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二)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教案教学设计 手机版


 一、 教学目标 

1、 品味文章语言,体会故都的秋的特点。 

2、 领略作者在文中流露的主观情感。 

二、 教学重难点 

1、 深入体会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 

2、 作者在文中流露出来的情感。 

三、 教学方法 

朗读法、讨论法、研读法。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秋天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文人骚客。从古到今关于秋的诗文可谓汗牛充栋,名篇名句举不胜举。名篇如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王维《山居秋暝》欧阳修《秋声赋》等,名句有杜甫“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王勃“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等,有的描写了秋天的萧杀凄凉,抒发了作者深深的悲秋之感;有的刻画了秋天的绚丽多彩,寄予作者浓浓的赞秋之情。那么著名现代作家郁达夫笔下的秋是一种怎样景象呢?这节课让我们一齐来学习他的名篇《故都的秋》。  

附诗词:刘禹锡的《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则写出了文人豪迈的情怀,是赞秋之作。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牡 《山行》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暝》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唐)王绩《野望》

二、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 

1.作者简介: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现代作家。浙江富阳人。1913年留学日本,曾经广泛涉猎外国文学,深受近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十年异国生活使他饱受屈辱和歧视,激起了他的爱国热忱。1922年回国从事文学创作活动。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抗日战争爆发后,他赴武汉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并到新加坡积极宣传抗日。后流亡到苏门答腊。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杀害。1952被追为列士。主要作品有《沉沦》(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小说集)《春风沉醉的晚上》《出奔》《她是一个弱女子》等,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旧社会的罪恶,向封建道德大胆挑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带有颓废情绪。散文以游记著称,情景交融,文笔优美,自成一家。《达夫全集》《达夫游记》《郁达夫选集》等

2、写作背景。郁达夫是个热忱的爱国主义者,他积极投身抗日救亡活动。1933年4月,由于国民党反动派白色恐怖的原因,作者从上海移居杭州。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本文。当时的中国,连年内战,民不聊生,郁达夫也是居无定所,颠沛留离,饱受人生愁苦和哀痛。因此,作者描写心中的悲凉,已不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对整个人生的感悟。

三、解题  

“故都”两字指明了描写的地点,为何不用“北平”代替呢?因为既含有一种文化底蕴也含有深切的眷恋之情。“秋“确定了描写对象,与故都结合在一起,暗含着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合的一种境界,题目明确而深沉。  

四、阅读,整体把握 

现在请大家快速浏览文本,然后告诉我,郁达夫先生对北平的秋天是什么情感?请用文本的句子回答。(这样安排的目的是让大家先对课文有个整体印象,再由表及里地探究。) 

学生的回答应该是:喜爱、赞美、怀念。

理由:①“故都”两字指明描写的地点,含有深切的眷恋之情,也暗含着一种文化底蕴;(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②第一段“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他为赏秋不辞辛劳,可见爱秋之切! 

③最后一段:“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他为这秋色宁愿付出生命的三分之二。可见爱秋之深啊!                                                                                 

(这两句话要让学生读,使他们明白:不仅仅是喜欢、欣赏。而是极端的爱。能答出:眷恋、热爱、痴迷等的就算解决,喜欢的程度轻一些!) 

五、研习课文内容

1、请同学们齐读一下第一自然段。并思考故都的秋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参考:北国的秋,却特别的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2、在这一段当中,哪一个词语最能体现作者对故都的秋的强烈情感?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参考:饱尝 

     作者对秋的热爱、向往和思念之情,体现情感的真切、热烈。 

3、 一连用了三个地名:杭州、青岛、北平,又有怎样的意味呢? 

参考:写出作者排除万难,不远千里,辗转奔波,不顾危险,就为看一眼故都的秋,体现作者对秋深深的热爱和思念之情。 

4、 作者为了表达这些情感,他接着写了什么内容呢?请一位同学起来读第二自然段。 

(1)这一段写了什么内容? 

参考:江南的秋 

(2)江南的秋有什么特点? 

参考:草木凋零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时常多雨而少风。只能感到一点点的清凉。 

(3)能够强烈表达作者对江南的秋的不满足的是哪个句子? 

参考:秋的色,秋的味,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 

(3)作者为何要这样写江南的秋呢?有什么目的? 

参考:与北国之秋形成对比,衬托出北国之秋味的厚重感,表达对北国秋的渴盼和思念。 

5、 本段写的是北国之秋与江南之秋的对比,请同学们通观全文,还有哪一个自然段写了江南之秋与北国之秋的对比? 

参考:第13自然段 

(1) 这段当中最明显的对比句子是哪一个?有何妙处? 

参考: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A、 黄酒的温和,白酒的浓烈 

B、 稀饭的稀薄,馍馍的厚实感 

C、 鲈鱼细腻鲜美,大蟹的刚强味浓 

D、 黄犬的轻佻小巧,骆驼的沉稳高大 

(黄犬走一段路,撒一泡尿,轻佻、个小;骆驼一步一个脚印,沉稳厚重,高大。) 

前面三个对比是通过饮食之味形象写出秋之味,后面的对比通过动物的体形与性子写秋味的大、厚实。写出北国秋味的强烈和厚重感,对故都的秋的深深眷恋。 

6、 作者对故都的秋有深深地情感,那么那一自然段最直接最强烈地抒发作者对故都的秋的爱之深,恋之切呢? 

