浮艳的风格,也有清新之句。后期由宫廷走向了现实,诗歌主要是抒写故国之思、国破家亡之感与孤独寂寞的羁旅漂泊之情。 以上为古体诗部分,自唐以后,中国古代诗歌进入了近体诗的创作和繁荣时期。 十、黄金时代 ——唐代诗歌 初 唐 上官仪(上官体:是贞观后期的重要诗人上官仪的诗歌的特点,他长于五言诗,存诗多是奉和应诏之作,内容可取者甚少,但其诗绮错婉媚,朝野一时效法成风,称为“上官体”。特点:诗歌创作上的对仗手法加以程式化,提出“六对”、“八对”之说,以音义的对称效果来区分偶句形式)、沈诠期、宋之问促成了近体律诗的定型。 初唐四杰王勃、杨炯、骆宾王、卢照邻。冲破绮靡诗风。他们的诗歌,从宫廷走向人生,题材较为广泛,风格也较清俊,带有强烈的热情与幻想,愤懑与牢骚,表现了不甘心憔悴于盛年的兀傲之气,不仅反映了齐梁所没有的大唐盛世气象。 盛唐时期 乐府、歌行、律诗、绝句,各体齐备;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相辅传扬;边塞派、山水田园诗派,各呈异彩。 李白浪漫主义代表人物,世人尊称他为“诗仙”;诗风豪放飘逸,擅长五、七绝句。李白兼采“屈、庄”之精华,融会“儒、仙侠”之精神,进而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浪漫主义诗风。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怀才不遇的苦闷情怀,这一切都在其诗作中得以体现。 杜甫是现实主义代表人物,世人称之为“诗圣”;诗风沉郁顿挫,擅长七言律诗。他的诗歌被称为“诗史”。 杜甫凭借忧国忧民的赤子之心,以诗歌的形式,真实的记录了唐代封建社会由极盛走向极衰过程中的种种社会现象。“穷年忧黎元”是其主体创作精神,也形成了他沉郁顿挫的风格。他的诗有一种深沉的忧思,无论是写生民疾苦、怀友思乡,还是写自己的穷愁潦倒,感情都是深沉阔大的。 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王维、常建、祖咏、裴迪、储光羲 边塞诗人:高适、岑参、李颀、王昌龄 中唐时期 韩愈、孟郊诗歌多“不平之鸣”,意象壮伟瑰怪,诗境奇崛雄豪。以韩愈、孟郊为代表的苦吟诗人以新奇险怪的诗风在中唐诗坛别开生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被称作韩孟诗派或险硬诗派。贾岛、卢仝也是这一诗派的重要诗人。韩孟诗派有明确的理论主张:1、强调不平则鸣,重视诗歌的抒情功能。2、主张词必己出,遣词造句要力避流俗,大胆创新。3、提倡雄奇怪异之美,和盛唐对兴象玲珑、空明纯美意境的追求不同,他们在创作和审美上,着眼于力量的雄大、词语的险怪和造境的奇特。 十一、宋代的诗歌 在唐诗的高峰之后,宋人另辟蹊径,开启了好议论,重理趣的诗风。 苏轼、黄庭坚、杨万里、陆游、范成大是宋代诗歌的中流砥柱。 陆游是南宋最杰出的诗人,也是中国诗歌史上作品最多的诗人。为国雪耻,抗敌御侮,一直是最能激动诗人情感和不断得到表现的主题。永不衰竭的爱国热情,使陆游唱出了那个时代最高亢的歌声。 十二、元曲 正当南宋诗人在浅吟低唱祸慷慨悲歌的时候,我国北方少数民族所喜爱的胡乐与中原地区的里巷之歌相结合,形成了词以后的又一种变体诗歌形式-------“曲”。 曲萌生于金,繁盛于元,故称“元曲”。 十三、明清诗词 明代诗坛上曾经出现过“前后七子”但创作上成就不大。后来“江左三大家”中的吴伟业自创“梅村体”。 赏析杜甫 《登高》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对于这首诗,历来评家都给予了高度评价,胡应麟《杜诗详注》称:“此章五十六字,如海底珊瑚,瘦劲难移,沉深莫测,而精光万丈,力量万钧。通章章法、句法、字法,前无昔人,后无来学,此当为古今律诗第一,不必为唐人七言律第一。”杨伦《杜诗镜铨》评其为“杜集七言律第一”,近现代及当代很多评家也都各自从此诗的章法、句法、字法、内容等方面进行了独到的点评,这里不再一一赘述,只意图从景和情的关系角度,对此诗作论述,借以体味杜诗的苍凉悲壮之美。此诗前两联写景,后两联抒情,从结构上看,情、景泾渭分明,写景似乎只为抒情起兴,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细细品味,方觉此诗绝非如此简单,而且作为“诗圣”的杜甫,写诗的手法也断不会如此平庸。