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考现代文阅读备考绝学概括事件 概括思路 中考复习(九年级)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中考复习指导 手机版 | ||||
2013年中考现代文阅读备考绝学1---9 绝学之一:概括事件 考点阐释 所谓事件,即文章的情节,是指文章中用于表现人物性格发展变化的事情。它既是生活片断的有机剪辑,又是文章中矛盾冲突发生、展开、发展的过程。引人入胜的情节和尖锐紧张的矛盾冲突最能凸显人物的性格、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而人物性格的变化发展又往往是在情节的推进中逐步完成的。所以把握情节,能为人物形象的分析提供依据。 概括事件,把握好故事情节,是读懂文章的关键,是欣赏文章艺术特点的基础,也是整体感知文章的起点。命题者在命题时,也必定以此为出发点,先从整体上设置理解文章内容的试题。本考点主要考查准确感知并概括文章(段落)的能力。《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中考中最为典型的题目是概括故事情节,实现整体感知。现代文阅读对事件的概括,一般是指概括文章中的一件或几件事。具体说来,这个考点大致包括以下三种题型:1.用一句话或简明的语句概括故事情节;2.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3.用填空的形式概括文章的部分内容(包括指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部分中的某一方面)。 应对策略 面对要求概括事件的试题,同学们该如何下手呢?大家知道,对事件的完整叙述,必须按照何时何地何人做何事的格式加以概括,万不能粗枝大叶,丢失了本该有的要素,此为其一;其二,由于事件的复杂性,同学们在概括故事情节时,要避免前后情节的相互交错,还得注意事件涉及的对象,做到前后一脉贯通。 基本方法是:先迅速浏览,获得整体印象,同时,可边读边用笔画出文段中的过渡句、提纲挈领的句子、文章或文段的中心句、总结性的句子;然后阅读题干,有针对性地锁定答题范围,并迅速提炼出相关信息。需要说明的是,有的事件可以直接借用中心句来概括,有的事件需要将提炼的信息整合,并用恰当的词语或句子把它表达出来。概括事件时,同学们尽量摘引原文词句来概括归纳,并注意答题的全面完整。另外,如果有字数的限制,还要在概括完后,调整字数,将其控制在要求范围之内。 “概括事件”类试题常见考点及答题技巧: 常见考点一:复述故事或概括内容。答题技巧:可按以下方式组织语言:谁(在何时何地)+干什么+结果怎么样,或:什么(事物)+怎么样。注意表达的准确和简洁。 常见考点二:概括层意(段意)。此点在本合刊第二章《文章把握》的第二节《把握段落大意》中已讲过。 常见考点三:概括文章的故事情节。答题技巧: (1)情节的划分。划分情节要看过渡。时间的变换、地点的转移、人物感情的变化、人物的转换等,往往是划分的依据。划分时要看这些过渡的句子。 (2)情节的概括。一般是概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各部分内容。 概括方法一:小标题式概括。(适用于篇幅较长的小说)①围绕小说中的某一线索进行概括。如鲁迅的小说《故乡》,按地点线索概括,可以分为: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②按故事发展过程进行概括。如孙犁的小说《芦花荡》,按故事发展可分为:背景(引子)→护送(开端)→受伤(发展)→报仇(高潮和结局)。 概括方法二:表述式概括。(适用于较短篇幅或试题)针对情节各部分内容,用具体的语言进行概括。特别是对高潮、结局内容概括的考查较为常见。概括时,一般要求用简洁、完整的句子。 概括方法三:根据中心句或过渡句来概括。(一般结构思路清晰的文章采用)①熟练阅读文章,了解文章大意,可以找段落中心句作为段意(有时要对中心句进行适当的删改)。②根据已有的故事情节的提示概括主要的故事情节。 真题解析 一、(2011年内蒙古包头市中考语文试题)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命运随时可以拐弯 □孙道荣 他是个出了名的问题孩子。逃学、捣蛋、捉弄老师、欺负同学,可谓“无恶不作”。同学怕他,讨厌他,避之唯恐不及;老师也对他渐渐失去了耐心,放任自流;他的父母,一个重病缠身,一个苦于生计,想管也管不了。除了偶尔被老师拿着花名册点到名字外,他已经差不多被人遗忘了。 这是个偏僻的山区学校,贫穷是笼罩在很多孩子身上的共同特征,每年,学校都会拟定一份名单报给当地教育局,以方便那些好心的捐助者选择资助对象。 很显然,并非每个孩子都能上这份名单,有幸被选上名单的,都是品学兼优的孩子。学校会在每个名字的后面,附一份该同学学习和表现情况的材料,这是关键的一张纸,很多捐助者就是据此选择他们要帮助的孩子。因此,能上名单,就意味着不但可能得到一份资助,而且,也是一份“荣誉”,它说明了学校和老师对自己的肯定。 又一批名单报上去了。 一天早晨,还没有上课,他早早地来到了学校。这是他第一次这么早走进学校。在班主任的办公室外徘徊了许久,他下定决心,走了进去。