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班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班级管理反思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班主任论文 手机版 | ||||
高中班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班风的现状 为了了解师生对于班风的理解以及对班风现状的看法,以便了解在班风建设中有哪些方面是欠缺的、失败的,哪些方面是值得改进的,笔者精心设计了高中班主任和学生访谈提纲,主要包涵10个问题。对27位高中班主任和60名高中一年级的学生进行了访谈。 现实中高中班风到底如何?笔者对27位高中班主任进行了访谈。班主任的性别以女性最多,占67.1%,男性占32.9%。班主任的年龄以21——30岁最多,占63.5%;其次是31——40岁,占26.3%;41——50岁,占6.0%;51岁以上的最少,占4.2%。在与27位高中班主任访谈中,发现有35%的班主任认为班容班貌差;有40%的班主任认为学生缺少集体观念,班级缺乏凝聚力;有15%的班主任认为分帮结派现象严重;有10%的班主任认为学生之间关系紧张。 1.班容班貌差 班容班貌是指班级的面貌。班容班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班级的整体风貌,展示班级的形象,体现班级学生的精神状态。有些班级班容班貌较差:讲台上粉笔盒摆放不整齐,粉笔到处乱丢,教师上完课后沾上一身的粉笔灰;公共物品(扫把、拖布等)乱摆放;教室里堆满垃圾、墙壁上布满脚印。 2.学生缺少集体观念,班级缺乏凝聚力 我们发现,过去所提倡的集体主义、为他人服务等观念由于受到社会现实的道德价值观念的影响,正随学生年龄增长而逐渐淡化,代之而起的是“做一个现实的人”。现代的很多学生都以自我为中心,不顾及班级影响,对班级荣誉漠不关心,“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成为“新”的人生准则。在许多学校,特别是重点学校中,不少中小学生不愿为他人服务、做公益事情,有的学生不愿担任学生干部。班级缺乏凝聚力,如同一盘散沙。 3. 分帮结派现象严重,学生之间关系紧张 有的班级同学之间嫌隙很大,缺少沟通交流的活动,不能彼此理解和包容,导致分帮分派,矛盾很多,本应团结的班集体拆分成多个小团体,整个班的同伴关系是不和谐的。有些学生学习基础薄弱,学习后进。学习的后进又很容易带来品德的问题。这些边缘人群在班级里得不到应有的关心,找不到归属感,便转移向帮派团伙寻找补偿性替代。这必然影响到班风的建设,降低了班级的管理效率,也不利于学生的成长。 以上这些现象如果不改善,都会影响班级的整体环境,教育也很难有成效,因此我们必须狠抓班风建设。 (二)高中班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班风建设一直处于冷冻期 高考在人们心目中的影响已经根深蒂固,各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依然明显。首先,各学校为求生存、求发展,都把追求升学率作为唯一办学目标,给班主任带来巨大的压力。处在这样一个竞争环境中,哪个班主任不抓升学率,哪个班级和班主任就会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因此,班主任很难有精力去抓班风的建设。其次,由于长期的传统观念的影响,加上各类学校对班主任工作的考核项目繁杂,且近乎苛求,加之班主任的待遇不高,所以教师对承担班主任工作态度比较被动,一般是学校领导硬性分配,甚至是对工作态度不端正的教师的惩罚手段。所以,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普遍不高,教师当班主任只凭“良心”“责任心”来搞好班级教育工作,只限于维持一个“安定”的局面。 高中阶段的班风建设一直处于冷冻期,冷冻期的具体表现是高中阶段教育思想的偏差,一味关注知识传授,注重学生智力的发展,而忽略班风等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忽视了班风建设对学生发展的功能和作用,也就是说班风应有的作用和功能没有在高中阶段很好的体现出来,从而使得高中班风建设相对于初中、小学而言处于冷冻期。 学校对高考升学率近乎狂热的追求,这是有悖于素质教育的教学理念的。因此,班风需要尽快地解冻,恢复其应有的作用,从而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 2.