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长亭送别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必修二)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手机版 | ||||
课题: 《长亭送别》 ——王实甫 教师:殷卉茹 日期:2011/05/07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品味文中隽永的唱词,进而体味其曼妙幽怨的意境。 能力目标 把握莺莺这个人物形象的意义和《西厢记》的主题。 情感目标 认识王实甫《西厢记》反封建礼教的意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爱情观。 教学重点 鉴赏文中的精彩唱词,感知文章所描绘的优美意境。 教学难点 通过对《长亭送别》的艺术特色的解读来认识《西厢记》的艺术价值与深远影响。 教学方法 点拨法;讨论法 教学课时 3课时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教师调控 一导入 二、元曲、作者作品及背景介绍 三、生词释义 四、理清故事情节 一、欣赏品评曲词 二、艺术特色 一、莺莺形象分析 二、明确主题 三、深化拓展 三、布置作业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了解王实甫与《西厢记》,理清故事情节 教学程序: 人间自古伤别离,但人生自古多别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是朋友之间的别离,感伤中有着一份浓浓的牵挂;“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是母子间的别离,关爱中有着有一份深深的期盼;“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是情人间的别离,难舍难分。面对此情此景,有几人能做倒“我挥一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呢?这节课让我们把目光投向十里长亭,去感受一下莺莺与张生的离情别意。 ♦元曲与唐诗、宋词鼎立并称为“一代文学之胜”。 元曲的组成,包括两类文体:一是包括小令、带过曲和套数的散曲;二是由套数组成的曲文,间杂以宾白和科范,专为舞台上演出的杂剧。也可以这么说:元曲有大概念和小概念之别。大概念的元曲包括元杂剧和散曲,散曲又包括套数(散套)和小令。散曲相当于元杂剧的一折,但无宾白科介,即一套曲子组成的清唱。小概念的元曲是小令,小令即单只曲子,我们平常所讲的元曲指的就是小令。 元曲以其作品揭露现实的深刻以及题材的广泛、语言的通俗、形式的活泼、风格的清新、描绘的生动、手法的多变,在中国古代文学艺苑中放射着璀璨夺目的异彩。 元曲的体制具体表现为以下六个方面: 1、宫调:宫调是指中国古代音乐的调式。 2、曲牌:俗称“曲子”,是对各种曲调的泛称,各有专名,如《点绛唇》、《山坡羊》等 3、曲韵:元曲在押韵方面的要求 4、平仄:每首末句的平仄。 5、对仗:曲的对仗要求比较自由 6、衬字:曲与词最显著的区别是有无衬字,有衬字的是曲,没有衬字的是词。 所谓“衬字”指的是在曲律规定必须的字数之外所增加的字,它不受音韵、平仄、句式等曲律的限制,衬字一般用于句首。 元曲四大家及代表作有:关汉卿《窦娥冤》、马致远《汉宫秋》、白朴《墙头马上》、郑光祖《倩女离魂》。此外,王实甫的《西厢记》、纪君祥的《赵氏孤儿》都是极具代表性的杂剧。 ♦作者 王实甫,字德信,元代大都人(今北京),所作杂剧根据《录鬼簿》记录有14种,其剧作大多以女性反抗封建礼教为题材,塑造了莺莺、红娘、刘月娥等不同妇女的经典形象。他的作品戏剧性强,曲词优美,对元杂剧和后来戏曲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关于《西厢记》 唐代诗人元稹写了传奇小说《莺莺传》,说的便是张生与崔莺莺的恋爱故事。这是《西厢记》情节的源始。