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论学》教案 (沪教版八年级上册)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手机版 | ||||
教学目标 1、了解孔子、孟子生平及《论语》、《孟子》的基本情况。 2、疏通文意,理解重点词句含义。 3、感受孔孟的人格魅力,体会课文的丰富内涵,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 说明: 孔子和孟子作为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确实是非凡智慧的集大成者,他们独具慧眼,神思澄明如水,他们的思想对我国几千年的政治、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滋养了一代又一代读书人,至今读来仍如黄钟大吕,振振有声。学生能够走近他们、了解他们、感受他们,无论是学习方面还是思想方面应该会获益非浅。而作为八年级的同学,已经具备一定的文言文阅读能力,他们可以通过自己阅读这篇课文去把握文章的大部分信息。但是,让他们从生活经历中去感悟课文的丰富内涵,特别是借助语文学习的经验去观照自己的实际生活,还有很大的困难。所以,本课的教学目标之一就是引导学生能结合生活、学习实际而能感悟其丰富的内涵。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疏通文意,积累重点文言词句,理解文章内容。 2、难点:深层理解《孔孟论学》之内蕴,并能学以致用。 说明: 本单元的单元主题是“为学之道”,选择的都是和学习有关的各类文章。《孔孟论学》是本单元的第一篇,是千年之前孔孟二位圣贤论读书学习的 “正道”。这些语录式的经典格言,可谓深得读书之道之精髓。圣贤之言,万古犹新!聆听这些先哲的教诲,总结他们的读书之道,再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通过举例深入理解、体验,一定获益良多。教学中宜采用诵读、讨论、合作探究的方法,以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学习能力。在本课采用的教法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每个环节都尽可能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采用自主的、合作的、探究的方式去学习,注重其自身对知识的理解、领会和积累。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一、激发兴趣, 导入学习 1、导入: 儒家思想博大精深,历经千年而不朽。即使在今天,其精华部分依然为人们所效法。下面我们就来共同探究学习《孔孟论学》(板书课题)。 2、交流查阅的孔子、孟子及《论语》《孟子》的资料。 1、进入学习情境。 2、交流查阅的资料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导入本课孔孟关于学习的论述。 二、诵读课文 初步感知 1、教师朗读示范。 2、“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激励学生熟读成诵。 1、体会语气、语调、停顿等。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并借助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初步了解文章内容。 3、以诵读、同桌互背,小组竞赛的方式熟读成诵。 通过诵读、同桌互背、小组竞赛、小组互难等形式让学生沉浸文本。 三、合作探究 理解课文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组织学生自主学习,教师点拨相结合落实重点词义。(立、惑、逾、罔、殆、篑、覆、或、暴、弈、数、援、杵、不耻下问、一暴十寒、专心致志)小组合作解决语句并翻译。 本部分是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通过师生共同探讨来理解。教师不必强求学生的回答完美,重在有所“悟”。 四、深入理解 体验反思 1、文章分别从什么角度谈学习之道? 2、哪些道理和我们今天提倡的主动学习相一致?就其中你感触最深的一则,联系自己的学习实际,谈谈体会。 学生交流,教师点拨。 第一则是孔子自述他进德修业的过程和认识能力提高的阶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生经验不断积累的规律。 第二则论述学习的方法:学习与思考相结合,相得益彰。 第三则论学习的态度和方法。勤奋虚心地学习,不懂就问。包括要向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 第四则:论述学习的态度,不要止步不前,半途而废。要自强不息,不断学习,不断进步,终能成功。 第五则:论学习态度:学习不能一暴十寒,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不能三心二意,必须专心致志。 第六则:不要迷信书本,读书要有批判怀疑精神。 2、通过具体举例,深入理解文章所阐述的内蕴。 通过举例,使本文的学习与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相结合,力求内化,学以致用。 五、课堂小结 引导学习孔子、孟子各自的语言特色 孔子的:语言精粹精策,内涵深厚,文字简洁,哲理性强,格言警句多,发人深思。 孟子:善于作形象的类比,逻辑性强,形象性强,富有说服力。 比较异同,加深理解 六、布置作业 巩固拓展 1、背诵孔子论学四则。 2、搜集关于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的名言警句。 1、背诵积累。 2、搜集,交流。 注重积累,拓展阅读,引导学生自读、自悟。 吴洁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