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教案教学设计(鲁教版七年级下册)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手机版 | ||||
【课型】新授课 【教材分析】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是鲁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科书里收编的篇目,较之传统教材有更多可供师生自由发挥的空间;从教材内容分析,该文写的是法国著名作家雨果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一事,愤怒谴责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愤怒谴责英法联军毁灭世界奇迹圆明园的罪行,他深切同情中国所遭受的空前劫难,表现出对东方艺术、对亚洲文明、对中华民族的充分尊重。教师要做到能调动学生参与并融入课文的氛围中并为作者的强烈感情所感染。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学习文中优美的环境描写,体会本文各具特色的语言。了解战争给人民或国家所带来的创伤。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会画、标注关键词语,辨别本文中赞美的语言和反讽语言的细微差别。仔细品味,体会作者思想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教育学生要有广阔的胸怀和伟大的人格。要站在人类的角度考虑问题。 【教学重、难点】 辨别本文中赞美的语言和反讽语言的细微差别,了解雨果的伟大情操。 【教学方法】 1、朗读法:本文是一篇感情充沛,语言精警,很有感染力的文章。朗读此文,很容易就能感受到作者强烈谴责侵略行为的痛快淋漓。感情朗读,直接进入文本,形成对比鲜明的第一感受。在此基础上,更深刻的了解雨果的伟大情操。 2、合作学习:通过合作学习,让学生既向别人表述自己的观点,又能从别人那得到不同的信息,在交流的过程中加深了对文章的深层理解。 【课前准备】 1、学生准备: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了解英法联军侵华历史资料,查阅有关雨果资料。 2、教师准备:小黑板或多媒体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 (一)导语 在1856年至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攻入了我国北京,对我国的艺术瑰宝圆明园进行了大肆的劫掠,并且焚烧了圆明园。在这件事之后,英法联军统帅之一巴特勒上尉就这次远征征求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意见。雨果会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看看雨果是怎样给巴特勒上尉回信的。 (二)出示目标:(学生读) (三)检查预习:(多媒体出示) 1、检查字词 赃(zāng)物 箱箧(qiè) 制裁(cái ) 给(jǐ)予 恍(huǎng)若 琉(liú)璃(lí) 珐(fà)琅(láng) 眼花缭(liáo)乱 惊骇(hài) 晨曦(xī) 瞥(piē)见 劫(jié)掠 2、解词: 赃物:贪污受贿或盗窃的来的财物。 箱箧:箱子。 制裁:用强力管束并惩处,使不得胡作非为。 荡然无存:形容原有的东西完全失去,不存在。 不可名状:不能够用语言形容。名,说出。 3、作者简介: 雨果(1802—1885),法国十九世纪著名浪漫主义文学家。生于军官家庭。1827年发剧本《克伦威尔》,其序言反对古典主义,成为十九世纪欧洲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宣言书。《欧那尼》《国王寻乐》等剧本表达了人民的不满。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反对教会和专制。1861~1869年完成长篇小说《悲惨世界》从人道主义观点描写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海上劳工》歌颂了浪漫主义爱情在与大自然斗争和克服人类弱点等方面的巨大精神力量。《笑面人》通过流浪艺人的悲惨遭遇,描写人民生活之艰难。《九三年》描写法国革命高潮一年的动人场景。 4、了解背景: (1)英法联军远征中国 英法联军远征之役,我国历史教科书上通称为第二次鸦片战争,是1856~1860年英法联军联合发动的侵华战争。