《莺莺传》中有莺莺的诗《明月三五夜》:“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这也就是《西厢记》命名的由来。 唐贞元中,书生张珙游于蒲州,寄宿普救寺。适崔相国夫人携女莺莺扶相国灵柩回家乡安葬,途经普救寺,也借宿于此。一日,张生游佛殿,与莺莺相遇,两人一见倾心。时蒲州有孙飞虎起兵作乱,乱军包围了普救寺,欲夺莺莺为押寨夫人。老夫人在危急之中许下诺言,谁能破贼解围,就将莺莺嫁给他为妻。张生自愿为之,请镇守潼关的好友白马将军杜确率兵前来相救。杜确率兵至,平定了乱兵,解了普救寺之围。不料老夫人嫌张生是一白衣秀士,门不当户不对,便出尔反尔,只许张生与莺莺两人以兄妹相称。张生因不能与莺莺成亲,害了相思,经莺莺侍女红娘从中帮助传递书简,两人背着老夫人私下幽会。后两人来往之事被老夫人发现了,便把红娘叫来拷问。红娘反责老夫人出尔反尔,忘恩负义,并称此事若张扬出去,于崔家名声不利,不若答应两人的婚事。老夫人无奈,只得答应了张生与莺莺婚事。但老夫人又以崔家三代不招白衣秀士为由,逼张生赴京应试,待张生应试及第后,才允许他与莺莺成亲。 《西厢记》共五本二十一折,《长亭送别》是第四本第三折,是全剧最为脍炙人口的精彩片断之一。随着剧情的发展,莺莺终于克服了身心解放的要求与封建精神桎梏的矛盾,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与张生私下结为夫妻。但老夫人逼张生赶考,崔、张爱情又面临新的威胁。无奈中,张生只好起程“上朝取应”,莺莺在长亭为他送别。这场送别戏共有十九支曲文,由莺莺主唱,充分体现了王实甫剧作情景交融、富于文采的特点,歌颂了张珙和崔莺莺为争取婚姻自由、追求纯洁爱情而向封建礼教展开的斗争,表现了作者“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美好愿望。 《西厢记》是王实甫的杰作,也是元杂剧中最优美宏伟的篇章。《长亭送别》选择原作的第四本第三折,是《西厢记》中最为脍炙人口的精彩片断之一。 1.余荫:荫,封建时代由于父祖有功而给予子孙入学或任官的权利。这里有长辈保佑的意思。 2. 萋迷:同“凄迷”,(景物)凄凉而模糊。 3. 厮守:相守,相聚。 4. 狼藉:乱七八糟,杂乱不堪。也作狼籍。 5. 罗帏:床前罗帐。 6. 青鸾:古代传说中能报信的鸟。据说汉武帝时,西王母降临,青鸾先来报信。 7. 残照:落日的光辉。 8. 胸臆:指心里的话或想法。 9. 举案齐眉:后汉梁鸿的妻子孟光给丈夫送饭时,总是把端饭的盘子高举至眉前以示恭敬(见于《后汉书•梁鸿传》)。后人用来形容夫妻相敬。 10.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指微不足道的虚名小利。语出苏轼《满庭芳》词的头两句。“蜗角”和“蝇头”,都是形容极小。 11. 淡烟暮霭:傍晚的云气。 第一部分(“夫人、长老上”——“素与我恓恓惶惶的寄”):赶赴长亭。表现崔莺莺为离别而愁苦怨恨的心境。 第二部分(“做到见夫人科”——“专听春雷第一声”):长亭饯别。主要刻画崔莺莺、张生二人缠绵依恋而又无可奈何的情态、心理,突出崔莺莺珍重爱情而轻视功名利禄的思想感情。 第三部分(“[四边静]霎时间杯盘狼藉”——“小生又生此念”):临别叮嘱。主要表现崔莺莺对张生的关心和担心。 第四部分(“[一煞]青山隔送行”——结尾):夫妻分别。描写崔莺莺目送张生依依难舍的情景和离别后的痛苦。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欣赏曲词,了解艺术特色 教学程序: 1、赏读曲词《端正好》。 (1)作者选取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构成了怎样的意境? 意象有,蓝天、白云、黄花 、西风、北雁、霜林 。它点染了一幅空间广阔、色彩斑斓的暮秋霜林图:蓝天白云,黄花满地,西风凄紧,北雁南飞,霜林染红。前四句, 一句一景,以具有深秋时节特征的景物,衬托出莺莺为离别所烦恼的痛苦压抑心情,有一种诗意的迷惘和浓浓的哀愁。 (2)本曲中哪些字词用得好?为什么? “染”、“醉”二字,下得极有分量。后两句是莺莺自问自答,在为离别的痛苦而流了一夜眼泪的莺莺心目中,经霜的树林是被她的离情感动而变红的。