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八佾篇注解(礼乐制度)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杂文参考 → 作文素材 手机版 | ||||
3·1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观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尝一脔肉而知而知一镬之味,一鼎之调,先生何等人物,何等眼光,敏锐的看到问题的实质,土崩瓦解、礼崩乐坏的年月,谁都敢挑战原则,八佾以突破了底线,量变马上发生质变,乱则生矣。 3·2 三家者以《雍》彻。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 三大氏族在祭礼完毕撤席时采用雍诗来赞唱。孔子说:“‘四方诸候,都来助祭;天子仪容,美好静穆’。这如何能用在这三个氏族的庙堂上?”没有内心的庄敬,一切表面的形式只能是自欺又欺人道具(李泽厚) 3·3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孔子说:“一个人没有仁德,他怎么能实行礼呢?一个人没有 仁德,他怎么能运用乐呢?” 孔子就把礼、乐与仁紧紧联系起来,认为没有仁德的人,根本谈不上什 么礼、乐的问题.没有道德的人难教化。 3.4 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孔子说:“这个问题很大啊!礼,与其奢侈,不如节俭;丧事,与其事事做得很完备,不如心里很悲哀。”礼节仪式只是表达礼的一种形式,但根本不在形式而在内心。不能只停留在表面仪式上,更重要的是要从内心和感情上体悟礼的根本,符合礼的要求。孔子讲的是做人的精神实质. 3.5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没有文化的民族便是没有灵魂的民族。没有文化的民族就像没有根基的流沙一样,没有立世的思想基础,是很难生存和发展的。没有文化的根基,最后的结局只能是被同化. 3.6 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 迷失本性者,全赖自救,别人想救也救不了.这是孔子的无奈啊,也是世界的无奈. 3.7 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孔子,强调谦逊礼让而鄙视无礼的、不公正的竞争,有争也必求公正,争也要争的大度,争的坦荡,争的堂堂正正.孔子把争也分出了君子和小人. 3·8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做人本质最重要 ,如果一个人没有正确的做人处世原则,无论这个人多有学问多有本领,也一定是要变色的,如同绘画一样,质地不洁白,不会画出丰富多采的图案。一个人只有用善良打底子,用人性铺垫自己,才能保持今后的堂堂正正,流光溢彩。否则只能是缺失了阳光的阴暗和灰冷。 3·9 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徵(2)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徵之矣。” 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胡适夫子,高哉。 3·10 子曰:“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 禘,是古代非常重大的祭祀之礼,灌,是其中的一个仪式,用酒洒地以求神。这个仪式很严肃,之后君臣态度就变了,很懈怠,成了走过场。形式主义:流弊于形,切痛于心。表演成了一切,都成了做戏的虚无党,所有的崇高都游戏成可笑和荒唐,庄严被亵渎,认真被侮辱。 3·11 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 老子说: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意思是说,照这样的方法治理国家,政府不会挖空心思地劳民伤财,百姓也不会处心积虑地犯上作乱,政府和百姓的利益都最大限度地实现双嬴在老子看来,如果领导者能够以“道”(规律)来治理天下,也就是用一套良性的制度来治理天下,在这套制度的保障之下,坏人都会变成好人,懒人也会改造成勤奋的人。这并不表示坏人彻底变成了好人,而是制度让他干不了坏事了,或者说干坏事需要付出的成本太高,权衡利弊得失后自然会选择如何适应制度来保障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人内心的鬼魅之术,其实潜藏于每个人的内心深处,只不过有些人能够克制,有些人克制不了罢了。在良性的制度保障下,不再给这些鬼魅之术的人留下害人能够增加自己利益的机会,他们自然就不会去害人了。 能够产生这些效果的根源在于,制定制度的领导者本来就没想着害人,而是希望领导大家实现一个愿景,体现自己的价值。但由于在制度制定的策略上出现了漏洞和问题,才导致了有些人采取钻制度空子的方式去获取利益,同时损害了很多人的利益。 事缓则圆。当制度出台前能够审慎地调研,尽量地多考虑周全,执行的时候不急不缓,漏洞和问题自然会减少。 当领导者的治国方略实行后,既能够对百姓有利,又能够保障没有人能够以损害他人利益来获取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他的初衷和目标能够实现执行中的统一,人民自然会回复到淳朴的德行状态。 . 3·12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参加祭祀的人,应当在内心有虔诚的情感,感同身受.用心去参与.懈怠只能是毁了自己. 3·13 王孙贾(1)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自作自受,何祷于天,还是应该讲报应,人生账是无形的,只有自己心里最清楚。违背良心道义,触犯法律的账,是永远都要亏本的,冥冥之中自有天定. 3·14 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孔子认为,历史是不能割断的,后一个王朝对前一个王朝必然有承继,有沿袭。一个斩断的自己血脉根源的现代人是走不远的,也没有接纳吸收外来文化的底气和平台.一个时代必须依托着前代的资源,借鉴教训平稳的实现过度.泰山不辞块土,方能成其大,江河不择涓流,故能成其广,文化要兴盛强大就必须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周朝既是经济政治成功的朝代,更是文化成功的朝代,周朝的礼制为后世封建社会奠定了政治文化基础。