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讲坛:孟子的智慧之教育这件事(文字稿)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杂文参考作文素材 手机版


现代社会的教育,主要是教给孩子们文化知识,而孟子所说的教育,是教给孩子们为人处世的道理。那么按照孟子对教育的解释,做父母的在家里就可以教育自己的孩子了,为什么还要请老师来教育孩子呢?

在现代社会中,当老师是要有相应学历的,小学老师要中专毕业,中学老师要大学毕业,要当大学老师,那就一定得是个硕士甚至博士才行。那么在孟子所说的教育这件事里,当一名老师,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呢?

儒家强调有教无类,也就是说无论什么人,都可以接受教育,既然如此,孟子为什么还要强调,做一个好学生,必须具备四个条件呢?这四个条件都是什么?我们一般人又是否可以做得到呢?

学习确实要有高标准,要向榜样学习,但是伯夷和柳下惠都是圣人,而我们大多数人都是凡人。看来这个取法乎上的要求,道理是对的,但做起来似乎有些难度。那么后三个条件,是不是也如此难以达到呢?

孟子认为,当一个好老师需要四个条件,当一个好学生也需要四个条件。但即使这些条件都具备了,教育这件事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教育方法的问题。那么孟子所强调的教育方法有哪些呢?

孔孟之道在教育问题上都强调:有教无类,就是无论什么样的人,都是可教的。但为什么孟子会说不屑于教一个人,而要以不教为教呢?那么在孔子和孟子看来,什么样的人是不可教?而人伦教育的主要内容又是哪些呢? 请继续关注台湾大学著名学者傅佩荣教授,为我们讲孟子的智慧:教育这件事!

孟子的智慧02_教育这件事

学习孟子,可以明白人类之所以伟大,人性之所以可贵,从而使我们加倍珍惜时光,进行成就自我的修炼之旅。在这一过程中,自信的快乐将泉涌而出。孟子亲身作了示范,我们不妨亦步亦趋。

第二讲教育这件事

孟子说,如果人类的生活就是吃饱了、穿暖了,生活安逸而没有得到教育,就跟禽兽差不多。听了之后我们会吓一跳,吃饱穿暖、生活安逸不是经济发展之后的成果吗?不是人类长久以来的追求吗?为什么孟子会把教育看得如此重要,以至于说成是人跟禽兽的差别所在?孟子所说的教育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要教什么内容呢?

作为万物之灵,人类有许多特别的地方,其中最明显的一点,就是具有非常强的学习能力。与自然万物相比,人有自由,可以思考,可以选择,这样就有"应然"的问题,也就是应该怎么做才是对的。因此,每一个社会,不论古今中外,都很重视教育,当然这个教育包括官方的、民间的,家庭的、社会的,等等各方面的教育。我们发现,孟子特别强调的是人伦教育,就是人与人之间应该如何相处,哪些是应该做的事。孟子提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滕文公上》),也就是父子之间有亲情,君臣之间有道义,夫妇之间有内外之别,长幼之间有尊卑次序,朋友之间有诚信。这叫做五伦。五伦使得人际关系有一个适当的方式来表达,社会因此而稳定发展,这是教育的作用。

既然教育这么重要,那我们首先就要问两个问题:第一,谁有资格当老师?第二,怎样才算好学生?

一、谁有资格当老师

孟子发现人们有一些通病,比如他说:"人之患在好为人师。"(《离娄上》)——人们都喜欢充当别人的老师。一个人遇到了问题,旁边的人都给他提建议,似乎每个建议都有道理,每个人说的都对,但是这个人是不是应该接受呢?你们所说的道理,自己能做得到吗?不一定。这就是我们在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我们给别人出主意、提建议,似乎很有办法;可自己碰到问题时却总是一筹莫展。所以孟子提醒我们,如果自己没有准备好,就不要随便当别人的老师。他还说,现在有很多人的毛病就是放弃自己的田地,去替别人耕田。我们常常说,人的心就是福田,只有好好耕耘,将来才能结出丰硕的果实。自己的田不耕,替别人耕田算什么呢?对别人要求很严格,自己承担的责任却很轻;希望别人变成好人,却忘记了自身修养的重要,这样给别人提建议,别人会听吗?所以,不能光凭着愿望和热情说我喜欢当老师,喜欢给别人建议,给别人指导。当老师是需要条件的,哪些条件呢?