一个“染”字沟通了景与情的联系,使得大自然的景物融入凝重的离愁,蒙上一层沉郁忧伤的感情色彩,萧索的秋景与悲惨的心境化而为一。这些意象创造了委婉深沉、令人感伤的悲凉意境。 在离人眼中,霜林之所以醉,是人的离情使景物沉醉。从“离人泪”可以看出主人公离别前伤感悲凉的心境。体现情的只一个“泪”字,但一个“泪”字就使全曲的景物都闪耀出别离的泪光,它们都成了传情之物,“泪”字为画龙点睛之笔。 (3)这一支曲子是化用谁的诗词? 化用了范仲淹《苏幕遮》词句:“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 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 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4)不过,同学们注意到没有,它们是完全一样的吗? 不完全一样。王实甫在这里是巧妙地化用了范仲淹的名句。作者以碧云 天、黄花、秋风、霜林点染出如画的暮秋景象,而写霜林之红则曰“醉”曰“染”, 从而为眼前景注入了人物的心中情,使景与情浑然统一在短短二十五字的曲 子里。 (5)有人曾这样写莺莺当时的离情别绪:“君不见满川红叶,尽是离人眼中 血。”同学们比较一下,说说这两种写法有什么异同? ①“君不见满川红叶,尽是离人眼中血”也是写秋景,写离情,却另辟一 个新的意境。作者抓住“满川红叶”的特点,说“满川红叶”是“离人眼中血”,说明离别的极度痛苦。我觉得“泪”与“霜林”不如“红”与“血”来得具体可感。 ②这两句也是情景交融的,但比较直白,不够美,大概是文学的味道不够浓吧!而课文中的唱词熟练地运用了为人们传诵的诗句,传达出莺莺深沉的心情和优雅的风格,说明莺莺和张生一样是有相当文学修养的青年,也更切合莺莺相国小姐的身份。 ③莺莺是知书达理的大家闺秀,她的唱词应该是典雅蕴藉的。“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写莺莺在长亭路上看到满树都是经霜的红叶,引起她的遐想,是谁把林叶染红的呢?那该是离人的血泪,但字面上不点明“红”,却用“醉”把“红”藏了起来;泪红得像血,但字面上不点明“血”,却用“泪”把“血”藏了起来。文词的含蓄,正是莺莺含蓄性格的写照。 总结:王实甫在这里是把诗和剧搀起手来,亦诗亦剧,达到了出神入化的艺术境界。可见一个好的词语,一种好的意境或一种好的表现方法,高明的艺术家可以从中受到启发,获得借鉴,按自己的需要加以创新,这样的例子课文中有很多。 2、赏读曲词[收尾] “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写离愁之重,小小车儿载不动。这个意思也不是王实甫创造的。回忆一下,哪里看到过? 李清照的《武陵春》:“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只因王实甫是写莺莺的离愁别恨,因此易舟为车。但离愁之重,却是一样的。离愁沉重地压在她的心头,用“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作此,形象具体,意在言外。 3、赏析[一煞]。 这支曲子以青山疏林、淡烟暮霭、夕阳古道、禾黍秋风,构成一幅深秋效外黄昏的画面。“青山隔送行,疏林不作美,淡烟暮霭相遮蔽”,写莺莺怅然痴立,目送张生转山坡,出疏林,在烟霭残照里杨鞭远去,最后视线所及,只有青山一抹,枯树数株,顿时流露出无限的惆怅和深挚的眷恋。最后她无可奈何地收回视线,失神地空对张生走过的古道:“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此时夕阳斜照,寂无人声,瑟瑟秋风中,传来远处马儿的悲鸣。它打破了夕阳古道上的沉寂,也撕裂了莺莺本来就破碎的心。马鸣之处,正是张生所在之地!听到马叫而见不到骑马远去的亲人,莺莺的心情可想而知。 正如《诗经》所写“瞻望弗及,涕泪如雨”,“无人语”和“听马嘶”,“无声”和“有声”互相映衬,更加烘托出环境的凄凉和莺莺撕心裂肺的悲哀。这支曲子写景抒情和谐统一,生动展现了莺莺“离愁渐远无穷”的心境,极尽“曲终人渺,余味无穷”之妙。