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风·氓》 教案 (人教版高一必修二)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教案教学设计 手机版


 教学目标: 

1.了解关于《诗经》的基本文学常识。  

2.分清《诗经》中特有的语助词和语气词,掌握重点实词和虚词的词义与用法。  

3.把握女主感情的变化,鉴赏文中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4.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代人们对真挚忠贞爱情的向往,陶冶高尚情操。  

5.初步培养学生正确的爱情观。 

教学重点: 

1、落实重点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鉴赏文中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理解体会诗歌表达的“怨情”,准确把握女主的感情变化过程。  

教法:讲授法、讨论法、诵读法、启发法、多媒体展示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一)这节课我们将学习一篇选自《诗经》, 关于《诗经》的诗作,我们并不会太陌生。我们初中的课文中,有什么课文就是选自《诗经》? 

《关雎》、《蒹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是不是?还有《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是不是? 

(二)关于《诗经》,大家又知道多少?知道些什么呢?

1、《诗经》是我国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反映了公元前11世纪西周初年至公元前6世纪春秋中期的500年间的古代社会生活。原本只称《诗》或“诗三百”,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诗》被当作儒家经典,尊称为《诗经》,列入“五经”(儒家奉有“四书”“五经”,“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诗》《书》《礼》《易》《乐》《春秋》)成书于公元前6世纪的春秋时期,共305篇,所以又称“诗三百”。

2、表现内容可分为“风”“雅”“颂”三部分。(课文14页)

   “风”又称“十五国风” (包括周南、召南、邶风、鄘风、卫风、郑风、王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陈风、桧风、曹风、豳风),共160篇。大部分是民间歌谣,内容生动活泼而富有生活气息,是现实主义的源头。 它和屈原的《离骚》后人经常把它们并称为“风骚”,本用来指两大文学流派,后人多用来指文人如“迁客骚人”。但是再后来的许多文学作品中出现的“风骚”其意却大相径庭,如“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身量苗条,体格风骚”“卖弄风骚”等。

  “雅”分“大雅”和“小雅”, 共105篇。是宫廷乐曲歌词,它是一种正统音乐。 “大雅”用于隆重盛大的宴会典礼,“小雅”则用于一般的宴会典礼。部分小雅来自民间。  

       “颂”分周颂、鲁颂、商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

3、表现手法:  

 ⑴大量运用“赋”、“比”、“兴”的手法。

赋,指铺陈排比,使诗歌显得整齐匀称,有气势。

比,即比喻,是《诗经》开创的修辞方法。

兴,即由此物引起他物。如《信天游》中的“羊群要有领头的羊,共产党是我们的领路人。”兴也是《诗经》首创的修辞形式。 

(与“风”“雅”“颂”合称《诗经》六义,六艺说有二。)

①六艺者,礼、乐、射、御、书、数也。《周礼•保氏》:“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周代教育贵族子弟的六种科目。“艺”为“艺能”之意。即礼、乐、射、御、书、数。礼包含政治、道德、爱国主义、行为习惯等内容;乐包含音乐、舞蹈、诗歌等内容;射是射箭技术的训;御是驾驭战车的技术的培养;书是识字教育;数包含数学等自然科学技术及宗教技术的传授。其萌芽在夏代已见端倪,经商代,至周而逐步完善。“六艺”教育的特点是文、武并重,知能兼求和注意到年龄的差异及学科的程度而教育有所别。“六艺”中礼、乐、射、御,称为“大艺”,是贵族从政必具之术,在大学阶段要深入学习;书与数称为“小艺”,是民生日用之所需,在小学阶段是必修课。当时,庶民子弟只给予“小艺”的教育,唯贵族子弟始能受到“六艺”的完整教育,完成自“小艺”至“大艺”的系统过程。“六艺”服务于阶级需要,但也反映了教育的普遍规律,对后世具有深远的影响。

②六艺即六经,谓《易》、《书》、《诗》、《礼》、《乐》、《春秋》也。

⑵四言为主,章节复沓,反复咏叹。  

 作品内容:史诗、讽刺诗、爱情诗、战歌、颂歌、节令歌以及劳动歌谣等样样都有。反映周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是周代社会的一面镜子。

3、歌曲导入 

①课前播放歌曲《野百合也有春天》,这首歌讲述了什么故事?