他从书包里,小心翼翼地摸出一张纸片,递到老师面前,“老师,这是我昨天收到的汇款单,是一位上海的叔叔捐给我的学费。谢谢老师!” 老师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也受到了捐助?而老师清楚地记得,报上去的名单里,根本没有他的名字啊! 老师接过汇款单细看,收款人果然写着他的名字。虽然心存疑惑,老师还是决定,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全班同学。 当老师在班级上宣布这一消息时,教室里一下子变得鸦雀无声,所有的眼睛都齐刷刷投向他。疑惑,羡慕,感叹,什么表情都有。而第一次被这么关注,他激动得满脸通红,腰板挺得笔直。他从来就没有坐得这么正过。 这天,他第一次没有在课堂上捣乱,每一堂课,他听得都非常认真。 放学了,他才收拾书包,跟在同学们之后,走出学校。这是他难得一次没有早退,按时放学。 他惊人地变化着,不再迟到,不再早退,不再恶作剧,不再四处捣蛋。 上课时,他安静地坐在自己的位子上,听老师讲课。老师提问时,他第一次举手发言。月考时,他的试卷上,第一次没有出现刺眼的红色…… 班主任对他做了一次家访。 他拿出了一沓信。“这都是资助我的叔叔寄来的。”他忽然有点不好意思,“叔叔在信中说,是老师推荐我的,老师在推荐信里说我是努力、上进、优秀的孩子。我没想到老师会这么夸我。”他偷偷瞄了一眼老师,黑黑的脸,泛出红晕,“叔叔还说,他会一直支持我上学,直到我上大学。我不会让老师和叔叔失望的。”他紧紧地咬着嘴唇。 老师一脸迷茫,这份推荐信显然不是他写的。怎么会这样呢?老师也想不明白。但是,不管怎样,有一点可以肯定,他彻底改变了。老师坚定地拍拍他的肩膀。 谜底直到几年后才揭开。他考取了一所重点大学,资助人也赶来庆贺。班主任老师私下里问资助人,当初为什么会选择他这样一个问题学生? 资助人一脸不解,你们的推荐表上写的是优秀学生啊!资助人正好带来了最初的那张推荐表。 班主任一看,上面潦草地写着许光军,那是另一名学生。而他的名字叫许辉。 (选自《北京晚报》2010年11月17日) 认真阅读本文,梳理出文章的故事情节。 他是一个问题孩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谜底揭开 解析:不难看出,本题考查的是考生对文章故事情节的概括与提炼能力。考生答题时可注意如下方面:首先要弄清题意,认真阅读是基础,必要时反复读上几遍。其次要确定概括的范围,按时间先后理出故事情节的层次。最后要认真组织语言,只有想得细,想得深,才能透过表面的枝枝蔓蔓,抓到故事情节的关键,得出准确答案。答案:学校上报受助名单 他得到了捐助 受助后他发生了转变二、(2011年湖南省株洲市中考语文试题)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不给自己任何借口 ①她是个不幸的孩子,19岁那年,正当步入人生花季和芭蕾舞台生涯巅峰之际,却意外地发觉自己双眼模糊,后被诊断为视网膜脱落。 ②经过家人的劝说,她接受了手术,可结果是她仍然无法恢复正常视力。医生建议她卧床一年,叮嘱她不能练习抬腿绷脚尖,不能扭头,同时需要控制脸部表情,才能达到调养效果。 ③她心急如焚,跳芭蕾舞的人都知道:芭蕾一天不练自己知道,两天不练同行知晓,三天不练观众明白,她明白一年不练在芭蕾艺术里等待她的是一条死亡之路。 ④她苦苦哀求,丈夫只得辞去工作,陪伴在她身边。每天,她让丈夫的手指替代脚尖,在自己胳膊上表演古典芭蕾剧目。一天又一天,一月又一月,虽然不曾舞蹈,但她内心那份感觉却真实地存在。 ⑤一年以后,她重新登上舞台,一下子就找到了久违的自己。她手持纱巾,翩翩起舞,尽情地出演了《吉赛尔》《天鹅湖》《胡桃夹子》《海盗》《卡门》等经典芭蕾舞剧。凭着精湛的舞技,她获得了鲜花和掌声,受到人们的好评。 ⑥表演事业蒸蒸日上,可视力却一天天衰弱。不久,她仅有的一只眼睛视力也模糊了,丈夫劝说她放弃芭蕾舞,可倔犟的她又选择了双人舞,因为在双人舞舞段中,一般规则是由男演员来引导女演员。在舞台上,她的舞伴都是精确定位,引导着她婀娜多姿的舞步,而台下的观众根本不会觉察到舞台上的她视力有问题。 ⑦功夫不负有心人,她用自己的坚持和激情燃烧了半个世纪,她呕心沥血打造出的古巴国家芭蕾舞团,成为了世界十大顶尖芭蕾舞团之一,她就是赫赫有名的阿隆索。2010年7月9日,这位著名古典芭蕾舞演员摘取了西班牙巴勃罗艺术大奖。 ⑧当媒体曝光她“双目失明”的事实时,她再度成了人们心目中的奇人。每当记者好奇地追问“为什么双目失明还能取得如此佳绩?”阿隆索总会淡淡一笑:“不给自己任何借口,将'借口’踩在脚下,翩翩起舞,也就一路走到了今天……” ⑨不给自己任何借口!一个人如果能秉持这种信念,就能斩断后路,不断超越自己,收获属于自己的成功。 (选自《百姓生活》) 请你简要地概括故事情节。(50字以内。)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的综合概括能力。概括全文的故事情节时,考生要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先确立主人公,再按照何人在何时何地何境做何事的格式加以概括,不能丢失了本该有的要素;另外还要在概括完后,调整字数,删去无关紧要的字词。答案:文章叙述了阿隆索在视力下降甚至双目失明的情况下,仍然坚持舞蹈,最终取得巨大成功的故事。 