智育导向严重,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高中班级智育主义倾向主要表现为过分注重对学生的智育要求,过分地看重学习成绩,或者确切地说是过分强调加强对学生学习的管理和考试成绩的要求,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甚至在年级的每一次小考中都要以考试分数作为教师教学和班级管理好坏的一个最重要的“晴雨表”。 高中阶段属于基础教育的高级阶段,本应该根据高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实施德、智、体、美、劳并举的全面发展教育。但在高考这支指挥棒下,大多数学校片面地追求升学率,而我们高中阶段的教育实际上注重的恐怕只是智育。很多高中学校片面培养学生智力,对高中学生的学习采取一味延长学习时间,无限制地增加考试次数等极端的方式来片面追求分数,这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一定的伤害,从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高中学生智力水平的进一步发展与提高。 高中班级管理出现的智育主义倾向带来的不良后果突出表现在对高中学生道德教育的无奈和高中学生道德水平的日趋滑落。班主任整天忙于杂务,工作偏离德育为首的理念。高中阶段的德育与小学和初中阶段相比更暴露出目前道德教育自身的局限性。许多在初中阶段还不十分明显如缺乏同情心和社会责任感、社会公德意识淡薄、趣味低级庸俗等德育问题在高中阶段日趋呈现出来。 3.班主任教育方式不当,压抑了学生的个性 班主任教育方式不当,班主任的管理拢得太死。对学生管得过多过死,只注重表面的纪律,就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忽视了学生内在多样性需求。不少班主任将学生管理定位于学生的应试成绩,围绕取得良好的应试成绩而开展班级学生管理。班主任所追求的是学生无原则的服从,学生在性格、兴趣、才能、思维等方面的差异性,都被“集体”强行“统一”起来。 压抑个性的“班集体”,看起来纪律良好,团结一致,但是,却是以压抑学生个性为代价的。在这样的班集体中,班级活动很少,班级生活单调乏味,禁止的规定很多,开放性的倡导很少,班级的大事小事大多直接以班主任的意志出现。由于班主任所追求的是学生无原则的服从,所以,学生之间缺乏有效的合作、互动和沟通。学生对集体是一种漠然的态度,使大多数学生习惯于逆来顺受,班级气氛缺乏活力。班级无法充分发挥其作用,班风建设的难度较大。 (三)原因分析 1.班主任因素 现今高中班级的管理者——班主任不是专职人员,而是由学科教师兼任的,因此受时间、理论和实践的限制,班主任往往以“不变应万变”,即在不同年级采取一成不变而脱离实际的管理模式,忽视了管理对象是天天发展变化的学生,忽视了管理是一个动态的协调过程,从而造成教育的缺陷。在被访谈的班主任中,有75%的班主任认为应该在实践中不断地学习,最需要的学习内容是:心理发展的研究、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如何提高自身各方面的素质能力。70%的班主任认为应该进行培训,他们认为最合适的培训形式是:实地考察观摩、专家讲座、案例分析、网络培训、继续教育等。 班主任所营造的积极向上、民主和谐的班级管理气氛直接影响班风。在影响人的积极性因素中,领导行为是一个关键性的因素。班主任在班级组织中的领导职能主要表现为对学生集体的影响力。与影响力密切相关的是班主任的领导风格和领导艺术。依据领导风格可将班主任分为:专制型班主任、民主型班主任、放任型班主任。 (1)专制型班主任的特点及其对班风的影响 ①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观念 专制型的班主任属于支配型的,他们无视学生的成长需要,以自己的言行为教育教学的中心,以僵硬的对策为基础,只给予统一强制的指导:班级的发展目标由他确定,班级的干部选配由他内定,班级的各项活动由他全程安排,班级的事务由他裁定,等等。 ②整齐划一的管理,封闭的管理系统 这类班主任无视学生差异的存在,强调平均发展,把全面发展片面地理解“全优”发展,不尊重学生的差异,用一种思想、一种模式“规范”学生的行为。他们经常的作法是让学生不厌其烦地学习教育法规,让学生以法规为行动依据,时刻反思自己的行为,而且班主任经常在班级中树立自己心目中的典型、模范,让所有的学生效仿,目的就是要让全班学生达成统一的思想,形成统一的步调。 专制型班主任对班风的影响:专制型班主任能使学生产生一种畏惧感和依赖感,他给学生以统一强制的指导,使学生只能选择服从。在专制型班主任的领导下,班风沉闷、缺乏生气,阻碍了学生之间群体协调的形成。 (2)民主型班主任的特点及其对班风的影响 ①以学生为中心的班级管理思想 这类班主任认为自己与学生作为一个人是完全平等的。他们善于倾听学生的意见和批评,并积极面向学生。在班级管理中,他们主要不是以直接的方式领导,而是以间接的方式引导班级组织。他们管理的班级有规则,这种规则是在班主任的提议下学生自己制定的。学生通过讨论知道如何遵守规则,而且知道制定这规则的目的不是为了监督和惩罚,而是在班级充分形成一个自觉维护规则的氛围,使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展示自己,体验成功和快乐。 ②尊重学生的差异、发展学生的个性 这类班主任懂得学生由于遗传和环境共同作用呈现多样性的特点。尊重学生就意味着理解、承认、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这种差异不仅表现在各种各样的学习类型上,也体现在他们的经验和理解上。他们不仅在发展的质和量等方面存在差异,在发展的速度与发展的程度上存在差异。 ③管理形式为内在约束,重情感 教师在行使职权时,运用渊博的知识来教会学生学习,以博大的胸怀感染学生情操。相信自己有能力教育学生向良性发展,而不需要靠强迫、压制他们达到教育的目的。他是以促进学生成长的角色出现的,而不会为得到控制学生的权力而沾沾自喜。 ④强调师生间的对话 这类班主任能建立起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渠道。让学生献计献策,营造出“学生人人是班级主人”的良好氛围;在学生遇到困难时主动帮助学生,经常抽时间与学生谈心,做学生的贴心人。师生之间是民主平等的关系,允许学生对教师批评。这类班主任有时也会犯错误,这时班主任虚心接受学生对班主任提出的意见。班主任的权威不但不受影响,反而会增强班主任的教育影响力。 ⑤大量运用激励方法 能否进行有效激励是班主任是否称职的主要标准。激励就是要提高学生接受和执行班级目标的自觉程度,就是要激发学生实现班级发展目标的热情,使潜在的人力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这类班主任能以奖励或惩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及时鼓励学生协调并平衡好各学科的学习,促进整体效益的提高。 民主型班主任对班风的影响:民主型班主任会使学生产生一种敬爱感和亲切感,他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管理形式为内在约束。在民主型班主任的领导下,班风轻松、活跃,有助于学生之间群体协调的形成,使学生更能采纳别人的意见、友好相处。 (3)放任型班主任的特点及其对班风的影响 这类班主任采取“无为而治”的方式,而真正的动机是不愿意负责任。他们会毫无理由地宽容学生的一切言行,使学生错误地认为自己可以“为所欲为”,而且学生也不会因为自己的过错而有承担责任的想法。 笔者曾亲眼目睹这样一个班级:班主任对班级很少问津,除了例行公事的班会课外,几乎不到班级中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情况。为了减少自己的麻烦,甚至学生的请假也可由班干部代为处理。这个班级毋庸置疑就像一盘散沙,个别调皮贪玩的学生则常常讨好班干部以借故请假到校外游荡,打电子游戏等。在这样的班级中,班主任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只不过是空间上的聚集,在精神上则完全是疏远的、离散的。这类班级只是群体而非集体,没有有机体的生命力,杂乱无章,毫无生机。 综上所述,班主任的领导风格确实影响着领导的效果。专制型的班主任用强制的、处罚的手段去管理学生,要求学生服从于班主任。在此类的班级中,学生则往往形成两种极端。一类学生在班主任的越俎代庖下丧失了自我教育的意识,丧失了学习判断、分析、处理事务的能力。他们逐渐形成依赖心理,认为所有事情都有成人代为解决,自己的独立思考与行动是徒劳的,无效的。一旦这类学生在日后有了自己的想法却没有实施时,他们便会把责任推托到成人身上。另一类有自我发展意识的学生,在这样的班级里,为了避免与班主任发生冲突,被班主任看成是“出头鸟”,则会表面服从教师的旨意,而实际上心里充满了不满与反叛,进而失去了学习的兴趣。放任型的班主任采取“无为而治”的方式,他们不分青红皂白地宽容学生的一切言行,这就致使学生认为自己可以“为所欲为”,并使他们对自己的行为不负责任。这样的群体无组织,无纪律,完全失去了班级的意义,很快便会分崩离析,丧失有机统一体的生命力。 与专制型和放任型的班主任相比,民主型的班主任能够很好的定位自己在班级中的位置。他们更多的是扮演引导者的角色,而不是统治者,独裁者。