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考文言文阅读考前指导 高考复习(高三)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高考复习指导 手机版 | ||||
《考试说明》中关于古代诗文的内容:阅读浅易的文言文.“浅易”指合格的高中毕业生能够基本读懂的程度。(节选自江苏省2012年高考语文《考试说明》)所以,我们只需以平常心对待。 【简要说明】(文言文阅读)选文要求浅易,多选记叙文,为增加可读性,尽量选名家名篇。文言文阅读有三道题是单项选择,分别为实词解释、信息筛选与内容辨析,一般属于容易题或中等难度题。属于难的是文言句子翻译。这要注意把握整句的意思,联系上下文,做到句不离篇,这要才能表达正确。还要注意实词、虚词的翻译,语气的表达以及文言文特殊句式和用法。(《考试说明》) 答题时注重整体阅读,标示文章中重要信息。要带着“什么人?”“做了什么事?” “结果怎样?”“为什么?”等问题对文段用心地解读。注意文段后的注释,很多时候有提示作用.对理解文段起关键作用的词句要联系上下文进行推导。可以借助最后一道有关内容分析的题目,把握文段主旨。如有难点一时难以解决的,可以跳过,继续阅读。 1.文言实词题答题技巧 (1)考点说明: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主要考查常见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 (2)考例分析: 考例1(2009江苏卷)⒌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遂属其家通明 属:托付 B.皆逡巡引却 引却:后退 C.通明故魁垒丈夫也 魁垒:高大 D.率倜傥非常之人 率:率领 【参考答案】D 【解析】属(托付)、引却(后退)、魁垒(高大)均正确,错误设置在D.“率倜傥非常之人”“率”解为“率领”错,实同“六国互丧,率赂秦耶?”之“率”(都,全),考查知识迁移的能力。 考例2(2010江苏卷)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年二十以归吾 归:出嫁 B.其平居语言容止 容止:形貌 C.谓唯文字可以著其不朽 著:彰显 D.庶几以慰其魂 庶几:希望 【答案】B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识记和理解文言实词的能力。 【解析】B项“容止”应为“容貌、举止”。根据语境,把单音节词变成双音节词即可。 考例3(2011江苏卷)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一县大耸 耸:震惊。 B.以公少年易之 易:更换。 C.甲不能戢士 戢:约束。 D.转运使调里胥米而蠲其役 蠲:免除。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A.“耸”是个常用词,词语中就有“惊耸”“耸人听闻”,其义项为“震惊”,解释准确。B.“易”是个多义词,但句中翻译成“更换”显然不合逻辑,陈公弼担任县令,老吏怎能更换他?这里的“易”是“轻视、看不起”的意思。如柳宗元《童区寄传》中有“贼易之,对饮,醉”,其中的“易”也是“轻视、看不起”的意思。C.“戢”有“收敛”的意思,句中由这一义项引申为“约束”。D.“蠲”这个词虽然不常见,但我们将“免除”这一义项代入原文理解,意思通顺,可以推测其正确。 (3)技巧指导 联系上下文.前后照应,保持一致;联系学过的课内知识,揣摩分析;用互文见义前后对举对照解释前后词;用成语比较推导词义;分析字形,辨明字义:结合语法,理解分析. 注意:将给出的词义带迸原文,通顺就对不通就错。从没有听说过的实词释义往往是对的,干扰你罢了。 2.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辨析 (1)考点说明: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乃、其、且、若、所、为、焉、以、因、于、与、则、之。 这里“文言虚词”的概念沿用传统提法。“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指在具体语境中的常见意义和用法。 (2)考例分析 (06江苏卷)文中“诸生以夜中对”的“以”字,与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以”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焉用亡郑以陪邻 B.王好战,请以战喻 C.不然,籍何以至此 D.