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班主任工作交流 (高二)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班主任论文 手机版 | ||||
作为一位从教只有两年多的教师,有多少教育经验是谈不上的。但从工作的过程来看,也有许多的感触,借此机会,我就“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一些感触在这里简略谈谈: 首先,做到坚持和有耐心 教育是一个系统的工作。不论是教学,提高学生的成绩,还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都需要老师不断地坚持和耐心的教育。尤其是对那些具有很多不良行为习惯的学生,更需要我们的耐心。对于这一点,我深有体会。很多人都可能会认为年轻老师做事有激情。我想这也是有道理的。的确,年轻的老师有激情。但是有时激情也会导致另外一个不理想的结果------灰心丧气。因为自己作为老师很有激情,花很多心思在学生身上,但看看学生的表现------满不在乎的样子,老师并未取得期望的效果。你作为老师看到他们的表现越在乎他们你就越生气。这时,作为年轻老师往往会很迷茫、无奈,以致出现灰心丧气的情况。所以,正确看来,教育学生是需要激情的,但更需要一种平常心态,对任何学生都要持理解的态度。不过,这种心态和理解,绝不是在教师岗位的麻木和习以为常。也就是持理解态度的同时,还要坚持放手去管,想方设法去纠正学生不良的行为习惯,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尤其是对表现不太好的学生,更要坚持去找他们谈话,明确地表明自己作为老师的立场,严肃地说明学校的规章制度以及集体生活的原则,特别强调不允许他们的种种不良表现,同时提出针对这些同学的改正措施和希望。(举实例:见案例1、案例2) 关于做到坚持和有耐心具体的做法有: 一是坚持一早一晚到班级检查,主要检查班级的出勤与纪律情况。看看有哪些同学缺席、迟到。了解情况,了解原因,缺席是因为生病或是有急事,还是无故缺席、迟到。对于普通班的学生,缺席的普遍原因是他们意志比较薄弱,早自习时往往还赖在寝室睡懒觉。当然,也可能他们在夜晚时出外通宵上网去了。像这些情况在普通班是很常见的。针对这种情况,班主任就应该深入到寝室,督促他们早些起来,也可以了解到学生的就寝情况。抓典型,给予严肃的批评,但也不能单纯批评,仍要理解他们的这种行为,老师自己要做到稳住阵脚。从理解的角度,对他们批评教育。这种批评教育要上升到一个高度,即不仅要要求这些迟到、缺席的同学早些起床,按时到校到教室,还要要求他们到教室之后要认真读书,大声朗读,让他们明确来到学校就是以学业为中心的。如果班主任坚持一段时间,这些现象能得到一定的遏制。整体班风会有所好转的。 针对睡懒觉的学生,他们起来之后,应给予相应的惩罚。我的做法是------迟到的学生围绕教学楼罚跑6圈,缺席的罚跑10圈。我想,这么冷的天,跑了几圈,也会脸红鼻子耳朵痛的,让他们长长记性。这样做,也有一定的效果。 但是对我们老师来说,要坚持每天早自习及晚读课来学校,到班级里检查是很累的。也是不太现实的。毕竟,老师要做的事情很多,比如:为了上好课,花时间备课,出试卷、练习等等,都要花大量的时间。白天备课、上课,只有晚上有时间出试卷试题了。这样就往往很晚才睡觉,第二天也很难早起。所以,每个星期抽出3个早自习(除值日外)到班级检查是可以做到的,不要固定时间。尤其是天气冷的时候,能抽出3个早自习来检查,睡懒觉的现象是可以减少的。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直接触动学生早些起来,做到不迟到,不旷课。二是也给学生这样一个印象:既然老师都这么早来教室,何况是做学生的呢?老师这样做可以达到以身作则的教育效果。 二是普遍老师常用的------多找学生谈话。尤其找有较多不良习惯的学生谈话。谈话时,气氛要弛张有度,讲道理时要严肃,同时举出实在的事例说明道理。谈话时,要有互动和对话,好比是一场辩论赛。师生之间把道理和问题辩清楚。说清楚之后,再讲些轻松的事例,达到和气圆满的效果。当然,要做到这个效果是需要很有耐心的。