这首歌讲述的是一对情侣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特别是那句“爱你/想你/ 怨你/念你/深情永不变,难道你不曾回头想想昨日的誓言”,缠绵凄恻,令人动容。而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这篇课文,也将要把我们带入古代一个缠绵凄恻、充满怨情的故事里去。几千年前的孔子在《论语•阳货》中说了这么一句话,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怨”这个字可以解释为讽谏时政、批判社会,也可以从小处解释为抒发悲怨。今天,让我们继续来学习《氓》,看看抒情女主人公在文中到底抒发了什么样的悲怨。

下面让我们走进课文去了解究竟发生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二.赏读

学习鉴赏诗歌重在诵读,今天我们就通过“音读、意读、情读、美读”的诵读方式来欣赏《卫风 氓》。

1.音读:读准字音,读顺语句。

2.意读:理解文意,注意停顿,理清全诗叙事思路,把握各诗节的联系。

3、学生概括故事大意

示:全诗讲述一位女子从恋爱到被遗弃的经过。故事下列几个阶段:相恋——婚变——被弃

三、穿过千年时空,跨越千年的《诗经》,你如何看待女主人公的婚姻悲剧? 

   提示:可以考虑从个人原因和社会原因两方面去总结悲剧的根源。

明确:(个人原因)她认为婚姻悲剧根源是沉迷于爱情。因而,她发出了感叹“吁嗟鸠兮,无食桑葚;吁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脱也;女之耽兮,不可脱也”告诫女子不要沉溺于男子的爱情中。男子沉溺在爱情里还可以脱身,姑娘沉溺爱爱情里,就无法摆脱了。

(社会原因)

一,男子负心说。 社会地位的变化(经济地位  政治地位)女子对他的称呼前后是不一样的,始称氓,又称为子,或直呼复关(以居住地命名),而遭遗弃时却称为士,士在当时是官名,分上士、中士、下士三个等级,由此可见,氓的社会地位已经发生巨大变化。

诗中虽未交待他如何由商人而士,但我们分析一下当时的社会背景,就不难得出结论。

春秋中后期,周初的“工商食官制度”(当时的手工业者和商贾都是官府管的奴仆,他们必须按照官府的规定从事生产和贸易。)渐次解体,商人获得一定程度的自由,图利甚多。社会政治地位随着经济力量的增长逐渐上升。像卫国的子贡(儒商鼻祖,端木遗风),越国的范蠡,皆富可敌国。子贡在鲁国、卫国都做过大官,在政治上取得很高的地位。

氓得到妻子不薄的嫁资(以而车来,以我贿迁),由此我们可以推断他为以后发展成富商打下了基础,有了钱,买个官职来提高社会地位是轻而易举之事,各种形式的卖官鬻爵从古至今都是屡见不鲜。所以社会地位的变化是造成这场恋爱悲剧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年老色衰说。

用桑叶比兴,“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很容易让人想到女子的年轻漂亮,“桑之落矣,其黄而陨”很容易让人想起女人的年老色衰。王国维有两句诗: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也许美貌不在,爱情就衰弛。这是让人伤感的。书中第三小节和第四小节都提到了一种植物——桑树,写桑树的叶子由新鲜润泽到枯黄陨落的变化,这样写有什么用意呢?我们联系一下上节课讲过的诗经六艺中的表现手法——赋比兴,什么是赋,赋是铺陈其事,什么是比——以彼物比此物,简单说就是比喻;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简单理解为联想。比和兴在诗歌中常常同时使用,例如,贺敬之的《回延安》中有这么几句:“树梢树枝树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以“树”起兴,比喻诗人和延安以及延安的父老乡亲的血肉关系。 “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以“羊羔吃奶”起兴,喻延安对诗人的养育之恩。 