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 【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B级。本题只考查了虚词“以”的用法,B项和题干中的“以”都作“用、拿”讲。A项“来”;C项“凭”;D项“而”。 【易错点】不能根据语境理解虚词用法。 (3)技巧指导: 先理解翻译所学课文中的虚词,再比较文段中的虚词.联系文句的整体意义和上下文的意义,注意辨明上下文的关系.借助语句的结构,看两句中该虚词词性和所作的成分是否相同.虚词比较:每组中利用绘出的高中学过的句子,比较、推断文中句子的虚词用法。2007年以来,文言虚词已连续5年没有单独命题,多放在翻译题中考查,但不排除单独命题或和实词合考的可能,我们只要掌握《考试说明》中要求的15个虚词的各种用法并能结合语境推断即可。 3.信息筛选题答题技巧 (1)考点说明:筛选文中的信息 考查重点主要包括指明信息的具体内容,判断信息所属的性质,根据要求提取相关信息。 (2)考例分析 考例1(2010江苏卷)6.下列句子中,全部表现梅圣俞夫妇情深的一组是( )(3分) ①出其哭内之诗而悲 ②其衣无故新,而浣濯缝纫必洁以完 ③入则见吾妻之怡怡而忘其忧 ④闻其贤者也则悦 ⑤我为妇人,死而得君葬我,幸矣 ⑥且其平生尤知文章为可贵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⑥ D.④⑤⑥ 【答案】B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根据主旨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 【解析】②是写其妻的干净整洁,治家有方;④是写其妻关心丈夫和士大夫的交往,是相夫有道;⑥是写其妻对文章的喜爱。三者都是些其妻明慧懂理,和“夫妇情深”没有联系,故选B。 考例2(2011江苏卷)6.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陈公弼治事“严而不残”的一组是(3分) ( ) ①公戒而舍之 ②公禁之,民不敢犯 ③民恃以安,盗不敢入境 ④独治为暴者十余人,使甲以捕盗自赎 ⑤虎翼军士屯寿春者以谋反诛,而迁其余不反者数百人于庐 ⑥斩元以徇,其余悉遣赴役如初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②③⑤ D.①④⑥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时,先要准确理解题干中两个限定筛选范围的短语“严”和“不残”的含意,再推敲各选项文句所表达的内容是否与题干短语对应。②写陈公弼禁止巫师每年搜刮百姓的钱财祭鬼这一活动,突出的是其执法之严,故应排除。③写陈公弼训练几百名牢城的士卒以及山民维持治安,使老百姓安居,盗贼不敢侵犯,与“严而不残”关系不大。⑤叙述的事非陈公弼所为,更应排除。 (3)技巧指导 看清题目要求,一字一词地琢磨.选出一两句不相符的,排除部分选项。表现性格的,先找不能表现题干中要求的人物性格的选项,用排除法选择.特别注意是谁的什么性格。 4.内容归纳题答题技巧 (1)考点说明: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重点考查对文章的层次、段落或整体的把握能力。 (2)考例分析: 考例1(2010江苏卷)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梅圣俞在妻子去世以后,请求好友欧阳修为她写墓志铭,后来在给欧阳修的多封信中,又一再提及此事。 B.谢氏出身名门望族,但安贫乐道,治家有方,并且十分关心丈夫与士大夫的交往,是名副其实的贤内助。 C.西兵进攻江淮地区,随后又相继发生旱灾、蝗灾,谢氏仰天长叹,忧心忡忡,可见她关注百姓疾苦。 D.谢氏秉性明慧,懂得事理,时不时和梅圣俞探讨来访者才能高下,以及世事得失,都能讲得头头是道。 【答案】C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概括能力。 【解析】据文中“今西兵未解,天下重困,盗贼暴起于江淮”可知C项“西兵进攻江淮地区”的表述有误;另“可见她关注百姓疾苦”也不合文意,原文接句是“我为妇人,死而得君葬我,幸矣”,是写她于乱世中能安居贫苦而不困顿。 考例2(2011江苏卷)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雩都当地的巫师,每年春天的时候,都以祭鬼免除火灾为借口,大肆搜刮百姓财物,陈公弼到任后,严令禁止。 B.陈公弼到房州后,面对盗贼横行、缺乏兵备、百姓惶恐的情况,组织了数百人,昼夜布防,声威赫赫,终于保得一方安宁。 C.淮南发生饥荒,安抚、转运使指责寿春太守王正民救灾不力,王被免职。继任者陈公弼认为王正民无罪,安排他到鄂州做官。 D.