此诗景中含情、情寓于景,整体感觉意境高阔深远浑厚,充分体现了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给人以苍凉悲壮的美感。先看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农历九月,两鬓斑白、形销骨立的诗人,独自站在峡口的高台之上,凌厉的峡风掀起了他单薄的衣衫,吹乱了他的头发,面对眼前这灰白黯淡的景物,他怎能不心中生出苍凉悲壮的情感?陶道恕评论此联:“十四个字,字字精当,无一虚设,用字遣词‘尽谢斧凿’,达到了奇妙难名的境界。”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此联诗人的视野更为阔大,他写落木、江水,用“无边”、“不尽” 来形容,更用“萧萧”、“滚滚”来写其动态的气势,好比画家的写意,着意渲染浓厚的秋意,而这浓厚的秋意,不正是作者心中的悲秋之意吗?悲自然之秋其实也是悲自己的人生之秋。听着落木窸窣之声,看着长江汹涌之状,作者心中壮志难酬的感怆恰如这无边的落木、不尽的江水一样推排不尽,充满无限的苍凉悲壮之意。此联作者用大手笔,写大景物,读者的思绪也仿佛被这浩大、浓郁的秋色、秋意所浸染,淹没在这满地秋叶、满江秋水之中,与整个意境浑然融为一体,陡然间产生一种情感共鸣。所以陶道恕先生评价这一联:“大有‘建瓴走坂’、‘百川注’的磅礴气势。前人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这两联写尽了秋景,也饱含了秋意,两联28字,无一秋字,却处处都在写秋景、抒秋意,正表现了杜甫诗艺的炉火纯青、手法的不露痕迹。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又说:“有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有我之境,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彩……”用在此处,“我”即作者胸中之情。你看,他写静景:天高、渚清、沙白,色彩是清、白的,“霜叶红于二月花”的那种温暖的色调在这里难觅踪影,整个画面恰似一幅清瘦的水墨山水画,苍凉凄清,动景:风、猿、鸟,也是“急”、“哀啸”、“飞回”,凌厉、哀婉、低回,更强化了这种苍凉凄清的感觉,这种惨淡的色调、低回的旋律无不是被作者内心的色彩所浸染过的,也正是作者心中之境在外在之境上的映射。从美学的角度来看,作者写峡风之急速,天空之高远深邃,落木的“无边”、“萧萧”,长江的“不尽”、“滚滚”这一系列阔大、雄伟的意象,给予读者的是一种崇高之美,更显人类在大自然威力面前的渺小、无奈,进一步呈现了作者心中的那种悲壮之情。所以我认为前两联看似在单纯地写景,其实是景中含情,情寓于景,是在渲染一种浓烈的悲秋氛围,这样也使得后面的情更为蕴藉深厚,更具感染人的力量。在前两联营造的深厚意境的基础上,后两联水到渠成,直抒胸臆,把心中的苍凉悲壮之情淋漓尽致地加以展现。先看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常道:“久客最易悲秋,多病独爱登台。”无人陪伴的诗人,寂寥之中登上高台,他视通万里,思接百年,联想到自己离家万里,常年漂泊,独在异乡为异客,时值季节之秋,又逢人生之秋,怎能不和前人一样,生出悲秋之情呢?诗到此处,“秋”字才被点了出来,承上启下,“万里”和“百年”分别从时间、空间的角度,极言自己漂泊之远、作客之久,感时多病,寂寞孤单。宋人罗大经分析此联说:“万里,地辽远也;悲秋,时凄惨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齿也;多病,衰疾也;台,高回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这也正与前面的写景互为呼应,情和景水乳交融。尾联进一步写国势艰危,仕途坎坷,年迈和忧愁引得须发皆白;而因疾病缠身,新来戒酒,所以虽有万般愁绪,也无以排遣。古人重阳节登高照例是要饮酒的,而诗人连这点欢乐也失去了。这一联分承五、六句 :“艰难”备尝是因“常作客”所致;“潦倒”日甚又是“多病”的结果。诗前半写景,后半抒情,在写法上各有错综之妙。首联着重刻画眼前具体景物 ,好比画家的工笔,形、声、色、态,一一得到表现。次联着重渲染整个秋天气氛,好比画家的写意,只宜传神会意,让读者产生无限的暇想。 史积玉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