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褒禅山记》学案(语文版高一必修三)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教案导学案 手机版


 知识与技能:1. 了解作者。学习结合语境揣摩语言。

掌握重要文言字词及文言现象。 

2. 学习课文因事见理、叙议结合、前后照应的写法。 

过程和方法 :诵读、感悟、理解。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认识作者“深思慎取”“尽吾志”的思想,明白其借鉴意义。

【重点】1、积累掌握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词类活用等文言知识点。 

2、把握作者通过游记的形式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习本文因事说理、叙议结合的写作方法。

【难点】1、掌握常见文言词语的用法。 

2、作者的观点态度。 

3、叙议结合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意图、手段及方法

【温故知新】

我们曾经学过王安石的哪些诗。

元 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梅 花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伤仲永

"泯然众人矣。"

【导入新课】

刘勰《文心雕龙》:“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王安石在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任舒州通判时写了一篇游记《游褒禅山记》。我们从中来感受作者游褒禅山产生了怎样的思想情感。

【学习新知】

一、文学常识积累:

1、王安石(1021 ~ 1086 )字介甫,号半山、北宋临川县城盐埠岭(分属抚州市)人。我国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王安石以“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三不足”精神,执着推行新法,在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王安石在文学上有很高的成就,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主张“文以适用为本,务求有补于世。”所作散文雄健峭拔,畅达而精炼。

2、背景介绍

游褒禅山记》是王安石三十四岁时(1054年)从舒州判通任上辞职,在回家的路上游览了此山,三个月后以追记的形式写下此文。

二、范读。教师示范朗读。并给下列加线字注音

褒       庐       谬      窈      怠

 惑       相       胜      圭      父

三、学生朗读,要求读准字音,注意节奏和感情。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四、结合课后练习,疏通文意,积累语言。 

1、[乃]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副词,表示判断,可译为“是”“就是”)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何也(竟,竟然,居然) 

良乃入,具告沛公(于是)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兵乃出(才) 

2、[道] 

有碑仆道(路,道路)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理) 

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主张) 

何可胜道也哉(说,讲) 

策之不以其道(方法) 

3、[盖] 

日初出大如车盖(车盖) 

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承接上文,表示原因,可译为“因为”“是因为”“是由于”等) 

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仰慕,若水之归海(超过,胜过)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有“大概”的意思) 

4、[文] 

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文字) 

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纹) 

属予作文以记之(文章) 

文过饰非(掩饰) 

5、[然]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如此,这样) 

吴广以为然(对,正确) 

有穴窈然(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但,但是) 

五、熟读成诵并思考下面问题。 

这篇游记与我们读过的其他游记相比,有什么明显的特点呢? 

[明确]在记游的基础上说理,记叙和议论紧密结合,前后照应。提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

 

六、布置作业 

1. 预习课文 

2. 完成课后练习三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韩军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