第一,要自我修炼。

第二,要开拓心胸。

第三,要知行配合。

第四,要有教无类。

下面我们分别说明一下。

第一,自我修炼。这当然是很重要的事情,孟子也特别强调这一点。他说,真正的好老师是用自己觉悟的道理让别人觉悟,但现在很多人是用自己没想通的道理让别人觉悟,这怎么可能呢?一定要自己先把学问研究好,才能去启发、指导别人,这是常识。

那么,怎样自我修炼呢?《孟子·离娄下》中说:"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这段话很有意思,也很值得我们今天参考。孟子是说,第一,要广博地学习,知识不够的话,就无法触类旁通,把学问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第二,要详细地阐述,也就是要把你学得的知识、领悟的道理,完整清楚地表达出来。最后的目的是什么呢?四个字,扼要说明,也就是用自己的话作扼要的概括。

举个例子,有人观察哈佛大学的教学方式,特别提到一点,他说下课以前,老师让学生们每人用1分钟的时间把50分钟上课的内容概括一下。学生说,1分钟怎么够呢?你讲了50分钟,给我10分钟吧。不行,只给1分钟,1分钟到了就不让你讲了。老师就根据学生说的了解他课堂学习的情况。不要小看了这最后的概括,不管是一句话还是一段话,都是非常有用的。只有这样才能够综合起来,将自己的心得进行总结,这个总结的过程其实就是将学得的知识进行巩固和消化的过程。

做到这一步以后,还有别的方法。孟子在好多地方以不同的方式表达过,有一段话阐述得比较完整,是这么说的:"君子依靠正确方法深入研究,就是希望可以自己领悟道理。自己领悟道理,就可以安稳地守住它;安稳地守住它,所受的启发就会深刻;所受的启发深刻,运用在哪一方面都可以回溯本源。所以君子希望可以自己领悟道理。"我这是用白话把孟子的意思说出来,不免啰啰嗦嗦,孟子的原文讲得既优美又简练。其中有一句话是"取之左右逢其原",今天称为左右逢源。孟子是语言高手,他把我们的汉语讲得既精彩又动听,今天习用的不少成语,就是从《孟子》里来的,除了左右逢源,还有明察秋毫、揠(yà)苗助长、杯水车薪等等。

总结一下孟子这段话,该如何读书呢?最主要的是要有自己的心得,有了心得你才会去执著地坚持它、实践它。如果没有弄懂,没有真正地觉悟、了解的话,为什么要去做呢?这种自我修炼,蕴?了各种挑战在里面,需要我们去下功夫,对学问真正有了自己的心得之后,再设法加以实践。

学生要努力,老师也要用功。我教书三十年了,刚开始教书的时候曾给自己写过一个座右铭,说当老师要比学生更用功,否则教几年书就没有什么材料再发挥了,这也是从《孟子》中学来的。

第二,要开拓心胸。在这一方面,孟子有一段话讲得特别生动,他说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尽心上》)。意思是说,孔子登上东山觉得鲁国变小了,为什么?登得高望得远,心胸、眼界都不同了。等到登上泰山呢?觉得天下都变小了。接下去的话更有意思:"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因此,看过大海的人就不会被别的水吸引了,在圣人门下学习过的人就不会被别的言论吸引了。孟子实际上在讲他自己呢:我在潜心学习孔子创立的学说,但是很可惜,生得太晚了,不能做孔子的学生,只能私底下把有关孔子的材料找来好好地研究,也就是私淑孔子。事实上,孟子的确说过:"予未得为孔子徒也,予私淑诸人也。"(《离娄下》)孟子觉得,这也算是在圣人门下学习过,所以其他各种理论、言论都不值一提,我在圣人门下学过了,我看过大海了,这些河流算什么!孟子以此来说明,老师和学生都一样,要开拓心胸和眼界。

第三,再进一步,要知行配合。知识跟行动配合,才有可能去验证我们所了解的是否正确。孟子说:"自己不走正道,妻子儿女也不会走正道;不依正道去使唤别人,就连妻子儿女也使唤不动。"古代家庭以男性为主,言行具有示范作用,就是所谓的"身教",也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以身作则。可见,孟子很强调知跟行要配合。知行配合,是后来儒家的一个基本原则。我们都知道,儒家也受到很多批判,后面的墨家、道家,对儒家都有批判。其中最严重的一点是说,你们儒家讲仁义讲得好,但是你们自己做到了吗?《庄子》里面就有批评儒家的话,说你们说得很好,但是做不到,变成了假仁假义,不仁不义。这其实是冤枉的,因为儒家思想最强调真诚,就是说,我做的任何事都是内心情感的流露。为什么要受教育呢,为什么要学习礼仪、法律等各种规范呢?这是因为我有真实的情感要表达,而这些规范给我提供一种表达的方式。如果只剩下表达方式而没有真诚的情感,那就是虚伪。儒家最反对虚伪,最后却反而被人质疑,这是很可惜的事。所以,儒家提到老师,一定要讲知行配合。

