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狗》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手机版 | ||||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搜集背景材料、反复朗读,体会作者在本诗中寄寓的思想感情。 2、引导学生通过品味语言感受诗作的艺术魅力。 3、触发学生的丰富想象力和审美能力。 重点难点 1、感受“天狗”的形象和象征意义。 2、了解本诗的浪漫主义风格。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据《山海经•西山经》载:“又西三百里,曰阴山。……有兽焉,其状如狸而白首,名曰天狗,其音如榴榴,可以御凶。” 天狗是古代人们对二郎神杨戬的哮天犬的称呼,它不仅能帮助二郎神降妖除魔,还能吞下整个月亮。 郭沫若《月蚀》:小时候每逢遇着日月蚀,真好像遇着什么灾难的一样。全村的寺院都击钟鸣鼓,大人们也叫我们在家中打板壁作声响。在冥冥之中有一条天狗,想把日月食了,击钟鸣鼓便是想骇去那条天狗,把日月救出。这是我们四川乡下的俗传,也怕是我们中国自古以来的传说。小时读的书上,据我所能记忆的说:《周礼》《地官》《鼓人》救日月则诏王鼓,春官太仆也赞王鼓以救日月,秋官司寇更有救日之弓和救月之矢。《谷梁传》上也说是天子救日陈五兵五鼓,诸侯三兵三鼓,大夫击门,士击柝。这可见救日月蚀的风俗自古已然。北欧人也有和这绝相类似的神话,他们说:天上有二狼,一名黑蹄,一名马纳瓜母,黑蹄食日,马纳瓜母食月,民间作声鼓噪,以望逐去二狼救出日月。 二、作者介绍 郭沫若(1892年11月16日~1978年6月12日),原名郭开贞,我国著名的科学家、文学家、考古学家、思想家、革命活动家、诗人。生于四川乐山沙湾,幼年入家塾读书,1906年入嘉定高等学堂学习,开始接受民主思想。1914年春赴日本留学,先学医,后从文。这个时期接触了泰戈尔、歌德、莎士比亚、惠特曼等外国作家的作品。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他在日本福冈发起组织救国团体夏社,投身于新文化运动,写出了《凤凰涅槃》、《地球,我的母亲》、《炉中煤》等诗篇。1921年6月,他和成仿吾、郁达夫等人组织创造社,编辑《创造季刊》。 1924年到1927年间,他创作了历史剧《王昭君》、《聂莹》、《卓文君》。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任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副主任。同年参加南昌起义,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8年旅居日本,从事中国古代史和甲骨文、金文的研究,著有《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等。1930年加入左翼作家联盟。 抗战开始后回国,在周恩来领导下,组织和团结进步文化人士,从事抗战工作。这一时期著有《屈原》等历史剧及大量诗文,揭露国民党的卖国投降政策。 1944年发表《甲申三百年祭》,该书后被定为中共整风学习文件。所著《青铜时代》、《十批判书》考证先秦社会历史和评价各派哲学人物,颇多创见。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郭沫若又发表了《蔡文姬》等历史剧作。所著《奴隶制时代》等书,提出中国奴隶制和封建制的分期在春秋、战国之际的见解。 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兼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长,全国文联一、二、三届主席,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中国科技大学首任校长。 郭沫若是一位开风气之先的诗人,他的诗集《女神》应和着五四时期的狂飙突进精神,以饱满的激情书写了时代的青春和民族的新生。