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讲学稿”为载体建构语文“双效”课堂的实践研究》
课题实施方案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备课资料 手机版 | ||||
一、拟研究问题 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背景下,学校的语文教研活动由研究“教师的教”转向研究“指导学生的学”,已经成为教师提高业务素质的内在需求和提升语文课堂品质的必然趋势。应该看到,当前,随着课改的理念逐步深入,语文的课堂教学状况已得到了明显改观。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在课改探索中出现了一些误区,课堂教学中仍存在很多不足,如学生主体参与不够、教与学长期分离、学生预习课文没有统一的要求,课堂上学生不了解教师的教学思路,课后巩固随意性强,做大量的习题,加重了学生的负担。语文教师重复“备课”(写备课笔记),教学资源不能共享。过度关注教学形式,一堂课上下来尽管形式多样,气氛热烈,而学生真正掌握的知识和获得的能力却大打折扣,离高效课堂相去甚远。如何正确运用新理念来指导我们的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进而提高学习效益(简称为“双效”课堂),是个值得我们深入思考与探索的问题。 2009年以来,我校学习、借鉴江苏东庐中学的教改经验,实施了以改革备课模式、课堂教学模式、课外辅导方式为主要内容的、以讲学稿为载体的“学教合一”教学模式改革,学校成立了以校长郑国平同志为组长的《用讲学稿教学模式建立“双效课堂”的研究》的课题组。我校语文学科组在全体备课组老师的共同努力下,不断摸索和革新,探索出适合语文学科特点和我校学生特点的“讲学稿”,大大提高了常规教学的质量和效益。实践证明,以“讲学稿”为载体的“学教合一”教学模式,是一种值得借鉴和推广的课堂教学模式,对于建构语文的“双效”(即高效率、高效益)课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特制定本课题实施方案。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现代社会是科技迅猛发展前提下的信息化社会,要求个体能主动摄取最有用的信息,有独立思维能力,弘扬人的主体性成为时代主旋律。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是现代教学改革的必然发展趋势。 在这种背景下,“讲学稿”应时而生,它的出现,让我校广大语文教师找到了“学”与“教”的最佳契合点。它融教师教案、学生学案、分层次评价练习于一体,师生共用,为学生预习课文,开展探究活动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载体。 本课题研究主要是为了探索形成初中语文课堂“学教合一”的语文教学模式。以“讲学稿”为载体,最终建构语文“双效”课堂。这里的“学教合一”即指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在讲学稿中合二为一,也指为教学实践与教学研究找到一条联系的纽带,使实践与研究不再是“两张皮”,使我校语文组的校本教研与教学实践有机融合。 三、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开展研究的理论依据: (一)课题研究的现状: 我校语文讲学稿是集语文教案、学案、笔记、作业、测试和复习资料于一体的师生共用的教学文本,是“学教合一”的载体,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产物。本课题在东庐中学原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县城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实际,进一步研究优化语文讲学稿的设计版块,以语文讲学稿为载体,建构语文“双效”课堂,并逐渐优化模式,在全县范围内进行推广。就目前来说,国内外对语文讲学稿的研究还仅停留在操作层面上,并未发现有上升到更高理论层次的研究成果。 (二)课题理论依据: 本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是“主体性教育思想”。 主体性教育思想最早是由西方的阿兰•图海纳在文艺复兴以后提出的。我国教育理论界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有关弘扬学生主体性的讨论,使人们关于教育对人的发展作用的认识逐步深入,进而形成了对当今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产生着深远影响的主体教育思想。现代教学论整个思想体系的主旨是在教与学的统一中,重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构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主体教学模式作为主体教育思想在课堂教学中的实现模式,已经在不同层次和不同性质的学校教学实践中,为广大师生所接受和运用。