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禁不规范语言文字,勿为博出彩冒险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育新闻 → 高考范文 手机版 | ||||
教育部出台了《2012年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考务工作规定》,首次将“笔试一律用汉文字答卷”调整为“笔试一律用现行规范汉语言文字答卷”。 据厦门晚报消息,近日,教育部出台了《2012年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考务工作规定》,首次将“笔试一律用汉文字答卷”调整为“笔试一律用现行规范汉语言文字答卷”。也就是说,繁体字、火星文等非规范的语言文字不能在今年的高考答卷中出现,考生使用网络语言更要谨慎。 高考即将来临,面对新规定,考生们如何应对? 学生:懂得分场合,不会拿前途开玩笑 “私底下,大家都喜欢用网络语言,但考试时会很注意,基本不会混淆。”厦门一中学生小郑认为,这个规定对大多数考生的影响不大。因为考试是很严肃的,大家都会认真对待,极少有出格举动,不需要特意为这个规定做什么准备。 采访中,很多学生都表达了类似的观点,老师们也证实另类答题的考生很少见。 “火星文、甲骨文很少人会写,禁不禁有什么关系?”厦门三中学生小李说,很多人在网络上会使用火星文,不过那些基本是通过火星文转换器写出来的文字,真正自己动手写火星文,估计也没有几个会,所以更不可能在高考答题时频繁使用。 不少高三学生认为,一般高中生都具有一定的判断能力,懂得什么场合可以玩闹,什么场合需要认真,谁都不会拿自己的前途开玩笑。 老师:不提倡用另类语言博出彩 厦门一中语文老师钟斌多年参与高考评卷,他说,根据往年的情况来看,福建高考的考生中几乎见不到使用火星文、甲骨文等另类语言文字的,偶尔有学生在答题中夹杂一两个繁体字,多半是因为学过书法,一时疏忽“手误”写下的。 “个别学生平时习作或小考,有出现过度求异求新倾向,试图用另类的语言博出彩,但老师并不提倡这么做,一般都会及时提醒。”双十中学高中语文教研组组长许鹄翔说,个人喜好没有统一标准,但高考要求语言规范,必须要符合一定的标准,而答题习惯是从长期的练习中慢慢养成的。 担心:“恶搞后遗症”,考试刹不住车 高一开学摸底考试时,学生小吴“恶搞”了一把。一道填空题要求填写《红楼梦》中“金陵十二钗”分别是谁,小吴填的是:一钗、二钗、三钗、四钗…… 结果,那张考卷被同学们争相传阅,在校园里轰动一时。小吴的同学小方至今对此仍印象深刻,他说,小吴之所以敢那样写,是因为那次考试并不重要。后来在其他考试中,再也没见过类似出格的行为。 高三学生小李说,网络上这样的恶搞很多,而且还朗朗上口很好记,平时看得多了,有的同学满脑子都是恶搞的词句,最怕考试的时候大脑刹不住车昏了头。 据说,有个学生在网上发帖自曝:“语文考试填写诗句空缺部分,前一句是‘水至清则无鱼’,后面我差点写下‘人至贱则无敌’……” “网络上的恶搞诗句真是害人不浅,我就怕考试的时候会有这种‘恶搞后遗症’!”小李说。 提醒:虽未明确是否扣分,但不要冒险 据了解,“现行规范汉语言文字”要求文字、语音、语法、词汇都要符合规范。但有老师提出,有些网络语言实际已经被广泛认可,是否划入规范用语? 松柏中学连老师说,语言有一个自然淘洗的过程,比如“给力”、“PK”,已经被多数人接受,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新词。但是,这次公布的规定中并没有具体说明,不规范语言文字的界限在哪里,也没有说明违规是否要扣分。 对于网络流行的“凡客体”、“淘宝体”、“朝伟体”,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社会现实的反映,因此深受网民追捧。高考中涉及这些内容,如何把握?这无论对考生还是评卷教师来说,都是一种考验。 厦门六中语文教研组组长刘美兰说,目前只能提醒考生,不要冒险“走钢丝”,还是中规中矩答题比较稳妥。 钟斌说,这个新规对大多数考生影响并不大,但在细节上仍要注意,谨慎使用网络词汇。(文/记者 郭文娟) 语文考试中的“不规范”事件 2009年,四川绵阳南山中学学生黄蛉用甲骨文书写高考作文,轰动大江南北。最终作文得分8分,高考总分428分,未能达到三本省控线。幸运的是,他的特殊才能得到四川大学“垂青”,2009年,黄蛉进入四川大学锦城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习。 2010年,江苏如皋中学学生王云飞的文章通篇用文言文写成,而且用了一堆冷僻古字,阅卷老师不认识,后来请了南师大吴新江教授来阅卷,拿了高分。最终,这位“古文奇才”也因为在高考作文中显示的扎实古文功底,被东南大学破格录取。 2006年1月22日,台湾的新学年大学学科能力测验中。命题老师在语文非选择题中提到:“3Q得Orz”为不当用法,要求考生改成正确的文字。“3Q”为英文thank you之意,“Orz”是用三个英文字母形状组成一个人“跪拜在地”,所以改正后应为“感谢得五体投地”。 【小资料】 所谓“火星文”,指的是由一般大众无法理解、或难以理解的文字组成的文章。而随着互联网和手机普及,由注音符号、图形文字、网络流行语等攒在一起表情达意的网络火星文,在年轻网民中大行其道。 【编者手记】 规范若无标准 吃亏的是考生 蒋怡丹 语言文字规范使用,有它的必要性,尤其是在书面使用中。高考属于标准化考试,用现行规范语言文字答题是必须的。今年教育部针对卷面文字进行规范,目的很明显,就是希望给予引导,遏制越来越多的繁体字、火星文及网络语言等不规范语言文字的泛滥。 其实,要不要规范使用语言文字不存在争议,关键是实际操作中如何界定语言文字的规范性?毕竟高考的特殊意义早已超出了这场考试本身,必须慎重对待。如果没有一个标准的界定,仅靠阅卷老师的主观判断,会不会导致是否公平公正的质疑? 除了规范标准的界定,高考中还有另一个备受关注的内容——高考作文。书面文字是否规范还算容易判别,那么语言呢?作文中包含大量的生活元素,如果考生在写作中涉及了这部分生活语言,如何甄别? 规范使用文字,不应仅限于高考卷。媒体所使用的语言文字,隔两三年就要进行调整,是希望能起示范作用。同样,社会用字也必须规范,尤其是广告用语。假如在平时生活中,充斥眼前的都是别字、错字甚至凭空造字,而高考又没有清晰准确的标准,吃亏的只能是考生。(蒋怡丹) 相关链接:高考范文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