专题训练 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对孩子说人话 □吴 霜 去年暑假,一个朋友把十三岁的儿子送到澳洲的朋友怀冰家,说是让他见见世面,请怀冰照顾一下。怀冰开始了对一个未成年男孩的“照顾”。 ①刚从机场接回男孩,怀冰就对他说了一番话:我是你爸爸的朋友,你爸爸托我照顾你在澳洲的一个月暑期生活。但我要告诉你的是,我对照顾你的生活并不负有责任,因为我不欠你爸爸的,他也不欠我的,所以我们之间是平等的。你十三岁了,基本生活能力都有了。所以从明天起,你要自己按时起床,我不负责叫你。起床后,你自己做早餐吃,因为我要去工作,不可能替你做早餐。吃完后你得把盘子和碗清洗干净,因为那不是我的责任。洗衣房在那里,你的衣服要自己去洗。另外,这里有一张城市的地图和公共汽车的时间表,你自己看好地方决定要去哪里玩,弄清楚路线和车程以后,自己去。总之,你要独立起来。因为我有我的事情要做,希望你的到来不会给我增添麻烦。 最后,当怀冰问他听明白了没有的时候,十三岁的小男孩眨着眼睛说:听明白了。 是啊,这个阿姨说得没错,她不欠爸爸的,更不欠自己的。自己已经十三岁了,是个大孩子了,已经能做很多事,包括自己解决自己的早餐以及出门去自己喜欢的地方这类常识问题。 一个月之后,他回到了北京的家中。家人惊讶地发现,这个孩子变了,变得什么都会做了!他会管理自己的一切,起床后叠被子,吃饭后会洗碗筷,清扫屋子,会使用洗衣机,按时睡觉,对人也变得有礼貌……他的爸爸妈妈把怀冰佩服得五体投地,问她:你施了什么魔法让我儿子一个月之间长大了? 无独有偶,前不久,我的一个女友带着她八岁的儿子到我这里来玩,看到我在用苹果手机打电话,小男孩说:我妈妈说了,只要我的架子鼓考过七级,她就给我买一个这样的苹果手机。 ②我说:这事我不同意。你一个八岁的小孩,有拥有手机的必要吗?再说了,你考过七级,完全是应该的。因为你这样年纪的孩子,学习是必须的。要什么奖励!因为考过了一个普通七级,就狮子大开口跟妈妈要苹果手机,妈妈挣钱容易吗?你这样做不觉得很羞耻吗? 他和那个十三岁的孩子一样,眨着眼睛看着我,听着他从来没有听到过的话。 你给妈妈洗碗了?帮妈妈扫地了?你洗过衣服?擦过桌子?妈妈下班以后回来,你问过她累不累……你什么都没做过,你有什么资格跟妈妈要钱买这买那? 在我这样和小男孩对话的时候,他的妈妈一直坐在那儿不说话,时不时看我一眼,眼中有笑意。她可能早就想说这些话,却从来没有“忍心”对自己的儿子说过。 我说,这个手机是不是不能要?小男孩竟然叹了一口气,看着我,点了点他的小脑袋。 我对女友说,姐们儿,他才八岁呀,你跟他说什么他都会听进去的,就看你给他的是什么影响了。如果你总这样无节制地满足他,你给他多少他都认为是应该的。 女友说:真是这样!给多少都不觉得多。 怨谁呢?孩子吗?当然不是。 看到许多人在抱怨如今的孩子是怎样的不争气、不节省、不体贴、不刻苦……这就叫栽什么树苗结什么果,撒什么种子开什么花! 我的女友说,你知道我先生他总是对儿子说,家里的一切都是你的,连公司都是你的。我说:那如果儿子不懂经营之道,你把公司给他,他赔掉你的老本可怎么办?这回轮到女友眨眼了,她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 父母们有一个严重的错误:从不把孩子当成人,孩子永远等同于小猫小狗一样的动物! 所以呀,奉劝为人父母者,对孩子说人话!告诉他们做人应该怎么样做。这是必须的,因为他们真的不是猫猫狗狗,他们是人。 (选自《新民晚报》2011年8月22日) 1.请用一句话概括①处怀冰对朋友的十三岁儿子所说的话的中心内容。 2.请概括②处“我”不同意的理由。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一只眼睛也能看见天堂 □包利民 在法国南部有个叫安纳西的小城,城中的广场上有一尊雕像。他是一个叫约翰尼的士兵。二战中,他所在的部队在这里战至只剩下他一人,他却没有退走。他精准的枪法,使上百名敌军把命丢在这里,最后在敌人的围攻下壮烈牺牲。战争胜利后,小城的人民为了纪念他,在广场上竖起了这尊雕像。 可就在这一年,约翰尼的雕像却时常发生怪事。有一天早晨,人们发现雕像的左眼被人用泥封住了,清洁工把泥弄掉后,第二天,依然发生了同样的情况。为此,人们自发地组成夜巡队,试图抓住恶作剧者,可是一连几晚都没有进展,而那块泥依然神不知鬼不觉地出现在雕像的左眼上。正当人们一筹莫展之际,一位名叫帕克的老人自告奋勇地站出来,说要单独解决这件事。 那天上午,帕克老人来到雕像对面的那片平民区,站在了一户人家的门前,举手敲门。良久,门开了一条缝,一个十四五岁的小孩探出头来问:“你找谁?”老人说:“我路过这里,可以进去坐一会儿吗?” 小孩犹豫了一下,还是把门打开了。在院子里坐下后,老人缓缓地问:“小提米拉,告诉我,你为什么要这样做?” 小孩吃了一惊,下意识地后退了两步,说:“你说什么?我听不懂!” 老人笑了,说:“小提米拉,我知道是你干的,虽然我不能亲眼看见。不过你别害怕,我是不会说出去的!” 小提米拉盯着帕克老人看了好一会儿,才问:“你是怎么知道我的名字的?又怎么知道是我干的?” 老人说:“几年前我就听说过你,一场意外使你的左眼失明,从此你就面对许多人的嘲笑。你的事这一带有谁不知道呢?” 沉默了好一会儿,小提米拉抬起头,右眼中放出仇恨的光来,对老人说:“你知道他们叫我什么吗?他们叫我独眼鬼!