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六则 教案教学设计(语文版七年级上册)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手机版 | ||||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相关的文学常识 2、能流畅地朗读、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思想内容,掌握“说”“愠”“罔”“殆”“逾矩”文言实词的读音和含义,了解“而”在文中的用法,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4、理解六则语录中包含的道理,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 5、积累成语、格言、警句。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能流畅地朗读、 2、理解六则语录中包含的道理,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 三.课前准备: ① 搜集资料:了解孔子及其儒家学说的概况;了解《论语》的主要内容。 ② 借助工具书,通读全文,把握内容梗概。 四、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交流有关孔子、《论语》的知识 (完成教学目标①) 方法:教师提问,学生找错释疑 1、孔子,名丘,字仲尼,战国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明确: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尊称为“大成至圣”。他对我国古代文化的整理、研究和传播,他的思想和学说,为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明做出了不朽的贡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他列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 2、《论语》是“语言的论纂”,也就是语录的意思,是孔子和他的弟子编写的,是道家经典著作之一。1、 明确:《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体例主要是语录体、对话体、叙事体。 3、补充:南宋朱熹把《论语》和《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 二、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了解清朗读节奏的划分、停顿,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完成教学目标①前一步) 重点词语: 说 yuè 愠 yùn 罔wǎng 殆dài 焉yān 逾矩yú jǔ 朗读节奏 (一)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二)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三)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四)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六)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2、挑战自我,尝试背诵 (完成教学目标①后一步) 抽背三人,适当放低要求 3、学生自读课文,疏通文义。 (完成教学目标③) 方法:学生结组讨论,结合注解翻译课文,提出疑问,教师适当引导、点拨。 重点词语:(注解中有的除外) 子:古代特指有学问的男人;这里可译为先生、老师 三:表示数量少,不是确数 可以;多用作两个词,“可”,是“可以”的意思,“以”当“用”、“把”讲,介词。这与现代汉语中的“可以”不同。 “而”字的基本用法有两种,顺接和转接。 而:顺接,指用“而”字连接两个部分,意思是顺着下来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然后”“就”“并且”。 转接,指用“而”字连接的两个部分,意思有转折,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可是”“但是”。 分析课文中“而“字的用法。 顺接:学而时习之; 温故而知新;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转接:人不知而不愠;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第六则 三、学习小结: 学习文言文一定要诵读,反复进行,当堂完成。 四、作业 : 1、背诵、翻译。 2、预习课后练习一、二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识 齐读课文,检查背诵和翻译。 二、整体感知 1、阅读课文,找出关于学习方法和态度的句子。(完成教学目标④) 明确: 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学习要经常温习) “温故而知新”(在温习已经学过的知识过程中,获得新的理解和体会)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思要结合,要辩证地对待学思之间的关系) 学习态度: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要随时随地向人学习,择善而从) 2、课文在学习方法方面强调什么?在学习态度方面又强调什么? 明确:学习方法强调独立思考与复习,学习态度强调要谦虚 3、文中其它话说的是什么内容呢? 明确:其它话说的是人的修养、精神境界。 4、《论语》中很多话后来成为成语,试着把它找出来 (完成教学目标⑤) 明确:温故知新、 择善而从、 三人行,必有我师、 三十而立 三、词语总结 1、通假字 不亦说乎 “说”,现在写作“悦” 愉快 喜悦 学而不思则罔 “罔”,现在写作“惘” 迷惑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有”通“又” 2、古今异义字 可以;多用作两个词,“可”,是“可以”的意思,“以”当“用”、“把”讲,介词。这与现代汉语中的“可以”不同。 四、总结: 现代社会一方面经济飞速发展,另一方面传统美德亟待发扬。现代著名新儒学大师、美国哈佛大学杜维明教授在岳麓书院演讲时曾预言,公元2050年左右,中华文化将全面复兴,就让我们拭目以待传统美德的蔚然成风吧! 教学后记: 刘冰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