第四,要有教无类。有教无类,我们知道这是孔子的话,孟子并没有说过这四个字,但他实际上在实践这四个字。有一次孟子在滕国的上宫宾馆居住,并给学生上课。看门的人把一双没有织好的草鞋放在窗台上,结果不见了。有人就跑来问孟子:"是不是跟随你来的人把草鞋藏起来了?"这个人讲话很婉转,草鞋不见了,有可能是被人偷了,但他说是不是有人把它藏了起来。孟子怎么回答?孟子当然不太高兴了,他说:"你以为这些人是为偷草鞋而来的吗?"这个人就说:"大概不会这样。先生开设课程,对学生是离开的不追问,要来的不拒绝。只要他们诚心来学,就接纳,所以难免良莠不齐啊。"故事本身并不是要正面阐述有教无类的道理,但任何人想听课他都不会拒绝,看来孟子的确实践着有教无类的原则。这正是作为老师所应具备的条件。

二、怎样才算好学生

接着我们就要问了,怎样做才是好学生呢?在孟子眼中,做一个好学生,也需要四个条件:

第一,要取法乎上,不能要求老师降低标准。

第二,要专心学习。

第三,要持之以恒。

第四,要诚心请教。

我们先说最重要的第一点,取法乎上。既然是学生,要学当然学最好的。孟子说,古代的神射手后羿教人射箭,一定要求把弓拉满,弓没有拉满,蓄积的力量不够,怎么能射得准、射得远呢?他还说,高明的木匠教导人,一定要用规矩,就是圆规跟曲尺,该画圆就圆,该画方就方,要照规矩来。

孟子的学生听他谈人生的道理,觉得实在是太好了,却不容易做到。有个叫公孙丑的学生说:"先生所说的人生正道,既高尚又美好,简直像登天一样,似乎是不可能达到的,为什么不让它变得有可能达到,然后人们可以每天努力去追求呢?"公孙丑的意思是希望稍微降低标准,让学生可以跟得上。孟子回答说:"高明的木匠不会为了笨拙的工人而改变或废弃绳墨(木匠打直线用的工具),后羿不会为了笨拙的射手而改变拉弓的标准。君子教导别人,正如射手拉满弓,但是不发箭,做出跃跃欲试的样子。他站在正道的中间,有能力的人就会跟着他学。"作为老师,努力实践自己的教育理想,在这个过程中使生命的力量充分施展开来,这样才是人生的正路。孟子后来谈浩然之气的时候,任何人都会心生羡慕,即使不见得多么了解其中的道理,也会觉得他讲得真是有一种力量,活着真是痛快,做个光明磊落的正人君子,人生的愿望就可以实现了,而不必执著于那些富贵名利。

孟子这样谈到老师,学生该怎么办呢?学生不能让老师降低标准,学生要往上提升。这就叫取法乎上,这个"上"当然不限于身边的老师。

孟子强调两点:第一点,向古人学习,跟古人做朋友,也就是"尚友"古人。怎样跟古人交朋友?吟咏他们的诗,阅读他们的书,同时还要讨论他们在当时的所作所为。比如,大家喜欢读历史、传记方面的书,了解古人的生活、志向与作风,就等于跟古人做朋友一样。《孟子·滕文公上》中说"有为者亦若是"(有所作为的人也会像他那样),他做得到我也做得到,很多人正是以这种方式获得了成长。

第二点,向圣人学习。孟子着重提到他眼中的两位圣人。一是伯夷。伯夷和弟弟叔齐,本是孤竹国国君的儿子。父亲死后,二人谦让,都不接受国君之位,反而离开国家,逃到西边的周国。正好碰到周武王起兵造反,讨伐商纣,两兄弟认为做臣子的不可以造反,就劝阻武王。武王自然不会理睬他们。推·商朝之后,两兄弟说我们不吃你周朝的粮食,就逃到首阳山上饿死了。司马迁觉得这么好的人有如此遭遇,实在是天道不太公平,便把伯夷排在《史记》列传的第一位。在古代,常常把这两个人看成志节、节操的代表,他们坚持自己的原则和立场,不随便妥协。孟子说:"听说了伯夷作风的人,贪婪的变廉洁了,懦弱的立定志向了。"成语"廉顽立懦"即出自这里。