清咸丰六年(1856年)英国借口亚罗号事件,进犯广州,挑起死回生场院战争。次年英法组成联军,12月攻陷广州。1858年5月英法舰队在俄美等国的支持下攻陷大沽炮台,逼近天津。1860年英法再组织联军,扩大战争。8月英法联军二万五千人由北塘登陆,攻陷大沽,进占天津,9月在通州击败清军后,直攻北京,咸丰帝逃往热河。10月项法联控制北京城,焚掠圆明园。 (2)圆明园 北京海淀附近,清代名园之一。始建于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为环绕福海的圆明、万春、长春三园的总称。周约十余公里。凿湖堆山,种植奇花异木,仿照国内外名胜四十景,有建筑145处。其中除具有独创形式的庭园建筑外,长春园中还有海晏堂、远瀛观等西洋风格的建筑群。并利用长廊、墙垣、桥梁与自然景物相联系。艺术价值甚高,被誉为“万园之园”。清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劫掠园中珍物,并纵火焚毁。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文章主体的两部分内容分别写了什么? 明确:赞美圆明园,讽刺侵略者 (2)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这件事,雨果是什么立场和态度?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a、站在人类的立场,立场明确,态度坚定,对英法联军的罪恶行径进行了强烈谴责和辛辣讽刺。 b对被侵略者和被掠夺者表示巨大同情,饱含着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 (3)中国被掠夺,中国人谴责强盗、控诉掠夺是很自然的,而雨果作为一个法国人这样说,表现了他怎样的胸怀和品格? 明确:正直、公正、人道,是非分明,没有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结,胸怀博大。 三、精读课文,研读赏析 下面我们再通过对文中句子的赏析来进一步来体会作者的情感,更深刻的了解雨果的伟大情操。 1.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 (把“世界”改为“中国”,好不好?) 替换法是揣摩语言常用的方法。“世界”不能改为“中国”,雨果称圆明园是“世界奇迹”,以全球的眼光,肯定其艺术价值在世界的地位,体现了作者对全人类文化成果的热爱。 2.圆明园在幻想艺术中的地位就如同巴特农神庙在理想艺术中的地位。(这里为什么要谈到“巴特农神庙”?) 巴特农神庙是希腊最负盛名的古建筑,是欧洲人心中的神庙。与巴特农神庙相比较,突出圆明园的艺术成就,让更多的欧洲人了解中国,了解圆明园。人类最杰出的成就,却一同被强盗毁灭,其行径之卑劣,令人发指。 3.岁月创造的一切都是属于人类的。(这一句话有什么特殊含义?) 圆明园虽然当时是皇家花园,但归根结底,是属于全人类的,雨果的这种见解是非常深刻的,这表现了雨果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珍视,对人类文明创造者的尊重。结合全文分析,雨果以全人类的名义谴责侵略者的强盗行为,义正辞严,批判力强。 4.他们手挽手,笑嘻嘻回到了欧洲。(这一句有什么特殊的表达效果?) 以漫画的形式形象再现强盗相互勾结的丑恶嘴脸、肆意掠夺的卑鄙行径,讽刺力强。 5.这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 这一句中的“文明”“野蛮”等反语,正是强盗恬不知耻的狡辩口吻,有辛辣的讽刺意味。这个强盗政府颠倒黑白,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厚颜无耻。 6.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于人者的过错;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雨果以人类的立场区分政府与人民,强盗政府不能代表人民,法兰西人民对中国人民是友好的,焚掠圆明园是英法政府的罪行,他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抗议政府犯下的罪行。他公开指斥强盗政府,这需要极大的勇气。 7.我希望有朝一日,解放了的干干净净的法兰西会把这份战利晶归还给被掠夺的中国。 (“干干净净”是什么意思?雨果的这个夙愿怎样才能实现?) 法兰西政府人侵中国,掠夺、焚毁圆明园,是卑劣的强盗行为,劣迹斑斑。“干干净净”是友爱、热爱和平、崇尚正义的意思。 这个夙愿迟早会实现,但前提是中国国力的增强,中华民族跻身于世界强民族之林。只有强盛的国家才有可能维护自己的尊严。 