如“案例教学模式”、“‘学案式’教学模式”、“‘导学式’教学模式”等,我校的语文讲学稿教学模式类似于“学案式”,又是它的拓展,是学案与教案的合一,主张先学后教和精讲多练,把学生推上前台: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做好预习工作;课堂上凡是学生能说的,就让学生去说;凡学生能做的,就让学生去做;只是在学生欲说未说、欲做未做之时,教师轻轻一拨,激发思路和方法。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从讲学稿教学模式的结构来分,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包括: (1)语文讲学稿设计模块的研究 当前我校把语文讲学稿的设计模块具体分为以下六大块: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学习过程、预习导学、课堂主问题设计、拓展延伸。课题组围绕以上六个模块进行思考,构建科学合理的、符合语文学科特点的、体现“以学生为本”的具有实效性的课堂教学设计方案。 (2)自学方式的研究 “如何引导学生有效自学”是讲学稿设计中的一大难点,也是本课题的研究重点之一。其中涉及到预习的方式、选题设置的层次性、题型与探究性合作性学习的关系、学生学情等因素。 (3)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根据语文学科特点,形成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包括课堂练习的处理、语文讲学稿与现代教学手段的有效整合,语文讲学稿与教师教学个性关系等。 (4)课后巩固方式的研究 在讲学稿教学模式下,对于在课堂教学和课后巩固环节中发现的问题,采取何种方式进行补缺,对于后进生的课后辅导如何进行等。 2、从研究的方式来分,主要包括: (1)语文讲学稿使用实效的现状研究。主要就当前我校在使用语文讲学稿教学过程中所取得实效、存在的困惑、师生的期望等问题围绕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展开调查,了解我校使用语文讲学稿实效的现状,为后期研究指明方向; (2)提高语文讲学稿使用实效的个案研究。关注个体在研究中的发展过程,寻找个体发展的轨迹,从中总结出普遍性规律; (3)提高语文讲学稿使用实效的策略研究。 五、课题研究的类型: 《以“讲学稿”为载体建构语文“双效”课堂的实践研究》这一教育科研课题属于我校《用讲学稿教学模式建立“双效课堂”的研究》的一个子课题,该课题属于应用性实践研究。 六、课题研究的条件: (一)、课题研究的基础: 我校语文组具有一大批政治素养高、业务素质强、有一定科研基础的中青年教师,为此课题研究提供了人员保障。我校自2009年起就开始学东庐推行讲学稿教学模式,在两年多的探索与实践中,总结了一套以“讲学稿”为载体进行校本教研的模式,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用讲学稿教学模式建立双效课堂的研究》课题研究小组,为语文组的课题研究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并提供一定的智力支持。 (二)、经费保障: 本课题研究拟需经费贰万元,以县财政拨款为主,其他筹措为辅。经费分解:第一阶段肆仟元,第二阶段壹万元,第三阶段陆仟元。 七、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的研究以实验法为主,同时采用调查法、观察法、预测法、经验总结法等科研方法。 八、课题研究的步骤和计划: 1、调查研究初步实施阶段(2010年9月-2010年12月) 语文讲学稿使用实效的现状研究。 (1)结合学校现状,明确研究方向,课题的可行性论证; (2)组建课题组,填报申请表; (3)讨论制定课题计划和实施方案; (4)在原有研究方案的基础上完善形成开题方案,举行开题活动。 2、主要研究阶段(2011年1月-2013年4月) (1)以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师生对语文讲学稿在教学过程中所取得的实效、存在的困惑、师生的期望等问题,了解我校语文讲学稿使用实效的现状。 (2)初步修改语文讲学稿的设计模块,重组或构建模块内容。 (3)通过对个案的长期跟踪调查和分析,进一步对语文讲学稿进行修改。 (4)研究讲学稿与语文课堂的有效整合,促进双效课堂的形成。 (5)从备课模式、组织教学模式、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课堂及课后巩固的方式等方面,寻求提高讲学稿使用实效的策略。 (6)撰写阶段性报告和小论文。 3、总结阶段(2013年5月-2013年8月) (1)在总结研究案例的基础上,研究我校实行讲学稿教学模式的得与失,探讨在全县初中实行这种教学模式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对预期成果目标进行评估,整理过程性资料和研究成果。 (3)总结研究工作,撰写研究报告; (4)做好课题结题的各项准备工作。 九、课题研究的可预期成果及表现形式: 1、关于在我校试用语文学科讲学稿情况的调查报告 2、语文学科各年级讲学稿资源汇编 3、我校使用语文讲学稿的优秀案例汇编 4、提高语文讲学稿使用的实效性研究的中期报告 5、关于在全县推行语文讲学稿教学模式的论文集 6、《以“讲学稿”为载体建构语文“双效”课堂的实践研究》的结题报告 7、优秀课堂教学实录DVD光盘 月是故乡明 相关链接:备课资料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