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教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手机版 | ||||
猫学习目标: 1、了解三只猫的不同外形、性情及在家中的地位 2、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及蕴涵的人生哲理。 3、揣摩生动的细节描写。 4、形成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点: 1、了解三只猫的不同外形、性情及在家中的地位。 2、理解作者在本文写作中对比手法的运用。 教学难点: 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及蕴涵的人生哲理。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猫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一种小动物。很多家庭因为猫惹人喜爱而养它。我国著名作家郑振铎先生,他家也曾养过三只小猫。从养这三只小猫的过程中,他领悟到了一些生活的哲理和做人的道理。究竟是什么样的哲理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郑振铎先生的散文《猫》。 二、作者介绍。 郑振铎(1898-1958),福建长乐县人。现代作家、文学家,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全国作协理事等职。1958年10月率中国文化代表团前往阿富汗等国进行友好访问时,因飞机失事不幸遇难。他的主要著作有《中国历史参考图谱》《中国俗文学史》《欧行日记》《海燕》《山中杂记》等 三、整体感知 1、听课文录音。在听的过程中,注意字词的读音,感知文章内容。 相称(chèn) 郁(yù)闷 一缕(lǚ) 娱(yú)乐 污涩(sè) 怂恿(sǒngyǒng) 婢女(bì) 蜷(quán )伏 惩戒(chéng) 怅然(chàng) 2.词语解释 怂恿:鼓动别人去做坏事 。 怅然:不愉快的样子。 涩:不光滑 。 惩戒:通过处罚来警戒。 蜷伏:弯着身体卧倒。 3、思考问题并回答 1.文章写了几只猫?重点写哪一只? 明确:文章共写了四只猫,即自家喂养的三只猫和偷吃芙蓉鸟的黑猫。重点写了第三只猫,其篇幅占了三分之一有余。 2.根据自家养猫的经历,全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找出有关起止段落,划分文章结构。 明确:课文写了三次养猫的故事,据此,文章可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2段):写第一只猫的故事。 第二部分(3-14段):写活泼可爱的第二只猫不幸亡失的故事。 第三部分(15-34段):写第三只猫的亡失让我难过自责。 3、朗读课文,了解养三只猫的相关情况:来历?有什么外貌特征?性情如何?在家中的地位,结果怎样?完成下表。 第一只猫 第二只猫 第三只猫 来历 隔壁要来的 舅舅家抱来的 张婶捡来的 外形 花白的毛,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 浑身黄色,很可爱 毛色花白,并不好看,瘦,毛被烧脱了几块,更觉难看。 性情 活泼 较第一之更活泼,更有趣,会捉鼠 天生忧郁,不活泼,懒惰 地位 宠物 宠物 若有若无,不大喜欢 结局 死亡 丢失 死亡 第二课时 一、研读课文。 1、怎样写第一只猫的可爱?找出相关句子作分析。 (1)、花白的毛,很活泼,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常在廊前太阳光里滚来滚去。 明确:跑、翻滚。与白雪球照应。 更显活泼 (2)、它便扑过来抢,又扑过去抢。”写出了小猫玩耍时的动态和情态。 (3)、我坐在藤椅上看着他们,可以微笑着消耗过一两个小时的光阴,那时太阳光暖暖地照着,心上感着生命的新鲜与快乐。 明确:花费时间之长,可以从侧面表现出猫的可爱 2、第二只猫与第一只猫相比,有什么不同?找出相关句子作分析。 明确:更有趣,更活泼。它会爬树,捉蝴蝶,不怕生人,捉老鼠 (1)、它似乎太活泼了,一点儿也不怕生人,有时由树上跃到墙上,又跑到街上,在那里晒太阳。 动词传神 轻捷活泼 (2)、饭后的娱乐,是看它在爬树。隐身在阳光隐约的绿叶中,好像在等待着要抓捕什么似的。 富有情趣 可爱活泼 (3)、有时蝴蝶安详地飞过时,它也会扑过去捉。”(写出小猫的脑袋、眼睛随着蝴蝶的飞舞而转来转去并伺机捕捉的样子。) (4)、有一次,居然捉到了一只很肥大的鼠,自此,夜间便不再听见讨厌的吱吱声了。 