陈公弼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曾经逮捕法办为非作歹的海印国师,严惩危害百姓的雷甲部下,后来又平息了周元的叛乱。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筛选文中的信息和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把握人物、事件以及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要重视对原文中关键细节的理解。A.介绍陈公弼到任后严令禁止“春斋”的情况,叙述与原文一致。B.叙述陈公弼担任房州知州防盗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叙述与原文相符。C.陈公弼“安排他到鄂州做官”一说与文中“诏复以正民为鄂州”的表述有出入,很显然王正民重新“为鄂州”是朝廷任命的,而不是陈公弼安排的。D.选项综述了文中所涉及到的有关陈公弼的一些事,看似复杂,如果认真读懂原文,不难判断它是正确的。 (3)技巧指导 找出文段中与选项解释相对应的语句,一一对应.中心、主旨重点分析议论的语句.总体把握文意.叙述或分析的错误只在某一小点,主要是顺序的颠倒,无中生有等.注意人物的事迹是否张冠李戴,事件的时间是否准确,人物性格陈述是否恰当. 总之,所选文章往往是古代贤人良臣的小故事及个人履历表,所以不难读懂意思,只是落实到个别字词,倒是颇让人费神,不过也不可怕,遇到实在不懂的字词,不必着急,可以先读下文,也许过后自然能明白,或者可以到题目中去找答案,若不影响做题目就不要钻牛角尖,不懂就不懂,也没什么!即使遇到阅读难度大的文章,也要调动积累,沉着应对,不必庸人自扰,所谓“人难我难,我不畏难”。 5.文句翻译题答题技巧 (1)考点说明: ①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古文翻译要求以直译为主,并保持语意通畅。要注意原文用词造句和表达方式的特点。 ②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主要结合文意理解和文句翻译进行考查。 (2)考例分析 考例1(2010江苏卷)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敛以嫁时之衣,甚矣吾贫可知也。 (2)使吾不以富贵贫贱累其心者,抑吾妻之助也。 (3)君所交皆一时贤隽,今与是人饮而欢耶? 【答案解析】(1)用出嫁时候的衣服(给她)穿上入棺,我的贫穷超乎寻常,就可以知道了。(句意通顺2分,“殓”1分) (2)让我不因为财富多少,地位高低而焦虑,这是妻子对我的帮助吧。(判断句式1分,“以”、“累”两处,每处1分) (3)您所交往的都是当今品德高尚,才能杰出的人,现在竟与这种人一起喝酒取乐了? 考例2(2011江苏卷)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毁淫祠数百区,勒巫为农者七十余家。 (2)身居前行,命士持满无得发。 (3)贷而流之,尽以其余给左右使令,且以守仓库。 【答案解析】本题重点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翻译时应注意联系前后文,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力求做到文从句顺。(1)译文:陈希亮毁掉的不合礼制的祠堂上百个,勒令巫师成为农民的有七十多家。句中“淫祠”,意为“不在祀典的祠庙”(“淫”是“过多的、额外”的意思,如《岳阳楼记》中的“淫雨”),正确翻译有一定困难。(2)译文:陈公身处于最前列,号令士兵将弓箭拉满但不射出。句中“持满”应为“拉满弓弦”,这是难点。(3)译文:陈公宽恕了他,将他流放,把其余士兵全部交给公府左右使令,并且让他们把守仓库。句中的“贷而流之”是全句枢纽,“贷”即“严惩不贷”之“贷”,意思为“宽恕”,整句意为“宽恕了他,将他流放了”。 (3)技巧指导 ★一定要直译,一般不允许意译,要字字落实,忠实于原文。 ①先将句子中的每个字都落实为现代汉语的解释,同时注意平时学习过程中强调的重点实词、重点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语、词类活用,重点句式、特殊语气在句中有没有体现,这些是重点的得分点,需要将特征翻译出来。 ②翻译个别字的最常用方法就是把古汉语中常用的单音节词换成现代汉语中常见的双音节词,人名地名等专用名词不要翻译,无须自作聪明。 ③再将这些字连成句,要求符合现代人说话习惯——“达”。 ④连字成句时注意尽量多就少改,该补的一定要补出来,该调整顺序的也要落实。使一句话完整通顺。 ⑤个别字词实在无法说通,试试看是否是通假或者活用。 jqk610427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