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球赛》获奖教案说课稿 (人教版九年级选修)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说课稿 手机版 | ||||
青神县实验中学 刘红玉 一、解读文本,确定目标 《听球赛》这篇小小说是人教版语文自读课本九年级上册三单元的最后一篇文章。这个单元收录的作品都是小说,多层次地表现了社会生活,通过欣赏这些文学作品,我们能从中得到人生的启示和艺术的享受。小说是初中阶段学生要掌握的重要文体之一,也是九年级教学的重点之一。 本文主要讲述了一对生活艰难的父子听球赛的故事。在昂贵的票价面前,懂事的儿子,小小年纪也深知大人的艰辛不易,用自强自立与大人携手并肩在困苦中。作者运用大量的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等表现手法,以饱含深情的笔触展示了人性的光辉。一位勤俭节约的慈父,一个进取孝顺的儿子,他们之间真挚的父子情深深地感动着每一位读者。 小说语言质朴、本色,符合人物的身份,使故事显得很真实。作者还运用了反复、夸张等修辞手法,使故事显得生动形象。所以,尽管小说的故事情节简单,却真实地反映了农民工艰难的生活处境,讴歌了用钱买不来的父子深情,也体现了以“根子”为代表的家长们对子女的无限期望。 在人文性上,这也是一篇极好的思想教育素材。“可怜天下父母心”,但我们有很多学生却与“儿子”的品质、形象相差甚远。对父母是不尽的索取,换来的是自私懒惰,感情上不思回报,行动上不思进取。这篇文章如一面雪亮的镜子,可以让学生对照自省,怀揣一颗感恩的心,以实际行动体贴孝敬父母。 学习这篇文章,应该是对小说基本知识和阅读能力的全面巩固和提升。在学生情感体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归纳概括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能运用所学的小说的有关知识和阅读方法来理解体会作品主题,把握人物形象及其塑造方法。 这篇小小说的篇幅也较长,在短暂的40分钟内不适合进行集中的朗读,就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默读要求。默读是阅读过程中运用最广泛的一种方法。在默读过程中感知、收集、处理信息,是阅读能力的一种重要体现。因此,继续培养学生的默读感知能力就很必要。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对文学作品的阅读要求,再结合近年来中考关于小说的考点和题型,我把教学目标确定为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在默读的基础上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2.继续学习抓住主要线索准确概括故事情节的方法; 3.能恰当补充文中省略号所省略的内容。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探究合作,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人物塑造的方法; 2.结合自身情感体验,体会文章主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孝敬父母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1.分析人物形象;2.培养学生孝敬父母的优秀品质。 教学难点:对省略号所表现的人物心理活动的理解。 二、分析学情,确定教法 在知识和能力方面,因为学生两年多的时间里已经接触了不少的小说,基础较为扎实,形成了较好的阅读习惯,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方法和技巧。但归纳概括和口头表达能力较为欠缺,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 我校地处城乡结合部,留守学生所占比例很大。由于家庭教育等多种原因造成了不少学生对父母自私、冷漠、放任自流。而这篇小说选材恰好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容易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再加上初三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情感体验积累和自主观点。因此,情感体验法是一种重要的方法。 人物形象的分析及其塑造方法,是教学的重点,也是学生不容易找得全面,分析得准确的难点。讨论合作,有助于学生优势互补,提高学习效率。综合以上情况,我把主要的教学方法确定为:提问引导法,合作探究法,情感体验法。 三、教学时间 : 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3分钟) 告诉同学们一个好消息,下个月眉山要开一场盛大的文艺晚会,刘德华将作为特邀嘉宾作现场表演。