还有不少小孩向我扔石头,跟在我后面辱骂我。我要把他们心目中的英雄也弄成独眼鬼。” 帕克老人听后,说:“孩子,我来找你,并不是要责备你,我只是感到好奇,你是用什么方法把泥弄到雕像的左眼上去的?” 小提米拉有些得意地说:“我自制了一把枪,把泥巴团成丸装进去,然后爬上房顶,就射在雕像的左眼上了!”老人哈哈大笑,一边鼓掌一边说:“真是聪明,枪法也准,那么远的距离,那么暗的路灯,你居然能瞄得这么准!” 小提米拉垂下头来,说:“我瞄得准,是因为我只有一只右眼!” 老人站起来,用手抚了抚小提米拉的头,说:“孩子,这个雕像,也就是士兵约翰尼,在战争的日子里,他用一只眼睛的时候也是最多的。他要在城里狙击敌人,要闭上左眼瞄准,他枪法那么好,就是因为只用一只右眼。而你打得这么准,也是只用一只眼睛的缘故。所以,不要抱怨上帝对你不公平,也不要痛恨那些嘲笑你的人。命运夺去了你的一只眼睛,是让你把目标看得更清楚,更准确!” 小提米拉的右眼中淌出泪水来。帕克老人转身向门口走去,出门前撞到了墙上,他回头笑着说:“忘了告诉你,小提米拉,我的双目许多年前就失明了,你这个院子我不熟悉,才会撞到墙!” 从此,雕像的左眼上再也没有泥出现,人们也渐渐淡忘了此事。几年之后,在射击大赛中,一个独眼的人一举夺魁,而且打出了历届冠军中唯一的满环。站在领奖台上,小提米拉的右眼中放出热切而坚定的光,再无怼怨与愤恨;因为他明白,一只眼睛中的世界,也可以是完整而美丽的! [选自《人生与伴侣》(下半月版),2008年第8期] 请你以小提米拉为叙述主题,概括本文的故事情节。 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永远的灯光 □林少华 一晃从东京回来几年了。无论上野公园云蒸霞蔚的樱花,还是银座女孩五彩缤纷的秀发,抑或东大校园浓荫蔽日的银杏树,都已渐渐淡出记忆的围墙,唯有那一窗灯光留了下来。 那时我住在东京郊外一个叫川越的地方。住所附近有一条河,河边有一道堤,堤上有一条路。晚饭后我常沿这条荒草路散步。那灯光就是从路旁不远处一户人家的窗口透出来的。它之所以引起我的注意,是因为它周围稀疏的灯光都是清白色的,只有它呈橘黄色。那是一座独门独院的木结构普通日式民居,同其他民居之间有些距离。木格窗约略凸出,拉着米色窗帘。窗帘大概较厚,使橘黄色灯光显得格外沉稳,静谧和温馨。初春,灯光柔柔地吻着堤坡一片鼓眉弄眼的蒲公英;盛夏,灯光轻轻地抚摸小院里几架绿叶婆娑的黄瓜;仲秋,灯光幽幽地照在门前矮柿树那金灿灿的果果上,相映生辉;寒冬时节则给晶莹莹的白雪镀上一层淡黄色的光晕,平添一丝暖意。 漫步河堤,或满天星斗,四野烟笼,或日落乌啼,夕晖敛去,或晚风送爽,皓月当空。而我的目光往往从很远的地方就擒住了那一点并不显眼的橘黄,临近了更是久久凝视不放。其实我根本不认识房子和灯光的主人,更谈不上登门拜访。可是那一窗橘黄色的灯光就是那么奇异地令我神往,撩拨我的遐思、幽情和怀想。 我猜想在那橘黄色的灯光下,早已铺旧了的榻榻米上一定盘腿坐着一位慈祥的老奶奶,正笑眯眯地看着小孙儿在她膝头爬来爬去,手里拿着针线,慢慢晃着身子哼唱儿歌。于是我又联想到一位四处游历寻找幸福的西方人笔下的一段叙说:一日黄昏时分,他走进一个村庄,看见一位老人正戴着花镜坐在葡萄架下的藤椅上借着夕晖看报,任凭一个小男孩趴在他背上淘气。看着看着,他忽然明白了什么是幸福——爷孙俩多么幸福啊!多么幸福的一幕啊! 也有时那橘黄色的灯光让我记起外祖母家那盏油灯。外祖母住在乡下,那里不通汽车,小时候我和弟弟从县城步行三四十里,替母亲看望她。住了几天要走的时候,外祖母便让我们搭坐生产队进城的马车回去。动身的时候天还没亮,整个村子只外祖母家亮着灯。我和弟弟坐在马车上脸朝后看着,看着那亮灯的窗口,看着窗前外祖母矮小的身影。直到车出村爬上南岭坡路的时候,外祖母仍没回屋,就那样立在窗口灯光下一动不动朝马车这边望着。灯光越来越暗,外祖母的身影越来越小,最后身影模糊了,只剩下豆粒大的灯光固执地守在迷蒙的远处……几十年过去了,外祖母早已去世。我远在外地读书,不知道她哪一天去世的,不知道她的坟在哪一块地,甚至她慈祥的面容都已依稀记不清了,唯独曾照过她矮小身影的昏黄的灯光永远凝在了我心房深处的影壁。 后来我明白了,那橘黄色的灯光所引起的关于老奶奶的猜想、关于看报老人的联想,以及对于外祖母的回想,其实是同一回事。它可以是对往日亲情的怀念,可以是对真正幸福的向往,也可以是对当下生活的质疑。我也明白了那橘黄色的灯光未必要在日本,也可以在美国、在希腊,还可以在青岛、在香港……可以在任何地方。 (选自《读者》2010年第20期) 请你找出文章中“关于老奶奶的猜想”和“对于外祖母的回想”的内容并概括成两幅图画。 参考答案 一、1.你的一切生活完全由你自己独立负责。2.你只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没有索要东西的资格。 二、在一个老人的鼓励下,小提米拉放弃了抱怨与仇恨,走出人生的困境,取得了成功。 三、灯光下祖母孙子嬉戏图;灯光下祖母凝望图。 绝学之二:概括主旨 考点阐释 “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是《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对阅读的基本要求之一。这一要求体现在现代文阅读考查中,往往就是要求考生概括文章主旨。文章主旨是作者在文中表现的中心意思(包括作者的观点、态度等),是文章的灵魂。