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家评说:怎样用好新教材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育新闻 → 手机版 | ||||
光明日报 2001-09-10 编者按:9月4日,本版头条刊发了《新学期话新教材——来自6省市中小学的报道》,读者不难看到,新教材确实受到了师生们的欢迎。新教材进课堂后,如何用好它,教育战线的同志们还需下一番苦功夫。为此,我们的记者又分别采访了一些从事教育工作多年的专家,请他们就如何用好新教材为老师们提些建议,说点想法,现刊发如下。 山西省教育厅教研室高级教师温彭年、李莉莉认为 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本报太原9月9日电(记者 杨荣) 谈到新教材,山西省教育厅教研室高级教师温彭年、李莉莉首先用“很好”、“非常好”表达了他们的看法。但他们说,教材虽好,教好学生却不容易!他们说了许多注意事项。但他们认为,说一千,道一万,最重要的还是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即学习的主人。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首先要求各科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温彭年说,学校与教师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和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教师应转变观念,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该成为学生的朋友,应该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李莉莉以语文阅读教学为例谈了如何使学生成为学习主人的一些具体做法。她说,语文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教学中必须摒弃过去那种以教师的分析及教学参考书作为教学主要依据的教学方法。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我们常讲,一千个读者心目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就是读者个性化体验的过程。每个人对阅读文本都有着独特的体验,而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就应该从整体入手,使他们从读中体会文章对语言文字运用的精妙之处,从读中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读中感受自然和社会生活的情趣,使文本所表达的思想,所运用的语言逐渐内化,从而在语言实践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及语文素养。她特别强调,在学生阅读文本的过程中,教师是引导者,是在引导学生进入作者所描述的世界,是在指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探究,是在拓展学生的思维和想象空间。教师是桥梁和纽带,而不是“救世主”和“包办者”。 大连市教委副主任王允庆提出 使用新教材“三注意” 本报大连9月9日电(记者 宋言荣) 大连市教育学会会长、市教委副主任王允庆说,使用新教材要注意深入并充分地了解学生。新教材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生活经验,主张在这一基础上教学。这就要求教师深入并充分地了解自己的学生,探明学生现在的智力基础、生活经验、个性差异等等,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 王允庆说,使用新教材要注意别被教材束缚住。教材的价值在于能作用于学生充分发展,在于能有效地激活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因此不能为了教教材而教教材,而是以教材为重要的而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要用教材教,但不是教教材。在用的过程中为学生创设活动、提供机会,促其情感愉悦、态度主动,促其获得方法、提高技能。教新教材的过程就是关注学生并促进学生主动充分发展的过程。 使用新教材还要注意激活教师本身的能动性与创造性。教材中的学习资源是有限的,而教师以此创造出的学习资源却可以是无限的。教师要做教材的主人,而不是教材的奴隶。再好的教材也会有局限性,也会有不适应性。这都需要教师去再创造、去内化、去升华。当然使用好新教材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包括教育观念的理解、教育行为的转变、教育方法的丰富等,使用新教材的过程本身也应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发展的过程。 内蒙古乌海市海勃湾区教体委主任李维林指出 创新的“我”才能适应新教材 本报呼和浩特9月9日电(记者 杜弋鹏) 乌海市海勃湾区是内蒙古唯一用上新教材的地区。为应对这一个新字,教职工们整个假期都是在培训和研究中度过的。 该区教体委主任李维林说:“这次新课程改革是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化和飞跃,是我国教育专家通过学习和借鉴世界各国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模式并结合国内发达地区素质教育所取得的成功经验而制定的教育方案。要想应用好,教好这套教材,首先得学习国内外的先进的教学理念,得让教师们换脑筋,想办法地去学习,去研究。学习、研究并经过一个阶段的应用后,教师们普遍反映是三个字,‘非常好’,这个非常好中,就有我们自己的劳动和科研在里面了。