本领之大 令人意外 细节描写:这一组句子,从细小的方面写尽了前两只猫的活泼可爱、顽皮淘气。这样的描写,叫做细节描写。它可以使文章生动而富有情趣。 3、第三只猫怎么样呢? 明确:不好看 不活泼 忧郁 懒惰 不捉老鼠 4、第三只猫难看也罢、忧郁也罢,但这都不妨碍它成长。然而,这种平静的生活很快消失,不幸随之而来,猫的遭遇是什么?(跳读第 17-29段)。 明确:被主人误认为偷吃了芙蓉鸟。 5、“我”根据什么判定芙蓉鸟是这只猫咬死的? 明确:“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鸟,似乎也特别注意,常常跳到桌子上对鸟笼凝望着。” 6、“凝望”是何意?(目不转睛地看)。猫究竟为什么要“凝望”鸟笼呢? 明确:想当初,那只猫就像一个孩子,被人抛弃,无家可归,在冬天的早晨,几乎为冬寒与 饥饿所杀。它常常对鸟笼凝望着,也许是 在羡慕鸟儿的美丽,也许是悲叹自己的悲惨经历和孤苦伶仃的生活…… 7、我的判断是否准确?是谁咬死了芙蓉鸟?根据是什么? 明确:只凶恶的黑猫把鸟咬死。 根据是:“一只黑猫飞快的逃过露台,嘴里衔着一只黄鸟”。 8、事情澄清后,“我”心里十分难过,作者是怎样抒发这种感情的?齐读第30、31段。 明确:这是我的忏悔。同时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不能主观臆断,否则,就会出现差错,甚至造成无法补救的严重过失。 9、为什么“我”对于第三只猫的死亡比前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明确:因为第三只猫的死责任在“我”。“我”的主观臆断,断定鸟是它咬死的,暴怒之下“我”用木棒打它,它受到冤苦无处辩诉,最后死在邻家屋檐上。“我”认为是“我”把它害死的,而且这个过失是无法补救的。 10、小结:两个月后,第三只猫悲苦地死去。这真是一只“可怜猫”, 它来得可怜:在冬天的早晨它被人遗弃,无家可归,几乎为冬寒与饥饿所杀。 活得可怜:不好看,大家都不大喜欢它,它不活泼,不像别的小猫那样喜欢顽游,对于它 不加注意,仍不活泼,仍不改它的忧郁性,不去捉鼠。 去得更可怜:受了冤苦,遭我毒打而屈死。 三、重点研读 三只猫外形不同,性情各异,但是结局都一样——亡失。但我们对待猫的亡失态度也不尽相同。阅读课文,找出相关语句体会。 1、第一只猫“我心里感着一缕的酸辛,可怜这两月来相伴的小侣!” 明确: “我”为花白猫的病死而难过、酸辛。 人一旦对自己喜爱的东西产生了感情,就会为它的不幸而难过。 2、第二只猫“我也怅然的,愤恨的,在诅骂着那个不知名的夺去我们所爱的东西的人。” 明确:“我”失猫的怅然,对恶人的愤恨! 这些损人利己的人实在可恨! 3、“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 明确:突然间失去了一个亲爱的同伴,一种失落感久久萦绕在心,缺德的人太气人了,叫人 恨恨难消,养猫固然快乐,可是亡失的痛苦更让人难受,干脆不养了。 4、第四只猫:“自此,我家永不养猫。” 明确:种负罪感永远不能消除,一见到猫就触发了自己灵魂的伤痛,觉得永远愧对这类生命。 四、感悟 :学生讨论、交流, 同一篇文章,从不同的角度看,对主题就会有不同的理解。 1、对于作品中的“我”,对于“我”妄下断语打死可怜猫的事件,我们能体会到什么? 明确:凡事不能单凭印象,主观臆断,更重要的是弄清事实;对人对事不存偏见私心,要宽容、 要仁爱,要同情弱小者。 教师引导:关爱生活中的“可怜猫”! 2、对于作品中的猫,我们能从它的遭遇中体会到些什么呢? 明确:在不合理的社会中,弱小者总是饱尝着生活的不幸,不受欢迎的人往往会成为冤案的牺牲 品;人的个性需要自我完善,才能避免不幸。 3、在生活中,我们应当怎样做呢? A努力完善自我! B弱小就要挨打! C努力拼搏,奋发向上。 D你想得到幸福吗?唯一的方法就是努力。 4、小结:郑振铎先生的《猫》,让我们有了许多感悟。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是,当我们发现自身的不足时,一定要努力寻找自己的优点、发扬长处并让它超常发挥。这样,你的命运才有可能改变。因为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 但你可以最可爱;你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奋;你也许不会最顺利,但你可以最乐观……同学们,不论走到哪里, 你们一定要让自己成为最好的——最绿的小草,最纯的水滴,最亮的星星…… 五、延伸迁移 在生活中,你是否也曾经错怪过别人或被人误解过?把事情经过说给其他同学听听,并和同学讨论一下,怎样才能减少彼此之间的误 殷燕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