“是一个明显的比兴,那么它喻的是什么呢? ——喻女子年轻貌美。也暗示女子的劳动女性身份,及女子的勤劳。 

三,财富说。经济落后的社会,男子骗情其实为骗财,看,拿的是布,换的是丝,而且空车子来,连人和嫁妆一起搜刮了。婚后估计挥霍得差不多了,就不客气了。恩格斯说:“家庭、婚姻反映出经济关系”,此言不虚。

四,社会风俗说。子无良媒“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她在无良媒的情况下自择终身,在当时已经埋下悲剧,古代婚礼  

《五礼通考》曾说,自后齐以来,不管天子庶民,婚礼“一曰纳采,二曰向名,三曰纳吉,四曰纳征,五曰请期,六曰亲迎。” 

这就是古代婚礼所分的六个阶段,俗称“六礼”。分述如次: 

①纳采:这是议婚的第一阶段,男方请媒提亲后,女方同意议婚,男方备礼去女家求婚,礼物是雁,雁一律

要活的。为何用雁?雁为候鸟,取象征顺乎阴阳之意,后来又发展了新意,说雁失配偶,终生不再成双,取其忠贞。 

②问名:是求婚后,托媒人请问女方出生年月日和姓名,准备合婚的仪式。 

③纳吉:是把问名后占卜合婚的好消息再通知女方的仪礼。又叫“订盟”。这是订婚阶段的主要仪礼。古俗,

照例要用雁,作为婚事已定的信物。后发展到用戒指、首饰、彩绸、礼饼、礼香烛、甚至羊猪等,故又称送定或定聘。 

④纳征:是订盟后,男家将聘礼送往女家,是成婚阶段的仪礼。这项成婚礼又俗称完聘或大聘、过大礼等。

后来,这项仪式还采取了回礼的做法,将聘礼中食品的一部或全部退还;或受聘后,将女家赠男方的衣帽鞋袜作为回礼。聘礼的多少及物品名称多取吉祥如意的含意,数目取双忌单。 

⑤请期:送完聘礼后,选择结婚日期, 备礼到女家,征得同意时的仪式。古俗照例用雁,礼品一般从简,请

期礼往往和过聘礼结合起来,随过大礼同时决定婚期。

⑥亲迎:就是新婿亲往女家迎聚的仪式。这项仪礼往往被看做婚礼的主要程序,而前五项则当成议婚、订婚

等过渡性礼仪。这些形式中有一部分出于社交关系的需要,如女家的“添妆”,到男家时的“开揖”、“闹洞房”等,都是确立社会关系的仪礼。纯属亲迎部分的仪式,一般用花轿,分双顶或单顶,扶亲妇上轿的“送亲嫂”,陪新郎至女家接人的“迎亲客”,都各有要求,起轿、回车马、迎轿、下轿、祭拜天地、行合欢礼、入洞房……每一过程又都有几种到十几种形式,大多表示祝吉驱邪。亲迎的季节,一般选在春天,州以农立,适逢农闲,丰收为是,正好婚配。 

婚嫁“六礼”过后,进入过渡期,新妇回娘家的“归宁”,一直到新妇进入育产期,第二代再行诞生礼。从此,婚礼只作为一种家庆纪念日,按周年庆贺(满一个“花甲”举行隆重庆贺仪式,叫办重婚酒),年年值庆,直至终年。在国外,结婚二十五年做银婚礼。结婚五十年做金婚礼。这些都是婚礼的追忆仪式了 。

3. 这一系列的行为深深伤害了抒情女主人公,或者说,面对如此不堪的婚姻,女主人公做出了怎样的选择?怨将归于何处?请同学们大声朗读。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决绝离开。(“亦已焉哉”那就算了吧) 