在诗歌观念上,他主张诗是诗人的自我表现,认为“诗的本职专在抒情”;他相信诗的灵感和直觉,提出“诗不是‘做’出来的,只是‘写’出来的”;他还强调诗的非功利性,但他承认诗所产生的客观社会效应。郭沫若开创了现代新诗的自由诗,他的不拘一格的诗歌体式对后世影响很大。 三、写作背景介绍: 《天狗》是郭沫若的第一部诗集《女神》中的名篇,最初发表于1920年2月7日上海《时事新报•学灯》。 1919年,五四运动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崭新的气象、勃勃的生机。旧道德、旧礼教、专制政治与一切封建偶像受到猛烈抨击和批判,新事物、新思想、新文化与一切进步要求则得到热烈的崇尚与赞扬。倡导科学与民主,争取独立与自由,张扬个性意识,追求个性解放,要求改造旧的社会、建设新社会,成为时代的强音。 当时诗人正在日本留学,虽身处异国他乡,却时刻关注着祖国的命运。五四运动的消息,给诗人精神上以极大的鼓舞,诗人内心那积蓄已久的爱国热情,那压抑多时的争取个性解放、民族解放和社会解放的强烈欲望,如火山爆发般迅速沸腾、燃烧起来。于是,“在一九一九年的下半年和一九二〇年的上半年,便得到了一个诗的创作爆发期”(《创造十年》)。《凤凰涅槃》、《炉中煤》、《地球,我的母亲》、《晨安》、《匪徒颂》等一批激情澎湃、个性鲜明、高扬着时代旋律的诗歌,都是在这一特定历史阶段诞生的。《天狗》也正是其中的一篇优秀代表作。 四、知识链接----中国现代新诗 1、诞生于“五四”新文化运动。它是适应时代的要求,以接近群众的白话语言反映现实生活,表现科学民主的革命内容,以打破旧诗词格律束缚为主要标志的新体诗。 2、代表新诗创始期最高成就的是创造社的主将、浪漫主义诗人郭沫若,其代表作大部分写于1920年。 3、新月派的闻一多的理论最为完整明确他提出了“诗歌三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徐志摩是新月派最具代表性的诗人。(《死水》、《再别康桥》) 4、20年代后期象征派诗风兴起,受法国象征派影响的戴望舒因发表《雨巷》一诗而被称为“雨巷诗人”。 五、感知诵读 1、生自读诗歌,揣摩朗读时应把握的情感、节奏、轻重音等,并大胆试读。 2、听录音与自己的朗读进行印证。 3、小组竞读。 4、齐读诗歌。 六、合作探究 诗歌描写了一个怎样的天狗? 1、学习第一节。(板书见书中批注) 第一节极写“天狗”宏大的气魄。诗人借助古代天狗吞食日月的故事,在奇特虚幻的境界中奔驰的想象,并以如椽巨笔描画了“天狗”气吞日月星辰,囊括自然万物,以无限膨胀的“自我”雄居宇宙中心的硕大形象。“把月来吞了”,“把日来吞了”,“把一切的星球来吞了”,“把全宇宙来吞了”,既显示了“天狗”磅礴的气势,又透射其万钧之力,淋漓酣畅地表现了“天狗”横扫旧宇宙的破坏精神 。 2、学习第二节(板书见书中批注) 第二节顺应第一节的气韵,写“天狗”获取无穷能量创造新宇宙新人生。正因为“天狗”有气吞一切的气概,因此,它从自然万物中获得了无比的能量,它吸收宇宙间一切的光源,融汇了“全宇宙的能底总量”,成为宇宙的主宰,大有扫荡一切,重建未来的气度。诗人在《湘累》中借屈原之口曾说过这么一段话:“我创造尊严的山岳、宏伟的海洋,我创造日月星辰,我驰骋风云雷雨,我萃之虽仅限于我一身,放之则可泛滥乎宇宙。”这完全可视为对五四时代那种大胆毁灭一切,创造一切的果敢、决断精神的生动写照。 3、学习第三节(板书见书中批注) 第三节中,这汇聚了“全宇宙的能的总量”的“天狗”终于暴烈地行动起来,它“飞奔”、“狂叫”、“燃烧”,“如烈火一样地燃烧”、“如大海一样地狂叫”、“如电气一样地飞跑”,并且无情地“剥”、“食”、“吸”、“啮”自己的肉体,毁灭自己旧的形骸,进而渗透入自己的精神细胞,在内在本质上更敏锐、更自觉地把握自我意识。 本节是全诗的核心和高潮,通过天狗的动的形态(“飞奔”、“狂叫”、“燃烧”),来展现它的狂放不羁的性格。其中,“飞跑”是理解天狗的动感精神的关键:诗人除了连续用三个“我飞跑”外,还用了一个比喻(如电气一样)和三个“在……上”的句式,来烘托奔跑的速度,勾勒了天狗一往无前的姿势。 4、学习第四节 我 便是 我 呀! 