其内涵包括情感态度、精神品质、道理感悟和希望号召等。概括文章主旨,属于把握文章思想内容方面的能力和要求。它要求考生能从宏观上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核心。要完成这类试题,不仅要求考生有较高的文学素养,具备一定的文学知识以及一定的审美情趣,更要求考生掌握一定的解题方法和技巧。在不同体裁的文章中,文章主旨的表现形态是有差异的。在文学作品中,作者通过写人、叙事或状物所表达出来的某种观点、认识或情感等即为文章的主旨。议论文的主旨一般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在说明文中,所介绍事物的特征或所说明的事理就是文章的主旨。 应对策略 一、学会一些理解和把握文章主旨的方法。 1.记叙类文章(这里指广义的记叙文,包括散文、小说)主旨的理解。(1)从文章标题入手。有的题目概括了文章的中心,体现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有的标题直接揭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如《白杨礼赞》,借白杨树的不平凡的形象,赞美北方农民,歌颂他们质朴、坚强和力求上进的精神,抒发作者对他们的崇敬和赞颂的感情。(2)从分析文章的开头或结尾入手。有的文章开篇点题,起到统领全文、点明或暗示中心思想的作用,有的文章在篇末点明中心或深化中心。如《枣核》一文的最后一句:“改了国籍,不等于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么依恋故土。”卒章显志,表现海外华人对故乡的依恋之情和热爱自己民族的情感。(3)从分析文中的议论、抒情句入手。记叙文的议论、抒情句具有画龙点睛的功效,我们要善于抓住这个“睛”来看作者的中心意图。同时,从议论、抒情句中,我们还可以直接看到作者情感的变化。如从《一面》一文最后五小节的议论和抒情句中,即可概括出文章主旨。(4)从概括文章段意和分析人物、事件入手。有些文章的中心思想隐含在作者对人物、事件的叙述、描写中,我们要做综合归纳,才能突出中心思想。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文,小说写了三个场景:一是听控诉;二是救父女;三是拳打镇关西。三个场景把鲁提辖这个人物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表现出鲁提辖嫉恶如仇、粗中有细、勇而有谋的性格特征。通过叙述这一事件,作者表达了封建社会被压迫的人民对伸张正义的渴望。(5)从分析文章的背景入手。分析文章的中心,有时还需了解、分析有关时代背景,了解文中的事件和人物是在什么背景下产生和活动的以及写作的意图是什么。如《紫藤萝瀑布》,作者宗璞写此文时正值小弟去世,她有感于“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而悟出“生死谜,手足情”。有了这个背景,你就能理解,实际上作者是以紫藤萝花的荣枯来喻人生,来表达自己对生死的态度的。 2.议论文主旨的理解。(1)看标题。议论文中,有的标题就是中心论点或含有中心论点,有的标题提供了归纳中心论点的范围。如《多一些宽容》《人的高贵在于灵魂》这两篇文章的标题就含有中心论点。(2)看开头和结尾。有的议论文开门见山,直接提出中心论点;有的议论文,在前面摆事实、讲道理,最后收篇时才得出结论,这个结论便是中心论点。如《敬业与乐业》开篇提出中心论点“'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3)看议论过程。有的议论文,出于说理的需要,在展开议论之后,才提出文章的中心论点。如《为你打开一扇门》一文中“亲近文学,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个文明人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情感的极为重要的途径。”这一中心论点,是在内容充分论述后才提出的。 3.说明文主旨的理解。(1)看标题。标题中的修饰、限制成分往往就是说明对象的特征,如《雄伟的人民大会堂》。(2)抓中心句(关键句)。不少说明文有集中陈述说明对象特征的语句,如《苏州园林》《人类的语言》。(3)看说明过程。不少说明文,说明对象的特征贯串于文章的内容中,没有集中而鲜明的表达形式,我们要在理解全文内容的基础上,归纳说明对象的特征。阅读时,同学们可先把全文各段的大意连贯起来,加以综合概括,然后指出作者要说明的事理或事物特征等。 二、识记一些常见的概括文章主旨的格式。 归纳文章的主旨(中心),在语言表述上一般都有一些格式,不同的文体归纳中心的格式不同。同学们总结一些这方面的格式,对归纳中心有一定的帮助,但也不应拘泥于此格式。 1.记叙类文章。写人为主:记叙了……赞扬了……表达了……;记事为主:记叙了……批评(歌颂)了……表现了……;写景状物:采用了……手法,借助……的描写,赞扬了……;游记:描写了……表达了……感情。 2.议论文。立论:文章论述了……阐明了……;驳论:文章驳斥了……提出(阐述)了……主张(道理)。 3.说明文。文章说明(介绍)了……体现(展现、赞美)了……。 