是啊,景随人远,情随恨长。所以,我们看《长亭送别》,从头到尾不过写莺莺送别一件事,莺莺惜别一种情,但读起来不腻味厌烦,反而为那种浓郁的诗情画意所感染。 4、赏析[滚绣球]。 这段曲词借途之景,传莺莺之情,从不同的侧面展示主人公复杂的内心世界:“柳丝长玉骢难寄,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莺莺看到长长的柳丝就想到它系不住张生骑的马儿;看到疏朗的树林就希望树梢“挂住”残阳,让时间走得慢一点,真是寸阴可贵,离情难舍。“马儿迍迍的行,车儿快快的随。”张生骑马在前,莺莺坐车在后,马儿慢慢地行,车儿快快的跟,一快一慢,写尽了两人缠绵难舍的情状。 (1)能改成“马儿快快的行,车儿迍迍的随”或“马儿迍迍的行,车儿迍迍的随吗?” 不能。“迍迍”就是“慢慢”的意思,莺莺要马儿慢慢地走,车儿快快地跟上,好让自己同张生更靠近些,能有更多的时间呆在一起。如果改成“马儿快快的行,车儿迍迍的随”,那么两人中间可能会拉开一截距离,他们就不能就多一刻相守;如果改成“马儿迍迍的行,车儿迍迍的随”也是同样的道理。 金圣叹赞这两句是真正妙文,是从莺莺惜别的心理描绘的:“此真小儿女又稚小,又苦恼,又聪明,又憨痴。一片微细心地,不知作者如何写出来也。”可见“马儿慢慢的行,车儿快快的随”,抒发了莺莺不忍离别,连一会儿的厮守都不愿放弃的深情。 (2)我们在《窦娥冤》中也读过[滚绣球],两者相比较,就知道不同作家不同的创作风格。 《窦娥冤》窦娥呼天抢地,感情激烈,语言直白如同口语,而崔莺莺却委婉曲折,感情缠绵,语言自然清丽。所谓“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不同作家的创作风格有别,不同人物的语言风格、人生遭际也有别。所以我们在阅读时一定要深入到作家、人物的内心世界。 1、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①、由景渲染别离的氛围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是长亭送别的开始,开始在“黄花满地,西风紧,北雁南飞”的深秋时节,在离别的时刻遇到了这样的季节,这样的景物,在任何一个送别人的眼里都会有凄凉、萧索的感觉的。如此的背景图案,别离的人镶嵌在这巨幅的画面上,开始了各奔东西的征程,一个“染”字是“景”还是“情”的动作?任由我们去想!景是别离的景,情是别离的情,情景的结合达到了巧妙的相融。 ②、由景引出人物的神态 “下西风黄叶纷飞,染寒烟衰草萋迷。”拟人手法写出了“寒烟衰草”的情态,“寒烟衰草”在黄叶纷飞的西风中“萋迷”!物犹如此,人何以堪?只见张生“酒席上斜签着坐的,蹙愁眉死临侵地”,“寒烟衰草”的情态与张生的神态是何其的相似!在瑟瑟秋风中,草衰败了,在清冷的西风中,爱人要别离了,人有情,物有意。景物铺垫引神态,真是达到了天衣无缝的地步了! ③、由景突现人物的内心 “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淡烟暮霭相遮蔽。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别离是一种痛苦的相思开始。一个“隔”字,写尽了不愿分别的心境,疏疏落落的林子在淡烟中隐约出现,但却时常被“遮蔽”!“遮蔽”的是一种相思的情感抑或是别离的孤寂?在夕阳古道上的人,都默默不语,“此时无声胜有声”,一个“嘶”字淋漓尽致地道出了别离人的内心狂奔的急流,离别是彼此最不想出现的一幕啊! ④、由景营造别后的场面 “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仅十个字,便勾勒出了离别后的自然场景:四周的山,四周的水,四周的林……此时的它们却处在“一鞭残照里”孤单地怀想。孤单成了这时的唯一的名词! ⑤、由景组建文本的情节 我们知道任何一种文学样式,一般都离不开景物的描写,景物的描写在这段戏曲里不仅有上述的作用,还有组建文本情节的功能。《长亭送别》的情节大致分送别前、送别中、送别后等几个环节,在这几个环节中,作者穿插的景物描写,很好的服务了整个文本的情节结构。以上“一、二、三、四等中的景物就是组建的材料,分别是:送别前、送别中、临别时、别离后的景物设置。 