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恩和奶牛》教学设计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手机版 | ||||
一、教学目标 1、通读全文,能简单概括故事内容。 2、通过课文研读,能够把握安恩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 3、通过探讨,能理解小说巧妙的情节构思,体会其对于塑造人物表现中心的作用。 二、教学重点 1、理解安恩对奶牛的深厚情感及淳朴、善良、慈爱的人物特点。 2、把握生动传神的人物形象描写。 三、教学难点 理解小说中安恩对奶牛特殊的情感及其生活态度 一、导入: 有这样一位小说家,从事创作半个世纪,其长篇系列小说《漫长的旅途》(1908-1922)六部曲更是从远古冰河时代的北欧写到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具有史诗的宏大气魄和优美奇特的风格。1944年,“由于他借着丰富有力的诗意想象,将胸襟广博的求知心和大胆的、清闲的创造性风格结合起来”,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他就是丹麦小说家约翰尼斯-延森。他有一篇短篇小说,不但被选入丹麦语文教材,还不时在广播中朗诵,给无数心灵以感动、教育和启迪。这就是《安恩与奶牛》,今天,我们就共同来学习这篇文章。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复述故事内容。 2、在复述的基础上,概括故事内容。 三、研读课文,认识人物,理解主旨 1、读这篇小说时,你对后面发生的事有没有自己的猜想?有哪些是你没想到的? 故事结尾的出人意料 2、作为读者,在谜底揭晓之前,我们很难想象得出安恩带奶牛到集市上做什么来了, 来到市场进行牲口交易的人们更想不到,所以在安恩拒绝了众多的买主之后,终于有人对此寻根究底,不断追问。最后一个买牛人所提的几个问题很耐人寻味。请你谈谈他四句问话的思路。 “那么,它是已经卖了不成?”——已经卖出,所以不再理睬别人。 “是吗?那么干吗老站在这里?难道是让这头奶牛出出风头吗?”——既然不卖,为什么要来这里? “是你自己的奶牛吗?”——有可能她不是奶牛的主人(看看她的衣着),不能卖。 “难道你站在这里是为了拿大伙儿开心吗?”——既然是你的,却又不肯卖,实在不可思议! 总结:集市是做买卖的地方,买牛人对安恩带着奶牛到集市却不卖有很多猜测。他的话都是根据安恩的回答而问的,完全符合符合正常的思维。这四句话有理有据,义正词严,掷地有声,由猜测到质疑最后到愤怒,步步深入,说出了大家的心里话。 3、那么被质疑、责难的安恩呢?她为什么坚持不卖奶牛? 学生结合具体内容谈安恩和奶牛的感情。 小结:安恩对奶牛,喜爱、尊重、怜惜、爱护,奶牛是她生活中的伙伴,她把奶牛当成和自己同类的生命看待。 4、你喜欢安恩这一人物吗?你觉得她是怎样一位老人?结合具体内容谈谈你对人物形象的理解。 学生结合具体内容探讨安恩勤劳、朴实、善良、富有爱心、热爱生活的人物形象。 教师随机点评小说运用描写塑造人物形象的特点。 小结:人物形象及情节特点。 情感诵读最后一段。(口头创作诵读脚本) 5、总结: 师:随着我们对文章的解读,安恩,这一平凡农妇的形象越来越清晰,她勤劳、朴实、善良、富有爱心,她把奶牛当作自己的同类,带着奶牛到集市上散心,把尊重生命做到了极致,这一人物形象也因之展现出高贵的人性之美。“对于人性,道德上的真正考验,根本性的考验,在于如何对待那些需要他怜悯的动物。” 米兰•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中说过的这句话,不正是对安恩形象的阐释吗? 6、引导深层思考: 课上到这儿,似乎该画上句号了。但老师想请同学们进行再深一层的思考:从安恩身上,我们还能读出点什么?旧衣破衫,老牛相伴,闲适安然,传递的是什么? 学生讨论、探讨。 我们更可读出一种对生活的态度在里面,一种淡泊与坦然的生活态度。 四、联读《钉子户传奇》,比较两位老人身上的相似点。 学生讨论、比较二人相似点: 她们都并不富有,她们对生活有着自己的理解自己的坚持。 她们固执的外表下,是澄澈的心灵,她们在简单朴素的生活中,得到了平凡的快乐。 她们简单的愿望、本色的心灵引发人们对生命、对生活的深入思考,让人感悟精神的力量。 梅斯菲尔德正是现实版的安恩。 五、总结: 学习这篇文章的过程,其实是一个解疑的过程,最初读这篇文章,我们心中满是不解和惊奇,随着我们的深入阅读,一种温暖温馨的感觉逐渐升起,而且越来越浓,安恩,这一平凡而特殊的形象清晰地走近我们的心灵,我们被她感动的同时,也在思考自己的生活,这就是文学的力量:启迪人生,升华灵魂。 六、拓展。扣单元主题,漫步文学经典人物画廊,体会文学的魅力,激发学生亲近文学的感情。 七、作业: 以“我对安恩说”为题写一段话,表达自己学习本文的感受。 刘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