真题解析 一、(2011年山东省聊城市中考语文试题)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带套袖的孙犁先生 ①我产生要当作家的妄想是在初中阶段。为了验证我成为作家的可能性,父亲还领我拜会了《小兵张嘎》的作者徐光耀老师。记得有一次徐光耀老师对我说:“在中国作家里你应该读一读孙犁。”我立即大言不惭地答曰:“孙犁的书我都读过。”他又问:“你读过《铁木前传》吗?”我说:“我差不多可以背诵。” ②一九七九年,我从插队的乡村回到城市,在一家杂志社作小说编辑,业余也写小说。秋天,百花文艺出版社准备为我出版第一本小说集,我被李克明、顾传箐二位编辑热情请去天津面谈出版的事。行前,作家韩映山(现已故)嘱我带封信给孙犁先生。 ③一九七九年秋日的一个下午,由李克明同志陪同,我终于走进了孙犁先生的“高墙大院”。这是一座早已失却规矩和章法的大院,孙犁先生曾在文章里多次提及,并详细描述过它的衰败经过。如今各种凹凸不平的土堆、土坑在院里自由地起伏着,稍显平整的一块地,一户人家还种了一小片黄豆。那天黄豆刚刚收过,一位老人正蹲在拔了豆秸的地里聚精会神地捡豆子。我看到他的侧面,已猜出那是谁。看见来人,他站起来,把手里的黄豆亮给我们,微笑着说:“别人收了豆子,剩下几粒不要了。我捡起来,可以给花施肥。丢了怪可惜的。” ④他身材很高,面容温厚,语调洪亮,夹杂着淡淡的乡音。说话时眼睛很少朝你直视,你却时时能感觉到他的关注或说观察。他穿一身普通的灰色衣裤,当他腾出手来和我握手时,我发现他戴着一副青色棉布套袖。接着他引我们进屋,高声询问我的写作、工作情况。我很快就如释重负。我相信戴套袖的作家是不会不苟言笑的,戴着套袖的作家给了我一种亲近感。 ⑤其后不久,我写了一篇名叫《灶火的故事》的短篇小说,篇幅却不短,大约一万五千字,自己挺看重,拿给省内几位老师看,不料有看过的长者好心劝我不要这样写了,说“路子”有问题。我心中偷偷地不服,又斗胆将它寄给孙犁先生,想不到他立即在《天津日报》的《文艺》增刊上发了出来,《小说月报》也很快作了转载。 ⑥我再次见到孙犁先生是次年初冬。那天很冷,刮着大风。他刚裁出一沓沓粉连纸,和保姆准备糊窗缝。见我进屋,孙犁先生迎过来第一句话就说:“铁凝,你看我是不是很见老?我这两年老得特别快。”当时我说:“您是见老。”也许是门外的风、房间的清冷和那沓糊窗缝用的粉连纸加强了我这种印象,但我说完很后悔,我不该迎合老人去证实他的衰老感。接着我便发现,孙犁先生两只袄袖上,仍旧套着一副干净的青色套袖,看上去,人就洋溢着一种干练的活力,一种不愿停下手、时刻准备工作的情绪。这样的状态,是不能被称做衰老的。⑦我第三次见到孙犁先生,是和几位同行一道。那天他没捡豆粒,也没糊窗缝,他坐在写字台前,桌面摊开着纸和笔,大约是在写作。看见我们,他立刻停下工作,招呼客人就坐。我特别注意了一下他的袖子,又看见了那副套袖。记得那天他很高兴,随便地和大家聊着天,并没有摘去套袖的意思。这时我才意识到,戴套袖并不是孙犁先生的临时“武装”。 ⑧多年之后,有一次我把友人赠我的几函宣纸精印的华笺寄给孙犁先生时,收到他这样的回信,他说:“同时收到你的来信和惠赠的华笺,我十分喜欢。”但又说:“我一向珍惜纸张,平日写稿写信,用纸亦极不讲究。每遇好纸,笔墨就要拘束,深恐把纸糟蹋了……”如果我不曾见过习惯戴套袖的孙犁先生,或许我会猜测这是一个名作家的“矫情”,但是我见过的戴着套袖的孙犁,见过了他写给我的所有信件,那信纸不是《天津日报》那种微黄且脆硬的稿纸就是邮局出售的明信片,信封则永远是印有红色“天津日报”字样的那种。 ⑨我相信他对纸张有着和对棉布、对衣服同样的珍惜之情。他更加珍重的是劳动的尊严与德行、人生的质朴和美丽。 (选自铁凝《从梦想出发》,原文略有改动) 第⑨段画线句的含义是什么? 解析:概括文学作品的主旨,一定要找到文章的中心句。中心句是指一段话或一篇文章中凝练而又能体现中心的一两处语句。中心句一般在文章的开头,有的甚至就在第一自然段,当然也有在文章尾段卒章显志的。考生在阅读时,要注意抓住那些表明作者立场、观点、情感、态度的句子,如果确定它能统领全文内容,毫无疑问,它就是文章的主旨了。上面的阅读题目,要考生理解的就是文章的中心句,实际就是考查考生对文章主旨的概括。阅读题中,概括文章主旨的形式是多样的,如,理解文章的中心句等。只要涉及文章整体主题或精神把握的题目,都要完整地概括出文章的主旨。答案:劳动是让人尊重的行为,一个人对待劳动的态度,反映了一个人的德行。戴套袖的大作家孙犁,捡豆粒、糊窗缝、珍惜衣服和纸张,都是他尊重劳动的体现,也是他质朴美丽人生的写照。 二、(2011年湖北省襄阳市中考语文试题)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决定成功的利器 □刘 伟 ①每一个渴望成功的人,都要先修炼好两把利器,那就是“德”和“才”。只有德才兼备,相得益彰,才能所向披靡,马到成功。 ②有这样一个故事。唐太宗李世民登基不久,有人投其所好,敬献给他一张弓。他看了又看,试了又试,认定是难得一见的好弓。于是得意之余,他就向一个专门制作弓箭的匠人炫耀。 ③但是这个工匠仔细看过之后,却得出了一个意想不到的结论:“这张弓虽然强,但不是好弓!”唐太宗急问原因。工匠回答说:“一张弓的好坏,不单要看它是否射得远,更要看它是否射得准。而能否射得准,关键取决于做弓用料的纹理是否好。制作此弓木料的木心不在正中间,木头的脉理自然都是斜的。