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孔乙已的偷——《孔乙已》教例评析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手机版 | ||||
[教例简述] 这是徐开质老师的一个教例(详见《语文教学通讯》1988年第1期)。 教法设计:读读、写写、讲讲、改改。 教学程序:写后讲,讲后改。 教学过程: 一、学生自学课文。 二、教师出示作文题:谈谈孔乙已的偷。 (提示:①孔乙已偷了什么。为什么要偷?②孔乙已偷的结果怎样?③作者写孔乙已偷的意图在哪里?④孔乙已的偷到底值不值得同情?) 三、就上述作文内容组织讨论。讨论的重点内容是:作者写孔乙已偷的意图在哪里,即“偷”在小说中的作用是什么,教师从中发现学生认识上的薄弱环节和偏差,为针对性的讲析作准备。 四、教师重点讲析。 1、是“偷”引出“酒”,表现孔乙已好吃懒做的性格。 2、由“偷”引出“笑”,表现社会环境的冷漠。 3、由“偷”引出“打”,表现封建社会的罪恶。 4、由“偷”引出“情”,表现作者对孔乙已又怒又哀的态度。 可见,作者描写的目的在于,用一个“偷”字贯穿全文,从而更广范围,更深程度地从以上四个方面揭示作品的思想内容。 五、学生在听了讲析之后,修改作文。 [评析] 在《孔乙已》的教例中,此为“议‘偷’课”,此外还有“议‘笑’课”、“议‘手’课”、“议‘打’课”等等,教者抓全课的教学。 此教例的突出特点是: 选择一个内涵丰富的点,切入课文。 变这个切入点为线索,牵动着学生阅读和思考。 以作文的形式表达阅读和思考的结果,“逼”着学生动手动脑。 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课文的讲析。 此教例的突出优点是: 学生首先带着明确的问题,怀着探求的兴趣进入课文,圈点勾画,品评咀嚼,思考表达,深化认识,修改作文。整篇课文的教学可以说是读、写、听、说、思融为一堂,能力提高和技巧训练合为一体,学生的活动和教师的点拨相映辉。 此教例的教改意义是: 第一,探求了小说教学的别具一格的教学角度。第二,真正把培养学生的能力放在课堂教学的首位。第三,切实可行地进行了课堂教学结构的改革,有利于形成生动活泼的立体式双向交流的课堂教学结构。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