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课》教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教案教学设计 手机版


 

教学目标:通过心理、语言、行动以及外貌描写体现人物思想感情的写法。 

从分析人物入手,深刻理解重点语句,准确把握小说主题

激发学生学习母语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点:细致品味和体会小说语言、心理描写

          小弗朗士的心理变化

          韩麦尔先生的形象分析

教学难点:韩麦尔先生关于法语见解和结尾动作展现的人物思想感情

课的类型:新授课

教学方法:分组合作探究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课堂导入

在上节课《黄河颂》中我们学到了坚强伟大的民族精神,可是,当一个国家领土被侵占、尊严被践踏时,她的国民又应是怎样的表现呢?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来学习第七课 ,法国作家阿尔丰斯•都德创作的《最后一课》。

二、作品创作背景介绍

(哪位同学来介绍下《最后一课》的作者及创作背景?还有补充的吗?我来总结下)

1870~1871年,普法战争爆发。两个月后法军战败。普鲁士军队进入法国,包围法国首都巴黎。两国签订了停战协议,法国东北部的阿尔萨斯和洛林东部地区被迫割让给普鲁士。普法战争结束后的两年,法国作家都德以这次战争为创作背景,反映了阿尔萨斯地区沦陷后,当地人民在侵略者禁止学习法语时所表现的悲愤情绪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关于阿尔丰斯•都德,我们知道他是19世纪法国现实主义作家,作品有长篇自传体小说《小东西》,短篇小说《柏林之墙》《最后一课》等就行。

三、整体感知

给同学们几分钟看书的时间,等一会儿我们请一些同学谈一下这篇课文讲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板书 课文题目及作者)(我们以小弗朗士上最后一课的过程来分析一下课文内容)

四、合作探究

第一部分:上学路上(那天早晨上学到赶到韩麦尔先生的院子里) 讲述了小弗朗士在上学路上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和感受。   

为什么“我想就别上学了”?(去得晚怕挨骂,以及怕提问。最主要还是怕提问,体现了怕提问的心理。)

“这些景象,比分词用法有趣多了”,“这些景象”指的什么景象?(“天气那么暖和,那么晴朗到普鲁士兵正在操练”)属于什么描写方法?(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包括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了美好的自然风光,烘托了小弗朗士悠闲轻松的心情。社会环境描写交代了法国遭受普鲁士侵略的社会背景,美好的自然风光与受侵略的残酷现实形成鲜明的对比。)“比分词用法有趣多了”体现了其幼稚不懂事的心理。

 “又出了什么事啦?”有什么作用?(写出了战乱频仍,变故迭起,以致于人心惶惶的时代背景,同时为下文埋下了伏笔,预示将要发生一件大事)

 小结:这一部分主要体现了小弗朗士的怕提问、贪玩、幼稚的心理

第二部分:上课前(平常日子到书上横放着他那副大眼镜)讲述了上课前教室里的严肃肃静的情景。

  平常上课与今天上课有什么不同?(学生……老师……镇上的人……气氛……)这一对比有什么好处?(通过对比,进一步加深了悬念,烘托出最后一课的严肃、庄严、悲愤的氛围,并表现了学生、教师及镇上的人对最后一课的珍惜的心理)

小结:这一部分主要体现了小弗朗士的疑惑、诧异的心理

第三部分:课上(我看见这些情形到这最后一课,我真永远忘不了!)讲述了韩麦尔先生讲授最后一课的情景及小弗朗士的感受。

  小弗朗士最后一课上的思想感情与平时上课有什么不同?并找出能体现他心理的语句。(难过、懊悔、难受)(“我听了这几句话,心理万分难过……我几乎还不会作文呢……天啊……真奇怪,今天听讲……屋顶上鸽子……)

  小弗朗士朴素的爱国主义情感被唤醒,开始认识到学习祖国语言的重要性,并产生了学好语言的责任感。→爱国主义感情已经升华,化为一种学习祖国语言的强烈愿望和巨大动力。→联想是对敌人的讽刺,表现出小弗朗士对禁止学习祖国语言的悲愤,对侵略者的仇恨,对自由的向往。

 小结:小弗朗士的难过、懊悔、难受的心理。

第四部分:下课(忽然教堂的钟敲响了十二下到结束)韩麦尔宣布下课时的情景。

为什么“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小弗朗士从韩麦尔先生惨白的脸色感受到了他对祖国的热爱及亡国之痛,被他的崇高伟大的爱国主义形象所感动) 这一句尤其是韩麦尔先生宣布放学时,能体现出小弗朗士怎样的心理?(悲愤 懂事)