我的我 要爆了! 1)我→爆了→重生→凤凰涅槃 2)“我 便是 我 呀! ”本句在诗中出现了两次有什么好处? 起到了强调的作用. 在语感上前后呼应、前后印证. 突出天狗的自信与自我完成. 3)以“我便是我呀!我的我要爆了!”收束全篇,将“天狗”终于舍弃一切,希冀在爆裂中求得自我新生的革新精神,以奇异的光彩描画出来,从而使整首诗在主题意向上统一到郭沫若式的“涅槃”精神的基调中。 5、小结全诗。 吞外物(消灭一切) ↓ 展现自我 → 自我意识的觉醒 ↓ 自我解放 吞己(重生) 七、探究以下问题。 1、天狗的形象塑造。 在狂飚突进,冲决一切封建藩篱,高扬个性解放思想大旗的五四时代,《天狗》可谓是最典型、最充分地反映出这个时代精神的独具特色的典范作品。这首诗以奇异的想象和超凡的象征塑造了一个具有强烈的叛逆精神和狂放的个性追求的“天狗”形象。以恢宏的气魄和极度的夸张,突现了“天狗”气吞日月,雄视宇宙,顶天立地,光芒四射的雄奇造型,喷发出五四时代文学独具的澎湃激情和破旧迎新的主题。诗人把自我的情感熔铸到“天狗”的形象中,直接以“天狗”自比,极写自我力量的扩张和自我精神的解放。在象征性的诗歌意象中,塑造了一个大胆反抗,勇敢叛逆的抒情主体——“我”(即“天狗”)的形象。“我”横空出世,“我”雄居宇宙,“我”主宰一切,“我”与宇宙本体合而为一,“我”在自噬其身中获得新生。 2、情感的抒发方式。 《天狗》是直抒胸臆之作,它抒写的是青春生命高峰状态的一种神奇的独特情感体验。《天狗》第一段所表现的,就是青春生命自我扩张的美好希冀及其征服自然的浪漫憧憬。鲸吞日月、鲸吞宇宙的天狗,正是青春生命高峰体验状态下君临万物的狂放心态的具象化。接下来诗人进一步表现青春生命高峰体验状态下的种种微妙感觉,即中国传统哲学中“与天地同流”、浑然忘我的审美“坐忘”境界。所以,当天狗吞了日月星辰之后,便发生一种幻觉:“我是月底光,/我是日底光,/我是一切星球底光……” 高峰体验状态下的青春生命力,仿佛处于原子核的不断裂变状态,仿佛“一种燥热,一种搅动,一种热辣辣的疼痛”,“在剥他的皮,在吃他的肉,在吸他的血,在咬啮他的五脏六腑”。这种种焦灼感、燥热感、疼痛感,“在他的周身流转着,好象跑过他的神经、脊髓和头脑”,而自身躯体的承受力终归是很有限的,诗人想象中青春生命活力终将自我引爆,向四周迸射…… 3、诗歌的语言特点 闻一多将写诗比作戴着镣铐跳舞。鲁迅说,“诗须有形式,要易记,易懂,易唱,动听”。郭沫若不这么看,他说:“诗的精神在其内在的韵律。”即“情绪的自然消涨”,至于诗的外在形式,诸如语言之类则象衣服,“诗无论新旧,只要是真正的美人穿件什么衣裳都好,不穿衣裳裸体更好!”《天狗》就是郭沫若这一诗学观念的极端化创作,全然不讲诗歌的“形式”,丝毫不考虑诗句的“咏唱动听”,一任感情的宣泄,急不择言,信口开河。全诗二十九行,每行都以“我”起首,长短不拘,既单调又散乱,全然不理会中国读者低吟浅唱、一唱三叹的诗歌审美预期,通篇为高腔大嗓的狂呼呐喊,随兴陡然而起,兴尽戛然而止! 这种自始至终的单调句式反而增强了全诗一气呵成的整体连锁性,信口开河、不加打磨的粗厉语言反而强化、凸现了诗的力度,拒绝包装、径直袒陈的赤裸情感反而更易于与读者交流共鸣。这样,全诗浑然一体,如灼热的岩浆冲破地壳,火山爆发般喷涌不已;又如天山之巅暴发泥石流,汹涌澎湃、呼啸奔突,一泻如注……,具有极大的冲击力和震撼力! 4、诗歌的奇特想象 天狗的形象在传说中带有很大模糊性,而在诗中则具化成为有着无限能量、充分得以解放了的个性“我”的形象。他一会儿把月来吞了、把日来吞了、把一切的星球来吞了,一会儿成为月底光、日底光、一切星球底光,一会儿又飞奔、狂叫、燃烧,而且在神经上飞跑、在脊髓上飞跑、在脑筋上飞跑,这都表现了诗人的自由解放。 然而,这个个体独立、个性张扬、自由自在的现代人并不是一个妄自尊大的无知狂人,他是一个确确实实感受到了时代脉搏的跳动、掌握了先进科学知识的现代知识分子,他懂得天文学(月、日、星球、宇宙),懂得现代医学(X光线、神经、脊髓),也懂得物理学(Energy、电气),正是因为有了丰富的科学知识作为保障,这“天狗”才能气吞寰宇而不显癫狂,行为超常却仍不失合理性。同时,天狗对自已的“剥”、“食”、“吃”、“啮”,则表现他对自己的批判和勇敢的否定,诗人以“天狗”来表达自己除旧布新和要求个性解放的思想。 