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堂春》学案(人教版高二选修)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导学案 手机版 | ||||
【学习目标】 1、了解“三言”及作者冯梦龙。 2、学生自读把握情节,写出故事梗概,品味语言。 3、讨论《玉堂春》的思想意义和艺术特色。 【学习重点】 1、了解“三言”及作者冯梦龙。 2、学生自读把握情节,写出故事梗概,品味语言。 【学习难点】 讨论《玉堂春》的思想意义和艺术特色。 【学习时间】1课时 【学法导航】 1、依托文本理清情节线索; 2、通过情节分析人物性格;3、透过形象挖掘主题内涵; 【学习过程】 一、作品及作者 1、介绍作者 冯梦龙(1574-1646),字犹龙,又字子犹,苏州府长洲县(今苏州市)人。书香门第出身,少有才气,狂放不羁,一生功名不顺,57岁补为贡生,61岁任福建寿宁知县,4年秩满归乡。曾参与抗清宣传,后忧愤而死。 冯梦龙长在商业经济活跃的苏州,非常熟悉市民生活,思想上又受李贽影响,是晚明主情、尚真、世俗文学思潮代表,一代通俗文学大家。 他搜集、整理、编撰的通俗文学作品涉及白话短篇小说、长篇小说、民歌、散曲、传奇等各个方面,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是 “三言”。 2、简介作品 “三言”是三部小说集 、 、 的总称,每集40篇,共120篇。“三言”中的作品,主要表现了城市市民阶层的社会生活和审美情趣,有较浓厚的市井气息。其中,以爱情为主题的作品最多,也最具特色。如《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写了杜十娘因为爱情破灭而投江自尽的悲剧故事,《蒋兴哥重会珍珠衫》讲述了一个商人家庭婚姻的破裂与重圆,等等。另外,揭露官僚地主阶级的丑恶,描写知识分子的悲苦,歌颂普通人民的诚信和友谊,也是“三言”中常见的题材。“三言”的出现,标志着古代白话短篇小说的整理和创作高潮的到来。 3、节选部分前后的主要情节 小说开头以一首《鹧鸪天》词开头:“公子初年柳陌游,玉堂一见便绸缪。黄金数万皆消费,红粉双眸枉泪流。财货拐,仆驹休,犯法洪同狱内囚。按临骢马冤愆脱,百岁姻缘到白头。”然后把时间定格在明代正德(1506—1521)年间,礼部尚书王琼退隐,将回南京。临行前让管家王定讨帐,顺便陪三公子王景隆(小名三官)读书。王景隆生得眉目清新,丰姿俊雅,读书一目十行,举笔即便成文,是个风流才子。三个月后,王定把三万两银帐讨回,正待起程回南京,王三官提出要“到大街上各巷口,闲耍片时”。后来转到东华门附近的一个酒楼,遇到生得标致的一秤金家的丫头翠香翠红,又经酒保之口,说出一秤金的妓院里“更有十二分颜色”的三姐,号为玉堂春(小名玉姐)。于是,王三官不顾管家的劝阻,寻访玉堂春,与她“成婚”。王三官挥金如土,替老鸨还债、修房、置办首饰酒器,为玉姐造百花楼一座。管家王定为摆脱责任,只身回南京。王三官与玉姐如胶似漆,不可分离。一年之后,王三官三万银两花完,老鸨便怠慢下来,继而设计赶他出门,流浪街头。后来王三官寄宿王银匠家,终于因受不了银匠妻子的闲话而离开。于是,他信步漫游,走到关王庙前,进去将身世向关老爷诉说一番。他出来时,便遇到了卖瓜子的金哥。课文就是从这里开始节选的。 课文节选部分后面的情节是:王三官回南京,经家人调解,其父原谅了他。于是王三官在家潜心读书,中了举人、进士,家人为他娶妻。玉姐被老鸨设计,卖给山西商人沈洪。沈妻皮氏与邻人赵昂通奸,又妒沈洪娶妾,就在面条里下毒,毒死沈洪,反诬玉姐。皮氏贿赂知县,玉姐被屈打成招,押入死牢。王三官因思念玉姐,自请到山西为官,当上了山西巡按,到洪同县重新审玉姐一案,判皮氏凌迟,赵昂斩首,知县罢官。这时苏淮已死,只得追一秤金之罪,枷入大牢。玉姐未曾失身,复归王三官。王三官携一妻一妾回南京拜望父母,皆大欢喜。剧《苏三起解》是根据《警示通言》中的“玉堂春落难逢夫”改编。 二、解读文本 1、注音: 磕( )头 应( )允 咳( )嗽 老鸨( ) 钗钏( ) 衲( )帛 丝绦( ) 半晌( ) 作揖( ) 器皿( ) 2、请把小说缩写为500字的故事梗概 3、贯穿全文的主线是什么? 3、简要语言概括小说每部分内容,并分析表现了玉姐的什么形象特点。 ① ② ③ 4、节选部分有几处人物心理活动的直接呈现,值得仔细品味,分析人物心理 (1)金哥去见玉姐,“口中不语,心内自思:‘王三到也与郑元和相像了,虽不打《莲花落》,也在孤老院讨饭吃。’”写出了金哥的心理为: (2)老鸨听说王三官“满载金银”回来,半晌不言:“这等事怎么处?向日三姐说:他是宦家公子,金银无数,我却不信,逐他出门去了。今日到带有金银,好不惶恐人也!”左思右想…… 揭示出老鸨的心理为: (3)在鸨子上了钩,“一发不肯放手”时,写王三官“恐怕掣脱了,将机就机,进到院门坐下”,这里的“心有一动”,表现出王三官的心理为: (4)在鸨子呼唤玉姐出来见王三官时,玉姐不语也不答应。作者这时又点染出鸨子的复杂心理:“这一时待要骂,又用着他。”只好“扯一把椅子拿过来,一直坐下,长吁了一声气。” 刻画出老鸨的心理为: 5、本文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三、延伸探究 试就小说“大团圆“的结局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 二、解读文本 2、风流才子与青楼美女的爱情 3、 玉姐救助落难的景隆:善良,纯洁 春院内有情人山盟海誓:多情,专一,坚贞 巧与鸨儿智周旋:机智,泼辣 4、(1)这几句内心独白真切地表现了金哥对王三官的同情,也流露出他调侃诙谐的性格特点。作者写金哥对王三官的称呼,当人面叫“三叔”,在心里叫“王三”,可谓达到了细腻传神的程度。 (2)这一串心理活动,把鸨子的疑惑、后悔、尴尬、利欲熏心的丑态活灵活现地揭示出来。 (3)王三官不露声色的机敏──把假戏演得恰到好处,可谓“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 (4)鸨子在这里的隐忍不发,不是她有涵养,而是怕失去财神。与她此前此后开口便骂的行为对比,更见出她被扭曲的贪婪而丑陋的人格心理。 5、 明确:小说通过鸨母与亡八逼良为娼,见利忘义,卑鄙无情的情节,真实地反映了社会黑暗势力的丑陋与罪恶,,歌颂了底层妇女聪明智慧和高尚品德。 三、 1.教师结合前面有关介绍,给学生讲解这篇小说的故事梗概;或鼓励学生浏览小说全文; 2.关于讨论角度,除了从“当时社会环境”方面考虑外,还可以从中华文化的审美心理(喜欢大团圆的结局)、小说文体的发展阶段等方面加以分析。 3.《警世通言》中的《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也是写宦家公子与妓女恋爱故事的,却是以悲剧结局,历来论者以为这篇作品更为真实,思想性也更为深刻,可以与本篇作比较论析(参见“扩展阅读”部分)。 黄书泉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