因此,这张弓虽然有力,但射出去的箭势必不走正道,偏离目标,所以算不上一张好弓。” ④其实工匠的一番话,蕴涵着丰富的哲理。他道出了判定人才的两个标准,那就是一个人不但要有能力,更要走正道,即一个人不但要有才,更要有德,德才兼备者才是真正的人才。 ⑤一个人的德,好比一张弓的木心是否在恰当的位置,决定射箭的方向;一个人的才好比一张弓是否有力,决定箭射得远近。有德有才的人就像一张完美的弓,既刚劲有力,射得远,又箭无虚发,射得准。有德无才的人就像一张有缺陷的弓,尽管木心在正中间,射出去的箭走正道,但没后劲,射不远,最终还是难以命中目标。无德有才的人就像一张有危险的弓,尽管射得远,但由于木料的纹理不好,射出去的箭不走正道,结果势必偏离目标,甚至造成严重的危害。无德无才的人就像一张有害无益的弓,不仅木心不正,而且没有力量,只能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⑥北宋伟大的政治家、史学家、散文家司马光以德、才为依据将人分为圣人、愚人、君子、小人四类——德才俱备谓之“圣人”;才德兼无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 ⑦司马光认为用人的原则是:假如找不到圣人、君子来用的话,那宁可用愚人,也不用小人。其道理是: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挟才以为善者,善无不至矣;挟才以为恶者,恶亦无不至矣。 ⑧由此可见德才对于成功的重要性,而两者又以德为重,所以一个人若想成功,不但要有过人的才能,更要有过人的德行。 (选自《小品文选刊》2011年第1期,有删改) 本文阐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解析:议论文中,文章的中心论点即是主旨。论点是作者看法的完整表述,在形式上是完整的简洁明确的句子。从全文看,这个句子必能统摄全文。表述形式往往是个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句,或是明确的表态性的句子。中考议论文往往层次分明,论点清晰。中心论点的把握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大致可分为五种情况:①文章标题点明中心论点;②文章开头提出中心论点;③文章结尾归纳出中心论点;④文章中间用某个承上启下的句子提出中心论点;⑤文章没有直接提出中心论点,但始终围绕一个中心展开论述。考生只要认清中心论点的形式和一般所处的位置,议论文的主旨是不难概括的。答案:决定成功的两把利器是“德”和“才”(或:只有德才兼备,相得益彰,才能所向披靡,马到成功)。 专题训练 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餐桌上的地沟油 □臻 熙 在上海收视率颇高的节目《一周立波秀》当中曾戏称中国有四大油:分别是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中地沟油。虽然是句笑谈,但是足见地沟油的知名度有多大。 谈到地沟油,很多人第一印象就是从街边马路井口里捞上来的一桶桶混杂着腐败食物的不明物体。其实地沟油只是一个泛指的概念,是各类劣质油的统称。狭义的地沟油,即将下水道中的油腻漂浮物或将宾馆、酒楼的剩饭、剩菜(俗称泔水),经过简单加工、提炼出的油;广义的地沟油,还包括劣质猪肉、猪内脏、猪皮等加工以及提炼后产出的油。 虽然所有人都知道地沟油不好,但却不知道它到底会给我们的身体造成哪些危害。 专家表示,地沟油绝对是健康的大敌,尤其是对人们的肠胃健康有着不可估量的破坏力。地沟油是质量极差,极不卫生,且过氧化值、酸价、水分严重超标的非食用油。它含有毒素,长期摄入会破坏白血球和消化道黏膜。引起食物中毒,甚至致癌。地沟油中的主要危害物——黄曲霉素的毒性是砒霜的100倍,地沟油所产生的黄曲霉素,不仅易使人发生肝癌,在其他部位也可以产生肿瘤,如胃腺癌、肾癌、直肠癌及乳癌、卵巢和小肠等部位癌变。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教授范志红表示:地沟油的危害并非只来自于“地沟”二字,而是来自“多次加热”和“氧化”这两个词汇。回收的烹调油和煎炸用油大都经过反复的加热,而液体植物油其实并不耐热,在炒菜和煎炸的时候温度往往会达到160~300℃。在这样的温度下,油脂会发生反式异构化、过氧化、热裂解等多种反应。这样的高温过程给油脂的质量带来两个方面的影响:第一,油脂本身应该有的一些营养元素会被破坏,比如,维生素E和人体必需的脂肪酸。第二,有害的反式脂肪酸会持续增加,油脂的饱和脂肪会增加。这样的油到底是什么样子呢,大家可以回家看一下自己家里的抽油烟机的油盒里半凝固的角质状的油就明白了。吃这种多次加热的油,容易引发多种疾病,如脂肪肝、高血脂、高血压、胆囊炎、胃病、肥胖等。此外,大批量的地沟油想再次进入餐桌,必然要使用一些化学方法进行精加工,来使油的指标达到国家标准。这些化学成分也会使人食用后,出现胃胀、腹泻等不适症状。 由于地沟油成本低廉,利润很高,因此许多黑心者不顾人们的健康,生产出大量的地沟油,流向市场,流入餐桌。广大消费者一定要提高警惕,慧眼识“油”。 (选自《科学生活》2011年9月总第342期,有改动) 请简要概括地沟油对身体的危害。