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趣》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手机版 | ||||
教学设想: 这篇课文是七年级学生入学后所学的第一篇文言文,在教学上首先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不要搞机械的教学,要教给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教法应灵活多变,应启发学生主动求解,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兴趣和能力。教学中可引导学生大体按照创造情境激发兴趣——检查预习情况——诵读课文——疏通文意——文白互译——品读课文——探究讨论——延伸拓展——总结评价几个步骤进行教学。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 1、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了解学习文言文的意义和方法。 2、准确划分语音停顿,节奏分明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在读中体会“趣”。 3、翻译课文,学习积累文言词语。(通假字、多义词、成语、省略句) 4、自主、合作、探究,启发和疏导学生翻译课文,在译中激发“趣”。 能力目标: 1、学会学习文言文方法。 2、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观察、想像力。 教学方法: 创造情境法、朗读法、讨论法、文白互译法、品读法、探究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善于借助观察、想像发现美的审美情趣,从而获得生活乐趣。 5、读议结合,感悟作者的“趣”,理解只有善于观察,善于联想想像,才能有物外之趣。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创造情境激发兴趣、指导朗读、疏通文意。 课前预习: 1、查阅资料与工具书,了解作者的主要生平经历。 2、熟读课文,扫除文字障碍。 3、借助注释,了解课文大意。把你不会翻译的地方圈画出来。 一、导入新课: 用创造情境的方式导入。 教师在黑板上写两个字母:S、M,让学生仔细观察,想一想它像什么?(生回答),教师表扬学生后引用毛泽东诗文《咏蛙》中的诗句:“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做声?” 引发学生的联想。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充溢想象力的文章——《童趣》。(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检查生字词。(抽一生讲解,其他学生补充。) 藐(miǎo) 项为之强(jiāng) 鹤唳(lì) 怡(yí)然 凹凸(āo tū) 壑(hè) 癞(lài)虾蟆 2、抽学生讲解作者的主要生平经历。 沈复(1763一?)清代散文家。字三白,号梅逸。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一生长期作幕僚,奔走南北,游历过许多地方。嘉庆十三年(1808)五月间,随翰林院编修齐鲲出使琉球,参加册封琉球国王的盛典,十月间归国。在此期间,写作了《浮生六记》。 《浮生六记》是自传体的散文。原有六记:《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中山记历》《养生记道》,今存前四记。 3、生谈谈预习本文的感受。 三、介绍学习文言文的意义和方法 1、文言文是古代的书面语体,特点是简洁、典雅。文言文来源于古代汉语口语,现代汉语也来源于古代汉语口语,二者同源而异流,二者既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同为主,不同为次,所以不难学,我们要有学好的信心。 2、学文言是为了继承祖国的文化,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历史上的许多事情;文言文中的许多词汇、语汇依然保存在现代汉语中,学文言文可以丰富我们的语言仓库。 3、学好文言文的关键在于培养语感。培养语感方法有“三要”:一要熟读背诵课文,目的是熟悉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和语言习惯;二要自己用心领悟,目的是把“言”和“意”融为一体,见“言”而知“意”;三要主动积累词汇、语汇,目的是掌握文言文的表达工具。这三条密切相关,缺一不可。 四、朗读指导,初步感知 1、教师范读,学生注意字音、节奏、情感。 2、指导学生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如: 能/张目•对日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 ,(例句中,“/”表示明显的停顿,“•”表示极短的停顿) 划分停顿的目的是理清句意的层次,层次清则句意易明。 3、自由朗读,读出童趣。 4、全班男女生交叉读。 五、疏通文意 1、教给学生文言文的翻译方法:扩、换、留、删、调、补。 2、用老师所教给的方法,根据课文下注释疏通文意,并将不懂之处圈画出来。学生四人小组讨论交流,解决自己未能解决的问题。 