你有什么打算? (设计意图;既是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也是为最后让学生谈感想打下伏笔) 同样是观赏一场近在咫尺的精彩球赛,另外一个孩子却把它演绎成了感人肺腑的“听球赛”。让我们一起轻轻地走进故事,用心去感受球赛背后的真情。(板书题目) (二)自读感知,整体把握(10分钟) 1.布置学生认真默读全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理清故事情节。并准备概括归纳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在默读中感知、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2.抽个别学生回答。 3.师生共同概括归纳故事情节,并板书。(提示学生以“球赛”为线索进行归纳。在考题中经常有“用简洁的语言将故事情节补充完整”,而这恰好是学生的弱点,所以有必要继续教给学生归纳概括的方法和技巧) (三)深入情节,体会主题(5分钟) 1.父亲为什么答应儿子看球赛?后来看球赛怎么变成了“听球赛”,你能用简洁的语言说明原因吗?(儿子又考了第一名,父亲作为奖励,也想让儿子见见世面;家里经济困难,儿子理解体贴父亲,又不想让父亲因为没有兑现承诺而难过,才提出了“听球赛”) 2.父子赌球赛的赌注是什么?打赌的最终结果是什么? (赌注的特殊性注定了最终的输赢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不论结果如何,父子双方都是大赢家,因为他们赢得了一份真挚的父子情和对未来的无限希望。) (设计意图:由于故事情节简单,学生很容易就能发现故事中藏着的父子情,不用花过多的时间) (四)合作交流,分析人物(15分钟) 故事已经结束,但他们的感情冲荡着我们的心灵,久久挥之不去。根子、儿子的形象也充溢着我们的大脑,越来越近,越来越清晰。那么,根子、儿子各是什么样的人?作者又是如何进行刻画的呢? 1.复习人物描写的几种常见方法和具体分析方法的基本格式。 (常见方法:动作、语言、心理、神态、外貌描写;具体格式 个句子运用了 描写,特别是 词或短语,生动形象地表现了 ,让我感到他是一个 的人。“根子的拳头狠狠地捶在一块红砖上。”这个句子运用了动作描写,特别是“狠狠”这个词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根子想到自己输了比赛就不能再天天吃泡菜,不能更多地改善儿子的条件那种着急、内疚自责的心情,让我感到他是一个爱儿子,尽责任的好父亲) 2.提问:从哪些句子看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分别就其中至少两种人物描写方法作具体分析。 (为了避免合作讨论只是停留在表面的形式,要给出学生具体的、可实际操作的范围和问题。至于答题格式,学生已经基本掌握,只是在具体的环境中灵活运用的程度不相同。只需要再次给学生提示即可) 3.全班分成两个大组,分别讨论儿子和父亲的形象。再分成四人小组合作讨论。教师巡视答疑,或者参与到某个小组的讨论中。 (由于分了不同人物,学生可集中精力对一个人物进行全面分析把握,难度相对降低,提高了合作学习的效率) 4.讨论结束后,先抽个别小组代表发言,其他小组做补充。 5.教师小结。板书 6.刚才同学们找的句子里有多处使用省略号,你能补充省略的内容吗? (学生能很快就找到句子,如“可俺还是要年年考第一,你可别天天……”“让儿子听球赛,这么冷的天……根子觉得眼中有种东西再也包不住了。”设计意图是要再次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结合人物身份和具体环境进行合理续写。这类题型在考试中经常出现,既要考虑人物形象也要顾及中心思想,是对学生表达能力、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训练,值得注意) (五)总结反思,拓展延伸(7分钟) 现在我把刚上课时提的问题再问一遍,你现在的回答还跟先前一样吗?很多同学的父母和“根子”一样,也是千千万万农民工中的一员,为了给你们创造更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千里迢迢外出打工,处处忍受着生活的艰辛,但不忘记叮嘱孩子吃好穿好学习好,尽量满足你们一切合理或者不合理的要求。但我们有很多同学却与“儿子”的品质、形象相差甚远。这篇文章正如一面雪亮的镜子,请大家对照自省吧。结合自身生活经历,以“我也是农民工子女”为题,谈谈自己如何对待父母的,现在有什么感想。 (设计意图:留守儿童的生活和教育是现在社会的一大焦点,教育、培养学生孝敬父母,也是发扬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紧密结合的体现,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结语:“可怜天下父母心”,让我们都怀揣一颗感恩的心,以实际行动体贴孝敬父母吧。 (六)教学后记 附:板书设计 听 球 赛 杨轻抒 开端:许诺看球赛 发展:省钱赌球赛 父:勤劳、节俭、诚信、爱子 高潮:儿子听球赛 子:懂事、体贴、孝顺、爱父 结局:父子赢真情 刘红玉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