2、富于文采的戏曲语言。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①、运用多种多样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人物的心理。 ②、化用古代诗词,语言清丽华美。 ③、多用民间口语,语言生动活泼。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把握崔莺莺的人物形象,理解《西厢记》的主题 教学程序: ♦莺莺是怎样看待“门当户对”的?从哪些句子看出来的?这些句子表现出莺莺是什么样的人? “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表示莺莺重视爱情,轻名利。“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拆鸳鸯在两下里,表现莺莺直接把矛头指向了功名利禄。表明了莺莺对赴京赶考的态度,在莺莺眼里,功名远不及爱情地位高。表现出莺莺生性叛逆、倔强的性格。 ♦课文中写莺莺珍重爱情,鄙视功名利禄的地方有哪些?一并找出来。 【幺篇】: “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 【朝天子】: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拆鸳鸯在两下里。” 科白: “张生,此一行得官不得官,疾便回来。” 【二煞】: “你休忧‘文齐福不齐’,我只怕你‘停妻再娶妻’。休要‘一春鱼雁无消息’!我这里青鸾有信频须寄,你却休‘金榜无名誓不归’。” 在崔莺莺心目中,金榜题名,是“蜗角虚名,蝇头微利”,不是爱情的前提和基础,因此临别时不忘叮嘱张生“得官不得官,疾便回来”,与老夫人的态度形成鲜明的对照。同时,她也有深深的忧虑,明确地告诉张生“我只怕你‘停妻再娶妻’”。“停妻再娶妻”,这在男尊女卑的封建时代是有现实基础的。莺莺的态度突出地表现了她的叛逆性格和对爱情的执著。莺莺的离愁别恨,是她对不能掌握自己命运的悲哀和抗争,而不只限于“儿女情长”。她的离愁别恨中闪耀着重爱情轻功名、反抗封建礼教的思想光辉。 “言为心声”,作家的笔力是惊人的。寥寥数语,一擒一纵,写尽了多情女子伤离的独特情态。所以,读剧本台词,要细心体味人物在独特语境中的独特情绪。 ♦ [幺篇] 莺莺唱词中的“你与俺崔相国做女婿,妻荣夫贵”,这里莺莺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莺莺的言外之意是张生你和我结婚以后,我们妻荣夫贵,琴瑟和谐,希望能白头偕老,不要分开。当然,俗话说“夫荣妻贵”,莺莺既系相国小姐,已具身份,那么张生无须上京博取功名,亦可凭相国女婿的身份而富贵。这里有埋怨之意, 埋怨她母亲。 ♦文中还有哪些唱词或对白反映了莺莺这样的心态? ①“蜗角虚名,蝇头微利”,说明莺莺把“及第”看作是“蜗角蝇头”般的名利,形象地表达了莺莺珍视爱情、轻视功名利禄的思想感情。 ②嘱咐张生:“此一行得官不得官,疾便回来”,言外之意“即使落榜,也要回来”,这当然是针对老夫人的了,她根本不把老夫人放在眼里,反映了莺莺倔强的叛逆性格。 ♦这些话是莺莺私下里跟张生说的还是当着老夫的面说的? 这些话是当着老夫人的面说的,它不仅表现了莺莺对老夫人的怨恨和倔强的反抗精神,而且也可以看作是作者向读书追求功名利禄那一套俗观念的挑战,真是力透纸背。莺莺无疑是封建时代不可多得的“离经叛道”的艺术形象。 所以,王实甫的《西厢记》,是以有生命和人性向无生命的封建礼教挑战的里程碑!面对那个遵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讲究门当户对的封建黑洞,《西厢记》石破天惊地喊出了“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此语一出,即成为千古传唱的不朽句言! 如何理解《长亭送别》中曲词之美与剧作的故事之美、人物之美、意境之美的和谐统一? 王实甫的戏曲语言以富于文采为特色,曲词之美,与剧作的故事之美、人物之美、意境之美和谐统一。这在《长亭送别》一折中尤为突出。 