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研究》 班主任工作论文(高一)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班主任论文 手机版


   今天,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在影响着中学生,他们自然不可避免地要做出这样或那样的错事,表现出种种不良行为,久面久之形成了短期内难以改正的习惯。同时,中学和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并且目前的中学生中独生子女数量逐年增多,他们的生理心理发展还未成熟,社会阅历正逐步拓展,思维方式受外界影响大,可塑性强,分辨是非的能力水平还不够高。因此,在他们平常的学习生活、人际交往、自我意识的形成过程中,稍不注意,不良行为及不良行为习惯就会轻易地在他们身上找到缺口而附在他们身上,弹奏出与他们身份、身心发展阶段不相称的音符,进而严重影响了他们健全人格的形成。

中学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和任务,就是要通过利用教育的手段方式途径培养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引导学生的行为朝符合历史客观要求的方向发展,从而教会他们学会认识、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的本领,从这个意义上讲,研究当代中学生不良行为是十分重要的。

一、中学生不良行为的界定

要研究中学生不良行为,首要问题是要了解明确,什么是中学生不良行为?这些不良行为主要有哪些?弄清这些问题,我们的工作才有内容和对象,才能顺藤摸瓜,寻求到产生不良行为多种根源,对症下药,才能完成我们教育目标和任务。那么什么是中学生不良行为?

我们知道,中学生作为一个社会特殊群体,其个人行为要受制于校规校纪、《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规则;作为一个中国公民其行为要受制于中国法律、公民道德规范的约束;作为一个中国人其行为必然受到中华民族一些传统道德的限制,在人际交往中,其行为要受到来自自己的内心准则、家庭、朋友、所在的组织规则的直接束缚。可以这样说,人一生下来就生活在种种规则中,并在各种规则的约束下成长、成熟、成形,我们也是依据种种既定规则来判断中学生行为中的轻者如迟到、早退,重者如抽烟、打架、斗殴、过早性行为等行为的良与不良。因此,我们认为,中学生不良行为是指中学生在个人及其环境、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相互作用过程中,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自我意识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与相关法律法规、公民道德基本规范、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校规校纪相抵触的反社会反规则的不良心理状态和行为特征。

二、中学生不良行为成因分析

中学生不良行为的成因是多方面的,也是复杂的,而且是动态的。具体而言,包括内在环境因素和外在环境因素。

内在环境因素是青春其综合症、心理障碍等。

(一)青春其综合症的影响。青年期综合症主要表现在:1、记忆力、思维力、回忆再现力下降,注意力涣散,上课听不进,思维迟钝,意识模糊,学习成绩下降;2、白天精神萎靡,上课易瞌睡,打哈欠,大脑昏沉。3、夜晚大脑兴奋,浮想联翩,难以入眠,乱梦纷纭,醒后大脑特别疲困,提不起精神;4、头昏头痛,眼窝黯黑,视力疲劳,心悸气短,腰酸腿困,疲乏无力,无精打采,消化不良,体力下降;5、心慌、胸闷、呼吸不畅、抵抗力下降、眼花、手足发凉、多汗、便秘、消瘦、脸色燥红或苍白;6、性冲动频繁,极易性幻想,形成不良性习惯,过度手淫难以克服;7、不良性习惯日久导致性神经由兴奋亢进转为疲劳抑制,性功能减退,导致男子频繁滑精遗精,女子白带增多;8、心理状态欠佳,忧虑抑郁,烦燥消极,性功能减退,敏感多疑,缺乏学习兴趣,生活冷漠,好动肝火;9、忧伤、恐惧、自暴、自弃、厌学、逃学、甚至自虐、自尽。

(二)心理障碍。调查显示:在我国大城市中,约有17%到20%的学生存在各种类型的心理问题,主要分为攻击性行为、逆反心理和不合群现象。常见的表现有:友谊中的心理障碍;学习中的心理障碍;考试中的心理障碍;集体中的心理障碍;与家长关系的心理障碍;平常与人交际中表现的心理障碍;学生不良行为的产生形成,受动机、感觉、学习、信念和态度这四大心理因素影响。

