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为政以德”教学感想(教师随笔)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杂文参考 → 教师随笔 手机版 | ||||
今天在备《<论语>选读》的时候,一直在看孔老夫子的“为政以德”的良苦用心。 孔老夫子认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意思呢,就是说,用道德来治理国政,就好像北极星一样,安居其所,而其他星辰都环绕着它。 治理一个国家,以德治国,立在人性为善;以法治国(注意不是依法治国),立在人性为恶。 根据朱熹的解释,政,正也。为国者,首先自身要正,其次,没有必要“杀无道以就有道”。这就是解释“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这句话的意思。更明白点讲,引用程子(程颐、程颢)的话来说就是“为政以德,然后无为”。讲明白了就是首先要有一个圣君,然后圣君讲究高尚的道德来感化百姓,百姓都是有道德的人,“然后就会拥护着皇帝。 儒家认为,拥有一个圣君,选出一批贤能的大臣,然后天下百姓就可以归附了? 凭什么? 于是亚圣就说,要给他们一点田地,让他们有饭吃,有衣服穿,不会饿死,就是实现最基础的温饱。再教给他们一点知识,礼义廉耻,然后他们就归附了。 说到底还是在“道德”的框架下打转。 凭什么认为每个人都学得进“礼义廉耻”呢? 所以儒家是本着“人性本善”的观点。这是他们的立足点。 “人性本善”还是“本恶”这种问题好像讨论起来很累,各种累,而且不会有结果。 我闹不明白的是,我该把这种思想讲到哪一个层次呢? 说到“以德治国”和“以法治国”的问题,我没有系统读过法家著作,不好说。但是我还是比较倾向于“以法治国”。 将“德”作为一个国家的根本基础我不知道是多么天真才能提出这样的方针。不要忘记,这种政策是建立在“愚民政策”的基础上。 其实这不就是一个披着所谓道德外衣难看的腐化之极的社会。 道德要求毕竟是软性要求,用“道德”这种软性标尺去衡量一种现象一种行为有点像是天方夜谭。 要让我们的学生潜移默化地学习这些东西是有何居心呢? 尚德么? 尚德的同时也在向学生暗示这种极其卑鄙以及天真做法的“正确”之处? 有时候我真不愿意讲《论语》。 这个难看的社会有多少的弊病出自于论语! 论语不是宗教不是BIBLE,不作道德的要求但是却在血液中影响着我们,连摆脱都摆脱不了。 根基不好,道德上的要求其实真的很难。 我倒是愿意讲《礼记》。 相关链接:教师随笔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