教师发挥自身的智慧去了解班级成员的特点,通过观察学生日常生活发现学生发展的可能性,从而引导学生的发展。他们将学生看作是班级的主体,重视学生的个体发展的需要,发展学生的潜力,提升他们的生命价值。在班级管理中,他们重视情感、意志、心态等非理性因素的管理,形成班集体的价值观和凝聚力。 2.学生个人因素 班风状况同时也受学生个人消极因素的影响,有学生自身方面的很多原因,如自制力、毅力、兴趣、学习目的、学习方法、学习态度等。具体表现为。 (1)学习纪律松散,自制力差 自制力指善于掌握和支配自己行动的能力。它表现在意志行动的全过程中。部分学生上课迟到、早退、不认真听讲,不遵守课堂纪律,以至逃课。部分学生不能正确处理学习与交友、学习与娱乐等各种关系。从而导致班级的组织纪律涣散,不能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良好风气。 (2)学习目的不明确, 学习态度不端正 缺课现象严重,缺课是一个恶性循环作用的结果,因而究其原因也是错综复杂的。但首要一点是个别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一些学生的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远大抱负,不知道自己为了什么而学,表现在行为上是“懒”与“混”,胸无大志, “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一些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他们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没有将自己进行正确的定位,因此整天无所事事。不是玩就是在床上睡觉,全然不管你上什么课。学习方法没有伴随学习环境和教学方式的变化而变化,变中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依赖性学习为独立性学习、机械性背诵为研究性学习。 (3)对学习不感兴趣,厌学情绪严重 厌学是一些高中生诸多心理障碍中最普遍的问题。从心理学角度讲,厌学是指学生消极对待学习活动的行为反应模式,主要表现为学生对学习的认识存在偏差,情感上消极对待,行为上主动远离。厌学的学生往往目标不明确,不认真听课,怕考试,甚至恨书、恨老师、恨学校,旷课逃学,严重者一提到学习就恶心、头昏、脾气暴躁。 现在的学生普遍缺乏充足的睡眠,而长期处于疲惫状态容易让人脾气暴躁、易怒或者无精打采,这也是让学生感到学习无趣从而厌学的重要原因,因此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严格按照合理的作息时间行事,把自己的生物钟调整好也是十分必要的。 对学习缺乏兴趣,厌学情绪严重,就会引发早恋的现象。十六七岁,情感世界是丰富多彩的,随着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学生生理年龄的提前,男女生之间产生好感。情感问题处理不好,不仅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甚至会毁掉学生一生的幸福。 3.学校因素 高中学校过于重视升学率,忽略班级班风建设,导引班主任的工作重心也逐渐偏离,班风建设工作一直是空白或者停止不前的状态,这是学校教育导向的原因所致。 学校在选用班主任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或困惑是班主任的教育理论与实践脱节,教育新理念缺乏更新。主要是缺乏一些行之有效的可操作的标准,缺少一些必要的培训,从而使得对班主任的选用带有随意性,也出现不少用人的偏差。 班级最直接的外部环境就是校园文化。不同校园文化就是班风建设的大环境。大到学校的办学理念,小到学生风貌和彼此之间的交流状况,都有可能影响班风的建设和发展,建设并维护良好的班风,也是学校领导应该重视的问题。 4.社会因素 诸多因素造成了高中班风建设一直处于冷冻期,班风应有的作用和功能没有在高中阶段很好的体现出来。班风沉闷,毫无生气,就会使高中学生寻求刺激,热衷于玩乐场所,到电子游戏机室、网吧等地方。 有的学生受一些知识分子群体的生活较清贫、待遇较低的影响等等,他们认为学习也没有什么多大的作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上学无用论。同时也受到诸如社会“黄色文化”影响及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 任月 相关链接:班主任论文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