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娥冤》 导学案(人教版高一必修四)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教案导学案 手机版


 【学习目标】                                              

1.了解中国古典戏曲相关知识,重点掌握元杂剧的知识。

2.掌握关汉卿的文学常识知识,了解他的生平和创作。

3.了解剧情,为课文学习做准备。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元杂剧的知识。

难点是了解剧情。

【使用说明】

1.课前预习,充分利用注释和工具书,阅读课文,掌握古白话词语,了解剧情。

2.根据各小组的喜好可分角色朗读、分段轮读、自由选读,形式不一,但要进入“角色”,读出感情,大约用时20分钟。

3.用约25分钟独立完成【自主学习】案,识记各知识点,了解中国古代戏曲的一些特点,有助于理解剧情。

4.根据元杂剧的特点,利用约15分钟小组合作完成【合作探究】,然后用10分钟进行全班讨论、交流、展示、质疑。

5.各用约5分钟完成【课堂检测】案和【课堂总结】案,再用约10分钟理解【补充材料】。

【自主学习】

一、作者与元杂剧介绍:

1.关于作者:

关汉卿,号己斋叟,金末元初大都(现北京)人。元代杂剧的代表作家,也是我国戏剧史上最早也最伟大的戏剧作家。他与郑光祖(字德辉。其代表作有《倩女离魂》)、白朴(字太素,号兰谷。其代表作有《墙头马上》)、马致远(字千里,号东篱。其代表作有《汉宫秋》)齐名,被称为“元曲四大家”。

他在散曲《南吕•一枝花•不伏老》中自述“通五音六律滑熟”,“我也会吟诗,会篆籀,会弹丝,会品竹。我也会唱鹧鸪,舞垂手,会打围,会蹴鞠,会围棋,会双陆”,“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可见他的才艺、生活和个性。

元代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锐,关汉卿不满社会现实,借杂剧来揭露黑暗现实,寄托自己的社会理想。他一生创作杂剧现仅存15部。《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等流传很广。其中的《窦娥冤》是我国十大古典悲剧之一。1958年,他的名字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之列。

2.关于元杂剧:

元杂剧是用北曲演唱的一种戏曲形式,金末元初产生于中国北方,是在金院本基础上以及诸宫调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特点明显,体制严格,是一种歌唱、说白、舞蹈等有机结合的戏曲艺术形式。且有韵文和散文相结合的、结构完整的文学剧本。

元杂剧有一套较严格的体制:

①结构:元杂剧一般由四折一楔子构成一本,演述一个完整的故事,少数作品有五折、六折或多本连演。

折是音乐组织的单元,也是故事情节发展的自然段落,它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每一折大都包括较多的场次,类似于现代戏剧的“幕”。“楔子”,通常在第一折之前起交代作用,相当于现代剧的序幕,用来说明情节和介绍人物。

杂剧每折限用同一宫调的曲牌组成一套曲子。演出时一本四折都由正末或正旦独唱。(其他角色只有说白),分别称为“末本”或“旦本”。

②角色:扮演的角色有末、旦、净、丑等。元杂剧每本戏只有一个主角,男主角称正末,女主角称正旦。此外,男配角有副末(次主角)、外末(老年男子)、小末(少年)等;女配角有副旦、外旦、小旦等。

净:俗称“大花脸”,配角有副净,大都扮演性格、相貌上有特异之处的人物。如张飞、李逵。

丑:俗称“小花脸”,大抵扮演男次要人物。

此外,还有孛(bó)老(老头儿)、卜儿(老妇人)、孤(官员)、徕儿(小厮)。

③剧本的构成:剧本由唱、科、白三部分构成。

唱词是按一定的宫调(乐调)、曲牌(曲谱)写成的韵文。元杂剧规定,每一折戏,唱同一宫调的一套曲子,其宫调和每套曲子的先后顺序都有惯例规定。(注:本学案“拓展阅读”可查阅“宫调”知识)

科是戏剧动作的总称。包括舞台的程式、武打和舞蹈。

白是“宾白”,是剧中人的说白部分。”宾白有对白(人物对话)、独白(人物自叙)、旁白(背过别的人物自叙心理话)、带白(唱词中的插话)。宾白是元杂剧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曲白相生,方尽剧情之妙”。

④题目正名:元杂剧结尾有“题目正名”,用两句或四句对偶句总结全剧内容,交待剧名。它不是情节的组成部分,其功能在于广告宣传,可能在演出结束时由演员在下场前念出和写于戏报上。一般取末句作为剧的全名,取末句中最能代表戏剧内容的几个字作为剧的简名。如关汉卿《窦娥冤》的题目为“秉鉴持衡廉访法,感天动地窦娥冤”,末句为全名,最后三字即简名。