思想上更是三教九流,百家争鸣,极大丰富了民族文化内涵。原因就在于周朝的文化观是开放的,包容的,借鉴了夏商两代。闭关自守的狭隘性,固步自封的保守性,骄傲自大的虚妄性是一个民族的悲哀.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这样说“作为农民的儿女,永远不要忘记自己的出身,正是这种出身会使你终生受用不尽。但我们又要从这种出身的局限中摆脱出来,从意识上彻底背叛农民的狭隘性,从更高的意义上去追求属于我们的生活” 3·15 子入太庙(1),每事问。或曰:“孰谓鄹(2)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3·16 子曰:“射不主皮(1),为力不同科(2),古之道也。” 只要肯学习有关礼的规定,不管学到什么程度,都是值得肯定的。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也,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3·17 子贡欲去告朔(1)之饩羊(2)。子曰:“赐也!尔爱(3)其羊,我爱其礼。” 树有巢,方知鸟来过。去其巢,何知鸟来过?留得一羊,方知一礼。 3·1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观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尝一脔肉而知而知一镬之味,一鼎之调,先生何等人物,何等眼光,敏锐的看到问题的实质,土崩瓦解、礼崩乐坏的年月,谁都敢挑战原则,八佾以突破了底线,量变马上发生质变,乱则生矣。 3·2 三家者以《雍》彻。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 三大氏族在祭礼完毕撤席时采用雍诗来赞唱。孔子说:“‘四方诸候,都来助祭;天子仪容,美好静穆’。这如何能用在这三个氏族的庙堂上?”没有内心的庄敬,一切表面的形式只能是自欺又欺人道具(李泽厚) 3·3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孔子说:“一个人没有仁德,他怎么能实行礼呢?一个人没有 仁德,他怎么能运用乐呢?” 孔子就把礼、乐与仁紧紧联系起来,认为没有仁德的人,根本谈不上什 么礼、乐的问题.没有道德的人难教化。 3.4 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孔子说:“这个问题很大啊!礼,与其奢侈,不如节俭;丧事,与其事事做得很完备,不如心里很悲哀。”礼节仪式只是表达礼的一种形式,但根本不在形式而在内心。不能只停留在表面仪式上,更重要的是要从内心和感情上体悟礼的根本,符合礼的要求。孔子讲的是做人的精神实质. 3.5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没有文化的民族便是没有灵魂的民族。没有文化的民族就像没有根基的流沙一样,没有立世的思想基础,是很难生存和发展的。没有文化的根基,最后的结局只能是被同化. 3.6 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 迷失本性者,全赖自救,别人想救也救不了.这是孔子的无奈啊,也是世界的无奈. 3.7 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孔子,强调谦逊礼让而鄙视无礼的、不公正的竞争,有争也必求公正,争也要争的大度,争的坦荡,争的堂堂正正.孔子把争也分出了君子和小人. 3·8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做人本质最重要 ,如果一个人没有正确的做人处世原则,无论这个人多有学问多有本领,也一定是要变色的,如同绘画一样,质地不洁白,不会画出丰富多采的图案。一个人只有用善良打底子,用人性铺垫自己,才能保持今后的堂堂正正,流光溢彩。否则只能是缺失了阳光的阴暗和灰冷。 3·9 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徵(2)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徵之矣。” 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胡适夫子,高哉。 3·10 子曰:“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 禘,是古代非常重大的祭祀之礼,灌,是其中的一个仪式,用酒洒地以求神。这个仪式很严肃,之后君臣态度就变了,很懈怠,成了走过场。形式主义:流弊于形,切痛于心。表演成了一切,都成了做戏的虚无党,所有的崇高都游戏成可笑和荒唐,庄严被亵渎,认真被侮辱。 3·11 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 老子说: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意思是说,照这样的方法治理国家,政府不会挖空心思地劳民伤财,百姓也不会处心积虑地犯上作乱,政府和百姓的利益都最大限度地实现双嬴在老子看来,如果领导者能够以“道”(规律)来治理天下,也就是用一套良性的制度来治理天下,在这套制度的保障之下,坏人都会变成好人,懒人也会改造成勤奋的人。这并不表示坏人彻底变成了好人,而是制度让他干不了坏事了,或者说干坏事需要付出的成本太高,权衡利弊得失后自然会选择如何适应制度来保障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人内心的鬼魅之术,其实潜藏于每个人的内心深处,只不过有些人能够克制,有些人克制不了罢了。在良性的制度保障下,不再给这些鬼魅之术的人留下害人能够增加自己利益的机会,他们自然就不会去害人了。 能够产生这些效果的根源在于,制定制度的领导者本来就没想着害人,而是希望领导大家实现一个愿景,体现自己的价值。但由于在制度制定的策略上出现了漏洞和问题,才导致了有些人采取钻制度空子的方式去获取利益,同时损害了很多人的利益。 事缓则圆。当制度出台前能够审慎地调研,尽量地多考虑周全,执行的时候不急不缓,漏洞和问题自然会减少。 当领导者的治国方略实行后,既能够对百姓有利,又能够保障没有人能够以损害他人利益来获取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他的初衷和目标能够实现执行中的统一,人民自然会回复到淳朴的德行状态。 . 