1. 运用多种多样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人物的心理。 全折运用了比喻、夸张、用典、对比、对偶、排比、反复、叠音、设问等多种修辞方法。特别是巧用夸张,并与比喻、用典、对比等结合,因情随物而设。例如,“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昨宵今日,清减了小腰围”,夸张地表现感情折磨下的身心憔悴;“将来的酒共食,尝着似土和泥。假若便是土和泥,也有些土气息,泥滋味”,“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五岳低”都是夸张兼比喻,写离别之情,达到愁极恨绝、无以复加的地步;“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用了“红泪”和“青衫泪”两个典故,是夸张兼用典,形容伤心之至。作品中的夸张描写,大都将人物感情寄附于客观事物,借助鲜明生动的形象来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2. 融古代诗词与民间口语为一体。 作者善于化用名句中的优美成句,也擅长提炼现实生活中的白描俊语。曲词或秀丽典雅,含蓄悠长;或质朴自然,活泼爽利。既有诗词意趣,又不失元曲本色。例如,范仲淹《苏幕遮》词中“碧云天,黄叶地”是咏秋名句。王实甫易“叶”为“花”,移入【端正好】一曲,与飞雁、霜林一起,组合成一幅新的暮秋图,完全切合剧中的情景和离人的心绪。【收尾】“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句,是对李清照《武陵春》词“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意境的再创造,极其形象地传达出人物心灵所承受着的感情重压。【叨叨令】【快活三】两支曲子,出语当行,极富生活气息。【脱布衫】前两句是诗词的格调,写莺莺眼中的秋景;后两句是生动的口语,写莺莺眼中的张生。正是这萧瑟的秋色,映衬着愁苦的张生。既抒写了莺莺的情绪,也描写了张生的神态。在《长亭送别》中,这两幅笔墨,交替并用,得心应手,炉火纯青,为多侧面、多色彩地再现人物的情感节律,提供了成功的艺术手段。 1、 体验美感,进行美的享受,背诵文中自己喜欢的曲词。 2、 用心读王实甫的原著《西厢记》,写一篇读后感。 5分钟 幻灯展示 25分钟 5分钟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10分钟 幻灯展示问题 学生讨论 教师总结 30分钟 学生讨论 教师点拨并做归纳 15分钟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15分钟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 15分钟 教师点拨学生回答 15分钟 板书设计 《长亭送别》 ¬——王实甫 场景 莺莺情感变化 赴亭惜别(送别途中) 愁苦、怨恨 长亭饯别 依恋、无奈 残照离别(临别叮嘱) 担心、害怕 离别愁思(目送行人) 眷恋、惆怅 小结 《西厢记》写才子佳人“一场风花雪月的事”,却又跳出一般风花雪月的局限,反映了崭新的爱情观。提出“永老无别离,万古常完聚,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婚姻理想;歌颂了“直教人生死相许”的自由爱情,这是《西厢记》高于历代崔张爱情为内容的作品,也高于同时代其他爱情剧的地方,他被人民群众普遍接受,《红楼梦》中曹雪芹借贾宝玉之口评论《西厢记》“词藻警人,余香满口”,所继承和称赞的也是这种精神。 有人说:《长亭送别》是一首真挚的抒情诗,一幅淡雅的水墨画,一支撩人心弦的离歌。我想我们对它的阅读理解还是比较粗浅的,希望对《西厢记》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选话题,作更深一步的学习。 殷卉茹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