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点符号问号的用法 备课资料(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备课资料 手机版 | ||||
问号的用法 一、用于特指问句的末尾 特指问是有所指而问,句中常用"谁、什么、怎么、怎样、哪、几、多少"等疑问词作疑问点,句末有时可加语气词"呢"以示强调。特指问要求针对疑问词所提的问题作具体的回答,不能单纯表示同意或不同意。 (1)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罗隐《蜂》) (2)什么样的社会才是最理想的社会呢?(陶铸《崇高的理想》) (3)今天怎么回来得这么晚?(孙犁《荷花淀》) (4)三妹,小猫呢?(郑振铎《猫》) 例(1)(2)(3)用疑问词"谁""什么样""怎么"构成特指问句。例(4)是特指问的简略式,在形式上没有疑问词,但句末有语气词"呢",是在问小猫在哪儿或怎么样。不是所有带疑问词的句子都是疑问句,例(5)的问号可改为句号或逗号,例(6)的问号可为叹号。 *(5)现在的问题是下一步怎么办?他对此没有明确的答案。 *(6)王振义呀王振义,看你这 280 多万元怎么还? 一个疑问句不能在两处使用问号。例如: *(7)他是谁?对我这样一个平日被人轻视的工人那样诚恳地劝告? 这是一个疑问句,第一个问号要改为逗号,或者在"对我这样一个平日被人轻视的工人那样诚恳地劝告"前头再加疑问词"为什么",使其成为另一个疑问句。 二、用于是非问句的末尾 是非问句由陈述句带疑问语调,或带"吗""吧"等疑问语气词构成,要求对所陈述的意见作肯定或否定的回答。可以用"嗯""是""是的""不""不是""有""没有""对""不对"等作简单的回答。 (1)李有才在家吗? (2)李有才还在家吧?(赵树理《李有才板话》) (3)你们真的要办药厂?(沙叶新《陈毅市长》) (4)就在这里睡觉?(陆定一《老山界》) 例(l)(2)分别用"吗""吧"构成是非问句,用"吗"是单纯的提问在不在家,疑多于信,用"吧"含有揣测大概还在家的意思,信多于疑。例(3)(4)不带疑问语气词,靠升调来发问,疑问信息由语调承担。使用降调的是非问句,疑问信息由"吗"等疑问语气词来承担。 三、用于选择问句末尾 选择问句是列出两项或几项,让人选择其中一项来回答,不能用单纯表示同意或不同意的词语来回答。常用"……还是……""是……是……"等句式。供选择的项目有时在前面加"是",在末尾加"呢"以表示强调,有时不加。供选择的两项之间有时有停顿,有时无停顿。例如: (1)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宋健主编《现代科学技术基础知识》) (2)几年来,潘老师对王翔有了一种特别的感情,这种感情是爱,是怜,还是敬呢?(李心田《永不忘记》) (3)德国统一:欢乐还是忧愁?(《参考消息》1998.8.12) (4)是虎是虫?(《新闻出版报》1998.9.2) (5)药店骤增:是喜是忧?(《光明日报》1998.6.8) 例(1)提供两项选择一项,例(2)提供三项选择一项,这两句关联词"还是"前面有停顿。例(3)"还是"前无停顿。例(4)(5)是由"是……是……"构成选择问句,语句简短,结构紧凑,两项之间不能加逗号表示停顿。几个选择项也可以构成句群,以强调各项的独立性。例如: (6)到底是称赞我的什么呢?是有几处画得好?还是勇气可嘉,什么都敢画?或者根本就不是称赞,只是一种对于失败者的无可奈何的安慰?(于是之《幼学纪事》 (7)是美?是艺术?是黄金?(《中国翻译》1993/3) 例(6)的后三句通过"是""还是""或者"构成选择句群。例(7)的三个问句没有关联词语,在形式上是并列关系,靠意合组成选择句群。选择问采用句子还是句群的形式,作者有选择的自由。例如: (8)"照像"还是"照相" (《语文建设》1996/6) (9)照相?照像?(《语文学习》1996/4) (10)里海到底是海还是湖?──沿岸五国为争夺石油资源争论不休 (《参考消息》1998.8.12) (11)里海是湖,还是海?(《人民日报》1996.12.6) (12)是海?是湖?──制约里海石油开发的法律症结(《光明日报》 1997.12.12) 例(8)是句子,例(9)是句群。例(10)(11)是句子,一句在"还是"前有停顿,一句没有,因为"还是"与前面的"到底"连用。例(12)是句群。 四、用于反复问句的末尾 反复问句又称正反问句,用谓语的肯定部分和否定部分重叠(S不S)的方式来提问,让人作肯定或否定的答复。因为是从一正一反中选择一项,所以反复问被认为是一种特殊的选择问。例如: (1)王掌柜,晚上还添评书不添啊?(老舍《茶馆》) (2)觉不觉得这花园有点家乡味道?(萧乾《枣核》) 五、用于设问句的末尾 设问是明知故问,以引起人们对问题的注意。设问要作回答,一般是自问自答。例如: (1)是我故意夸大其词吗?不!我以为我倒是不折不扣地道出了客观真理。