全班讨论交流,解决小组未能解决的问题 3、文白互译游戏。 两人一个小组,第一个人说一句白话文,另一个人用文言文说,另一个人用白话文,第一个人用文言文。这样交叉的形式进行文白互译,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六、知识训练: 当堂完成课后练习二 1、①项为之强(脖子、颈项) ②果如鹤唳云端(果真) ③以丛草为林(树林) ④兴正浓(兴趣) ⑤方出神(正) ⑥驱之别院(赶、驱逐) 2、明察秋毫:连极细小之物也看得一清二楚,表现视力极佳。 怡然自得:形容安适愉快而满足的样子。怡然:安适、愉快的样子。 庞然大物:形容极大极大的动物。 夏蚊成雷:蚊群发出雷鸣般的叫声。 七、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思考:课文中所说的“物外之趣”指的什么?作者为什么会产生“物外之趣”? 这对你有什么启发?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理解课文内容,感悟物外之趣。 一、导入 抽查背诵课文。 二、学生再读课文,解决以下问题 1、文章围绕什么来回忆了三件趣事? 学生自主讨论明确: 文章围绕“物外之趣”回忆了三件趣事。 2、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三件趣事。 学生自主讨论明确: 第一件是把夏蚊看做群鹤,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怡然称快。第二件是把土墙凸凹、花和花台边小草丛杂处看做大自然;第三件,把癞蛤蟆看做庞然大物“拔山倒树”,又写了如何惩罚癞蛤蟆,表现了儿时的天真之情。 3、三件趣事之“趣”是怎样得到的? 学生自主讨论明确: 乐趣只有通过仔细地观察,丰富的想像和联想,才会得到。 三、品读课文 1、分析第1自然段 “明察”、“细察’’是两个关键词语,意思是观察敏锐、仔细。只有这样才能获得“物外之趣”。 “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观察的本领。 “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观察的习惯。 时有物外之趣——观察的收获。 分析第2、3、4段,只是“明察” “细察”了,是否就有“物外之趣”了? 2、学生思考:下列三件趣事,你最喜欢那一个?背诵并用自己的话形象地叙述。 讨论明确: 第一件趣事:先把夏蚊“私拟作群鹤舞空”,自得其乐;再把蚊子留在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怡然称快。 第二件趣事:以“丛草为林”“虫蚁为兽”“凸者为丘”“凹者为壑”,从而怡然自得。 第三件趣事:把癞蛤蟆看做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尽吞二虫,以及如何惩罚癞蛤蟆。 3、三件趣事可否调换位置,为什么? 学生讨论后明确: 不可以。因为三件趣事的写作的顺序是由室内到室外。三件趣事在程度上是逐步加深的:由把夏蚊拟作群鹤,到把草木、虫蚊、土墙凸凹处拟作“林、兽、丘、壑”,再由癞蛤蟆与小虫在其中的生死之斗。 四、体验反思: 1、你的童年有没有类似经历?说出来与大家分享。(鼓励同学们敞开述说,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围绕中心畅谈体会。做好评价。) 2.讨论:学了这篇课文后你有怎样的启发? 明确: 联想和想像是创新的基础。我们要培养创新能力,首先要培养自己的联想和想像的能力。我们要保持青少年特有的好奇心和富于幻想的特点,勇于实践,做一个敢想敢做,勇于开拓的人。 3、你认为怎样做才算是一个有情趣的人? 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要善于观察,富于联想和想像,有一定的审美能力,能发现美,认识美,就能成为一个富有情趣的人。(答案不求统一,只要言之成理即可。要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对有创意的回答,教师要给予鼓励。) 4、讨论 癞蛤蟆已捉在手,又打了几十鞭子,想像一下,是什么样的鞭子?癞蛤蟆竟没有死,是为什么? 明确: 鞭子可能是一根小草,也可能是一棵小枝条。童年的作者不是真要打死癞蛤蟆,说明他心中是热爱小动物的。 (学生言之成理即可)。 五、集体背诵课文,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背诵时想像出三幅画面。 六、教师小结: 《童趣》是一篇富有童真童趣的文章。作者仔细观察的好习惯和奇思妙想引发了很多美丽的联想和想像。“物外之趣”非物自身所有,我们只要有怀有一颗童心,不为什活所累,热爱生活,善于观察、善于想像,就能因物生趣。其实世界上许多重大的发明,也都是在联想、想像甚至幻想中产生的。所以我们要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善于想像和联想,这样我们的生活、学习就会更加多姿多彩。 七、作业: 1、归纳整理文中的通假字、多义词、成语、省略句。 2、以“我的童年趣事”为题,写一篇400字左右的文章 板书设计 : 5、童趣 沈复(清代) 夏蚊:群鹤舞空 观蚊成鹤 帐蚊:鹤唳云端 丛草为林,虫蚁为兽 神游山林¬¬ 趣 凸者为丘,凹者为鹤¬¬ 虾蟆吞虫 兴浓、受惊、神定 观察仔细 想象丰富 开心一族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