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薇》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二)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手机版 | ||||
:曹国情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掌握“莫”“止”“刚”“疚”“腓”“思”“雨”等重要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2)通读诵读,品味诗歌的语言美,初步掌握诗歌的鉴赏方法。 2、过程目标:诵读,合作学习,把握《诗经》重章叠句的好处。 3、情感目标:了解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灾难,爱护和平,珍惜生活,热爱祖国,热爱学习。 教学重点: 1、积累重要文言实虚词。 2、赏析诗歌的艺术手法。 教学难点: 分析战士归途“我心伤悲”的原因及“乐景写哀情”的手法。 教学方法: 诵读、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和平一直是人们向往的生活方式,然而战争却一直如鬼魅一样,缠绕着和平。似乎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战争,因而战争是不少文学作品中永恒的话题。今天我们回到中华文学的源头《诗经》,去感受战争给古人带来的百味人生。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采薇》。 二、回顾《诗经》有关知识 三、诵读课文 1、自读,结合注释和工具书,解决字音 靡室靡家 不遑 归聘 靡盬 牡 骙 腓 弭 霏霏 2、范读 3、齐读 4、指名学生诵读,其他同学注意听,指出优点与不足 5、自读,梳理基础知识(找出课文中重要词语,并解决其意义和用法) (1)古今异议词:止 作 聘 孔 路 (2)通假字:莫 尔 棘 (3)活用词:日(名词作状语) 雨(名词用作动词) (4)一般重要实虚词:靡(无)、遑(闲暇)、牡(雄性鸟兽,与牝相对,如牝鸡司晨)、捷(胜利)、骙骙(熟练的样子)、载……载……(一边一边,如载歌载舞) 助词,无实义:维、斯、思、止(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四、文本赏析 1、快速浏览课文,思考诗歌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戍边战士思乡 2、是不是一开篇就写思乡呢? ——不是 3、开头没写思乡,写采薇,这是《诗经》中的哪一种手法?还有哪些章用了这种手法? ——兴,1-4的章都用了兴的手法。1-3章都是以采薇起兴。第4章以棠棣之花起兴。(进一步加深对《诗经》“六义”的理解) 4、其实,作者写采薇,不仅有兴的作用,还应该有其它用意,要不,为什么不写采蘑菇?“采菇采菇”不也行吗? ——暗示了战事的艰苦,战士因为没有足够的粮食,所以才以野菜充饥;另外也渲染了一种悲凉的气氛。 5、再看前三章有什么特点? ——重章叠句,有加强语气一唱三叹之效,有节奏感和音韵美。(齐读体会) 6、前三章都以采薇起兴,但也有变化,试说出。 ——写采薇从生到老的变化,反映了作战时间之长,可能是一年,更可能是几年、十几年、几十行。 ——暗示时间的流逝,增强思乡的表达效果。 7、那么战士思家,他们有没有回去呢? ——没有,这反映了战士保家卫国的高尚情怀,主动的去作战。 8、第四、五章具体描写了边关战事,都写了哪些与战斗有关的事物呢? ——高大的战车、雄壮的战马、整齐的队列、熟练的动作、精良的装备等。 ——战士们对自己军队的强大,感到骄傲和自豪,面对强敌,雄纠纠,气昂昂,同仇敌忾。最终取得了战事的胜利(一月三捷)。 9、战事胜利了,终于可以回家了吧,最后一章在写法上与前面几章有何不同吗? ——最后一章以抒情为主,借景抒情;另外用了对比手法,以离家时的欢愉与归家时的忧伤作对比。 10、既然可以回家了,为什么“我心伤悲,莫知我哀”呢?你知道“他”的哀吗?试说一说。 ——多年的在外作战,音书断绝,家乡的亲人还在否?人事变化大否?(“少小离家老大回”)“去时里下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几十年的离家,家乡的老母亲或许早已化成一冢坟墓了……真是“近乡情更切,不敢问来人”啊。怀着种种复杂的心情,凶多吉少,怎么能不悲哀呢? 《古诗十九首》:“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何谁?” 五、小结 这首诗歌写到在国家危难之时,战士在思归与作战之间,毅然决然选择作战,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 作为现实主义诗歌,《诗经》中的爱国主义情怀在今天仍然具有现实意义。今天我们的钓鱼岛正面临着日本的觊觎(日本已经声明从个人手中购买钓鱼岛),在这种情况下,你应该怎么去做呢? ——冷兵器时代,人多力量大,而现代战争的今天,人多已经不是优势,应该以科技武装自己,打好科技战。作为我们同学们,应该努力学习,掌握好科学文化知识,为祖国奉献自己的力量,这样也就足够了。 六、布置作业 诗歌最后一章“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历来为人所称道,请同学们扩写成一段300字左右的文字。 七、板书设计 采薇思归 战场战事 回家悲伤 曹晴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