三 孔子说:“诗可以兴(感发意志),可以观(观察得失),可以群(沟通交流),可以怨(怨刺时政),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那么我们接下来要解决的第二个问题就是,你认为故事中的抒情女主人公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从文中找出相应的依据来。

痴情(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美丽 

勤劳 

善良 

坚强独立(决绝离开) 

有一首“郑风”——《遵大路》,同样写女子被抛弃,看看她是怎么做的。 

所谓“遵大路”,就是“沿着大路走”。 

“遵大路兮,掺执子之袪兮!”——沿着大路走啊,拉着你的衣袖。 

“无我恶兮”——不要嫌我不好。 

“不寁(zǎn)故也”——难道你不念我们的旧情吗? 

“遵大路兮,掺执子之手兮!”——沿着大路走啊,拉着你的手。 

“无我魗(chǒu)兮”——不要嫌我丑。 

“不寁好也”——难道你不念我的好吗?

王昌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欧阳修《蝶恋花》: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 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经过比较,《氓》中的女主人公的选择表现出她有什么的一面?这就是我们刚才同学说的 

刚强、坚强、独立的一面。相较之下,我们对《氓》中的女子更在心里感叹和钦慕。她不是一个感情的乞讨者,有一种“宁为玉碎”的自尊,绝不苟且,这决绝的选择让人觉得可贵,可敬。延展到现实生活中,正确的婚恋感情观应该是怎么样的——平等独立,爱情需要以人格平等、个性独立、互相尊重倾慕、彼此情投意合为基础,独立、平等、互相依厚又相互扶持、理解对方的存在意义又珍视自身生存价值的爱情观才是正确的感情观。 

   《氓》中的女主人公,命运多舛,但是最后敢于勇敢地选择自己的命运,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典型的女性形象,和她类似的女性形象,我们都知道哪些呢?在后世,再往后推大约一千年,有《孔雀东南飞》中的女子刘兰芝,再往后到了现代,有鲁迅先生笔下追求自由和幸福,追求婚姻自主的青年女性子君,还有巴金笔下《寒夜》中的曾树生。这些勇敢追求自身幸福的女子让我们理解感情的真谛,学会生活的智慧,她们的美存在于字里行间,永不消散!

                                 舒婷《致橡树》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常年送来清凉的慰籍; 

  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做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像刀,像剑, 

  也像戟, 

  我有我的红硕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脚下的土地。 

  《致橡树》热情而坦城地歌唱了诗人的人格理想,比肩而立,各自以独立的姿态深情相对的橡树和木棉,可以说是我国爱情诗中一组品格崭新的象征形象。这组形象的树立,不仅否定了老旧的“青藤缠树”、“夫贵妻荣”式的以人身依附为根基的两性关系,同时,也超越了牺牲自我、只注重于相互给予的互爱原则,它完美地体现了富于人文精神的现代性爱品格:真诚、高尚的互爱应以不舍弃各自独立的位置与人格为前提。 

在婚姻中女性是作为“人”的形象和男性站在一起,那就是要有人格的独立,有女性的尊严;它需女性自我内心空间的独立,“我有我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有自己的工作(事业)的独立,经济的独立,又有相当的学识修养,有理想有追求亦有毅力并兼备传统女性的温柔、体贴、勤劳、坚韧。 

    我的看法:婚姻更多的是一种对对方的责任。靠美貌来维持夫妻关系,显然是幼稚的,以为感情不会变化,或者以为感情可以代替一切,同样也是天真的。世界上没有不变的感情,只有在变化中不断更新和不断充实的感情。世上没有架在空中的爱情,只有实实在在、平平淡淡中生长起来的爱情。生活仅有勤劳和必备的物资,是不够的,还需要有情趣。时间在流动,那生活也是流动的,生活需要创新。时刻在平淡的生活中去寻找乐趣,摄取生活中每一个精彩的瞬间,在许多雷同的日子里发现生活的新意,那样我们才不会对生活厌倦,才不会对身边的人厌倦,婚姻不再是爱情的坟墓。正如太阳,每天清晨它都从东边升起,但每个日出都呈现出不同的景象