8.我证实,发生了一次偷窃,有两名窃贼。 (从这一句话中,可以看出雨果什么样的品质?) 我们完全为雨果的人格魅力所震撼,他公开抗议本国政府的强盗行径,不顾个人安危,公理至上。他那清醒的头脑,正直的良知,公正的立场,非凡的勇气是难能可贵的。 四、质疑问难,合作探究 1.雨果是怎样描述圆明园的?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总评:“世界奇迹”。 分说:①与巴特农神庙比较 ②具体讲述园中之物 概述:耗费劳动之巨 总述:亚洲文明杰作 (概括——具体——概括。) 2.雨果是怎样谴责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的?在语言上又有什么特点? 运用了一系列的反语来形容强盗心理,如“漂亮”、“丰功伟绩”、“收获巨大”、“文明”、“野蛮”、“全部赞誉”等词语,具有极其辛辣和尖锐的嘲讽意味。 反语:故意使用与本来意思相反的词语或句子来表达本意,这种修辞方法就叫反语,也称“倒反”、“反话”。多用在揭露,批判,讽刺等方面。作用:产生极其尖锐的讽刺意味。 3.中国被掠夺,中国人谴责强盗,控诉掠夺是很自然的,但雨果是一个法国人也这样说,表现了他怎样的胸怀和品格? 雨果作为一个法国人,对待这件事他是立场坚定,态度鲜明,谴责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和毁灭世界奇迹的罪行,同情中国所遭受的空前劫难,这里充分表现了他的正直、公正、人道、是非分明,没有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结,以及胸怀博大。 五、拓展延伸: 1.面对现存圆明园的残垣断壁设想一下,如果当年没有英法联军的侵略,我们的圆明园是否到现在还是完好无损呢? (我觉得好像是这样的。是他们火烧圆明园。 我不同意。清朝这么腐败,国土都可以割让,何况一座园子呢。圆明园这么好,外国人肯定会看中,被他们赔给外国人是迟早的事。 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很多房子都被炸掉了。圆明园也可能被炸没了的。) 2.看来圆明园或许是在劫难逃。那么当时到底是谁毁了圆明园呢?雨果先生站在正义的立场上,敢于得罪自己的统治者,说出真话。希望同学们像雨果一样,实事求是、一分为二地思考问题,下个结论。 (八国联军和腐败的清朝统治者们。我觉得主谋是八国联军,腐败的清朝统治者间接地毁了圆明园。) 3.看到了雨果公正、无私的品质在闪光。我们痛恨侵略者,但也不能推卸自己国人的责任。所幸,当年被强盗们抢去的宝物还在。只是它们已委身于英法等国的博物馆和民间收藏家。国际舆论称,中国应感谢八国联军,是他们使中国的宝物躲过了中国战争的浩劫。并且,一百多年来,收藏国用巨资使它们完好无损地被保存到现在。那我们要不要感谢他们呢? (要感谢收藏保管它们的人。 不能感谢,他们是强盗和杀人狂啊!他们不仅烧了圆明园,还杀了很多老百姓呢! 可对圆明园下手的又不是法国人民,是他们的统治者啊! 我觉得要感谢那些热爱和平的、善良的法国人民,否则,会显得我们中国人没良心;但绝不能饶恕侵略者。) 4.八国联军的罪行磬竹难书,侵略行为是不能被感谢的。但我们作为有良心的中国人,要感谢像雨果一样善良的法国人民,是他们用财、智收留了落难的中国国宝。现在,我们面对沦为断壁残垣的圆明园,该怎么做呢? (重修圆明园,重新向世界人民展示她的美丽。 圆明园是几代人劳动的结晶,是腐败的清政府通过劳民伤财建造的。如果重修,不是又要劳民伤财了吗? 要阻止再发生战争。要好好读书,让中国变强大,使外国人不敢小瞧我们,不敢再欺负我们。) 六、课堂总结: 1、学生谈收获 2、教师总结:中国晚清政府由于朝政腐败,致使国力衰颓,只能靠奴颜媚骨求得苟延残喘,这是历史的耻辱,民族的耻辱。今天中华民旅正处于伟大的复兴时期,拿破仑曾经预言:“中国是一头睡着的雄狮,当它醒来时,全世界都将为之颤抖。”的确,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如今正以年轻的姿态出现在世界舞台上,我们坚信,这头雄狮定会焕发新的生命力,在世界历史的画页上留下精彩绚丽的一页。 七、布置作业: 1、注音,解词,巩固 2、中国是被掠夺者,我们中国人谴责强盗,控诉掠夺是很自然的,而雨果作为一位法国作家,却公开指责本国政府,为中国人鸣不平,这实在非常了不起。请以“谢谢你,雨果”或“雨果,好样的”为题,说一段话,谈谈你的感想。 八、板书设计: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雨果 赞美圆明园 讽刺侵略者 人道、正直、公正、是非分明 珍视人类文明成果 同情、尊重中国人民 【课后反思】 张信玲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