总结:作者运用第一人称,对小弗朗士的描写重点运用了心理描写手法,写出他情感变化的波澜起伏,从幼稚、贪玩,疑惑、诧异,难受、懊悔,到悲愤、懂事,心中充满爱国主义思想感情。他的感情变化,推动了情节的发展,突出了爱国主义的主题,使文章更加真切感人。

板书

情节               人物           心理

上学路上(序幕) 小弗朗士       怕提问、贪玩、幼稚↓

上课之前(开端)                疑惑、诧异        ↓

课上    (发展)                难受、懊悔        ↓

下课    (高潮和结局)          悲愤、懂事        ↓

           第二课时

一、课堂导入

  在上一节课中,我们分析了小说的情节结构,包括小弗朗士上学路上、上课之前、课上以及下课时四个部分。随着情节推进,小弗朗士由怕提问贪玩幼稚,到诱惑诧异然后到难后懊悔,最后悲愤懂事,爱国主义情感在小弗朗士心中逐步唤醒。这一节课,我们主要分析一下韩麦尔先生这个人物。

二、合作探究

 1• 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有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方法。肖像描写又包括服饰描写、神态描写等。以前后四人为一个小组,讨论一下,课文中塑造韩麦尔先生这个人物形象主要采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并且找出相关的语句。

  “我才注意到,我们的老师今天穿上了他那件……发奖的日子才穿戴”(属于服饰描写,说明韩麦尔先生非常重视珍惜这最后一节课,也是为了纪念这最后一节课,从而刻画了他强烈的爱国之情。)

   “韩麦尔先生已经坐在上椅子,像刚才对我说话那样,又柔和又严肃地对我们说……多用心学习”“柔和又严肃”表现了韩麦尔先生怎样的心理?(柔和表现出他对祖国、人民、学生的的深情,“严肃”,表现了他的亡国悲痛)

“我也不责备你……你们的爹妈对你们的学习不够关心”(语言描写,表现了在家国沦陷后,他的思索内疚与对阿尔萨斯人直率的批评,这正是他强烈的爱国心与责任感的表现)

“我每次抬起头来……好像要把这小教室里的东西都装在眼睛里带走似的”(神态描写,写出韩麦尔先生在即将离开任教四十多年的学校时的沉思,表现他对一切的依恋)

“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苍白……放学了,你们走吧”(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表现了他的亡国之痛,对祖国的热爱,对侵略者的憎恨。)

总结:韩麦尔先生在最后一课经历了深情悲痛,思索内疚、沉思依恋再到悲愤的心理变化,从而表现了他强烈的爱国情感与对侵略者的憎恨。

2•其他的环境描写

“屋顶上鸽子咕咕咕咕地低声叫着”描写的作用? 

明确:鸽子是和平的象征,表现出小弗郎士对被迫不能学习祖国语言的悲愤,对和平、自由的渴望。 

教室和韩麦尔先生小院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表达出这位教了四十年法语的老师对这最后一课的眷恋,即将离开的依恋痛苦

3•还有其他不懂的语句吗?怎样理解“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又说,我们必须把它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同学们自由讨论)

 (“监狱大门”比喻普鲁士对法国人民的统治和封锁,“钥匙”比喻法国语言。韩麦尔先生在这里是希望法国人民能坚持守好自己的民族语言,并以它为武器,打破敌人的统治。为什么这样说呢?首先,民族语言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标志,亡了国的人民,如果还说着自己的语言,保留着自己的文化,就说明这个民族没有彻底的灭亡,她还以自己的方式生存延续着。如果一个民族完全丧失了自己的语言,那么,这个民族就失去了生存的基础;其次,民族语言能是民族内部产生强大的凝聚力。亡了国的人如果守住自己的语言,自己的文化,这个民族的人民之间就永远存在向心力,无论再怎么被异族分离,这个民族的人民也能始终团结在一起。也就是说,侵略者只能奴役这个民族的身体,但奴役不了她的心。也正因为如此,普鲁士要求阿尔萨斯的人学习德语,禁止学习法语。上个世纪,日本侵略者对东北地区人民奴役时,也是强制东北同胞学习日语。日本的目的也是想从语言从文化奴役的根本上来奴役中国同胞。所以说,忘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能始终团结在一起,最终打破侵略者的奴役,赢得独立,赢得自由。同学们,认识到了语言对于一个民族的重要性,就要好好学好自己的语言。因此,你们要好好学习汉语,学习语文,学习我们民族优秀的文化,让我们中华民族更加强大。最后一起大声朗读一下这句话)

板书

深情悲痛→思索内疚、沉思依恋→悲愤

 

李叶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