3·12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参加祭祀的人,应当在内心有虔诚的情感,感同身受.用心去参与.懈怠只能是毁了自己. 3·13 王孙贾(1)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自作自受,何祷于天,还是应该讲报应,人生账是无形的,只有自己心里最清楚。违背良心道义,触犯法律的账,是永远都要亏本的,冥冥之中自有天定. 3·14 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孔子认为,历史是不能割断的,后一个王朝对前一个王朝必然有承继,有沿袭。一个斩断的自己血脉根源的现代人是走不远的,也没有接纳吸收外来文化的底气和平台.一个时代必须依托着前代的资源,借鉴教训平稳的实现过度.泰山不辞块土,方能成其大,江河不择涓流,故能成其广,文化要兴盛强大就必须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周朝既是经济政治成功的朝代,更是文化成功的朝代,周朝的礼制为后世封建社会奠定了政治文化基础。思想上更是三教九流,百家争鸣,极大丰富了民族文化内涵。原因就在于周朝的文化观是开放的,包容的,借鉴了夏商两代。闭关自守的狭隘性,固步自封的保守性,骄傲自大的虚妄性是一个民族的悲哀.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这样说“作为农民的儿女,永远不要忘记自己的出身,正是这种出身会使你终生受用不尽。但我们又要从这种出身的局限中摆脱出来,从意识上彻底背叛农民的狭隘性,从更高的意义上去追求属于我们的生活” 3·15 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3·16 子曰:“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只要肯学习有关礼的规定,不管学到什么程度,都是值得肯定的。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也,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3·17 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3)其羊,我爱其礼。” 树有巢,方知鸟来过。去其巢,何知鸟来过?留得一羊,方知一礼。孔子是明智,是深邃的.他从形式出发,抓住本质,一针见血啊。 3·18 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孔子一生要求自己严格按照周礼的规定事奉君主,这是他的政治伦理信念。但却受到别人的讥讽,认为他是在向君主谄媚。这表明,当时的君臣关系已经遭到破坏,已经没有多少人再重视君臣之礼了。正常的反而被嘲笑,说明这个时代真的变态了,不正常了,什么时候能回归到人的本性啊,人从野兽到人需要几千年,而人从人到野兽却只要一个瞬间。 3·19 (1)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在上者做事依章法,在下者做事无偏邪,社会关系自然和谐。循规为圆,依据成方,进而方圆自如。 3·20 子曰:“《关睢》,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把握住分寸感,把事情拿捏到恰倒好处不简单,也是门大学问。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洞明”非一般的明白,乃具有从表层深入底里后具有了穿透性、彻底性的这种悟解。“练达”也非一般的了解,乃是经过反复多次的观察体验所得对各色人物思想感情性格脾气的复杂丰富的通达把握。“达”,兼指具有充分表达出各种人情的艺术功力。老妖精啊。 孔子对《关睢》一诗的这个评价,体现了他的“思无邪”的艺术观,认为无论哀与乐都不可过分,有其可贵的价值。只有思想的纯正才能带来一种打动人心的美。 3·21 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古时立国都要建立祭土神的庙,选用宜于当地生长的树木做土地神的牌位。宰我回答鲁哀公说,周朝用栗木做社主是为了“使民战栗”,这句说的是时机, 圣人曰:‘大丈夫所守者道,所待时也。时之来也,为云龙,为风鹏,勃然突然,陈力以出。时之不来也,为雾豹,为冥鸿,寂兮廖兮,奉身而退,进退出处,何往而不自缚哉。’ 3·22 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爱憎要分明,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一个希特勒时代的牧师曾说过:"他们迫害共产党时,我没有说话,心想那与我无关;他们迫害同性恋时,我还是没有说话,他们迫害犹太人时,我仍然没有说话.等他们迫害我的时候,已经没有人帮我说话了!" 【原文】 3·23 子语鲁大师乐,曰:“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皦如也,绎如也,以成。” 孔子对鲁国乐官谈论演奏音乐的道理说:“奏乐的道理是可以知道的:开始演奏,各种乐器合奏,声音繁美;继续展开下去,悠扬悦耳,音节分明,连续不断,最后完成。” 曲径通幽,循序渐进层层深入,说的就是把,开头把音起高了,以后就不好办了。做人要低调. 【原文】 3·24 仪封人(1)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2)。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3)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4)。”在这个人心大坏的时代,,孔子依然是我们的木铎. 3·25 子谓韶(1):“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美也。” 音乐决定着 一个人的审美情趣,也决定着一个社会的审美品位.你欣赏什么样的音乐你就是什么样的人. 3·26 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孔子说:“居于执政地位的人,不能宽厚待人,行礼的时候不严肃,参加丧礼时也不悲哀,这种情况我怎么能看得下去呢?” 能不能宽厚待人被孔子做为衡量一个社会的兴衰标准,抓住了蛇的七村,能宽以待人说明这是一个人性化的社会,有希望啊 相关链接:作文素材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