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简洁是一种美 □肖复兴 简洁不是简单。简单,有时意味着贫乏或单薄,甚至是可怜巴巴的寒酸。简洁也不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朴素。简洁的洁,不仅有干净的意思,还包含着美的意味。因此,对比简单来说,简洁更多体现的是美,不是像唐朝美人那种臃肿肥胖的美,而是以干练的线条所勾勒出来的现代美。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不是简洁;“行到闹荷无水面,红莲沉醉白莲酣”,更不是简洁。“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就是简洁;“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就是简洁。 简洁的反面,对应着物欲的奢侈豪华和精神的杂乱无章,而这正是我们现在生活的某种写照——人们越来越崇尚物质的占有和享乐,与简洁背道而驰。我们的饭局,充斥着越来越多的繁文缛节,为吃饭所花费的心思,所浪费的人力、物力,不计其数,还美其名曰为“食文化”;我们的居所,装饰得越发不知节度,不中不洋,以金碧辉煌为美、为荣;我们的打扮,脂粉越发厚重,饰品越发繁多……人为物役,钱为君主,当欲望成为精神的无底洞,贪婪变为生存的光荣花,赚钱变为人生的第一需要和幸福的唯一标志时,我们的心,早已被挤压得千疮百孔、尘垢重重,离简洁怎能不越来越远? 其实,简洁的生活,就是最美的生活。这种美包含着对奢靡成风现象的反思,它帮我们滤去了那些侵蚀精神的杂质和腐蚀剂。 简洁的生活,是以少胜多的生活。“少”代表了对心灵和精神自由展开的空间,“多”则意味着我们对物质的贪得无厌。 简洁,看起来是生活的一种方式,是审美的一种要求,其实,它更是现代精神自由的一种体现,是价值系统平衡的一个支点。让我们的生活变得简洁一点,就会离幸福更近一点。 (选自《环球人物》第133期)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沙漠之树 □李雪峰 有两个人,都在一片荒漠上栽上了一片胡杨树苗。苗子成活后,其中一个人每隔三天,都要挑起水桶,到荒漠中来,一棵一棵地给他的那些树苗们浇水。不管是烈日炎炎,还是飞沙走石,那人都会雷打不动地挑来一桶一桶的水,一一浇他的那些树苗们。有时刚刚下过雨,他也会来,锦上添花地给他的那些树苗们再浇一瓢。老人说,沙漠里的水漏得快,别看这么三天浇一次,树根其实没吮吸到多少的水,都从厚厚的沙层中漏掉了。 而另一个人呢,就悠闲得多了。树苗刚栽下去的时候,他来浇过几次水,等到那些树苗成活后,他就来得很少了,即使是来了,也不过是到他栽的那片幼林中去看看,发现有被风吹倒的树苗就顺手扶一把,没事儿的时候,他就在那片树苗中背着手悠悠地走走。不浇一点儿水,也不培一把土。人们都说,这人栽下的那片树,肯定成不了林,肯定赶不上另外那个人栽下的那一片儿。 过了两年,两片胡杨树苗都长得有茶杯粗了,忽然有一夜,狂风从大漠深处卷着一柱柱的沙尘飞来,飞沙走石,闪电雷鸣,狂风撕卷着磅礴大雨肆虐了一夜,第二天风停的时候,人们到那两片幼林里一看,不禁十分惊讶,原来辛勤浇水的那个人的树几乎全被暴风给刮倒了,有许多的树,几乎被暴风连根拔了出来,这片林子里一派狼藉,摔折的树枝,倒地的树干,被拔出的一蓬蓬黝黑的根须,几乎惨不忍睹。而那个悠闲的不怎么给树浇水的人的林子,除了一些被风撕掉的树叶和一些被折断的树枝,几乎没有一棵被风吹倒或者吹歪的。 大家都大惑不解,纷纷向这个悠闲的人请教说:“这老天有些太不公平了,那个人常给他的那些树施肥浇水,可他的那片幼林,一夜之间就彻底被风暴给毁了。而你呢,把这些树苗栽好栽活后,就对它们不理不睬了,昨夜那么大的风暴,竟没有吹倒吹歪你的一棵树,难倒这有什么奥妙吗?” 那人听了,微微一笑说:“奥妙当然是有的。他的树这么容易就被风暴给毁了,就是因为他为他的树浇水浇得太勤,施肥施得太勤了。” 人们更迷惑不解了,难道辛勤为树施肥浇水是个错误吗? 那人顿了顿,叹了口气说:“其实树跟人是一样的,对它太殷勤了,就培养了它的惰性,你经常给它浇水施肥,它的根就不往泥土深处扎,只在地表浅处盘来盘去,根扎得那么浅,怎么能经得起风雨呢。如果像我这样,把它们栽活后,就不再去怎么理睬它,地表没有水和肥料供它们吮吸,逼得它们不得不棵棵拼命向下扎根,恨不得把自己的根穿过沙土层,一直扎进地底下的泉源中去。有这么深的根,我何愁这些树不枝叶繁茂,何愁这些树能轻易就被暴风刮倒呢?” 别给生命以适合的温床,生命的温床上只能诞生生命的灾难。要想使你的生命之树能根深叶茂顶天立地,那就不能给它太足的水分和肥料,逼迫它奋力向下自己扎根。 不管是一棵草,一棵树,怎样的条件就会造成怎样的命运。 (选自《视野》2008年第10期) 本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哲理? 参考答案 一、地沟油中含有毒素,人体长期摄入会破坏白血球和消化道黏膜,引起食物中毒,甚至致癌;多次加热的油,容易引发多种疾病;加工地沟油过程中添加的化学成分会使人出现胃胀、腹泻等不适症状。 二、简洁是一种美。 三、艰苦的环境能磨炼人的意志,使人变得坚强。 马占才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