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圯上敬履》教案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教案教学设计 手机版


张大光

一、教学背景

《圯上敬履》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长春版下册的教学内容,被安排在第十五课,是本册的第一篇文言文。课文是《史记·留侯世家》的节选,刻画的是青年时期张良的一段奇异的经历。课文所反映的张良的核心品质就是他的隐忍有容、对老者的尊敬。正是他的这种品质,黄石老人才最终将《太公兵法》传授于他,为其以后成就大业奠定基础。学习本文即引导学生学习张良的品质,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这即学习本文的重点。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文言文的要求,并结合我校的“364”教学模式改革,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二、流程介绍

1、 预习

1)下发预习提纲,将本文的学习内容编写到预习提纲中:作者,实词,背景,课文内容,主旨等,以问题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如我设计的五组题

预 习 提 纲

学生问题

第一组题

1、朗读全文

2、解题及介绍背景

3、理解“良……孺子可教矣。”

4、总结此层的实词

第二组题

1、朗读全文

2、介绍作者

3、理解“后五日平明……后五日早会。”

4、总结此层的实词

第三组题

1、朗读全文

2、介绍《史记》

3、理解“五日鸡鸣……后五日复早来。”

4、总结此层的实词

第四组题

1、朗读全文

2、主题归纳

3、理解“五日……常习诵读之。”

4、总结此层的实词

5、编演课本剧

第五组题

1、 朗读全文

2、介绍写作特色

3、归纳张良及老人的形象

4、学习本文的启示

5、体会张良尊重老人,坚忍的精神,写一篇读后感。

2)明确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自学的方向,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如:让学生查找工具书解决实词、作者、背景。合作交流解决文章内容等等。3)学生

据预习提纲自学。4)交流质疑,小组内可先进行交流,落实基础知识,教师进行巡视指导。5)组内预习展示,由学困生展示文本的基础知识。如(1)实词:骈 称 食 见 等 策 材 意 临等。(2)介绍作者韩愈 (3)朗读 (4)背诵 (5)写作背景介绍等。

2、展示

展示课有五个环节组成:1)预习交流2)明确目标3)分组合作4)展示提升5)穿插巩固。学生们在展示过程中出现了一小插曲(也是本课的亮点):有同学问抽到第一组题的小组“老人再三为难张良,如果你是张良你怎样做?”两小组围绕这一问题展开激烈的辩论。在辩论中学生们对张良的形象有了清晰、深刻的认识。

3、反馈

以提问或试卷的形式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三、教学反思

“364”教学模式,是我校于09年8月在总结山东杜郎口中学和江苏洋思中学教改经验的基础上,创建的一种教学模式。“3”即三个板块:预习、展示

反馈。“6”即六个环节:1)预习交流2)明确目标3)分组合作4)展示提升5)穿插巩固6)达标测试。“4”即四清手段: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 这种教学模式,真正改变了教师的角色,由传统的教学支配者、控制者转变为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指导者;教师营造了让学生得到充分施展才华、放飞自由心灵的空间。学生真正实现了自主学习。学生的表达能力、合作能力、感悟能力、写作能力都得到了提高。为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避免展示只简单呈现预习内容,我采取以下措施对学生进行指导、训练:

1、指导预习。学生自主学习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袖手旁观,应及时深入到各学习小组,与学生共同学习讨论,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并及时纠正理解上的偏差。在预习时有的学生认为“张良的做法太傻”,对这样的认识就应当及时加以引导。

2、精心设计预习题。应设计具有探究空间的问题, 教师要想设计出具有一定的探究空间的问题必须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去努力。

从内容上,教师设计的问题必须符合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前苏林教育家维果茨基在谈到教学和发展的关系时,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理论。他认为儿童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儿童现实所实际具有的水平,叫现实水平;一种是在教师引导下儿童所能达到的水平,是潜在水平。在儿童的现实水平和潜在水平之间存在一定的空间,这个空间就是最近发展区。我们形象地把它称为是“跳一跳,摘桃子”。这个桃子不是伸手可得,需要跳起来才能摘到手;但又不是怎么跳也够不到。教师设计问题时,一定要把问题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这样的问题是最具探究价。太难或太易都没有探究价值。

从形式上,教师要从教学目标出发,更多地设计一些发散类和探究类问题。从问题涉及的内容看,我们把问题类型分为四类:一是判别类问题。主要是对事物加以判定,代表性词语是“是不是”、“对不对”;二是描述类问题。主要是对客观事物加以陈述和说明,代表性词语是“是什么”、“怎么样”;三是探索类问题。主要是对事物的原因、规律、内在联系加以说明,代表性词语是“为什么”、“你从中能发现什”。四是发散类问题,主要是从多角度、多方面、多领域去认识客观事物,代表性词语是“除此之外,还有哪些方法”、“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如预习提纲五组题的第四题,这类问题最根本的特点是答案不惟一。

3、相互质疑、层层深入。在展示时,听讲组与展示组相互提问、相互质疑,在质疑答疑过程中学生就会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4、课堂辩论。在展示时,如果学生即兴展开论辩,教师应放手让辩论双方尽情展示,并引导更多学生加入。“理不辩不明”,如前文提到的,在论辩中就会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5、及时评价、多加鼓励。对学生的好想法、好见解,要多鼓励,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