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怎样评价一堂语文课的优劣
教学反思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教学反思 手机版 | ||||
——对语文公开课竞赛存在问题的思考 语文教学长期存在纷争,于是,《语文课程标准》里的相关条文便成了大家为自己辩护的最有力的依据。但是,我们又往往只是看到相关条文的表面,并没有抓住其本质。怎样评价一堂语文课的优劣依然是个难以解决的问题。这次公开课竞赛就再一次集体陷入“只看热闹,不懂门道”的怪圈。 一 制度设计不科学不合理 作为比赛,“民主、公平”是最基本的原则。我们对“民主”方面没有疑问。但是,抽签选教学内容和闭卷备课等制度设计仅仅是形式,没有实现真正的公平与公正。 我们知道,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的基础学科,绝非只是对某些课文进行解读那么简单的事情。而这次比赛,所有选手都拘谨在阅读教学上,课堂类型没有呈现多样化特征。口语交际、写作、语文综合实践等都没有涉及到。我们估计,这是学校负责领导并没有事先提供选择的结果。选题的过于单一,很难考查教师的真正实力。如同语文考试的作文命题一样,要面向全体考生,要让每个考生都有话说,更要让优秀考生脱颖而出是一个道理。 “闭卷备课”完全就是形式主义。语文课本和教学参考书十几年没有任何改动,不少老师对所有课本的备课要求都是早有准备了。特别是“按教学进度”选课,更是大大缩小了被选课文的范围。参赛选手早就把可能选中的篇目备好教案了。“不能带有关资料入场”就只能是口号和形式了。选手完全可以凭记忆默写教案,因此,教师的创造性根本没有体现。校内比赛,如果备课与上课时间的间隔过长,产生的问题也很多的。特别要明确指出的是:多媒体教学的教案设计并不是在“双规”内完成,网络下载的课件没有“备学生”。从某选手与学生交谈的语言过分书面化就可以看穿这一点。我们应该知道:课堂教学是生成性的,真实的老师与学生共同完成的过程。绝对不应该让教师通过预先设计得天衣无缝的课件程序,把学生一个个往里拖。下课了也不罢休,把学生往死里拖。 2011版新语文课程标准(2012年秋季学期实行)明确指出:语文课程的目标和内容要聚焦于“语言文字的运用”,要突出“实践性”和“综合性”,必须紧紧围绕这个核心,教学的种种举措和行为都应指向这个核心。所以,我们不要把多媒体当神物,使用不当,它还是魔鬼呢。如果过多的使用多媒体,学生的图象识别能力提高了,思维却往拼贴式、碎片化发展,文字感差了。这就与“文字能力是语文学习的根本”的新课标精神是背道而驰的。说白了,我们的语文公开课往往不是语文课,仅仅是表演、作秀! 今年2月,新语文课程标准修订工作的主要负责人,北京大学教授温儒敏客观、公开指出:“教材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老师。老师要是有水平,随便拿一份报纸,一篇文章,可以把‘语文现象’讲清楚,学生也爱听、、、、、、没有一通百通的教学方法,要根据学生不同情况设计教案。”温儒敏还特别强烈的批评了不少语文老师按照教参或光盘提供的教案去教的行为,没有任何的针对性,非常的僵化。温儒敏还明确指出:应正确认识和处理“学”与“教”的关系。不能首先考虑这一课如何“讲”,那一课如何“表演”。应将学生的“如何学”放在第一位,让学生掌握这一阶段应该学到的内容,并且学到语文学习和运用的方法。 我们这次语文公开课比赛就非常明显的存在这样的问题。悲哀的是没有一个领导和老师发现,居然还赞不绝口。 二 评委们对语文课程标准的理解不够准确 评委们对选手参赛的打分情况我们无从得知。但是,仅从他们对选手观课点评来看,我们不难发现,一些评委对语文课程标准的理解不够透彻,不够准确。这就难免影响到对评分细则的把握。比如,多位评委特别强调:“作为比赛的语文课,学生的主体性要体现,合作探究必须有”。听起来感觉非常有道理。但是,仔细品味就发现非常荒谬。很显然,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语文公开课就是表演、就是作秀!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有专门论述:“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但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来代替个人阅读。”可见,我们往往把“学生的主体性”非常简单地理解为就是组织学生合作讨论了,根本没有认真思考:什么问题值得学生合作探究?怎样组织学生在课堂里探究?有没有效果?是不是所有教学内容或者每一堂课都要学生合作探究? 显然,个别选手在教学过程中组织的所谓“合作探究”就有特别造作的感觉。我们应该非常明白,语文常识是无须讨论的。对语言的赏析也不应该为图课堂热闹而急于组织学生讨论探究,应该先让学生独立体验和感悟,然后才进行相互交流。而且,必须给学生充足的课堂时间,要达到探究的效果。从目前选手组织的课堂活动来看,并没有真正的实质性的体现学生“主体性”的合作探究。学生没有准备任何学习材料,仅有一本语文课本,怎么探究呢?在昏暗的多媒体教室里,学生怎么去探究?最终,依然是以老师问,学生回答的方式完成教学。所以说,我们的评委在观课时,还是“看热闹”的成分居多,“看门道”因素很少。 评分细则规定:“恰当地使用多种教学媒体”,并不是说必须要用;“教态热情,大方,亲和力强”也并没有要求老师必须走下讲台,装个样子跟个别学生单独说几句话。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更应该体现在心灵上,绝对不是表面的近距离肢体接触。我们感觉,评委们对语文课程标准的理解不够准确,对评分细则的把握也不够到位。这也仅仅是评课的硬伤,缺乏语文课程新理念才是问题的核心焦点。以往评课侧重于教师基本功,如表达,板书,甚至纠缠于口误和笔误。这是背离“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现代教育思想理念的。今天,我们一定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把学生的发展作为关键点,重点放在“评学”上,做到教与学结合点评。要突出重点和特点,要提倡创新,培育个性。 三 究竟怎样评价一堂语文课的优劣 我们一直在强调如何评价一堂语文课的优劣三个核心标准:一是学生乐于接受;二是学生学有所成;三是学生通过这堂课学到一些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校(八步仁义一中)这次语文公开课比赛,1号选手的教学过程是基本符合这三大标准的。教师很有亲和力,学生乐于接受这一点大家都没有疑问。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课文注解学习语言,理解文章肯定是有收获的。教师并没有直接告诉学生答案,只是引导,整个教学过程,还是以学生结合课文注解学习语言,理解文意为主。“学生主体性”与“教师的主导性”都体现出来。学生通过这堂课的学习,应该学会相应的学习方法,也会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 结语 公开课,不要再演戏了!我们要上质朴、真实而自然的语文课。我们不能为了迎合评委而不把学生放在心里。把主要的教学对象,学生当道具来配合老师表演是严重背离语文课程标准精神理念的。大家应该明白:戏演完了终归要生活。因此,我们说,戏应该如生活,但生活不能如戏!! 李科 相关链接:教学反思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