(唐弢《作家要铸炼语言》) (2)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白居易《琵琶行》) (3)难道我们就万事不如人吗?不是。(宋龙玲《谈"比较"》) 上述三例分别是由是非问、特指问、反问构成的设问句。 六、用于反问句的末尾 反问又叫激问,是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反问与设问都是无疑而问,设问是从正面提出问题,反问是从反面提出问题,语气比设问强烈。反问从结构和语调上看是问句,但一般不要求回答。用特指问、是非问、选择问构成的反问句,答案已包含在反问之中:用肯定的形式表示否定的意思,用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的意思。 (1)我怎么知道? (2)我怎么不知道? (3)明白人别说糊涂话,开炮是我闹的?(老舍《茶馆》) (4)今天依然屹立的金字塔不正是奴隶们的劳动和智慧的结晶吗?(小学语文《埃及金字塔见闻》) (5)难道那些荷叶就不值得歌颂么?难道它们只能作为一种陪衬出现在古人的诗中么?(郑伯琛《荷叶咏》) (6)我跟你是亲戚,是朋友,还是我欠你的?(曹禺《日出》) 例(1)(2)是特指问,例(3)(4)为是非问,例(1)(3)用肯定的形式表示否定的意思,例(2)(4)用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的意思。例(5)两句是非问,一句用否定的形式、一句用肯定的形式表示反问。例(6)是选择问,三个选择项都是用肯定的形式表示否定的意思,即表示都不是。 由反复问构成的反问句,表达的意思是肯定的还是否定的,靠语境来确定。例如: (7)你看弄成这个样子伤心不伤心?(赵树理《登记》) (8)把车子弄成这样,人家还骑不骑?(《现代汉语八百词》) 例(7)的意思是"伤心",例(8)的意思是"不骑"。 七、用于疑问形式的祈使句的末尾 (1)你到底赞成不赞成吧?(《现代汉语八百词》) (2)来回总共要多少天吧?(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汉语教研室编《现代汉语》) 这类句子是祈使句,不是疑问句,句末均带有语气词"吧",省略了"你说""你快告诉我"没有直接说出,有催促对方快点回答的意思。因为祈使语气是以疑问的形式表示的,要求回答,所以句末要用问号。 八、用于叹词构成的疑问句的末尾 (1)"嗯?"老杨的眉毛拧了个结。(徐光兴《枪》) (2)哦?什么时候?(列夫•托尔斯泰《穷人》) 九、表示疑问语气,不表示句末停顿 疑问句被引用充当一个更大的句子的成分,问号可以保留。如果这个疑问句不是出现在句末而是出现在句中,它所保留的问号只表示疑问语气,不表示句末停顿。如果出现在句末,所保留的问号兼表句末停顿。例如: (1)说"你去吗?"就符合汉语的组织规律,说汉语的人都能理解,而不能有"吗你去?"或"你吗去?"之类的说法。(陈望道《文法简论》) (2)今天讲的题目是"怎样学习语法?"要回答这个问题,必得先回答"谁学习语法?""为什么学习语法?"甚至"要不要学习语法?"这样一系列问题。(吕叔湘《怎样学习语法?》) 例(1)的"你去吗?""吗你去?""你吗去?"和例(2)"谁学习语法?""为什么学习语法?""要不要学习语法?"是作为句子成分出现在句中,所带的问号仅表示疑问语气,不表示句末停顿。例(2)的第一个句子中"怎样学习语法?"充当宾语,也是句子成分,因为出现在句末,所带的问号兼表句末停顿。 十、表示存疑或不确定 问号对某个数据、说法、词语等表示存疑或不确定,这样使用时不表示语气和停顿。例如: (1)米海洛夫斯基先生在结束他对唯物主义者的"批评"(??)时,又一次企图歪曲事实,颠倒是非。(列宁《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主义者?》) (2)作者马致远 (1250?-1321),大都(北京市)人,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初中课本《语文》) (3)是不是表示作者(编者?校者?)还拿不定主意呢?(吕叔湘《错字小议》) (4)atoll环状珊瑚岛,环礁[Maldivian ﹤ ?Malayalam adal uniting](陆谷孙主编《英汉大词典》) 例(1)的问号对能否称为"批评"表示怀疑,带有否定的意思。例(2)的问号表示出生年份"1250"不确定。例(3)的问号表示也可能是编者或校者,不能肯定。例(4)的问号表示词源不确定或未经证实。 十一、叠用问号以加强语气 问号很少叠用,叠用时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例如: (1)是谁发动了这场战争呢??是掠夺者,是英国和德国的掠夺者。(列宁《在罗戈日区群众大会上的讲话》) (2)难道这还不是恬不知耻吗??(列宁《布尔什维克能保持国家政权吗?》) 这两句叠用问号是为了加强疑问的语气,表达作者的愤怒情绪。 许青松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