做班主任以来,我由于不够耐心,曾经比较偏激地体罚学生,造成极为不好的后果,直接影响到开展后面的工作。由此我认识到做班主任有耐心比有激情更重要。(举实例:见案例3) 案例列举: 案例1: 原高一(20)班何青山同学,男生。高一上学期开始时不太注重仪表形象,蓄长发,还打耳钉。当时,一看到他的这种“打扮”,我感到非常的生气。心里也非常的冲动,好想狠狠骂他一通,把他赶出教室。作为老师,我还是使自己的心平静下来,然后找到他,谈了将近一节课,说了许多。谈话语气和缓而带严肃,主要意思有:作为学生要有学生的样,这种打扮太有损中学生的形象,这种超前的不良打扮也是对自己不自信的一种表现。另外,作为纯消费者,还没有经济能力,学会换位思考,应该体贴父母,避免不必要的花费。好好谈了之后,他态度诚恳,到星期天时就改变了原来的打扮。在后来的学习生活中,有时他仍有蓄长发的毛病,也有上课开小差的习惯,但经过我耐心地劝导,他态度诚恳,基本能做到知错就改。另外,对老师也很尊敬。到了高一下学期,重新组织班委时,由于他的表现和威信以及人缘。我满怀信任地提他作为班长。果然,他认真负责,能起到带头作用,成为我在高一下学期开展班务工作的得力助手。即使有些方面做得仍不足,但经过老师的指导,他在成绩和表现都有较大的进步。 案例2: 曾惠同学,女生。从高二(原(5)班)到现在高三((10)班),都是我作为她的班主任。这位女生比较内向,心地善良,尊重老师,做事认真细致负责。但有一个问题------她学习基础比较薄弱,成绩不理想,所以常有厌学的情绪,无心学业。有时上课会无故缺席,当时我看到这种情况,开始很不高兴的,她回来之后,我也较急噪地批评她,但效果并不明显。后来她的一位好朋友跟我说:“希望老师能好好鼓励曾惠。”我听了之后,好好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觉得要找到她来,鼓励她,耐心帮助她。作为班主任的我,与她家长的沟通,希望大家一起来帮助她,鼓励她。现在,她对学习的态度有较大的改观,能主动提出一些学习问题请求老师帮助解答,人也更乐观开朗了。 案例3: 饶涛同学,男生。从高一到高三,都在我所带的班级学习,表现不是很好,上课时常常打吵,玩手机,听音乐。高一上学期就开始吸烟等等,有较多的坏习惯。科任老师和我找他了多次,劝导他,希望他诚实,好好学习。但是,有一次,上班会课时,他又随便打杈,我顿时径直走过去煽了他一巴掌。他当时也很嚣张,还到教务处告我体罚学生。当时,我刚刚做老师,的确有些偏激。我发现这样做的效果不是很好,给后面的工作留下负面影响。直到现在,这位学生表现仍然不佳。我也只有每一次找他谈话,让他收敛起来,约束自己,学老实样。 第二,树立威信和做到尊重 作为班主任,树立威信很重要。我想很多老师都有同感,只有树立威信才更具有力量去培养他们的行为习惯,否则道理讲得再动听也苍白无力。很多人认为要与学生打成一片,以期达到和谐的师生关系。当然,能做到长久的和谐是很好的。但实际上,要做到这点是不太现实的,尤其是在普通班。现在的学生都很有个性,有的也很叛逆。与学生打成一片,可能会有一时的和气,却可能会因为他们犯错给予一些批评与惩罚,他们就不高兴,翻脸了,赌气了。我想,对这种是非不分的学生,我们做老师的也是很难再与他们和气的。所以,针对具体的学生,严肃地讲明是非,让他们知道是非。老师应树立起威信,宁愿让学生敬畏,敬而远之,这样更有利于开展自己的工作。因此,保持师生间的距离也是必要的。重要的是对学生要有原则性。这是为学生好。我想,学生终究会长大成人的,将来会理解的。让他们在中学时代就认识到判断是非的重要性;让他们在学生时代就养成举止文明及具有良好自制能力的行为习惯,这些都需要老师的严肃和原则。 我觉得自己在树立威信方面做得还不够,还没有树立全面的威信。所谓“威信”,既要有威,又要有信。是“以威取信”呢,还是“以信取威”呢?作为班主任,能严格要求学生,而又因为严格与负责任,能让学生觉得你这位老师是可靠的,值得敬畏的。但由于他们处于青春时期,对事情理解是片面的,对事情的态度是偏激的,也就是认为我们作为老师严格要求是好的,但心理却在逆反,心仍存不服,表里不一啊。所以很多老师能做到就是“以威取信”,而要让学生不逆反而真心钦佩你做老师的,达到“以信取威”,我还须要改善许多工作。 尊重,从内心深处尊重学生,维护学生的自尊。