四、小结:  

“有多少爱可以重来,有多少人值得等待,当爱情已经桑田沧海,是否还有勇气去爱!”《氓》叙述了一个古老的、至今还在无数次重演的生活事件,通过女子自述中欢喜——悲伤——哀怨的感情变化,塑造了一个温柔、痴情、善良然而却深受不忠爱情的伤痛,之后变得清醒、坚强的女性形象。今天我们读着两千多年前的诗章,却决不因为时代的遥远、题材的常见而厌倦。这正是因为它并没有刻意去雕琢,只是循着女主人公感情的变化发展,自然而然生成诗歌跌宕回旋的布局。其实,文学的真谛正在于此——描述最本真的生活,表达最朴素的感情。由此我们也可以获得启迪,在我们写作中,也应该抛去那些浮华的外表,用我们手中的笔,去展现真实的生活,表达内心最真挚的感情。

孔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也就是说诗经三百篇的作者都是出自真情之自然流露,所以时隔千年,我们读到这些诗歌,仍然觉得感同身受,《关雎》《蒹葭》的纯情之美让我们感动,《氓》的悲怨更让我们为之动容,当我们就要轻轻合上《氓》的诗章时,我们的内心无法平静。2500年的悲恻动人的歌声还在启迪我们要诊视自己的情感,做一个懂爱善爱的人希望相信我们的同学通过对《诗经》的学习,在以后的写作、生活中都能以情动人,以情化人。 

五、鉴赏要点

    1、回忆和对比

《氓》是女主人公在回忆中叙事、抒情的。在回忆中运用对比的手法。女主人公自身婚前婚后形成对比。婚前,“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我”纯真、热情。婚后,“夙兴夜寐,靡有朝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辛苦而又蒙受耻辱。更突出的思想上起了深刻的变化:“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女之耽兮,不可说也”。前后恋爱、生活的对比,思想感情的对比,表现了女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和性格变化。氓,婚前婚后也形成了对比。婚前,“氓之蚩蚩”,婚后,“女也不爽,士贰其行”,“言既遂矣,至于暴矣”,他“二三其德”,甚至凶暴起来。在恋爱、生活的对比中,女主人公还认识到了有恋爱婚姻生活中男女是不平等的,从痛苦的经历中等到了教训:“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尤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她悔恨多于哀伤,决绝而不留恋:“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表现出她清醒、刚烈的性格特点。

    2、《诗经》开创比、兴手法

《氓》中第三四章用了兴的手法。

第三章,前四句“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又桑叶鲜嫩,不要贪吃桑葚。这与后面六句劝说“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形成对照,诗意是相连的。

第四章,前四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叶由嫩绿变为枯黄,这与士“信誓旦旦”变为“士贰其行”相对照,含有隐喻。

第三四章起兴的诗句,用自然现象来对照女主人公恋爱生活的变化,由起兴的诗句引出表达感情生活的诗句,激发读者联想,增强意蕴,产生形象鲜明、诗意盎然的艺术效果。有人认为,用桑叶嫩绿而枯黄来比喻恋爱生活由幸福而至痛苦,这种兴兼有比的特点,更富有艺术魅力。

课后作业:你认为抒情女主人公的婚恋悲剧是由哪些原因造成的? 

