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手机版 | ||||
学习目标: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正确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情感以及表达情感的方法。 学习过程: 一、板题、示标。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一首诗《乡愁》(板题)。 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投影显示)。 二、第一次“先学后教”(一读诗歌,扫除生字词) 1、师: 下面先请同学们朗读这首诗,比谁能读准字音。.XX你先读,其余同学认真听,发现有读错的地方,请举手帮助纠正。 (一人读一节,如有读错字音的,则说停,并引导学生更正,教师板书;如无,则罢。) 2、齐读字词两遍。 三、第二次“先学后教”(二读诗歌,放录音,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1、出示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边听录音边练习读,3分钟后比谁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四、第三次“先学后教”(三读诗歌,理解,背诵) 1、自学指导: 下面请同学们边小声读背这首诗,边体会这首诗所表达的感情。6分钟后比谁能背诵全诗,并能回答课后的第三题。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了解学情。 五、检查自学 背诵诗歌 1、指名背诵 师:会背的同学请举手,比谁背的好, (若举手多,则检查;若不多,则再给两分钟;生若背错了,请其他同学 更正) 2、男生、女生比谁背的好 3、比哪一组背得好 4、齐背这首诗 (二)思考与练习 1、小组交流: 师:同学们,大家已能背诵全诗了,通过自学能把课后第三题回答出来的同学请举手。有不会的,就请前后桌讨论(可进一步弄懂某些词语的含义,如这头、那头指什么?) 2、全班交流 师:谁来回答这道题?(喊多名学生回答) (着重弄懂这头、那头指什么?说明什么?你怎么知道的?) 明确: 这四个对象,分别是人生四个阶段“乡愁”的对应物。这四个阶段 分别是: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 小时候,诗人少小离家,与母亲书信往来,乡愁寄托在小小的邮票 上。长大后,为生活而奔波,与爱人聚聚离离,船票成了寄托乡愁的媒 介。到后来,一方矮矮的坟墓,将“我”与母亲永远分开了! (以上三种乡愁是在三个特定时期最令作者思念的) 而现在,一弯浅浅的海峡将“我”与祖国大陆隔开。个人的故乡之 思上升到了代表了一群人的家国之思。全诗在此戛然而止,留下长长的 2、指名学生朗读。 余味。 师:你能读出这种感情吗?(指名背,齐背) 师:乡愁是一种难以表达的感情,诗人却化抽象感情为“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具体意象,借助他们把台湾同胞思念祖国的深情表现 出来,同学们在以后的写作中,也可以运用这样的方法。 3、讨论:纠正朗读中存在的问题 李金玲 |
·语文课件下载
| |||
『 ![]() ![]() ![]()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