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梦令》《声声慢》
学案设计(北师大八年级上册)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导学案 手机版 | ||||
【学习目标】 1.反复诵读直至背诵; 2.了解词人的生平及作品风格,深入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3.掌握基本的诗词鉴赏技巧,提高诗词鉴赏水平。 【学法指导】 学习诗词主要运用以下学习方法:音读、意读、美读、悟读、背诵。 【知识链接】 李清照是中国文学史上杰出的女作家。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其父李格非以文章受知于苏轼,其母王氏也知书识文。受家风影响,李清照自少便有诗名。其夫赵明诚是金石考据家,夫妇雅好词章,常相唱和,并共同从事金石学研究,校勘古书,早期生活优裕,幸福美满。李清照在诗、词、散文等方面都有成就,但最擅长的还是词,其词集《漱玉词》已经失传,现在辑录的只有70多首。其词作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二期。前期词作多描写闺情相思,反映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爱情的追求,明快艳丽,即便抒写闺中寂寞和离情别绪,也比较含蓄委婉,情调感伤而不消沉。南渡后,李清照连续遭到国破、家忘、夫死的苦难,居无定所,长期流亡,生活孤苦。其词作更多地描写国破家亡的离乱生活,沉哀入骨,词情凄黯,表达个人的不幸遭遇以及对现实的苦闷、不满和关心。其词艺术成就很高,形式上擅用白描手法,语言清丽雅洁,明白如话,富有生活气息,人称“易安体”。是婉约词派的重要代表。《如梦令》是李清照的奠定“才女”地位之作,轰动朝野。《声声慢》是她的一篇后期的作品。 【自主学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风骤( ) 寻觅( ) 戚戚( ) 憔悴( ) ( ) 2.解释加点词义。 ①雨疏风骤: ②浓睡不消残酒: ③卷帘人: ④绿肥红瘦: ⑤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⑥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⑦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3.反复朗读。 A.抓住词中抒情性的句子来读; B.联系词人的生活遭遇来读; C.抓住词中描绘的画面来读; D.抓住词中选择的意象来读; E.可将两首词对比着来读. 【我的困惑】 【合作探究】 1. 《如梦令》中既然是“浓睡不消残酒”,又何以知道“昨夜雨疏风骤”,这岂不是自相矛盾?本首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 《声声慢》这首词的词眼是什么?诗人又是怎样表现的呢? 【拓展延伸】 如何准确把握诗词的情感,鉴赏古典诗词? 1.走进作者,知人论世,联系作者经历背景。 2.寻找词眼,整体把握。抓直接抒情的句子、直接表现情感的词句。 3.捕捉意象,关注特点。诗人往往借助意象、营造意境、传达情感。有些意象本身就有某些比较稳定的含义。如柳——惜别之情,明月——寄托相思,雁——雁足托书,盼望亲人的消息,梅、兰、竹菊、鹤——君子的象征。同时还要注意描写这些意象用了什么样的字眼,从这些字眼再体味作者的情感。如明月——寒月——缺月——残月。这些虽都是月亮,但修饰语不同,意象也不同。 4.明确技巧,品味效果。表现手法和技巧多种多样,恰当的技巧对表情达意起到重要的作用。所以要注意技巧的鉴赏。如《声声慢》采用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纵观全篇,“乍暖还寒”的天气,晚来的急风,南去的大雁,满地的菊花,梧桐细雨,句句写的都是冷冷清清的秋景,而句句反映的都是孤独凄凉的境况。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抒情委婉,含蓄韵致。 【达标检测】 一.填空。 1.李清照,号_________,宋代_________派著名女词人。 2.寻寻觅觅,冷冷清清,________ 。 3. ,浓睡不消残酒。 4.《声声慢》一词所写的景物的季节特征是 。 5.“绿肥红瘦”一句形象地反映出作者对春天将逝的 之情。 二.多项选择题。 1.《声声慢》一词的艺术特色是( ) A.运用白描手法写景抒情 B.创造性地运用叠字 C.借景抒情,寓情于景 D.语言浅近,意境深远 2.在《声声慢》中,李清照主要通过以下哪些残秋景物抒发愁情( ) A.急风 B.过雁 C.黄花 D.梧桐细雨 E.江水 3、“雁过也,正伤心”一句中,“雁过”所引发的作者的情绪有( ) A.秋愁 B.故乡之思 C.离别之苦 D.往昔夫妻伉俪生活之思 E.羁旅行役之苦 4、“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一句,主要从哪几个方面表现愁情( ) A.动作神态 B.环境感受 C.心境意绪 D.生活场景 【我的收获】 黄媛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