(情节)    恋爱                婚变                决绝

(章句)    第一、二章          第三、五章          第六章

(诗句)    秋以为期            无与士耽            亦已焉战

            载笑载言            士贰其行

                                至于暴矣

(基调)    热情、幸福          怨恨、沉痛            清醒、刚烈

    诵读全诗,要安排好抑扬顿挫的语气语调,反映情节发展的节奏,表现女主人公感情的基调。

六、讨论题:  

女主人公婚变后还有没有可能获得幸福  

七、作业: 

1、课后背诵并默写全诗。 

2、将本诗改写成诗歌或小小说。 

3、推荐阅读《诗经》《人生若只如初见——古典诗词的美丽与哀愁》,注意比较《诗经》以后的诗歌对其有何继承和发展。

野百合也有春天

我爱你想你念你怨你, 

深情永不变; 

难道你不曾 

回头想想昨日的誓言。 

就算你留恋 

开放在水中 娇艳的水仙, 

别忘了山谷里寂寞的角落里 

野百合也有春天 

彷佛如同一场梦 

我们如此短暂的相逢 

你像一阵春风轻轻柔柔 

吹入我心中。 

而今何处是你往日的笑容, 

记忆中那样熟悉的笑容 。 

你可知道我 

爱你想你念你怨你 

深情永不变。 

难道你不曾回头想想 

昨日的誓言。 

就算你留恋 

开放在水中娇艳的水仙。 

别忘了山谷里寂寞的角落里, 

野百合也有春天。 

从来未曾拥有的 

总难陷入哀伤和欢愉; 

从来未曾属于真情的是空幻的物语。 

而今当你说你将会离去, 

忽然间我开始失去我自己。 

你可知道我 

爱你想你念你怨你 

深情永不变。 

难道你不曾回头想想 

昨日的誓言。 

就算你留恋开放在水中 

娇艳的水仙; 

别忘了寂寞的 

山谷的角落里 

野百合也有春天 。 

别忘了山谷里寂寞的角落里, 

野百合也有春天。

提供余冠英先生的以诗译诗的改写模板——《关雎》。(余冠英是诗经研究专家,他的版本是诗经最权威的版本。著作是《诗经选译》。) 

水鸟儿关关和唱, 在河心小小洲上。 好姑娘苗苗条条, 哥儿想和她成双。 

水荇菜长短不齐, 采荇菜左右东西。 好姑娘苗苗条条, 追求她直到梦里。 

追求她成了空想, 睁眼想闭眼也想。 夜长长相思不断, 尽翻身直到天光。  

长和短水边荇菜, 采荇人左采右采。 好姑娘苗苗条条, 弹琴瑟迎她过来。 

水荇菜长长短短, 采菜人左拣右拣。 好姑娘苗苗条条, 娶她来钟鼓喧喧。 

教师明确: 

那个人满脸笑嘻嘻,抱着布匹来换丝。哪里真是来换丝,是来找我谈婚事。我曾送你渡淇水,直到顿丘才转回。并非我约期又改悔,你无良媒来提亲。请你不要生我气,重订秋天作婚期。  

我曾登那缺墙上,遥望复关盼情郎。望穿秋水不见人,心中焦急泪汪汪。既见郎从复关来,有笑有说心欢畅。你快回去占个卦,卦无凶兆望神帮。拉着你的车子来,快用车子搬嫁妆。  

桑叶未落密又繁,又嫩又润真好看。唉呀班鸠小鸟儿,见了桑堪别嘴馋。唉呀年青姑娘们,见了男人别痴缠。男人要把女人缠,说甩就甩他不管。女人若是恋男人,撒手摆脱难上难。  

桑树萎谢叶落净,枯黄憔悴任飘零。自从我到你家来,多年吃苦受寒贫。淇水滔滔送我回,溅湿车帘冷冰冰。我做妻子没过错,是你男人太无情。真真假假没定准,前后不一坏德行。  

结婚多年守妇道,我把家事一肩挑。起早睡晚勤操作,累死累活非一朝。家业有成已安定,面目渐改施残暴。兄弟不知我处境,见我回家哈哈笑。净思默想苦难言,只有独自暗伤悼。  

“与你偕老”当年话,老了怨苦更增加。淇水虽宽总有岸,沼泽虽阔亦有边。两小无猜多快乐,又说又笑,哪儿有愁烦?不愿想那旧日誓言。从前的誓言都不回忆了(你已是恩断义绝)。那就算了吧!

 

陈晓虹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