1、动机。当人的心理需要达到很强的紧张程度时,就会转化为动机,某种需要得到满足后,紧张状态才会得以消除。

2、感觉。学生产生某种不良行为动机后,一般就会想方设法去施行这种行为,这些行为的实施还受感觉影响,人们通过看、听、嗅、触、味这五大感觉功能来接受外界信息,每个人对这五种感官发挥作用程度是不同的,而且不同学生对同一事物的评价也不尽相同,甚至相反。由于对事物评价不同,因此,他们所表现的行为也不尽相同。

3、学习,也称后天经验,学生不良行为及习惯养成,并不是先天具备的,而是通过不断的学习获得一定的经验(体验),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的。这里学习是指由于经验的不断丰富而引起的学生行为的变化。这种理论认为一个人的学习是通过驱使力(某种需要)、刺激物、提示物、反应和强化这系列过程得到实现的。

4、信念与态度。学生通过不良行为和学习形成一定的观念和态度,这又过来影响他的新的不良行为。这里信念是指一个人对某一事物的信任程度,而态度是指一个人对某一事物的认识程度,感情行为意向等。

外在环境因素包括社会文化因素、教育因素。

(一)社会文化环境因素。社会文化是一个社会精神财富的结晶,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成长的人,形成特定的生活方式、行为准则和价值观。

(二)教育因素。

其一,近年来,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迅速,高等学校连年扩招,高考升学率逐年提升,高中段教育规模急剧扩张。我们也应看到,由于选拔机制失效和弱化,在高中段入学的学生难免良莠不分,特别是对于非重点普通高中,生源素质定然不好,其中不良习惯的学生位数比例相当高。

其二,从学校行政作为上看,部分学校没有根据教育形势和学生状况的变化,认真研究德育工作规律,寻求新时期德育工作新方法。由于学校规模、班级规模过大,师生间沟通的自觉性、积极性减弱。这样,教师不了解学生动态的基本情况,学生由于缺乏与教师的交流,其不良行为不易为教师发现觉察,致使学生的不良行为不能得到及时矫正。

其三,从教师角度讲,教师是学生的楷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教师没有注意自身形象和行为,学生的许多不良行为来自于教师;部分教师不清楚教师的义务和职责,只教书不育人,对学生的成绩的提高抓得很紧,忽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甚至纵容无视学生的不良行为的屡屡发生;教师的德育工作缺乏针对性、科学性、实效性。

三、预防和矫正中学生不良行为的对策

研究预防和矫正中学生不良行为的对策。要预防和矫正中学生不良行为,必须从优化环境和提高素质上入手,以减弱或消除中学生不良行为产生的环境条件,学习和掌握预防和矫正中学生不良行为的技术,从而达到改良中学生不良行为习惯之目的。

(一)预防措施

1、认真贯彻国家计划生育政策,大力提高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的出生素质,最大限度地减少其遗传因素而产生的问题儿童的数量。

2、普及科学育儿知识,提高公众医疗保健水平,尽可能地减少因婴儿疾病而产生的问题儿童数量。

3、加强和重视对青少年进行青春期生理卫生知识教育特别是性知识教育,减轻青少年青春期综合症的发生。

4、加强对学生的心理辅导。针对当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促进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庆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二)优化环境,净化中学生成长的土壤。

1、社会

(1)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区环境,加强学校周边环境的整治。

(2)加强学校与社区的联系,注意联手开展教育活动,取得校内与校外教育的一致性,抵御各种不良因素对中学生的思想腐蚀和侵害。

2、学校

(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校园的绿化、美化与教育化相结合,既体现五千年中华文明丰厚的文化底蕴,又反映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道德准则,使校园文化保持很强的生命力。

(2)重视和加强课外阅读工作,充分发挥图书阅览室功能,重视与语文课的阅读教学相结合,使中学生学会学习,着力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增强他们明辩是非及抵御不良诱惑的能力。

(3)开设有利于中学生健康成长的科学、卫生、道德、法制等知识的教育,重视加强生活指导。

(4)加强对不良行为学生的教育转化工作,教育转化要点面结合,既要做好个别转化,还要重视群体教育,两者并重,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因为健全的集体构成了不良行为习惯学生成长进步的基础。

(5)引导实践,锻炼意志,帮助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十分注意对他们的学习上的帮助,只有他们对学习有兴趣并产生成就感的时候,他们的精力和注意力才会从不良行为习惯中转移过来,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培养和建立及巩固才会有牢固的基础。

3、家庭

(1)提高家长素质。

(2)密切与家长的联系。

                                     2012年6月28日

 

马健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