参考:最后一个自然段(14段)(请学生齐读一遍) 

作者原意用生命的代价来换取北国的秋,足见作者的“痴”对北国秋的深深眷恋。也让没有到过北国的人产生了去北国赏玩,一饱眼福的念头。 

7、 文章开头抒情,结尾又抒情,第二段江南之秋与北国之秋对比,倒数第二段有进行对比,请问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参考:首尾呼应,有一种荡气回肠之感,也使整篇文章结构完整。 

第二课时 

一、研习3——11段

作者对故都的秋的特别情感,对故都的秋的独特感受又是通过那些景物的描写来表达的的?让我们随作者神游故都,观秋色、闻秋声、品秋情。请同学们看3——11自然段。 

1、指名学生读,思考这一部分写到哪些景物?找出文章中表示颜色的词语,声音的词语及划出体现作者心境的词语和句子。 

景物:秋院、秋树、秋蝉、秋雨、秋果 (五幅图画:庭院秋景 、秋槐落蕊 秋蝉残声 、雨后话凉 、胜日秋果 )

秋色:碧绿、青、蓝、白、紫黑、淡红、灰沉沉、青(布)、淡绿微黄、 

     以冷色调为主,喜欢冷色调,主要体现体现清,当然还有静和悲凉 

秋声:驯鸽的飞声、足音、蝉声、雨声、人声 

     主要体现静。也有清和悲凉。采用以动衬静的手法。 

① 鸟的飞声是极细微的,一般是听不到的,除非是很安静的时候。 

② 写到踩上落蕊的时候,声音也没有。 

③ 蝉声,不同于夏天的热闹非凡,这里的蝉声是衰弱残声,嘶叫的,嘶哑的,疏疏落落,时有时无,低沉的声音。在萧条的秋天里,安静的环境,再加上作者一颗细腻的心,这样的声音尤显突兀,凄凉——这是静静地秋天里单调的哀婉之调。 

④ 雨声——息列索落,疏落的寂静的悲凉。 

⑤ 人声:能够清晰地听到人声及谈话的内容。安静的环境才显人声的突兀。例如,夜晚深巷的琵琶,夜晚深巷的犬吠,婴孩的啼哭声……又有诗歌“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体现的还是静。 

秋情:①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空远,辽远,天越高越显认的渺小——孤单寂寞 

      ②“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静对着拉巴似的牵牛花”, 

细数、静对——闲适,独享秋味,亦显一种惆怅哀伤之感,悲凉之情。 

      ③作者看到扫帚的丝纹时——“细腻、清闲、落寞”——悲凉心境 

      ④都市闲人的话语“唉,天可真凉了——”——一个“凉”字,不仅说的是秋雨的凉,秋天的凉,又何尝不是作者内心的悲凉呢? 

二、转入对作者情感的把握。 

师: 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悲凉的心境呢? 

1、思考:故都秋的景物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如香山的红叶,游人如织的颐和园,作者为什么只选取文中的几处景物来写呢? 

明确:文章取材主要体现清、静、悲凉的特点,而香山的红叶的暖色调,颐和园的喧闹,与文章的感情基调不相称。作者在文中选取的几处景物,能够表达出他当时的苦闷心情和追求隐逸恬适的生活情趣。 

2、故都的秋天不仅是这么肃杀的景物,还有“万山红遍”的热情豪迈啊,如香山的红叶,游人如织的颐和园!为什么作者对那些景物视而不见呢?                                

 实际上这“清、静、悲凉”是郁达夫先生的内心情感,他不过是借这肃杀之景表现内心罢了! 

那么作者的内心为什么这么清,这么静,这么悲凉呢?            

(1) 黑暗社会环境的折射。此文写于1934年,此时的中国,连年战乱,民不聊生,读书人也食无所安,对国家对前途的担忧,是时代的感伤悲凉。

(2)生活经历。在这样的年代,作者为了谋生,居无定所,辗转千里,颠沛流离,饱受人声愁苦哀痛。因此,作者描写的心中的“悲凉”已不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对整个人生的感悟。(课文第十二段)郁达夫也感染上了中国文人的悲秋情结。 

(3) 抑郁善感的个人品性的反映。郁达夫,三岁丧父。17岁便随长兄一起赴日本留学,在异国生活的十年,是他饱受屈辱和岐视的十年。在个人性格方面,他抑郁善感; 

(4)在文艺观和审美观方面,他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是“静止如水似的文学。”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对于一些散文的鉴赏,尤其是在把握文中作者的情感的时候,可以从哪方面来鉴赏呢? 

参考:作者性情、作者生活经历、时代背景 

三、学习12段

师:不仅郁达夫喜欢故都的秋,还有很多古今中外的文人骚客也对秋有感触。文章只剩下最后一段带我们去欣赏了,那就是第12自然段。请同学们看看,这一段主要些什么?文中那一句写出秋感之广泛? 

参考:这一段主要是议论秋天,表现秋感处处有。 

表示秋感之广的句子: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赶出来。 

  秋感处处有,范围广,人数多,不分国别、阶级。但是秋味,尤其是中国的秋味只有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感受到十足。所以本质上还是对故都的秋的更深层次的赞扬、热爱、向往。 

四、 品秋 

请同学们起来分享自己最喜欢的段落或句子,并说明为什么喜欢。 

五、 板书 

       思秋(1—2):饱尝、对比                   表达 

                                                 热爱 

                    秋色    清      情           眷恋 

       绘秋(3—11)秋声    静      景           故都 

                    秋情    悲凉    交融         的秋 

                                                 体现 

                                                 忧郁 

                                                 孤独 

                                                 的 

议秋(12)                                情怀 

       恋秋(13—14):对比、折寿                 

 

幸福冉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