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羚羊木雕》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导学案 手机版 | ||||
课型 新授课 主备人 2012-11-5 教学目标 1. 学习并运用分角色朗读的方法,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2. 学会从文中的语句分析人物形象 ,明确是非。从中获得对人生有益的启示。 3、培养学生思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综合归纳能力。 教学重点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的主旨。 2.品读语言,引导学生体味感悟亲情的含义。 3.了解科学的儿童教育思想;学习鲁迅的自省精神;理解作品的批判性。 教学难点 点拨学生找到思考问题的切入点。 预习指导 一、预习: 1.给下列划线字注音。 羚羊( ) 脸颊( ) 寒颤( ) 犄角( ) 抹布( ) 抹眼泪( ) 2.根据词义写出词语。 (1)像身子与影子一样不可分离,形容关系密切。 ( ) (2)对以前答应的事后悔或不承认。 ( ) (3)不跟别人商量,按自己的见解决定。 ( ) 3.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描写方法。 (1)我想到他们马上会逼我去向万芳要回羚羊,心里难过极了。 ( ) (2)我再也受不了了,推开妈妈的糖盒,冒着雨飞快地跑出门去。( ) (3)万芳愣了一下,没有接小刀,只是咬着嘴唇看着我,我垂下眼睛不敢看她。 ( ) (4)妈妈坚定地说:“那么贵重的东西怎么能随便送人呢?要不我和你一起去!” ( ) 4.本文通过家庭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反映了家庭成员间的矛盾。怎样才能避免这一类不愉快的事情发生呢?应该怎样正确理解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一、导入: 渐渐地我们都长大了,对许多事情都有了自己的看法,对学习、对友情、你可能与父母有不同的看法,有时可能与父母发生冲突,由于他们是大人,所以你只能委曲求全,你免不了伤心、落泪。那么如何与父母交流呢?今天我们学习的这一课或许对你有一定的启发。 二、初读文章,整体感知 (一)检查预习效果 (二)分角色朗读课文(妈妈 故事叙述者 我 爸爸 奶奶 万芳 万芳妈妈 ) (三)整体感知,理清情节: 故事围绕什么展开?它在文中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历程? (四)品读文章 揣摩人物 1、通过语言体会人物性格和思想感情 读一读:“我”和妈妈的对话 “我”和爸爸的对话 “我”和万芳的对话 “我”和万芳妈的对话 2、请你结合人物言行评价一下文中主要人物。(幻灯) “我”—— 妈妈 —— 爸爸 —— 万芳 —— 结合人物言行评价一下文中次要人物。 奶奶 —— 万芳妈 —— (五)课堂讨论:(学生各抒己见,教师适时点拨) (1)怎样才能避免这类不愉快的事情发生? (2)如果你是家长女儿既然把羚羊木雕送给了万芳,你认为事情怎样处理才妥当? (3)作者的感情倾向是怎样的?你的看法是怎样的? 总结讨论结果:爱需要理解,需要沟通,需要有不同的表达,假若爸妈能较早地把羚羊木雕的特殊价值告诉我,假若我能在给万芳送礼物之前征求爸妈的意见,或许,这件事在我们的生活中不会出现。生活中的很多遗憾是可以弥补的,犯下了过错不要紧,假若能向对方说声“对不起”,生活也许会有新的转机。爱不应成为一种伤害。假设你是故事中的一个人物,你最想给谁说声“对不起”? (六)写作表达练习: 1、课文安排的结局,你满意吗?如果你有更好的设想,把它说出来,大家交流交流。 2、走进“我”的内心世界~~ (1)我在冲出家门去万芳那里要回羚羊木雕的路上,心理会怎么想? (2)在万芳把小刀塞在我手里说:“你拿着,咱俩还是好朋友……”之后,我会有什么样的感受? 要求:1、任选一题,字数在150个之内 2、 有理有据,符合人物年龄、心理特点 (三)作业: 1、完成课上写作表达练习。 2、预习第23课《散步》 重点品味和赏析精彩语段,合作探究课文的美妙之处。 不知什么时候,奶奶站在门口。她一定想说什么,可是,她没有说。这时,妈妈从柜子里拿出一铁盒糖果对我说:“不是妈妈不懂道理,你把这盒糖送给你的好朋友……那只羚羊,就是爸爸妈妈也舍不得送人啊!”我从妈妈的眼睛里看出了羚羊的贵重。她和爸爸一起看着我,像是在等待着什么。我知道事情已经无可挽回了,眼泪顺着我的脸颊流下来。屋子里静极了。奶奶突然说:“算了吧,这样多不好。”妈妈一边递过糖盒一边说:“您不知道那是多么名贵的木雕!” 5.奶奶说:“这样多不好。”“这样”在文中指代( ) A.爸爸、妈妈和“我”发生了争执。 B.“我”自作主张把羚羊木雕送人。 C.父母逼迫孩子用糖果换回羚羊木雕。 6.“她和爸爸一起看着我,像是在等待着什么。”“我”的父母在等待着什么? 7.写“屋子里静极了”的作用是什么? 8.妈妈说的两句话反映了她的思想,奶奶说的一句话反映了她 的思想。 9.选段中父母对“我”送“羚羊木雕”一事坚决反对,坚持让“我”要回来;奶奶不主张要回来。你对这件事有什么见解呢? 刘文竹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