当他们有不良表现或犯下错误时,比较合适的处理办法是单独找他们解决出现的问题,最好不要当众多同学的面前批评他,给他面子。在单独谈话时,既要严肃又要尊重他们,不要侮辱他们。然而要做到这点,老师是需要有较高境界的。比如在课堂上,某些学生表现太过分,老师盯了他好几眼,他却仍然我行我素,无动于衷。我想,任何一个老师都会有些生气的,这样就很可能当众批他一顿,否则,其他学生就会认为你这个老师太好“欺负”了。既要顾及不良表现的学生的面子,又不能自己被“欺负”,怎么办?看来当老师最好要有锐利的眼睛,像鹰一般注视大地的一举一动,发现有动静时,将其遏止在最初阶段。 做老师难啊,难怪有人说“老师这个行当,好汉不愿干,懒汉干不来”。 第三,做到因时制宜与适时而教 高中三年,学生会有许多的变化。每升一个年级,都会有些改变。从整体上看,高一的学生应该是最诚实的,刚进来,很多事情还不熟悉,对学习也还上进。毕竟,觉得时间还长,现在基础弱,有时间把它补上去。高二时,由于学校进一步的分层教学,这时普通班的学生就更多问题了。一方面是学习成绩的分化,另一方面是行为表现的分化,普通班两方面的表现都极不乐观。高二阶段普通班的班主任要付出很大的努力,如果能稳住阵脚,镇住班级的歪风邪气,高三的工作就更好做了。到了高三,因为时势的缘故,很多同学会作最后的一搏,风气会有好转。但是,越临近高考,有很多学生又开始放弃,开始“绝望”了。所以,作为班主任,在每个学年每个学期,都要做好应对学生在不同阶段有不同表现的准备,即做到因时制宜。 适时而教。当发现某位同学有不良表现时,首先要让他知道老师已经发现了他的行为。但不要急于去批评他。因为我们看到的有时并不全面,所以老师应再继续观察。经过一段时间后,不论他是表现好还是仍有不良表现,在合适的时候都要找到他,做一次师生之间的了解及解决问题。 以上是我在这两年多就“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问题的一些感触。从实际效果来看,还是不错的。有一点可以说明的就是原来高一(20)班的学生升上高二、高三之后表现仍还好,表现很差的学生基本没有。即使有表现差的,仍在我现在带的高三(10)班(例如:饶涛等)。但从心里上来讲,感觉到自己仍做得比较失败,没有从心底上感到有多快乐或者说有多少成就感。因此,我还要不断地向工作经验丰富的班主任以及各位同仁学习。 2011-01-07 附:关于学校管理及教育的几点看法 1、采取必要的“特殊教育” 教育,就是培养合格的公民,就是培养合格的劳动者。当今的教育,是大众化的教育,针对的是芸芸众生。在现实中,绝大多数的人应该属于凡人,并不具备与生俱来的超能力。即使我们的学校培养了一大批的名牌大学生,我们仍应该认为他们属于凡人。名牌大学生,多数是属于学习积累与良好习惯养成的结果。 纵观历史,古今中外不乏这样的人:在学生时代,有很多的不良表现,但在后来的社会生活中,却做出比那些遵规守纪的学生更有为的成绩。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些杰出人物在学生时代却往往面临老师劝退甚至开除的情况。那么,老师对这些少数“怪人”的做法是否合理呢?我们已有的看法就是认为这种学校教育不好,方法不对。我想这种观念我们应该改变了。其实这些怪人,在当时学校里的表现就是出格,就是不良表现,至少学校无法满足他需要的条件。让他离开学校就是对他最好的教育与教训,对他来说是一次激发潜能的教育。所以,他们即使离开学校,今后的人生一样取得很高的成就。从这点来看,学校的教育应包括“开除”和“勒令退学”。学校是针对大众的学校,应该有一个基础的行为准则。既然这些些“怪人”有常规教育无法扭转的不良行为习惯,不遵守基础的行为准则,给予开除,就是给予教育与教训。 在会昌中学校园内,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仅成绩差,表现差,而且也谈不上“怪”(前面说的“怪人”只是表现有些异常,但实际上更像是一位天才),而我们学校内的这些是破坏分子,给人的感觉是他们从里到外都不像一位学生,既不单纯也不诚实,其行为表现可以用“令人发紫”来形容。我断定,这些人到了社会之后可能会很富有,但他肯定是不诚实、不合格的公民。学校先给予常规的教育劝导,如果没有效果的话,那就开除他,坚决地开除他。