比如说,新课程倡导的核心理念是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我们的教师们就先一步学会认知,这种学习更多的是为了掌握认知的手段,而不是获取经过分类的系统化的知识,然后才谈得到带领学生们乐于理解、认识、发现周围世界发生的事情;我们的教师们还得先一步学会做事,不是单一地去从事某一特定的具体事情,而是要引导学生通过相应的发展和变化,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适应社会的变化和发展;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样样都得先学一步,然后才谈得到如何使学生学会。这是一门艺术,以前的经验有可以借鉴的,但主要得靠创新,今天的‘我’必须是新的、创新的‘我’,才能适应新课程的要求,否则,就有被淘汰出局的危险。” 沈阳市教育研究室主任崔连仕说 教师要提高综合学科教学能力 本报沈阳9月9日电(记者 苗家生 通讯员 姜晓光) 沈阳市教育研究室主任崔连仕说,我们要通过集体培训、专家讲座、学科辅导等途径,使广大教师尽快适应新教材的教学要求,充分调动他们参与改革教材体例,强化学科教学,提高教学科研能力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崔连仕强调说,为了更好地使用新教材,要求教师提高由单一学科教学转向为综合学科教学的能力,增加学科的交叉性和渗透性。中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应以实施新课程为培训主要内容,及时发现和研究解决使用新教材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探索与使用新教材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改革,为新教材的推广积累经验,切实提高实验工作质量。 济南市教育局教研室主任迟丕振认为 要以学生发展为本全面培养学生 本报济南9月9日电(记者 赵秋丽 通讯员 戴晓华) 新教材可以说是以孩子为主的教材,济南市甸柳小学的李萍老师认为,这本教材首先在视觉心理上注意了这个年龄阶段孩子的特点,能够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在教材的内容方面,新教材一改以往以“应试为目的的老路,难度有了降低,把教学充分地和孩子的实际生活结合在一起,而且动手操作的内容也比过去大大增加。 怎样用好新教材?济南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主任迟丕振在谈了新教材在六个方面的变化后说,重要的是教师教学观念的变化。新的教材不仅要让学生得到发展,也要促进教师教学观念的发展,教师要充分注意以学生发展为本,全面培养学生。我们的教学要以此为起点,逐步走出以往以甄别和选拔为依据的教学“怪圈,走向为学生提供“终身学习的新的模式;使教学和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提高学生们的实践能力,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转变方向。 上海《语文教学改革行动纲领》课题组成员陈军指出 要全面认识新教材的完整框架 本报上海9月9日电(记者 曹继军) 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上海市《语文教学改革行动纲领》课题组成员陈军认为,新教材也是教师进修的“学材”。他说,新教材新在科学的素质教育正式成为课程的血肉。作为教师,要全面认识新教材的完整框架,使新教材中洋溢着的新的教学理念成为施教的行为准则;使课堂成为研究性学习的交流平台,成为学生转变学习方式、进行研究性学习的示范者。 上海市教委教研室李静艳教研员则从语文学科新教材的特点出发,具体阐述了自己的见解。她说,上海市推出的小学一年级语文新教材非常重视语文的实践性。原来小学生进校门先学拼音,第一学期只认大约180个字,现在遵循识字为主的原则,拼音相对滞后,第一学期识字达720多个。去年几十所小学的实验证明,这种教学方法顺应了孩子的天性,使他们对语文学习产生了浓烈的兴趣。李静艳认为,要用好新教材,还是要强调转变观念,改革教学模式,对一些有相当教龄的老教师来说,这一点尤其重要。比如,新教材采取“识写分流”的方式,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可以设计生动活泼的教案,像字宝宝找朋友、朗读、排课本剧等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一定要认识到语言学习的科学规律,用足够的耐心引导学生通过重复识字认字,因人施教。 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副主任朱家珑说 用新教材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学习习惯 本报南京9月9日电(记者 郑晋鸣) 如何有效使用新教材?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副主任朱家珑认为,虽然新教材的变化较大,课后练习少了,题型也简单了。但是,这意味着对教师工作的创造性要求提高了。因此教师要注重提高自身教学素养,转变陈旧的教学观念,把学生身心发展同母语的教学结合起来,按教学规律办事。 朱家珑强调,新教材的根本目的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学习习惯,因此,教师在使用教材时应把握养成教育这一关键点,多引导,忌灌输,多创新,忌强加。同时,老教材中的一些经典教学方法也应继承发扬,如强调语言教育的朗读、背诵等。总之,教材的变化减轻了学生负担,但教学要求不但没有降低反而提高了。因此教师的课堂任务就更为繁重了,如何做到新教材有新教法还必须加强研讨和交流。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