二是柳下惠。柳下惠生活的年代跟孔子比较接近。他非常随和,你好不好是你的事,我尽量做我该做的,我对别人都不拒绝,跟伯夷正好形成对照。孟子说:"听说了柳下惠作风的人,刻薄的变敦厚了,狭隘的变宽和了。"

孟子认为,听到圣人的事迹,每一个人都会振作起来。所以做学生,首先要取法乎上,好好跟着学,要跟古人做朋友,向圣人学习。这是第一步。

其次,要专心学习。孟子曾讲过一个故事:弈秋是全国的下棋高手,他教两个人下棋,第一个人专心致志,只听弈秋的讲解。第二个人虽然也在听讲,却一心以为有只天鹅要飞过来,想拿弓箭去射它。这样的话,第二个人怎么可能学得好呢?

当然,专心致志,也需要外部环境条件的配合。《孟子》里有一个故事,就说明了这个问题。有一个楚国人,想让自己的儿子学齐国话。孟子问戴不胜说,是找齐国人教他,还是找楚国人教他呢?戴回答说,当然找齐国人教嘛。孟子又说,请齐国人来教,但很多楚国人跑来干扰,这样的话,即使用鞭子打他也学不会啊。这里有一个成语,叫"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xīu)之"。傅,就是师傅来教他,是个动词;咻,就是喧嚷、打扰。孟子还说,如果把这个孩子带到齐国都城住上几年,就是天天鞭打他逼他讲楚国话,也不可能做到。

第三,要持之以恒。在这方面孟子就直接说了,听到鸡叫就起床,孜孜不倦地去做好事,是舜一类的人;听到鸡叫就起床,一直不停地求利,是盗跖(zhí)一类的人。孟子还讲过一个比喻:"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尽心上》)意思是说,做事情好比挖井,挖到六七丈深了,水还没出来,仍是一口废井。学习不是一样吗?已经学到这个程度,为什么不坚持到有结果出现呢?我们说顺利毕业,拿到毕业证书,好,也算一种修成正果吧。如果你差一个月,那还是没毕业,还是没有文凭。当然我讲的不是文凭,而是对于学问要有真正的领会,有真正的心得。

第四,诚心请教,这点又特别重要。孟子有一个学生叫公都子,他说,先生门下有一个人叫滕更——一看名字就知道,滕更是滕国的贵族,似乎是属于应该以礼相待的人,可是先生为什么不回答他的问题呢?孟子说,有五种情况问问题我不回答,这可以看到孟子的坚持了。第一,仗着地位高来发问;第二,仗着有才德来发问;第三,仗着年纪大来发问;第四,仗着有功劳来发问;最后一点,仗着老交情来发问,我也不回答。滕更占了其中的两项。

我们再简单说明一下。比如我有一个年轻的学生,电脑非常好,我不懂电脑,想向他请教。我年纪大,是老师,地位比他高,我跟他说你过来教我电脑,他可能不太情愿。他心里想,老师你教我哲学我就认了,现在你叫我教你电脑,好像态度不是很谦虚啊。唐代韩愈说过"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这是很有道理的话。一个人在这方面是老师,在别的方面却可能是学生,没有人会精通所有的领域。只有这样,每一个有一技之长的人才有可能在社会上立足。人家教你,在这一点上他就是老师。

所以我们要懂得,请教别人的时候一定要态度谦和,诚心诚意,说话客气一点,避开孟子说的那五种情况,这样人家教你的时候也才会心甘情愿。

三、教育的方法

现在可以进一步讨论,教育的方法是什么?我们都知道,在儒家里面,从孔子开始,就特别强调"因才施教"四个字。因才施教是很好的方法,但这只是个原则,怎样因才施教呢?孟子提到教育有五种方法,我们分别来介绍一下。

第一种,像及时雨一样的,润泽点化。针对学生某方面的问题,老师可以因时、因地、因事而随机指点,帮助他转化提升。在《论语》里面,孔子提到的是启发式教学。很多人以为启发式教学是老师的责任,这是忘记了孔子的话。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述而》)。什么叫"不愤不启"呢?不到你想懂而懂不了的时候,我不来开导你。什么叫"不悱不发"呢?不到你想说而说不出来的时候,我不来启发你。换句话说,想要老师启发,就要自己先下功夫。想懂而懂不了,想说而说不出,这时候启发最有效,这就是孟子所说的及时雨。所以老师需要学生配合。西方特别强调,有三种职业要配合才能够有效果。第一种是农夫,农夫种田,没有老天的配合,不刮风、不下雨,再怎么努力也不会有好的收获。(《常州--即将再次与你相逢》)第二种是医生,病人不遵嘱服药,就算你华佗再世也没有用。(《健康是福》)第三种就是老师,你再怎么努力而学生不愿意配合,怎么会有教学成果呢!