既然他如此的不合群,不遵守集体生活的基础准则,给集体造成极坏的影响,开除他吧,否则学校就不像学校了。特别是一些多次给予“留校察看”处分的学生,更要像送瘟神一样把他送走。学校是培养有道德的公民和劳动者,既然学校用常规的方法无法扭转这些学生的不良表现,那就采取特殊教育,开除他吧。将其退回给家长,退回给社会,让家庭再重新教育他,让社会来教训他。我们必须明确学校教育不是万能,不是一切。学校教育并没有让每个学生成为合格劳动者的能力,这点我们都清楚。当然,这种做法可能有学校推卸责任的嫌疑。如果这样认为,也是不合理的。还是那句话,学校教育不是万能,仅仅是一个催化剂。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问题学生越多,说明问题家长也越多;问题学生越多,也反映我们的社会问题也越多越严重。这些家长问题和社会问题对这些学生的影响太深刻了,远远超过了学校给予他们的良好影响,家庭和社会让他们染上很多很多的不良习惯。如果要让这些学生真正洗心革面,除非他们的家长得到良好的改造以及社会问题得到逐步的解决和社会风气得到好转。否则,单靠学校来教育犹如对牛弹琴,痴人说梦!他们的家长得到良好的改造以及社会问题得到逐步的解决和社会风气得到好转是治疗这些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药方。可是,我们作为学校开得起这个药方吗?显然,是开不起的。既然开不起这个药方,而常规的教育又无法纠正他们的不良行为,那么学校为何不采取特殊教育呢?为了大众学生的成长利益,为了净化整个校园,为何不采取丢卒保车的做法呢?为何不把少数“毒瘤”割除,以保整体的健康呢?我想,不作为,是领导的问题。当然,这个领导包括所有的领导------人民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直到学校领导,换句话说凡是有权力的,都是领导。 我们开除学生的结果无非有三种:一则这些学生的确受到特殊教育的影响,接受社会教育,开始醒悟,不断反省,不断改邪归正,最后走向成功,走向正确的人生之路;二则他们进入社会之后,表现平平,倒无违法犯罪的行为,成为一名合格的公民;三则他们有可能继续滑向深渊,要么犯法,要么自残。对于犯法,有监狱和警察来处理;对于自残,这种犯错而承受不起教训和挫折的学生,不自重的学生,不会成人,更不会成才。所以,他们是不值得我们同情的。 归纳起来,对于前面两种情况,我们应该庆幸学校采取的特殊教育,对于后一种情况,我们不要自责。他们还没有“改邪归正”,说明社会问题得到解决,家长仍有问题;说明他们已经“病入膏肓”了。 2、教师应多执行 任何部门的决策也很难做到十全十美,也就是说任何一个部门的领导也不可能完美无缺。这句话在拥有众多知识分子的学校也是通用的。承认学校领导的决策未必是高明的,但做教师却不能敷衍了事,而要执行。即使决策是有很多的漏洞,我们作为老师在提不出更好的建议之前,必须严格服从执行,而不是依据自己的主观和自己的立场发表断章取义的言论。如果对现有的决策有意见,我们必须考虑全面,考虑客观的环境,最好是要换位思考,同时所提的意见或建议要有条有理,最好是系统化,不能没有一个所以然。 3、改变一些教育观念 现在提倡素质教育,提倡以人为本,尊重天性,教育学生要顺其自然。这个说法是值得推敲的,有局限性的。社会的竞争是客观存在的,人人都有自私的一面也是客观存在的。现在的教育之所以很难执行素质教育的方针,是 “素质教育” 这个理念根本不符合现有社会和人的发展需要。高等教育资源的稀缺性和需求的大量化,这个矛盾将长期存在。还有我们本身观念的影响,根本很难执行素质教育,尤其是落后地区。我们对学生的教育应基于现实的考虑,否则,既素质不起来,又丢下原有好的东西,搞得不伦不类。其实,我们在提倡素质教育的同时,恰恰反映我们学生的素质在下降。为什么当代中国缺乏大师,而早些时候我们是从不缺乏大师的,而早些的这些大师哪个又不是传统教育培养出来的。我们需要的是磨练意志的教育,面对现实的教育。“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尊重自然与尊重天性是对的。但面对客观现实,更是对自己成长的激励。 2013-01-08 李丽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