二、背景介绍

《窦娥冤》,正名叫做《感天动地窦娥冤》,是关汉卿的代表作之一,写于他的晚年。的确如“正名”所标,这个是一部感天动地的大悲剧。它通过当时人民中间一个最普通的青年妇女的不幸遭遇和冤案,深刻揭露和控诉了当时封建社会的腐朽与黑暗,愤怒鞭挞了无心正法,草菅人命的封建统治者的罪恶,热情歌颂了被压迫妇女们的斗争精神和坚强性格。

这个杂剧概括的社会生活是相当丰富的,今天的读者不难从中看出元代社会的面影:放高利贷的现象;流氓恶霸的横行;官吏们的贪赃枉法;下层知识分子的穷困潦倒;被压迫的妇女们得不到生命安全和财产保障;人民的愤怒和怨恨成为时代的情绪,等等。这些在剧作家的笔下得到了相当深广的艺术再现。其所表现的社会内容和思想政治意义,几乎超过了当时所有的杂剧。

三、基础积累

1.字词正音

①缥缃(  )   ②当垆(  )  ③团 (  )

④绣闼(  )      ⑤孛老(  )    ⑥髻(  )

⑦撚断(  )      ⑧桃杌(  )    ⑨湛湛青天(  )

⑩古陌荒阡(  )  ⑪罪愆(  )    ○12杳无音信(  )

⑬嗟怨(  )      ⑭暑气暄(  )

2.词语补注

(1)惫赖: 

(2)嗟怨:

(3)恓惶: 

(4)燕侣莺俦:

(5)浪荡乾坤: 

(6)鳏寡孤独: 

(7)负屈衔冤: 

(8)杳无音信: 

(9)举案齐眉: 

(10)古陌荒阡: 

四、速读感知,理清思路:

课文节选的是楔子和前三折,其后情节见课文注释①介绍。

1.请跳读课文,看看课文节选中共出现多少曲牌?都属什么宫调?

2.请概括讲述本课故事情节,并重点讲述第三折情节。

【合作探究】

窦娥曾指天骂地,为什么在临死前还将平冤昭雪的希望寄托于上天?

【课堂检测】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①楔子(   )  ②盗跖(  )  ③哥哥行(      )    ④罪愆(    )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端的有个谁问、有谁偢(    )

②拖你到官司,把你三推六问(                            )

③只合把清浊分辨(       )    ④念窦娥葫芦提当罪愆(            )

⑤只当把你亡化的孩儿荐(     )⑥你道是暑气暄(               )

3.《窦娥冤》是我国古典十大悲剧之一,作者是关汉卿,他与          、        、

       齐名,被称为元曲四大家。他一生创作杂剧六十多种,其中《      》《       》和《     》等都流传很广。

4.元杂剧是元代的代表文学样式,剧本结构一般分为    折,每折包括             、           、            三部分。角色有          、        、         、         等。  

【课堂小结】

【补充材料】 

1、“苌弘化碧”“六月飞雪”“东海孝妇”典故的出处: 

  ①.“苌弘化碧”出自《庄子•外物》:人主莫不欲其臣之忠,而忠未必信,故伍员沉于江,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化而为碧。 

  ②.“六月飞雪”出自《太平御览》:邹衍事燕惠王尽忠,左右谮之王,王系之狱。仰天哭,夏五月为之下霜。 

  ③.“东海孝妇”出自《汉书•于定国传》:东海有孝妇,少寡,亡子,养姑甚谨。姑欲嫁之,终不肯。姑谓邻人曰:“孝妇事我勤苦,哀其亡子守寡。我老,久累丁壮,奈何?”其后,姑自经死。姑女告吏:“妇杀我母。”吏捕孝妇。孝妇辞不杀姑,吏验治,孝妇自诬服。具狱上府,于公以为此妇养姑十余年,以孝闻,必不杀也。太守不听,于公争之,弗能得。乃抱其具狱,哭于府上,因辞疾去。太守竟论杀孝妇。郡中枯旱三年。

2、十大古典悲剧: 

关汉卿《窦娥冤》马致远《汉宫秋》纪君祥《赵氏孤儿》高则成《琵琶记》冯梦龙《精忠旗》孟称舜《娇红记》李玉《清忠谱》洪升《长生殿》孔尚任《桃花扇》方成培《雷锋塔》

   

李威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