第二种,成全品德的,就是说,老师教学生要修养品德。这在儒家是没有问题的。孔子教学生分四科,第一科就是德行科。因为德行才是一个人的生命目标,是真正的光明大道。

第三种,培养才干的。教育的重要目的,是要培养才干,使其用之于社会,造福于百姓,这是历代读书人的共同理想。

第四种,解答疑问的。比如我们读书,有很多疑惑,老师可以针对学生的疑惑把问题说清楚。

以上三种方法,是分别针对品德、才干、见识来指导,是为了考量学生的不同需求。

第五种,"有私淑艾者",就是靠品德和学问使别人私下学习的。孔子这个老师,对孟子来说就是留下品德、学问让孟子自己去学的,而孟子把书写出来,留下他的品德、学问,后代的人也可以跟孟子学。我们不可能随时都碰到好老师,所以有时候就只能跟古人学,跟外国人学,从书本上来学,这当然也是一种教育。

孟子甚至还说过,我不屑于教一个人,哎,已经是教他了,就是以不教为教,这也是跟孔子学的。

《论语》里面有一个故事。孔子有个学生叫孺悲,他做错了事,想去见孔子,跟他说明解释,但是孔子托病不见。传话的人刚走出孔子的房间,孔子就把瑟拿下来,弹瑟唱歌,故意让孺悲听到,我好好的,根本没事,我就是不见你。所以孟子说,为什么这么做呢,不教也是教啊。有些人往往做错事之后跑来找老师,出来之后就跟别人说,老师已经了解了,他已经原谅了,你们就不要再责怪我了。事实上老师只是听他说说话,也不便说什么,而孔子不给这种人这样的机会。

四、孟子到底要教什么

孟子教什么内容呢?孟子说过一句话:"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告子上》)学代表学习,问代表请教,学习请教的原则没有别的,就是把丧失的心找回来。这说明儒家思想对这个心特别重视。

什么是心呢?心代表一个人的自觉能力,不管做任何事一定要记得我在做,我是主体,我对于行为的结果要承担责任。如果没有这样的自觉,心就很容易在外面游荡,这样生命就没有主体性,就不能逐渐成长为健全的成熟的人格,是非常可惜的。

我们应该特别注意到儒家对人的主体的肯定。很多人都认为儒家强调家庭、家族这些关系,这当然不错,但最基本的还是每个人都是价值的主体,这一生要自己负责,不能依靠别人提高自己,必须自我完善。只有这样,一个平凡的人才可能成为君子,成为"大人",最后成为圣人。宋代的学者喜欢说,希贤、希圣、希天,就是要求自己成为贤者,再成为圣人,再向天学习。孟子的想法是每一个人都是可造之才,"可造"两个字不是说只成为表面的专业人才,更重要的是把内在的人性潜能充分地发挥出来,发挥出来之后,一个人的生命才会慢慢往上成长,最后达到我们前面所说的那几种境界。

谈教育还不能忽略一点,就是家庭教育。这个问题很特别,因为它跟儒家的孝顺密不可分。孟子说,古代的人是与别人交换儿子来教育的,即易子而教。为什么?孟子接着说,父子间不要互相用善来责备对方,如果用善来互相责备,就会彼此疏远,没有比这更不幸的了。这里谈到家庭教育的特别之处,也是儒家思想里面不容易说清楚的地方。一方面,要有家庭教育,像孟母三迁的故事,做父母的有责任把孩子教育好,使其走上正路;另一方面,孩子要懂得人生道理,获取各方面的知识,还是需要老师,需要学校整个的设计。在家庭里面,则是亲情为重。比方说,爸爸教儿子做好人,教久了之后儿子难免会有点意见,他会说,父亲大人,您所教的,您自己好像没做到。这样一来,父子间的感情就出问题了。

女儿小的时候,我常常教她不要在背后批评朋友。有一天我心情不好,在家里面聊天,就批评一个最好的朋友。女儿听了就说,你不是说不要批评朋友吗,怎么现在也在批评呢?我知道自己身教有问题了,立刻说我是善意的,但再怎么善意也还是批评啊。

所以,家庭教育要拿捏分寸很不容易,一方面要给子女好的教育,另一方面要知道底线,就是不伤害亲情。命中注定是一家人,只要没有明显的邪恶行为,大家就互相尊重,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自己的作风,这也可以算作一种"和而不同"吧。

儒家谈到教育的时候是考虑得非常全面的。
相关链接:作文素材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