八、二度创作 郭沫若的《天狗》采取直抒胸臆的方式,表面上看通篇都是情语,细细咀嚼则不难发现其中情中藏景。这就需要鉴赏者根据诗境,展开想象的翅膀,进行诗歌意象的二度创造。这正如制作音乐TV时为音乐旋律构思艺术画面一样,鉴赏者要在想象中有意识地为那一行行被激情裹挟的诗句“配像”。 请试着由情生景地把诗歌转化为写景散文。 例文: ……天色将明未明时分,月亮即将西沉,太阳刚露脸庞,天上还残留着稀疏晨星。一声咆哮,横空窜出一条天狗,向西一跃,把月吞了!向东一窜,把日吞了!然后,在天空中卷一个圆圈,将所有的星星全吞了!接着,它张开硕大无朋的海口,把宇宙一口吞了! 于是,天狗成了宇宙中的唯一光源,通体明亮,不断地向四周幅射七彩的光波……而且,在天狗体内,如喷泉喷涌般不断有光团生成,不断有热能释放。由于受躯体的阻遏,这些井喷似的光和热,又无可奈何地向心脏回抽!倒灌!这样,这些不断裂变、喷涌、例灌的光和热,便在天狗躯体内奔突撕扯,让天狗身上彻头彻尾的毫末角落,无不受到自我的煎熬、撕扯与咬啮!物极必反,躯体的阻遏总有限度。终于,一声呐喊,天狗爆炸,灰飞烟灭…… 九、“天狗”形象具有双重含义: 它既是一个五四时代追求精神自由与个性解放的大写的“我”(民族与时代新人) 又是一个热忱、坦荡、叛逆的“小我”,是“大时代中诗人自我灵魂、个性的真实袒露”(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这里牵涉到诗歌创作与诗人人格的关系。郭沫若是一位充满激情的浪漫主义诗人,他主张“诗是人格创造的表现”。他的好友田汉在给他的信里也说:“你的诗首首都是你的血,你的泪,你的自叙传”(《三叶集》)。这正是浪漫主义诗歌的特色。 十、主题思想 本诗主要通过天狗形象的塑造,抒发了诗人否定旧的社会现实、摆脱旧的思想束缚、张扬个性、追求解放的强烈愿望,集中体现出五四时期提倡科学、民主和自由的时代精神。 十一、艺 术 特 色 1. 比喻新颖生动。天狗本来只存在于民俗传说中,而诗人却将其拿来作为崇尚歌颂的偶像。诗中的天狗形象,成为旧的 、旧的传统、旧的世界的叛逆者的象征,成为吐故纳新、具有无限能量的个性解放与新的世界、新的社会、新的未来创造者的象征。这一比喻手法的运用,既生动地表现出诗人张扬个性、追求解放的强烈愿望,又在诗歌意象上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此外,诗人将“我”比作是“X光线的光”、“如电气一样地飞跑”等,也都体现着当时崇尚科学的特点。 2. 想象大胆奇特。天狗的形象在传说中带有很大模糊性,而在诗中则具化成为有着无限能量、充分得以解放了的个性“我”的形象。他一会儿把月来吞了、把日来吞了、把一切的星球来吞了,一会儿成为月底光、日底光、一切星球底光,一会儿又飞奔、狂叫、燃烧,而且在神经上飞跑、在脊髓上飞跑、在脑筋上飞跑,这都表现了诗人想象的大胆奇特。 3. 感情奔放激越。诗中全篇都以“我”的口吻来写,诗人以天狗自喻,通过天狗气吞宇宙的非凡之势来抒发内心豪情。诗歌自始至终贯穿着强烈的感情,具有浓厚的主观色彩。 4. 讲究韵律和节奏感。这首诗在语言形式上也极有特点,诗人多采用简短的句式,并将其与叠句、排比等手法结合起来,造成一种强烈的旋律、急促有力的节奏和摧枯拉朽般逼人的气势。此外,诗的语言自由而又大致押韵,可以看出诗人对韵律感的重视。 十二、拓展阅读 炉中煤 ——眷恋祖国的情绪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不辜负你的殷勤 你也不要辜负了我的思量。 我为我心爱的人儿 燃到了这般模样! 啊,我年青的女郎! 你该知道了我的前身? 你该不嫌我黑奴卤莽? 要我这黑奴的胸中 才有火一样的心肠。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想我的前身 原本是有用的栋梁, 我活埋在地底多年 到今朝才得重见天光。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自从重见天光 我常常思念我的故乡。 我为我心爱的人儿 燃到了这般模样! 十三、作业:背诵《天狗》。 幸福冉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